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一連三日,魏延猶如喪失了理智一般,督軍晝夜不停地猛攻任城(這里指任城郡的治所)</br></br>這種狂風驟雨式的進攻,雖然令守城的曹軍招架艱難,但魏延自己麾下的將士卻也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相當一部分士卒因過度疲乏而叫苦不迭。</br></br>許多將佐苦諫魏延,希望他能緩一緩攻勢,否則打到最后,先崩潰的很可能不是曹軍,而是自己。</br></br>但魏延根本不予采納,一意孤行地斥令繼續(xù)狂攻……</br></br>破賊校尉朱才等三五位將領(lǐng)找到了魏延的親兵隊長魏俞,想通過他來迂回勸諫。</br></br>“攻城得有張有弛,否則根本無法將大軍的戰(zhàn)力發(fā)揮到極限。照現(xiàn)在這樣夜以繼日地打下去,肯定不是個辦法。”朱才憂心忡忡地對魏俞說道,“文治,你跟大人關(guān)系近,想辦法勸勸大人。”</br></br>其余幾人也將期冀的目光投向魏俞。</br></br>“各位大人……”魏俞猶豫了一下,略顯為難的說道,“其實,末將昨天已經(jīng)勸過大人一次,但大人沒有搭理……”</br></br>“都是李典這混蛋在搞鬼!”校尉孫遼(書友睡了就不起客串)憤憤地說道,“如果不是他前幾日偷襲輜重隊,破壞了那么多攻城器械,大人也不會這么惱怒。”</br></br>狂攻任城一事的起因,就在于一直奉行消極保守防御戰(zhàn)略的李典,突然來了次突襲,讓魏延吃了一個不小的悶虧————五日前,魏延率軍成功翻越原本以為李典會屯重兵實施阻擊的九安山,攻進了任城郡內(nèi)。</br></br>九安山作為任城郡的一個天然屏障。具有不小的戰(zhàn)略價值,但李典卻棄之于不顧。再加上先前曹軍的保守表現(xiàn),令魏延確信了李典是準備死守任城。在這一認知下,魏延提師加速進軍,一定程度上放松了警惕。結(jié)果李典卻就這時候,從側(cè)后方對魏延的后軍及輜重隊來了一次突襲。</br></br>所幸魏延反應(yīng)迅速,得悉消息后及時回救,才將損失降到最低————兵馬和糧草地損失不大。但要命的是,包括數(shù)十臺投石機在內(nèi)的大量攻城器械,被毀壞了大半。</br></br>事后,魏延極為震怒,這才有了眼下的情況。</br></br>“我總覺得有些不對頭……這李典是不是在玩弄什么陰謀,故意想激怒大人?”朱才皺了皺眉頭,斟酌著說道,“或許大人猛攻任城,也在李典的算計之內(nèi)……”</br></br>“朱大人的意思是……”得到這樣的提示,魏俞也想到了什么。錯愕地說道。”李典是故意引大人日夜攻城,造成我軍人乏心疲的狀況??!!”</br></br>“我覺得有這個可能……”朱才也不是很確定地說道,“再打兩天下去。恐怕一半以上地人就得累趴下了!”</br></br>“……”魏俞略一沉吟,恭敬地對朱才幾人說道,“幾位大人,可愿隨末將一同再去勸諫大人?”</br></br>“有勞文治了!”朱才明顯松口氣似的,點了點頭……</br></br>“…………大人,請您再三思三思!”將自己的猜測和顧慮一五一十地說出來后,朱才小心翼翼地以眼睛的余光偷瞥著魏延,希望沒有引起對方的反感和惱怒。畢竟,魏延這幾天表現(xiàn)出的怒火,實在太駭人了。</br></br>包括魏俞在內(nèi)的其他幾人。也屏住呼吸,謹慎地看著魏延。</br></br>“這也是你們幾個想說的?”魏延面無表情地沖魏俞、孫遼等人問道。</br></br>“是……“別遼點點頭,大著膽子說道,“大人,公緒說的不無道理,再這么打下去,未必是件好事!”</br></br>“哈哈哈……”魏延突然笑了起來,笑聲越來越大。</br></br>起先,朱才幾人還以為魏延是怒極而笑。心下大感駭然;但隨即,他們發(fā)現(xiàn)根本不是這回事“公緒,阿俞……你們這些兔崽子怕什么怕,難道老子還能吃了你們?”魏延一拍桌案,呵呵說道,“都他娘的先坐下來吧!”</br></br>有些不敢置信地互視了一眼,幾人相繼尋了張蒲墊跪坐了下來。</br></br>“大人,難道您……”朱才乍驚還喜看著魏延。</br></br>“你們能夠想到地事,難道老子就想不到?”魏延眼睛一瞪,笑罵道,“李典那混蛋,當真以為老子是個經(jīng)不起激地莽人?!被這混蛋偷襲成功之后,老子當時確實氣得要炸開。不過半天后,老子就回過神來了,知道這混蛋不懷好意。稍微想一想,差不多也能猜出個七不離八。”</br></br>“那大人還……“孫遼詫異地問道。”器械毀了一大半,怎么去攻城?”魏延有些恨鐵不成鋼地看向?qū)O遼,“其他器械倒也罷了,還能臨時造些,那些壞掉的投石機卻是徹底沒轍了。沒有投石機和其他的器械,強攻任城就是拿人命開玩笑。但總得想個辦法拿下任城吧,否則就沒辦法接應(yīng)君侯。”</br></br>“原來大人是將計就計!”朱才欣喜地說道。其他幾人也轉(zhuǎn)憂為喜。</br></br>“將軍以前曾經(jīng)說過————越是習以為常,越是確信一件事,就越容易出岔子。所以,扮豬吃老虎是個很不錯地破敵法子!”魏延嘿嘿一笑,嘴角一絲詭譎的笑意,“奉命鎮(zhèn)守徐州這兩年的時間里,老子一直沒有掩飾過自己的急性子,甚至還故意表現(xiàn)更加明顯,就是為了日后能有機會糊弄曹軍。李典這混蛋是看準老子‘性子急’,搞出這么一個玩意來,那老子就順他的意。這一戰(zhàn),看誰能笑到最后!”</br></br>魏俞等人這才恍然。</br></br>“先前不說白了,是怕戲演的不真,露出馬腳來。”魏延笑著說道,“本來正打算在這一兩天告訴你們。沒想到你們自己找過來了。”</br></br>“大人,那您有沒有留下后手?如果李典反攻起來……”朱才斟酌著問道。</br></br>“是你們自己沒注意到,老子一直留了一部分精卒沒動用過……”</br></br>魏延眼中閃過一絲厲色,“那混蛋無非是準備等我軍中出現(xiàn)疲勞混亂,用其他幾城的兵馬,配合任城的守軍內(nèi)外夾攻。老子就等著他出手了!”</br></br>“對了,這三天的工夫也下到家了,足夠糊弄住李典了。接下來可以雷聲大、雨點小些了,注意兵馬的輪休。不過,還是十二個時辰不停攻城……”</br></br>“諾~!”……</br></br>四月初七,趙云率風騎軍急行兩百里,從側(cè)面突然出現(xiàn)在董衡軍地跟前,經(jīng)過兩個時辰的激戰(zhàn),一舉將其擊潰,從而解除了黃忠部右翼地壓力。</br></br>“子龍,幸好你來的及時,否則老夫還真得被臧霸和董衡拖死在濉陽。”黃忠與趙云擁抱后。用力拍了拍這位小老弟的肩膀。呵呵笑道。</br></br>“漢升兄,云實在是愧當你的感激!”趙云苦笑一聲,英挺的劍眉微挑了挑。”夏邑與濉陽相距不過八十余里,云卻被牽招阻擋了這么些日,讓漢升兄三面受敵,以寡敵眾。”</br></br>“這怪不得子龍……”黃忠豁達地一笑,拉趙云席地坐下后,擺了擺手。</br></br>其余諸將也相繼尋找地方坐了下來。</br></br>相互介紹了彼此的情況后,趙云沉吟著說道:“漢升兄,依你之見,下面咱們是北上接應(yīng)君侯,還是先打垮臧霸和牽招?”</br></br>“今天上午的時候。老夫這里又收到一封定陶地飛鴿傳書……”</br></br>黃忠從懷里掏出一封薄絹,遞給趙云,“定國和文鄉(xiāng)已經(jīng)有些擋不住夏侯惇。定陶一旦丟失,句陽和離狐兩城城防孱弱,更不足以阻擋夏侯惇。這么一來,夏侯惇北可以攻擊濮陽,往東可以配合曹仁渡翼水……”</br></br>從親衛(wèi)手里接過地圖鋪在地上,黃忠指著上面地幾處地點說道:</br></br>“如果夏侯惇和曹仁全部涌到濮陽去,就算沒有河北的曹軍南下。君侯的處境也將會變得很困難。如果河北再南渡個四、五萬曹軍,君侯在濮陽就得面對十來萬曹軍的包圍……”</br></br>“有沒有河北曹軍南下的消息?”想到了什么,趙云向黃忠問道。</br></br>“老夫這里還沒收到消息,但諸葛軍師說河北曹軍一定會南下,應(yīng)該不錯……”</br></br>“漢升兄的意思是……北上救援定陶?!”</br></br>黃忠點點頭,指著地圖說道:“留五千人守衛(wèi)濉陽,我與子龍率主力北上為定陶解圍。”</br></br>趙云凝視著地圖,思索良久后,肯定地點了點頭:“就如漢升兄的意思。但守衛(wèi)濉陽的兵馬多留點,————漢升兄留5000步卒,云再留2000風騎。不光是為了加強防守,這樣也能更好地牽制住臧霸和牽招。”</br></br>“就這么辦!”黃忠一拍大腿,毫不猶豫地表示了贊同……</br></br>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不計其數(shù)的西涼鐵騎越過了滎陽城,卷起漫天地煙塵,呼嘯如狂潮一般沖向了遠方。</br></br>在其身后,陸遜地一萬五千大軍排成整齊的隊列,不緊不慢地跟進著…………</br></br>虎牢關(guān),迎風招展的“張”字大纛下,上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出關(guān)東進而去……</br></br>從偃師到虎牢這一路上,漫長如巨蟒地行軍隊列綿延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