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82章 義憤填膺
>“崔大人,你覺得本大君現(xiàn)在該如何做?”>雖然李瑈現(xiàn)在迫切想知道李珦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但他知道自己現(xiàn)在不能輕舉妄動,因為漢城的一切現(xiàn)在都掌握在李云天的手里,因此在平定了一下激動的心情后,他沉聲問向了崔禮。
請大家搜索()!
更新最快的小說>在所有的手下中,崔禮是最值得李瑈信賴的人,這不僅與崔禮的精明能干有關(guān),還與崔禮出身沒落的貴族有關(guān),這樣崔禮的人際關(guān)系就不會太過復(fù)雜而且會對他忠心耿耿。
>“大君,下官覺得大君現(xiàn)在靜觀其變就好,以下官對忠王爺了解,忠王爺既然把世子喊去那么就是到了跟世子揭底的時候,大君只需耐心等待幾日就會有結(jié)果。”
崔禮想了想,微笑著向李瑈說道。
>“如果這次真的能化險為夷,本大君一定要好好謝謝天上神靈的保佑!”
李瑈也覺得李珦這次遇上了大麻煩,于是在房間里激動地來回踱了幾圈后壓抑著心中的興奮沉聲向崔禮說道,他覺得這次是上天在幫他,莫名其妙地就改變了他現(xiàn)在被動的局面。
>崔禮聞言也笑了起來,雙目閃過一道異樣的興奮,只不過心情激動的李瑈沒有注意到罷了,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十年前就追隨他的崔禮會是李云天在朝鮮國的暗探,這使得他的一舉一動都落在了李云天的眼中。
>講武堂漢城司務(wù)處。
>“稟王爺,安平大君帶到。”
就在李珦焦躁不安地等待著的時候,一名護衛(wèi)領(lǐng)著李瑢來到?jīng)鐾で埃蚶钤铺旃矸A報。
>“下官拜見王爺。”
李瑢瞅了一眼李珦,恭恭敬敬地向李云天躬身行禮。
>李珦皺著眉頭望著李瑢,臉色陰沉得可怕,雖然現(xiàn)在他還不清楚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不過從目前的局勢來這番遭遇肯定與李瑢有關(guān)。
>“你可認識他?”
李云天伸手一指李珦,不動聲色地問李瑢。
>“回王爺,他是世子殿下。”
李瑢我拿過了李珦一眼,恭聲回答。
>“告訴本王,世子殿下為何會受到刺客的襲擊?”
李云天聞言沉聲問道。
>“稟王爺,世子殿下與首陽大君都有機會繼承朝鮮國的王位,不過首陽大君現(xiàn)在占據(jù)了上風,因此世子殿下?lián)氖钻柎缶龝蔀樾碌某r國國王,故而私下里找了下官,讓下官幫他做一件事來挽回目前的頹勢。”
>李瑢的臉上閃過一絲黯然的神色,穩(wěn)定了一下心神后有條不紊地說道,“因此,下官與其商議后安排了一場刺殺來奪得民心,只要世子殿下出事那么很顯然外界會懷疑到首陽大君的頭上,大明也不會讓一個弒殺世子的人成為新的朝鮮國國王……”
>“一派胡言!”
不等李瑢把話說完,一旁立著的李珦禁不住大吼一聲打斷了他,怒氣沖沖地指著李瑢說道,“安平大君,你為何要誣陷本世子,是不是首陽大君讓你這樣做的?”
>“王爺,下官所言句句屬實,世子殿下許諾以后會讓下官獲得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與其一同執(zhí)掌朝鮮國的權(quán)力,下官一時心動就答應(yīng)了世子殿下。”
李瑢的雙目閃過一絲尷尬的神色,隨后一本正經(jīng)地望向了李云天。
>“王爺,他的話荒謬之極,難道下官會拿自己的性命開心玩笑不成?”
雖然早就料到李瑢會誣陷自己,但當這一幕真的來臨時李珦還是感到無比憤怒,臉色通紅地向李云天說道。
>“安平大君,你作何解釋?”
李云天聞言,不動聲色望著李瑢。
>“回王爺,本來世子殿下只是在行刺中受些皮外傷而已,不過下官一時鬼迷心竅,想要趁機扳倒世子殿下和首陽大君,故而讓人在兵器上抹了毒藥,差一點就要了世子殿下的性命。”
>李瑢早就知道如何回答李云天的這個問題,苦笑了一聲后向李云天跪了下去,“下官有罪,望王爺恕罪。”
>“撒謊,明明是首陽大君指使他這樣做的,竟敢誣陷到下官的頭上,王爺可要明察呀。”
李珦此時已經(jīng)出離憤怒了,他沒想到李瑢會倒打一耙把他給牽涉進了行刺事件中,于是怒氣沖沖地向李云天躬身說道。
>“世子,本王問你,一旦你遇刺而亡,你覺得有著刺殺嫌疑的首陽大君還能登上朝鮮國的王位?”
李云天望了一眼神情激動的李珦,沉吟了一下后沉聲問道。
>“這……”
李珦聞言頓時怔在了那里,一時間無法回答李云天的話,正如李云天所說的那樣,大明豈會讓有刺殺嫌疑的李瑈登上朝鮮王的王位?
故而李瑈根本就沒有刺殺他的動機,這樣做反而給李瑈帶來了不少麻煩。
>“世子,你認為本王該如何處理此事?”
見李珦一時啞然,李云天皺著眉頭問道,顯得非常為難。
>“王爺,下官是被冤枉的,請王爺明察!”
李珦聞言回過神來,連忙雙腿一屈跪在了地上,一臉悲憤地高聲說道,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會陷入如此大的一個麻煩,一旦被認定與李瑢合謀了刺殺事件,那么他就別想再成為朝鮮王。
>“你們倆暫且退下,讓本王好好想想。”
李云天伸手揉了揉額頭,沉吟了一下后向李珦和李瑢說道,來這次的事件好像使得他感到非常棘手。
>李珦和李瑢聞言向李云天躬身行禮后被護衛(wèi)帶了下去,離開的時候李珦惡狠狠地瞪著李瑢恨不得一口將其給吞了。
>李云天注意到了這一幕,嘴角不由得浮現(xiàn)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經(jīng)過這些天的準備他已經(jīng)完成了布局,這次李珦將難逃一劫。
>李珦被帶去講武堂漢城司務(wù)處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漢城官場,立刻吸引了漢城大大小小官員的注意,眾人私下里紛紛猜測李云天是否要把朝鮮國的權(quán)力逐步交到李珦的手里。
>可以說,李珦與李云天的這次見面牽動了整個漢城官場的神經(jīng),李珦能否登上朝鮮國最高的權(quán)力舞臺就要兩人見面的結(jié)果了。
>因此,今天漢城官場上沒有哪個官員有心情處理公務(wù),都在暗中等待著講武堂漢城司務(wù)處傳來結(jié)果,為此漢城各個衙門實際上已經(jīng)停止了辦公,把前來辦事的人都拒之門外。
>晚上,議政府。
>議政府是朝鮮王國最高的行政機構(gòu),由門下府和三司(司諫院弘文館司憲府)的文職高官組成,設(shè)領(lǐng)議政及左右議政,討論決定國家大事。
>朝鮮太宗五年,設(shè)吏戶禮兵刑工六曹,分掌各項政務(wù),導(dǎo)致議政府權(quán)限縮小。
>不過朝鮮世宗十八年時又以六曹政務(wù)歸議政府審議,根據(jù)經(jīng)國大典的規(guī)定,議政府職掌“總百官,平庶政,理陰陽,經(jīng)邦國”
。
>議政府設(shè)有多個職務(wù),可謂是朝鮮國官場上最為重要的官職,其中職位最高的自然是正一品的領(lǐng)議政,俗稱領(lǐng)相,相當于大明洪武朝時的宰相。
>領(lǐng)議政之下是正一品的左議政右議政,從一品的左贊成右贊成,正二品的左參贊右參贊。
>正四品的舍人2人正五品的檢詳1人從六品的公事官11人(文班2人,武班9人)正八品的司錄1人。
>其中,領(lǐng)議政左議政右議政合稱三公,也就是三政丞。
>崔禮在正五品的檢詳位子上一干就是近十年,期間有多次升遷和外調(diào)的機會都被他拒絕,原因無他,議政府是朝鮮國政權(quán)的中樞,他需要留在這里周旋于朝鮮國的各個勢力之間并且掌控朝鮮國的局勢。
>此時此刻,雖然夜幕已經(jīng)降臨但議政府內(nèi)燈火通明,漢城四品以上的官員悉數(shù)聚集在議事大廳里,等待著講武堂漢城司務(wù)處傳來最新的消息,相互間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議政府的領(lǐng)議政是李云天的老熟人,星山府院君李稷,同時也是世子李珦在朝鮮國最有力的支持者。
>至于首陽大君的最大支持者,就是坐議政南原府院君黃喜,黃喜與李稷兩個人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斗,一直斗到現(xiàn)在,是一對恩怨重重的老對手。
>值得一提的是,崔禮之所以能成為議政府的檢詳多虧了黃喜從中提攜,與此同時黃喜也是朝鮮國與李云天關(guān)系最為密切的高級官員。
>議政府的右議政是柳尚民,幾年前被朝鮮王封為了光云府院君,是朝鮮國中間派領(lǐng)袖,說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墻頭草兩邊倒。
>面對強勢的李稷和黃喜,柳尚民行事非常低調(diào),從來也不干涉兩人之間的糾紛,這也使得他能夠在朝鮮國的權(quán)斗中明哲保身,免得受到波及。
>李稷和黃喜在朝鮮國官場上的權(quán)勢和地位,打個比方來說的話就像是大明朝堂上的內(nèi)閣首輔楊溥以及六部文官之首胡瀅,雙方無論是資歷還是官階都不相上下。
>按照各自所屬陣營的不同,議政府內(nèi)的官員們自然而然地以李稷黃喜和柳尚民為首,圍聚在議政府三個不同的房間里等待著從講武堂漢城司務(wù)處傳來最新消息。
>其中,最為緊張的莫過于黃喜一派的人了,如果李云天真的讓李珦介入議政府的事務(wù),那么十有**李云天會選擇李珦成為新的朝鮮王,如此一來他們的仕途也就到頭了,搞不好還有血光之災(zāi)。
>隨著李珦要協(xié)助李云天處理朝鮮國政務(wù)的消息傳出后,黃喜一派的勢力就深受打擊,那些抱有投機心理的官員們紛紛改弦易轍投靠了李珦,使得其實力一下子成為朝中三方勢力中最弱的一方。
>不過,黃喜一派的高級官員都沒有背叛李瑈,畢竟現(xiàn)在還沒有到絕望的時刻,畢竟李云天并沒有公布讓李珦介入議政府事務(wù)的消息,這就意味著李瑈和李珦的戰(zhàn)爭并沒有結(jié)束。
>那些普通官員可以輕松地改換門庭,畢竟他們的官小位微影響力有限,可那些高級官員不同,其一旦投靠對方那么將帶來無法預(yù)估的深遠影響,而且李瑈可絕對不會再原諒他們。
>在李瑈陣營的高級官員中,除了左議政黃喜外,還有左贊成許稠刑曹判書鄭津和吏曹判書崔康,號稱李瑈一方陣營的四大巨頭。
()>本書來源/boo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