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頭們
    話說吳憲被趕出了正屋,腦子里把姨娘們過了遍篩子,捉到小兒子偷看水滸固然讓他生氣,也讓他想起了自己年少時的事,一時變得有些懷舊,轉步一轉就往孫姨娘的院子去了。
    吳憲其實自認是個挺長情又不好色的人,他雖然姨娘不算死的有三個,算上死的六個之多,可是比起那些妾不一定有他多,通房卻一堆還要流連花叢養(yǎng)外室的同僚們,他真可以說是潔身自好了。
    當然,這也跟他和劉氏感情好有關,在他這樣標準建男人眼里,跟他有真感情的只能是妻,妾嘛……也不過是寵一寵罷了,可是孫姨娘在妾中是有些不一樣的,她是從小伴著他一起長大的,吳憲想起自己不能回京過年的二兒子,心里也是有些傷的。
    可是能怎么辦呢?嫡庶分明一個家庭才能夠長治久安,寵妾滅嫡那不是像他這樣的正人君子應該干的事。
    他一往孫姨娘的院子里去就有眼尖的丫環(huán)跑去給孫姨娘報信了,孫姨娘正在燈下垂淚,她這一年過得辛苦,先是女兒吳柔被留在京城,她寄予厚望的兒子吳承平礙了太太的眼被整,過年都不敢回家,一個人孤伶伶的留在揚州,她心情剛剛平伏一些,吳柔又遭到惡整,被關以養(yǎng)病為由關在了院子里。
    她這個做親娘的卻只敢趁沒人的時候往吳柔的院子里望兩眼,躲在沒人的地方哭,連在太太面前求情都不敢。
    現(xiàn)在太太找人給吳柔看了病也一直在抓藥,聽秀兒說吳柔的身子已經(jīng)全好了,只是壽嬤嬤不許她出院子,說是要靜養(yǎng),實際上是把她看起來了,孫姨娘雖然替吳柔覺得委屈,可是吳柔總算保下命來了,若是惹惱了太太,太太整死她們母女跟捏死一只螞蟻也差不多。
    就在她柔腸百轉時,小丫頭樂顛顛地過來報,“老爺往咱們院子里來了!”
    孫姨娘趕緊擦干了眼淚,到鏡子跟前快速補妝,又覺得自己身上衣服的花樣子不鮮亮,趕緊去讓丫頭翻衣柜,“快,快把我新做的繡粉蓮花的裙子找出來……”
    “姨娘啊,老爺快到了,他來了您衣服才換一半可怎么得了?您這身夠好看的了。”小丫頭笑瞇瞇地勸著她。
    孫姨娘想了想,又把頭上新插的釵給拿下來了,“你說的是。”
    “姨娘,你這是干嘛?”
    “你去燒水吧。”孫姨娘沒跟小丫頭解釋理由,又坐回自己之前垂淚的地方了。
    吳憲到了孫姨娘這里,看見的就是孫姨娘穿著靛青色半臂,頭上只插了只珠釵,臉上只抹了淡淡脂粉在燈下神傷的樣子。
    “咳!”他咳了一聲,孫姨娘像是發(fā)才現(xiàn)他,連忙站起身給他請安,“婢妾給老爺請安。”她微一抬頭,眼里滿是驚喜,孫姨娘雖然年紀略大,可是平素保養(yǎng)的好,她本身長得又好,雖然三十幾歲了,卻仍是風韻尤存。
    “起來吧。”吳憲虛扶了她一下,“好久沒來看你了,你輕減了。”
    “老爺心里還惦記著婢妾,婢妾就知足了。”孫姨娘含淚說道。
    “你跟我自是與旁人不同的。”吳憲說道,“唉,一晃眼你都替我生了三個孩子了。”
    “在婢妾眼里老爺還是年輕時的樣子呢。”孫姨娘含羞一笑,在燈光下晃惚還是當年那個含羞帶怯的丫環(huán),竟像是十七、八年的光陰未曾存在過似的。
    “老了,我老了,你也老了。”吳憲感嘆。
    正這個時候小丫環(huán)端了茶來,孫姨娘從小丫環(huán)手里接過茶,“這是老爺最愛喝的碧螺春。”
    吳憲喝著茶,覺得自己來孫姨娘這里來對了,孫姨娘雖然不像馮姨娘那么年輕活潑心直口快,但是這種小意溫存卻是別的姨娘那里沒有的。
    就在這個時候,孫姨娘嘆了口氣。
    “對了,我還沒有問你呢,你究竟為傷神傷啊?”
    “七姑娘病了,太太讓她靜養(yǎng),雖說太太心慈,我還是……”
    “嗯,孩子病了確實讓人心焦。”實情是孫姨娘要是不說吳憲都忘了吳柔病了的事,“你多去看看就是了。”
    “是。”
    “夜深了,安置了吧。”
    第二天早晨,早有人把吳憲是在孫姨娘那里歇了的事告訴了劉氏,劉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也就將這事擱下了。
    “那她若是要去看……”秦普家的比一個七。
    “她要去看就讓她看,想怎么看怎么看。”劉氏說道。
    吳怡自從想清楚了不混日子之后,對自己的前景有了一番規(guī)劃,她現(xiàn)在被困在大宅子里,按這些日子她對古代人的生存方式的了解,出去建功立業(yè)是別想了,出門能走出三步都是奇事,做生意?七舅舅一個男子都受那么大的壓力,吳怡一個女子……還是省省吧。
    談場曠世奇戀……吳怡瞅瞅自己的小身板……咳……
    宅斗神馬的在有一個牛叉老媽,身處的家族又是非常保守的詩禮之家的情形下,實在開展起來有困難。
    姨娘神馬的不用她出手,她老娘一個人搞定,她老娘搞不定的人比如老太太……雖然她用哭到掉牙**搞定了一次,可那是非常時期非常用段,常用可不行,在這個以孝為先的古代,她也不可能有什么好法子對付自己的親祖母,至于嬸嬸宋氏……她目前也碰不上啊。
    想來想去不混日子首先得從自己身邊的事做起,所謂一屋不掃可以掃天下?
    她先拿了張白紙,仔細統(tǒng)計自己身邊的人員名單,這一統(tǒng)計不得了,她一個八歲的女孩子,住著建筑面積兩百多平的一個小四合院,竟然光是有名有姓的使喚丫頭就有兩個大丫頭、四個二等丫頭、八個三等丫頭,還有不入等的七個新買的丫頭,這還不算完,她的奶嬤嬤如今管事少了,正在榮養(yǎng),還有一個教養(yǎng)嬤嬤福嬤嬤,專司洗衣、灑掃之類粗活的婆子若干,這個小院簡直是冗員過多,機構臃腫的典型啊。
    不用說別的,就是這些丫頭,除了近身伺侯吳怡的兩個大丫頭,她們的助手四個二等丫頭之外,八個三等丫頭負責打掃衛(wèi)生、采花,撥草等,八個人這么點平方,一天能有多少活?更不用說這類活一是和婆子們重合了,二是多數(shù)都讓未入等的小丫頭們給做了。
    可是在吳怡看見她們時,她們又都是很忙的樣子。
    吳怡在現(xiàn)代雖然沒有工作過,可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她上小學的時候也有這種人,老師了來努力學習,老師走了就是撒歡兒的玩。
    可是她一提出要精減小院的使喚人,第一個反對的就是夏荷,夏荷的反對理由很簡單:“嫡出的小姐就是這樣的派頭,不是一步出八步邁的,怎么能顯出大家小姐的風范來?”
    好么,當官的難怪要貪污呢,就是這些風范、派頭就逼得你不得不貪,不貪養(yǎng)不起這些人啊。
    “再說了,我們終究是要出去的,若不趁現(xiàn)在多帶出幾個人來,讓我們怎么放心走?”侍書的反對理由更加的有“遠見”。
    吳怡想到了那幾個紅字輩的丫頭被選出來的目的——未來的陪嫁丫頭侯選啊!陪嫁丫頭侯選也是未來姨娘侯選……一想到這里吳怡就覺得渾身發(fā)癢,她之前胡混沒意誤到的問題通通浮出了水面。
    三個人正在討論人員問題呢,院子里忽然傳來了小丫頭的哭叫聲,吳怡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原本不發(fā)一言的福嬤嬤重重地咳了一下,吳怡趕緊又坐了下來。
    福嬤嬤并不像電視劇里面的嬤嬤一樣一項一項的教吳怡規(guī)矩之類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隨時糾正,其中的一項就是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吳怡一旦不達標福嬤嬤就祭出嘮叨**,一直念到吳怡承認錯誤為止,吳怡認為精神折磨同樣很可怕啊。
    “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姑娘在屋子里她們也敢胡鬧?”福嬤嬤見狀滿意地微點頭,她才是這幫丫頭們的直接領導。
    侍書趕緊出去了,只見紅裳正跪在院子里呢,而用鞋底子抽打紅裳的正是侍棋。
    “侍棋你作死呢你!”侍書趕緊快走兩步,一把把侍棋手里的鞋底子給奪了過來。
    “你問問她做了什么下賤事?”侍棋指著跪著的紅裳說道,紅裳才剛留頭,一團孩子氣,被又打又嚇唬,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紅裳沒做錯事。”紅袖說道,侍棋是她的直屬上司,她卻為紅裳說話,惹得侍棋直瞪她。
    “你個騷蹄子,得了姑娘幾次賞就不知道自己吃幾碗飯了,輪得到你說話嗎?”侍棋斥罵道。
    “閉嘴!這里又容得下你大喊大叫嗎?”侍書就算是在責罵侍棋,仍然不敢高聲,“紅袖,你說是什么回事。”
    “侍琴姐姐前幾日得了姑娘賞的一盤子紅棗糕,分了紅裳幾塊,紅裳在家餓慣了,愛藏吃的,今個兒倒出空來才舍得拿出來吃一塊,偏偏侍棋姐姐說是紅裳偷的……”
    “姑娘愛吃紅棗糕,為了怕姑娘臨時想吃,我特意在書房擺了一盤,誰知道我早晨剛擺的,中午的時候就沒了幾塊……”
    “你那紅棗糕讓姑娘和我們幾個分吃了,我正要問你呢,我們去書房時為何只看見了紅袖?你又跑到哪里野去了?”
    “我……”侍棋低下了頭。
    “你原是大的,我不應該當著小的的面說你,可是你瞧你做的事!”侍書繼續(xù)說道。
    侍棋心中卻是極不服氣的,她跟侍書一道進府,說起來還是她先提的二等丫頭呢,沒想到是侍書后來居上提了一等丫頭,她要處處看侍書的臉色,她現(xiàn)在整天得過且過就是想要看看侍書敢把她怎么樣。
    “我回去稟過姑娘,看看姑娘怎么說吧。”侍書知道她不服,也只得搖了搖頭回了吳怡的屋子。
    侍書心里雖顧及著侍棋,可是侍棋卻不顧及她,處處給她沒臉,這次也就一五一十的把話跟吳怡說了,“這侍棋是豬油蒙了心了。”
    “既是如此,就革她一個月的月錢,給紅裳買糖壓驚,書房也不用她了,讓侍畫帶著紅袖管吧。”
    “是。”侍書原以為吳怡會問夏荷或者是福嬤嬤沒想到吳怡自己把這事給處理了,處理的還非常得當。
    “紅袖這丫頭有趣的很,你把她叫進來我跟她說說話。”
    “是。”
    紅袖被叫進正房,本來心中忐忑,可是見侍書叫她的時候臉上是笑的,又覺得不是大事,看見高高在上的姑娘坐在桌前笑吟吟地看著自己,紅袖心就又定了定。
    “給姑娘請安。”她照著年長的丫頭們教她的規(guī)矩,給吳怡磕頭請安。
    “起來吧。”
    “紅袖,你為什么敢替紅裳說話?”
    “回姑娘的話,紅裳被打得不敢說話,如果奴卑不替她說話的話她就要冤死了。”
    “你不怕侍棋記恨你?”
    “不怕,奴婢說的是實話。”侍棋雖然說是跟她一起管著書房,可是整日不是跑得沒影兒就是在書房里坐著指手畫腳,紅袖對她早沒有一開始的尊敬了。
    “好丫頭,夏荷,賞她把銅錢。”夏荷開了柜,隨手抓了把錢賞給了紅袖。
    “謝姑娘賞。”紅袖曲膝謝賞,“我可不可以把錢分給紅裳一些?”
    “這錢已經(jīng)賞了你了,你愿意拿去干什么都行。”吳怡笑了,這才是真正的七、八歲的小姑娘吧,她這個老人扮的,終究學不來這種真正的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