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5.第1435章 調(diào)兵遣將
由于李云天意味深長的那番暗示,佩西公爵雖然已經(jīng)完成了出使任務但沒有離開撒馬爾罕城,而是留下來靜觀其變,隱隱約約他覺得大明李云天要對奧斯曼帝國采取軍事行動。
</br></br>可令佩西公爵感到奇怪的是,李云天此次前來帖木兒帝國只帶了數(shù)千隨行護送的士兵,難道要用那數(shù)千人去打仗不成?
還是要動用帖木兒帝國的軍隊?
</br></br>佩西公爵出使帖木兒帝國前對帖木兒帝國有所了解,知道這個疆土龐大的帝國內(nèi)部的局勢不穩(wěn)定,這些年霍爾都汗忙著平定國內(nèi)的叛亂,在他爾都汗的主要敵人是國內(nèi)的那些反叛勢力而不是奧斯曼帝國。
</br></br>顯而易見,一旦霍爾都汗指揮著軍隊與奧斯曼帝國的軍隊血拼,最后得益的將是國內(nèi)的反叛勢力,當年帖木兒大汗打敗了奧斯曼帝國后之所以急著撤軍就是因為河中地區(qū)發(fā)生了叛亂,他不得不回去平定叛亂,畢竟河中地區(qū)才是帖木兒大汗立足的根本。
</br></br>不僅佩西公爵,恐怕讓任何一個人來判斷的話,都會認為霍爾都汗絕對不會為了大明在波斯地區(qū)的利益去攻打奧斯曼帝國這樣強大的對手,當年帖木兒大汗雖然擊敗了奧斯曼帝國但是是險勝,一旦霍爾都汗失敗的話那么他的統(tǒng)治將土崩瓦解。
</br></br>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讓佩西公爵感到震驚的事情發(fā)生了,霍爾都汗果然在調(diào)兵遣將,源源不斷的士兵從帖木兒帝國各地調(diào)來,浩浩蕩蕩地向波斯灣地區(qū)行進。
</br></br>在此期間,李云天早已經(jīng)和溫都去了波斯灣地的大明軍民,李云天的到來使得當?shù)氐拇竺鬈娒窳⒖谭序v了起來,不少人激動得熱烈盈眶,他們?nèi)f萬想不到李云天會長途跋涉來們。
</br></br>尤為令當?shù)剀娒窀械襟@喜的是,李云天宣布忠王府的小王爺,大明的忠信郡王李安明將在波斯地區(qū)就藩,這對眾人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鼓舞,意味著他們并沒有被朝廷拋棄,朝廷對波斯地區(qū)非常重視,否則絕對不會派遣一名郡王前來坐鎮(zhèn)。
</br></br>八月,波斯灣,蛟龍港。
</br></br>蛟龍港是明軍在波斯灣修建的最大軍港,前后耗時三年才修建完畢,其后方就是大明在波斯灣的最大城池“蛟龍城”
,東城的城門樓上矗立著一座巨大的蛟龍雕塑。
</br></br>蛟龍城不僅是波斯灣最大的城池,同時也是波斯灣重要的商業(yè)中心,與大明通商的貨物都要經(jīng)由蛟龍港運送,這使得蛟龍城很快就繁鬧起來,城里的居民達到了驚人的二十萬,這在波斯灣可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大城。
</br></br>其中,蛟龍城里從大明本土遷來的軍民只有三萬余人,其余人都是從各地涌來的各族百姓,為了一個穩(wěn)定安逸的生活成為了蛟龍城的居民。
</br></br>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李云天雖然用盡了全力,但每年移居到海外的人員有限,蛟龍城里能有三萬人已經(jīng)是非常難得的事情了。
</br></br>另外,李云天也沒有排斥波斯灣當?shù)匕傩盏囊馑迹捎诓ㄋ篂骋呀?jīng)被霍爾都汗賠償給了大明,故而只要是波斯灣的百姓乃至其他地區(qū)的百姓,只要前來生活他都歡迎。
</br></br>因此蛟龍城里有一個非常奇特的現(xiàn)象,不僅有寺廟還有清真寺和教堂,對于居民們的宗教信仰明軍并不干涉,但有一個底線就是不能背叛大明,否則就將成為敵人。
</br></br>與此同時李云天還成立了專門的宗教管理機構(gòu)來對此進行管理,協(xié)調(diào)各宗教之間的關系,要想在波斯和地中海立足必須要處理好當?shù)氐淖诮剃P系。
</br></br>“快是什么?”
忙碌的碼頭上,一名搬運貨物的苦力忽然驚訝地指著遠處的水面喊了起來,只見遠處的水面上出現(xiàn)了無數(shù)小黑點。
</br></br>那名苦力的話頓時引起了現(xiàn)場人們的注意,紛紛抬頭望了過去,相互間交頭接耳地議論著。
</br></br>由于距離太遠人們那些小黑點是什么,不過根據(jù)他們的經(jīng)驗那些小黑點不是水鳥就是船只。
</br></br>“是船,很多船!”
終于,隨著那些小黑點的臨近有人它們的模樣,一個人指著遠處高聲喊道,他還從沒有見過如此多的船只。
</br></br>沒錯,那些小黑點是密密麻麻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只,大明水師運送軍需和部隊的船只按照計劃抵達了波斯灣,他們的到來意味著大明和帖木兒帝國已經(jīng)拉開了向奧斯曼帝國發(fā)動進攻的帷幕。
</br></br>此次大明水師艦只的主要任務是運送軍需物資,隨行的作戰(zhàn)部隊只有一萬人,由于有沿途的大明軍港一路補充供給,所以那些運輸船上的物資基本上都是滿載,足以供應二十萬大軍一年所需。
</br></br>第二批運糧船只將在八個月后抵達,這樣一來就可以維持二十萬大軍的消耗,在李云天十萬兵力足以攻克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頂多可以拼湊出三十萬的兵力,但兵員的素質(zhì)無法跟明軍和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相比。
</br></br>最為關鍵的是,奧斯曼帝國內(nèi)部也不安穩(wěn),當年帖木兒攻打奧斯曼帝國的時候,雙方對峙的關鍵時期有被奧斯曼帝國征服隨著奧斯曼帝國一起出戰(zhàn)的國家臨陣倒戈背叛了奧斯曼帝國,使得奧斯曼帝國大敗,其蘇丹都被帖木兒俘虜。
</br></br>“王爺,些糧食下官的心里就踏實多了。”
碼頭上,溫都望著士兵們忙碌地從船上搬運糧食的身影,笑著向李云天說道。
</br></br>實際上,按照帖木兒帝國的做法,帖木兒帝國的軍隊打到哪里就在哪里就地補充軍需物資,給當?shù)氐陌傩諑砹艘粓龊平佟?br/>
</br></br>可大明不同,大明身為禮儀之邦對那些外邦的子民也頗為善待,否則的話必定有御史上疏彈劾,認為有損****上國的威嚴。
</br></br>李云天也不愿意生靈涂炭,所以自然要準備好糧草,而且從嚴肅軍紀方面來先要保證士兵們不餓肚子才能使得他們嚴守軍紀,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br></br>“已經(jīng)征集了多少兵力?”
李云天聞言笑了笑,不動聲色地問向了立在他身后的李安明。
</br></br>“根據(jù)最新的消息,我軍已經(jīng)招募士兵兩萬人,都是身強力壯的本地人。”
李安明聞言沒有絲毫猶豫,開口說道,“現(xiàn)在正在對他們進行緊急操練。”
</br></br>溫都聞言臉上不由得閃過了一絲欽佩的神色,他原本以為李云天要大舉從大明調(diào)兵,不成想李云天竟然在波斯灣大力招募起了士兵,每名士兵每個月不僅有豐厚的報酬,而且死亡或者傷殘都會獲得相應的撫恤金。
</br></br>而且,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那些幸存的士兵如果愿意的話可以轉(zhuǎn)為大明的正規(guī)軍,享受正規(guī)軍的待遇。
</br></br>講武堂所屬的軍隊最誘人的并不是優(yōu)越的伙食,而是其家人能享受到相應的福利待遇,可以在官府開辦的產(chǎn)業(yè)中做事,進而獲得豐厚的報酬并且受到軍方的保護。
</br></br>由于海外明軍是講武堂派出去的,故而他們也享受與本土明軍一樣的福利待遇,單單免費醫(yī)療和教育就使得當?shù)氐陌傩諅冓呏酊F。
</br></br>“兩萬!”
李云天聞言不由得點了點頭,波斯灣地區(qū)由于常年戰(zhàn)亂故而青壯年男子幾乎都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因此這兩萬人稍加訓練的話就可以投入戰(zhàn)場。
</br></br>李云天算了一下,加上這兩萬新招募的士兵隨船隊支援的一萬多明軍以及波斯灣地區(qū)的明軍,他的手里就有了五萬可以用來作戰(zhàn)的兵力。
</br></br>帖木兒帝國可以調(diào)集十五萬大軍,如此一來此次進攻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就達到了二十萬人,兵力上已經(jīng)足夠。
</br></br>“年底你們的人能不能到達指定地點?”
隨后,李云天轉(zhuǎn)身問向了溫都,他想在明年春季向奧斯曼帝國發(fā)動進攻,這樣的話帖木兒帝國的軍隊就必須在年底前按計劃部署完畢。
</br></br>“王爺放心,他們一定會到達那里。”
溫都聞言點了點頭,一臉肯定地說道,這次調(diào)來的軍隊都是他一手整編的,故而對那些部隊非常了解,肯定不會耽誤了李云天的計劃。
</br></br>“本王覺得咱們可以向奧斯曼人宣戰(zhàn)了,以咱們的實力用不上偷襲他們,再者奧斯曼人肯定已經(jīng)覺察到了咱們兵力調(diào)動,一定會有所準備。”
</br></br>李云天對此非常滿意,隨后笑道,“咱們要讓法蘭西等國知道,咱們也有騎士精神。”
</br></br>實際上,李云天之所以這樣做是想要敲山震虎,用奧斯曼帝國來威懾歐洲諸國,讓他們知道大明的強大。
</br></br>“王爺,咱們在哪里與奧斯曼人決戰(zhàn)。”
溫都自然清楚李云天的意思,隨后問道,帖木兒帝國內(nèi)的兵力調(diào)動以及明軍軍需物資的運來肯定瞞不過奧斯曼帝國的人,既然這樣的話不如光明正大地宣戰(zhàn),也能博一個好名聲。
</br></br>“安卡拉!”
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笑意,“本王要讓安卡拉成為奧斯曼人的傷心之地。”
</br></br>溫都聞言不由得微微頷首,安卡拉的地形對帖木兒帝國的騎兵有力,李云天選擇安卡拉來與奧斯曼人決戰(zhàn)實在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br></br>“但愿這次的事情能順利解決!”
</br></br>李云天舉目望向了遠處波瀾不驚的水面,口中淡淡地說道,雖然他并不想引發(fā)戰(zhàn)爭但有時候卻不得不為之,畢竟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容不得他選擇,只是如此一來苦的是百姓,不知道多少百姓要死在戰(zhàn)火中。
</br></br>溫都聞言神色嚴肅地也遠處的海面,對李云天的這番話深有同感,在戰(zhàn)爭中受到傷害最大的就是那些平民百姓,李云天是在憐憫那些攪入戰(zhàn)爭的百姓。
</br></br>本書來自/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