第四百四十三章 主動出擊
[全文字閱讀三江閣]“叛軍現(xiàn)在可謂如日中天,如果大哥不給他們一個厲害看看的話,黎利是絕對不會跟大哥議和的。{}”
面對雷婷的詢問,李云天咬了一大口手中拿著的大餅,隨后雙目寒光一閃,一邊嚼著一邊沉聲說道,“等大哥拿下了安梁縣城,屆時就能與黎利坐下來好好地談上一談。”
“大哥要攻打安梁縣城?”雷婷頓時被李云天的這個決定震驚了,不由得提醒他,“安梁縣城不僅有三萬叛軍,而且距離利濂州只有不到兩天的路程,要是立濂州的叛軍趕來增援,我軍可就要陷入兩面夾擊的境地。”
立濂州是‘交’州府下屬的一個散州,位于‘交’州府的北部,與三江府接壤,黎利已經(jīng)調(diào)了兩萬叛軍聚集在此,還有叛軍源源不斷地向立濂州進發(fā)。
按照黎利的計劃,他準備調(diào)集十萬叛軍攻打三江城,在驍武軍大部隊趕到之前將三江城拿下,即使不能俘虜李云天,那么也要將李云天的信心打垮,進而給朝廷展現(xiàn)叛軍的雄厚實力,讓宣德帝明白要想平定‘交’趾的叛‘亂’將付出巨大的代價。
“兩天時間足矣。”李云天自然清楚安梁縣城的局勢,不以為意地沖著雷婷一笑,“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如今安梁縣城的叛軍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我軍會主動攻擊他們,必定疏于防范,這就給了我軍一個絕佳的奇襲機會。”
“大哥是想現(xiàn)在偷襲安梁縣城?”雷婷見李云天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頓時明白了他的意圖,遲疑了一下后擔憂地問道,“城中的部隊只休整了十天,能否與叛軍一戰(zhàn)?”
李云天對三江城的明軍進行整編后,城里的五萬明軍被分為前軍和后軍兩個大營,前軍用來作戰(zhàn),后軍用來守城。
其中,前軍由一萬京軍、李云天從宣化城帶來的五千人和從地方衛(wèi)所中挑選的五千人組成,總數(shù)兩萬左右,是李云天手中用來對抗叛軍的重要力量。
后軍由剩下的三萬明軍組成,雖說兵員良莠不齊,但至少他們比平民百姓有戰(zhàn)斗力,叛軍攻城的時候能夠在城墻上進行抵擋。
這意味著,李云天要用兩萬前軍來攻打有著三萬叛軍的安梁縣城,無論是兵力還是地形上都處于劣勢。
“前軍大營的人都是老兵,經(jīng)過這十天的休養(yǎng)已經(jīng)恢復了體力和士氣,必能與叛軍決一死戰(zhàn)。”李云天清楚雷婷的擔憂,于是伸出手掌緩緩地攥緊了拳頭,笑著安慰她,“叛軍雖然人多,但正面‘交’鋒絕對非我軍的對手,我軍又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他們絕對難以抵擋,在大哥看來安梁縣城已成囊中之物。”
“大哥不會想親自指揮此戰(zhàn)吧?”雷婷聞言頓時緊張了起來,去年李云天就冒險在黑牛鎮(zhèn)死守,安梁縣城事關(guān)李云天對‘交’趾的施政方略,這一戰(zhàn)可謂至關(guān)重要,李云天親自督戰(zhàn)也并非不可能。
“殺‘雞’焉用牛刀,一個小小的安梁縣城還不值大哥出馬。”見雷婷神情擔憂,李云天頓時笑了起來,“大哥這次準備讓方政和馬瑛率軍。”
雷婷這才松了一口氣,她真的怕李云天前去安梁縣城督戰(zhàn),俗話說刀槍無眼,萬一有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設(shè)想。
方政是原‘交’趾都司都指揮使,本為濟寧衛(wèi)世襲千戶,靖難時因功遷至都指揮僉事,后來隨張輔平定‘交’趾叛‘亂’,得以晉升為‘交’趾都司都指揮使。
宣德元年三月時,原‘交’趾總兵陳智率領(lǐng)討伐大軍進入被叛軍攻占的乂安府茶籠州,與黎利所轄的叛軍‘交’戰(zhàn),結(jié)果因為輕敵被叛軍擊潰,慘敗而歸。
當時如果不是方政殿后,率領(lǐng)手下的軍士奮力廝殺,陳智就要栽在乂安府。
陳智兵敗后,宣德帝勃然大怒,下令削去了陳智和方政等將領(lǐng)的爵位、官職,降為事官留在‘交’趾戴罪立功。
值得一提的是,叛軍數(shù)月前攻打‘交’州城時,城里的明軍正是在方政的率領(lǐng)下主動出擊,進而將城南的兩萬叛軍擊潰,迫使黎利不敢輕舉妄動,改用了圍城的策略。
來‘交’趾前李云天已經(jīng)收集了‘交’趾諸將的信息,在他看來在‘交’趾的那些將領(lǐng)中,有兩個
一個是方政,另外一個是王通手下的參將,原廣西都司都指揮同知馬瑛。
馬瑛與方政一樣,都是勇武善戰(zhàn)之人,明軍在‘交’趾那些給予叛軍重創(chuàng)的戰(zhàn)事幾乎都出自兩人之手。
與方政的處境一樣,王通戰(zhàn)敗后,馬瑛也受到了懲處,被宣德帝下詔免去了官職,以戴罪之身留在‘交’趾效力。
在李云天看來,方政和馬瑛之所以能在‘交’趾接連擊敗叛軍,除了兩人英勇善戰(zhàn)之外,與他們長期在‘交’趾和廣西為官有著重要的因素,對‘交’趾的情形非常熟悉,使得兩人能從容不迫地與叛軍作戰(zhàn)。
不過,李云天此次選擇方政和馬瑛偷襲安梁縣城,并不單單因為兩人善戰(zhàn),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借助兩人此次的勝仗鼓舞三江城軍民乃至明軍控制地區(qū)軍民的士氣。
自從柳升兵敗后,‘交’趾軍民的士氣就異常低落,而王通擅自與黎利議和,并且撤離‘交’州城的事情更是令‘交’趾軍民的士氣跌落到了谷底。
李云天知道,雖然他的到來恢復了‘交’趾軍民一些士氣和信心,但面對‘交’趾此時的困局,令‘交’趾軍民安心的唯一方式就是打一場勝仗。
因此,無論是李云天在‘交’趾的施政方略也好,鼓舞‘交’趾軍民士氣也罷,他一定要拿下安梁縣城,給黎利當頭一‘棒’。
方政和馬瑛是在‘交’趾軍民中影響力最大的兩個‘交’趾將領(lǐng),由兩人來拿下安梁縣城無疑能更好地對外宣傳,振奮民心。
第二天一早,方政和馬瑛被李云天喊來了他辦公的廂房,正式向兩人布置了偷襲安梁縣城的任務(wù),讓兩人入夜后輕裝上陣,率三江城前軍大營的部隊趕赴安梁縣城,黎明前向安梁縣城發(fā)動攻擊。
方政和馬瑛被李云天的這個決定驚呆了,雖說安梁縣城的城墻不算太高,但怎么得也有十來米,輕裝上陣的明軍如何能攻上城墻?
不過,李云天隨后就告訴兩人一個好消息,就在李云天來到三江城的第二天,一支百余人的土人士兵部隊被他派去了安梁縣城“投靠”叛軍。
這支土人士兵部隊是李云天從宣化府衛(wèi)所中挑選出來的,與叛軍屬于同一個民族,絕對不會引發(fā)叛軍的懷疑。
李云天已經(jīng)對這支百余人的土人部隊做出了安排,屆時他們會打開安梁縣城防
土人士兵和土兵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由于西南地區(qū)被大明視為蠻夷之地,故而大明稱生活在西南地區(qū)的各個民族為“土人”。
在西南地區(qū)的各民族中,也分為人數(shù)占優(yōu)的主要民族和人數(shù)居于劣勢的少數(shù)民族。
通常來說,大明在西南地區(qū)所封的土司都是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首領(lǐng),那些土司所擁有的武裝力量即為土兵。
而那些擔任了文職的土官,絕大多數(shù)任是當?shù)氐闹饕褡迦藛T,少數(shù)人是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人員。
其中,那些成為大明衛(wèi)所軍戶的主要民族人員和少數(shù)民族人員被稱為土人士兵,與衛(wèi)所中那些來自大明的軍戶相對應(yīng)。
安梁縣城的南‘門’之所以守備力量最弱,是因為南‘門’面向‘交’州城,是安梁縣城距離三江城最遠的城‘門’,叛軍認為明軍要攻城的話會進攻安梁縣城面對三江城的北‘門’,故而在北‘門’加派了一些兵力。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李云天已經(jīng)來到三江城有十來天,但安梁縣城的叛軍根本就沒有進行防御的事宜,因為叛軍的將領(lǐng)并不認為已經(jīng)被他們打得落荒而逃的明軍膽敢來攻城。
而且,自從王通率領(lǐng)著‘交’州城的軍民撤離‘交’州城后,叛軍上上下下都因為戰(zhàn)勝了強大的明軍而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
‘交’州城作為‘交’趾三司的治所,代表著大明對‘交’趾的統(tǒng)治,明軍既然撤離‘交’州城就意味著大明已經(jīng)放棄了‘交’趾,無疑宣告叛軍在這場‘交’趾戰(zhàn)事中的勝利。
而隨著王通撤離‘交’州城,叛軍內(nèi)部產(chǎn)生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yīng),不僅一些將領(lǐng)開始爭搶地盤,搶占那些富庶城池的控制權(quán),而且軍隊的軍紀也變得渙散。
跟隨叛軍造反的士兵基本上都來自鄉(xiāng)村,如今叛軍已經(jīng)將明軍趕出了‘交’州城,這意味著叛軍勝利在即,那些士兵自然產(chǎn)生驕奢的思想,紛紛在城里尋歡作樂、‘奸’‘淫’擄掠,這使得那些被叛軍占領(lǐng)的城池被攪得‘雞’飛狗跳、烏煙瘴氣。
本來,那些城池里的居民對叛軍充滿了好感,畢竟他們跟叛軍同宗同族,可誰也沒想到被他們迎進城的叛軍會禍害他們,令他們是苦不堪言,不僅損失了不少財物,而且一些人的妻‘女’還被****。
尤其是黎利手下的那些將領(lǐng),趁著入城的機會大肆強取豪奪,短短時間內(nèi)就收斂了大量房產(chǎn)、田產(chǎn)和財物。
作為‘交’趾最富庶的城市,‘交’州城內(nèi)的那些富商大賈首當其沖成為了受害者,不少人財產(chǎn)被叛軍的將領(lǐng)霸占,運氣好的人能得一條活路,運氣不好的人被叛軍將領(lǐng)安一個勾明軍的罪名直接給殺了。
黎利對這種事情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他手下的那些將領(lǐng)之所以跟著他打江山,自然是為了將來能享受榮華富貴,他要是橫加干涉的話豈不是寒了大家的心?
主將既然都無心戰(zhàn)事,想方設(shè)法地撈取好處,所謂上行下效,底下的士兵自然也趁機行樂,安梁縣城的城防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這也是李云天有信心拿下安梁縣城
王通‘私’下議和,并擅自撤離了‘交’州城,雖然使得明軍在‘交’趾的處境雪上加霜,但同時也對叛軍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使得叛軍人心浮動,松懈散漫,進而給了李云天一個可乘之機。!^!
..
小技巧:按回車[enter]鍵返回章節(jié)目錄,按←鍵回到上一章,按→鍵進入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