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戰(zhàn)場上的殺聲逐漸小了下來。</br></br>這場事關(guān)雍州歸屬的鏖戰(zhàn),已基本落下了帷幕,只剩下零零碎碎的廝斗。勢不可擋的鐵騎狂潮在摧毀了頑抗的曹軍之后,又帶著漫天的煙塵向長安方向席卷而去。打掃戰(zhàn)場的后繼事宜,則是留給了荊揚軍與川軍。</br></br>仗終于打贏了,原本緊繃著的神經(jīng)一下子松懈了下來,無比的疲勞、困倦、饑餓頓時在身體上浮現(xiàn)了出來,許多軍卒當即癱倒在地上,動也不想再動一下。</br></br>放在平時,早就有將領(lǐng)軍官呵斥這些士卒了。但此刻,卻沒有人多說什么————八個多時辰的連續(xù)廝殺,而且面對的是強悍的夏侯淵部精銳曹軍,放在常人早就崩潰了。這些無畏的勇士,能夠堅持到這一仗打贏,已經(jīng)算是一個奇跡了。</br></br>一部分體力和精神狀況較好的兵卒負責收攏俘虜,為受傷的同伴包扎傷口,同時整理戰(zhàn)場上的尸體和兵器軍械。</br></br>雖然已經(jīng)是初春,但關(guān)西的這片曠野卻看不倒什么綠色,滿眼皆是紅色,血色的紅……</br></br>“張將軍,子明……”馬岱掛起天狼長槍,躍下戰(zhàn)馬,滿懷歉意地向張任和呂蒙拱了拱手,“都怨馬岱來得遲了,才連累你們損失如此沉重……”</br></br>馬岱和呂蒙早已相識,彼此間關(guān)系還算不錯,但跟張任卻是初次見面,稱呼上因此有所差異。</br></br>“馬征北說哪里話?!若非馬征北趕來得及時,夏侯淵這廝此刻恐怕已經(jīng)全身而退,末將和呂平南這么多將士的陣亡就等于全然白費了……”張任拱手還了一禮,疲倦?yún)s喜悅的面龐上,流露出川中漢子特有的爽朗笑意。川人雖然保守排外,但只要認準了朋友,卻也是相當豪爽。</br></br>“原本以為有足夠的時間把夏侯淵拖住,直到馬將軍趕到。沒想到,夏侯淵居然如此精明,他的騎步軍如此強橫,搞得張鎮(zhèn)西與呂蒙狼狽不堪……”呂蒙并不以先前的被動戰(zhàn)局為恥,爽快地一笑,“說起來,馬將軍其實還比蒙預料的早到了。不過,也幸虧是早到了!”</br></br>“其實。末將還應該感謝馬征北……”張任點了點頭,接口說道,“我川中將士,與夏侯淵算是有很深的恩怨。此次出征北伐,上上下下都是憋著一口氣,想要一雪前恥。但正如呂平南所說,此人用兵精明強悍,相當棘手。任自知單憑一己之力,難以洗刷前恥,此次三萬大軍出川。與夏侯淵實際交手只有十天。就已經(jīng)折損了八成兒郎。”</br></br>略顯無奈地搖頭一笑,張任很誠摯地繼續(xù)說道:“如果不是馬征北,恐怕是舊恥未雪。新辱又生。真是那樣,張任也就沒臉再見川中幾十萬父老了!”</br></br>說罷,張任躬身就準備向馬岱行謝禮。</br></br>馬岱一把托住張任,同樣誠懇地笑道:“都是自家人,稱什么謝。不是張將軍和子明苦戰(zhàn),夏侯淵早就溜回長安了,馬某來了也沒有用。”</br></br>說到這里,馬岱突然皺了皺眉頭:“總是這樣稱呼,張將軍,、,馬征北”實在太別扭了,還是直接叫表字吧……”</br></br>張任看了看馬岱。又看了看面帶微笑地呂蒙,爽快地點了點頭。</br></br>“哈哈哈……”片刻后,三人幾乎同時大笑了起來。</br></br>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無須悲傷,至少暫時是如此。等仗徹底打完了,等敵人徹底被打垮了,到那時候,才是哀悼亡者之時。</br></br>而現(xiàn)在,就該放聲大笑。笑著去面對下一場的戰(zhàn)斗……</br></br>“可惜,還是讓夏侯淵這廝跑了……”馬岱扼腕輕嘆道。西涼鐵騎雖然已經(jīng)朝長安方向追擊過去,但之前夏侯尚的奮戰(zhàn)還是拖延了近半個時辰。有這半個時辰的時間差,想追上全騎軍撤退的夏侯淵,希望已經(jīng)不大了。</br></br>“這倒未必……”呂蒙嘿嘿一笑。</br></br>“子明有什么安排么?”馬岱眼睛一亮,急聲問道。</br></br>“蒙尚有8000余兵馬駐防于長安之西,用作提防長安、潼關(guān)、青泥隘方向曹軍東來援救夏侯淵。縱然是在昨夜苦戰(zhàn)之時,蒙也未曾調(diào)動那部兵馬!”呂蒙淡然著說道。</br></br>“這么說來,夏侯淵仍然有可能遭遇阻截?”張任也興奮了起來。</br></br>“如果夏侯淵手中有3、4000騎,想攔住他難比登天。不過,他身邊只有一千來騎,就未必攔不住了……”呂蒙點頭說道。</br></br>“那還等什么,現(xiàn)在就追上去!”張任一拍大腿,長身而起。</br></br>“也好!”馬岱也站了起來,指了指一片狼藉的戰(zhàn)場,“但這里怎么辦?”</br></br>“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乘夏侯淵精銳喪盡,以最快速度兵臨長安,叩擊潼關(guān)。大敗之下,長安人心軍心必亂,有很大地機會令守軍不戰(zhàn)自潰。長安一亂,又能夠波及到潼關(guān),說不定連潼關(guān)都能夠一舉拿下!”呂蒙拿手中的小樹枝在地上劃了幾個圈,沉聲說道,“而關(guān)鍵就在于,動作一定要快,不能讓敵軍有喘氣的機會。”</br></br>抬頭看著馬岱和張任,呂蒙不緊不慢地說道:“在關(guān)西,曹軍已經(jīng)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兵力,這里的兵馬不用擔心會遭襲。但一時間,他們也無法徹底恢復。依我的看法,不如就讓他們一面清理戰(zhàn)場,一面稍做休整。至于我們,可先行隨鐵騎攻打長安和潼關(guān)!”</br></br>“這法子成!”馬岱第一個點頭表示了認同。</br></br>張任也隨即點頭……</br></br>當馬岱、張任、呂蒙一行趕到距離長安還有不到刃里的地方時,一個驚人的好消息傳了過來————脫離戰(zhàn)斗的千余曹軍精騎,在即將到達長安時,遭遇呂岱部的伏擊阻截。筋疲力盡地精騎,無論抗衡呂岱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地生力軍,一戰(zhàn)而潰。</br></br>潰敗途中,征西將軍夏侯淵落入陷坑之中,其后雖竭力反抗,但仍被生擒。</br></br>聞聽此訊,無論是馬岱,還是張任、呂蒙,都欣喜若狂。</br></br>夏侯淵是曹操宗族大將,無論是軍中的地位,還是統(tǒng)軍用兵能力,在曹營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能與之比肩者,也就僅只有夏侯惇和曹仁兩人而已。像曹洪、曹休、徐晃、臧霸等人,都與夏侯淵不能相比(地位,或是在能力上)</br></br>也正因為如此,曹操才將夏侯淵當做手中最犀利地兵刃,每每將最關(guān)鍵的戰(zhàn)事交托于他。正如此次的北伐戰(zhàn)事中,夏侯淵等于是獨自負責抵抗西線的三路大軍。</br></br>這樣的重任,縱然是夏侯惇與曹仁也無法相比。</br></br>而事實上,夏侯淵也沒有辜負曹操的信任,他幾乎以一己之力打垮了呂蒙和張任兩路大軍。以兩萬多精銳之師,將六萬荊揚軍和川軍壓制幾乎喘不過氣來。</br></br>如果不是馬岱及時趕到,整個戰(zhàn)略計劃,整個關(guān)西戰(zhàn)場,將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情形。</br></br>如果硬要找出夏侯淵的失策之處,大概就是他在戰(zhàn)略上太過急于扭轉(zhuǎn)西線戰(zhàn)局,略顯草率地發(fā)動了對張任的那一擊。</br></br>夏侯淵的就擒,從影響力來看,甚至還要超過其麾下兩萬余精銳騎步軍地覆滅。從這一刻起,關(guān)西實際已不在曹操的控制之中了…………</br></br>三萬余鐵騎的兵臨城下,讓整個長安亂作一團。</br></br>而當昏迷不醒的夏侯淵,及夏侯尚、韓德尸身被西涼鐵騎呈列在長安守軍跟前時,包括雍州刺史張既在內(nèi),長安上上下下的官員將校心若死灰,面白如紙。甚至有人當場昏厥了過去。</br></br>雍州的擎天巨柱已經(jīng)倒了,整個西線戰(zhàn)事的擎天巨柱已經(jīng)倒了!</br></br>長安完了,雍州完了,整個關(guān)西、關(guān)中都完了……</br></br>驚人的恐慌在一瞬間傳遍了全城。長安亂成了一鍋粥,局勢全面失控,任張既如何努力,都無法穩(wěn)定住局面。</br></br>留守的軍卒中,除了2000精騎外,剩余地幾千步卒多半是新兵。敵軍的攻城還沒展開,他們的心理就已經(jīng)崩潰了!</br></br>面對無數(shù)官員士族提出的請降要求,張既只能徒呼奈何,他已經(jīng)無力改變什么了。</br></br>最終,張既及一些不愿投降的官員將領(lǐng),在2000精騎護衛(wèi)下,出長安東門,逃往潼關(guān)方向去了。</br></br>張既一離開,主降派的官員當即遣使與馬岱聯(lián)絡。在得到一定的承諾后,他們開城出降。</br></br>長安隨之告破!</br></br>大漢的西都被收復了!……</br></br>攻破長安之后,馬岱幾乎是馬不停蹄地領(lǐng)軍直接殺向潼關(guān)。</br></br>鐵流滾滾,勢不可擋!……</br></br>虎牢關(guān)前,奪關(guān)的強攻之戰(zhàn)已經(jīng)進入到了白熱化!</br></br>而同時,陸遜統(tǒng)領(lǐng)的兩萬兵馬,在陽城、滎陽一線死死地釘住了曹操親自統(tǒng)率的三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