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負(fù)隅頑抗
[全文字閱讀三江閣]“朱瞻基來了?”漢王聞言,端著酒杯的手微微顫抖了一下,將杯中少許酒水灑在了桌上,隨后一飲而盡,重重地將酒杯放在桌面上,冷笑著說道,“他是來看本王笑話的吧!”
“王爺,下官覺得皇上此次前來好像是想勸降的。”朱恒沉‘吟’了一下,不動聲‘色’地說道。
“勸降?”漢王眉頭微微一皺,嘴角隨后流‘露’出一絲不屑的神‘色’,一臉傲然地望著朱恒,“本王從來不知道‘降’字如何寫,朱瞻基想要讓本王向他投降,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王爺不如先答應(yīng)皇上,以麻痹城外的駐軍,晚上的時候下官等人護送王爺從城南突圍。”朱恒知道漢王已經(jīng)抱著與樂安城同歸于盡的心思,神情嚴(yán)肅地望著他,“王爺,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王爺與威國公會合,必能夠東山再起!”
在朱恒看來,宣德帝留給漢王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漢王現(xiàn)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前往真定府,魯仲乾的麾下還有十幾萬叛軍,足夠漢王安身立命。
“朱尚書,你的好意本王心領(lǐng)了,本王身為堂堂七尺男兒,豈可拋家棄子獨自逃生?”漢王聞言不由得微微一笑,笑容里充滿了苦澀,神情黯然地望著朱恒,“本王靖難的時候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早已經(jīng)將生死置之度外,只是可惜了你們這些跟隨本王的人。”
“王爺,我等既然追隨王爺,就已經(jīng)想到了這么一天,雖九死而無悔。”朱恒連忙沖著漢王一拱手,神情堅毅地回答。
“本王現(xiàn)在真后悔,當(dāng)時如果聽從了你的建議揮軍南下,搶占南京,也就不會落得如今的這個地步!”漢王見朱恒對自己忠心耿耿,心中頓時五味陳雜,不無懊惱地說道。
舉兵造反前,朱恒向漢王提議先行搶占南京,在南京祭拜先祖后登基稱帝,然后與宣德帝隔長江對峙,形成二龍逐日的局面。
朱恒的這個建議從戰(zhàn)略上來說是一步絕佳的好棋,不僅使得漢王遠(yuǎn)離了宣德帝控制的北直隸,而且足以在禮儀上與宣德帝相抗衡。
退一步來說,即使?jié)h王不在南京稱帝,那么憑他的聲威很快就能控制住江南地區(qū),進而有了穩(wěn)固的后方,然后就能與宣德帝周旋。
可惜的是,漢王當(dāng)時躊躇滿志,根本就沒有將“懦弱”的宣德帝放在眼里,在魯仲乾、白德祥和趙王等人的夾擊下,他根本不相信宣德帝能扛得住這種局面。
“王爺,現(xiàn)在為時未晚,只要王爺和威國公攻克南京,那么南方的各位王爺必將群起響應(yīng),屆時王爺仍可與皇上一較高下!”
朱恒的臉上閃過一道黯然的神‘色’,隨后向漢王一拱手,沉聲勸慰道。
“不要提那些唯利是圖、膽小如鼠的小人,如果他們應(yīng)約舉兵的話,如今天下已經(jīng)是本王的了!”不提那些藩王還好,一提起來漢王不由得面‘色’一沉,咬牙切齒地說道。
本來,漢王舉兵前已經(jīng)與趙王、寧王等藩王約好,讓他們相繼在藩地舉兵,等到漢王奪取天下后就遵從洪武皇帝的舊制,將各位藩王被永樂帝削掉的軍政大權(quán)都還給他們,以屏藩中央。
那些藩王當(dāng)時答應(yīng)得好好的,可如今包括趙王和寧王在內(nèi),竟然沒有一個人響應(yīng)漢王舉兵,使得他孤軍奮戰(zhàn),被宣德帝全力圍剿。
如果說趙王是因為距離北直隸太近,被牛世豪和劉方一上一下看得死死的,沒有辦法舉兵,而寧王等人可是遠(yuǎn)離北直隸,完全可以舉兵與漢王相呼應(yīng)。
尤其是寧王,按理說是最應(yīng)該響應(yīng)漢王的藩王,畢竟當(dāng)年的老寧王被永樂帝擺了一道,做夢都想要回軍政大權(quán)。
要是寧王在南昌造反,進而率兵北上進入河南,那么就能破了牛世豪和劉方對趙王的夾擊,使得趙王順利舉兵。
咚咚……
就在這時,窗外傳來了沉悶的鼓聲。
“朱瞻基來了,跟本王前去會會他!”聽聞鼓聲,漢王的雙目兇光一閃,起身向院外走去。
天子駕臨時的奏樂有一套特殊的禮制,包括親王在內(nèi),如有人敢擅自僭越,那就是謀反的大罪,故而漢王一聽到那通鼓聲就知道宣德帝來了。
樂安城城北錦旗招展,人頭攢動。
宣德帝的御輦停在了那些火銃手的后方,被文武百官和‘侍’衛(wèi)簇?fù)碇車蹪M了密密麻麻的親兵,聲勢浩大,氣勢驚人。
城墻上的叛軍已經(jīng)看見了御輦,不由得在那里‘交’頭接耳地議論著,神情慌‘亂’,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大明的天子。
不久后,漢王領(lǐng)著朱恒、王斌和右軍都督府大都督盛堅等人登上了城‘門’樓,與宣德帝遙相對視。
王斌非常幸運,在親兵們的拼死保護下逃回了樂安城,雖然他打了敗仗,但是漢王卻沒有怪罪于他,而是好言安撫,畢竟現(xiàn)在不是追究責(zé)任的時候。
況且,驍武軍在黑牛鎮(zhèn)的悍勇表現(xiàn)完全出乎了漢王的意料,王斌和韋達所率領(lǐng)的叛軍已經(jīng)盡力。
雖然王斌逃回了樂安城,不過韋達則沒有這么幸運,在逃亡途中被杜勝手下的士兵圍住,進而力戰(zhàn)而亡,為漢王盡了忠。
“傳本王令,向前方的空地開炮。”見城外的明軍陣容嚴(yán)整,聲威浩大,漢王的眉頭皺了皺,隨后沉聲下達了命令,準(zhǔn)備給宣德帝一個下馬威,同時也是‘激’勵守城叛軍的士氣。
樂安城城北的城墻上擺著十幾‘門’火炮,是漢王千辛萬苦從神機營那里得到圖紙后下令工匠打造的,雖然質(zhì)量和‘性’能不如神機營的重炮,但是在冷兵器時代已經(jīng)是不折不扣的大殺器。
“王爺,用實心彈還是開‘花’彈?”邊上的一名將領(lǐng)聞言,連忙一拱手,沉聲請示。
所謂的實心彈,就是一個圓球形狀的鐵疙瘩,用來攻城,毀壞敵軍把守的城墻。
而開‘花’彈是圓球形裝的空心彈,里面包裹著鐵珠和鐵片等物,落地后可以爆炸,將里面的鐵珠和鐵片****而出,用以殺傷周圍的敵軍。
“實心彈!”明軍都在火炮的‘射’程外,即使用開‘花’彈也無法對其造成傷害,漢王面無表情地望著前方的御輦說道。
此時此刻,漢王真的想將一發(fā)開‘花’彈打進宣德帝的御輦中,如此一來城外的明軍必定大‘亂’,他可以就勢出城,擊潰圍城的明軍。
可惜,這只能是漢王的一個臆想而已,他現(xiàn)在不得不面對明軍兵臨城下的困局。
砰砰砰……
不久后,一通沉悶的炮聲在樂安城北城城墻上響起,十幾道小黑點從城墻上飛出,在空中劃了一道拋物線,沖著明軍落去。
“保護皇上!”見此情形,負(fù)責(zé)宣德帝安全事宜的親軍將領(lǐng)大吃了一驚,他可是知道火炮的威力,連忙沖著周圍的士兵高聲喊道。
隨著那名將領(lǐng)的命令,周圍的親兵頓時一陣慌‘亂’,紛紛舉起手里的盾牌向御輦沖去,御輦附近的一些大臣也面‘露’驚慌的神‘色’,有的人四下躲避,有的人則向御輦沖去想要用血‘肉’之軀來抵擋叛軍的炮彈。
“不要慌,那些炮彈打不到這里,千萬不可沖撞了圣駕!”李云天立在御輦左側(cè)的文官隊伍中,見現(xiàn)場的局勢變得‘混’‘亂’,忍不住大喝了一聲。
李云天這一聲大吼底氣十足,慌‘亂’的人群立刻安靜了下來,紛紛停在了那里,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很快,在天空中滑行的炮彈相繼落在了明軍陣前數(shù)十米外的空地上,深深地砸進了泥土里,距離宣德帝的御輦甚遠(yuǎn)。
直到這時,現(xiàn)場的人們這才松了一口氣,局勢也隨之安定了下來,那些企圖躲藏的官員臉上無不有愧‘色’。
城墻上的叛軍居高臨下,將御輦處的慌‘亂’盡收眼底,于是爆發(fā)出一陣歡呼聲,士氣大振。
宣德帝沒想到漢王如此冥頑不靈,竟然給自己來了一個下馬威,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絲冷笑,向在御輦中陪‘侍’的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金英低語了幾句。
“神機營統(tǒng)領(lǐng)聽旨,炮擊樂安城城墻,以振軍威!”金英隨后出了御輦,站在御輦前沿的臺子上尖著嗓子喊道。
神機營統(tǒng)領(lǐng)聞言沖著御輦一躬身,騎著馬奔向了前方的重炮陣地,向立在重炮旁的‘操’炮士兵們傳達了宣德帝的旨意。
士兵們立刻推動重炮緩緩向前行進,這立刻吸引了城樓上叛軍的注意,紛紛好奇地望著眼前的這一幕。
在神機營統(tǒng)領(lǐng)的指揮下,重炮在叛軍火炮先前‘射’來的炮彈前方十幾米處停了下來,有條不紊地開始裝填火‘藥’和炮彈。
由于神機營的重炮在叛軍火炮的‘射’程外,城樓上的叛軍只有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士兵們忙活。
漢王的眉頭緊緊皺著,他知道神機營的重炮‘性’能比叛軍火炮優(yōu)越,可有些不相信重炮的‘射’程竟然會比叛軍的火炮遠(yuǎn)那么多。
“點火!”當(dāng)炮彈和火‘藥’填充后,神機營統(tǒng)領(lǐng)面無表情地下達了命令,那一排重炮上的引線幾乎同時被點燃,滋滋地燃燒著。
明軍和叛軍的注意力都被重炮上燃燒著的引線所吸引,紛紛凝神望著那些重炮,都想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
小技巧:按回車[enter]鍵返回章節(jié)目錄,按←鍵回到上一章,按→鍵進入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