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正月十七日正午時分,簡雍一行50余人趕到了壽春城下。聞聽這一消息,我立即率徐庶、林豹、林雪等人到城門口迎接簡雍。</br></br>“憲和,辛苦了。勞你趕了這么遠的路!”簡雍正是大哥應(yīng)我的要求派遣過來,助我打理壽春郡政務(wù)的。這些日,郡中政務(wù)雖然已被徐庶整頓的井井有條,但是,我不想把徐庶的才能“浪費”在政務(wù)之上。徐庶最為擅長的是軍略奇謀,而我軍最為缺乏的也是這樣的人才。相形之下,政務(wù)方面,無論是孫乾、簡雍、陳震還是糜竺都是可堪重用的人才。現(xiàn)在簡雍來到壽春主持政務(wù),我便可以把徐庶“解放”出來,專心籌謀軍略。</br></br>連續(xù)趕路之后,簡雍滿面風(fēng)塵,疲態(tài)盡現(xiàn),但精神還算不錯,躬身向我行了一禮后,微笑說道:“拜見三將軍!近月不見,三將軍威名更盛,已令簡雍有如雷貫耳之感了!呵呵……”</br></br>“哈哈哈……憲和,多日不見,初一見面你便取笑于我。看來今晚要罰你三大杯!哈哈……”我大笑著說道。簡雍是個相當風(fēng)趣幽默的人,與他談話會令你有如沐春風(fēng)的感覺。當日在汝南時,閑暇之余,我便常與簡雍飲酒飲茶敘話,彼此關(guān)系非常融洽。</br></br>簡雍故意苦起臉來說道:“如此說來,簡雍只有認罰了!哈哈哈……”說罷自己忍不住大笑起來。</br></br>忽然間,簡雍留意到站立在我身后的徐庶,訝然對我問道:“三將軍,不知這位相貌不凡的先生是誰?可否為我引見一番?”</br></br>我轉(zhuǎn)身招呼徐庶上前,為他二人相互引見,“憲和,這位是穎川名士徐庶徐元直,元直乃世之奇才。前些日我機緣巧合得遇元直,費盡唇舌才延請到元直為大哥效力!”簡雍見我如此推崇徐庶,不敢怠慢先行屈身行了一禮。徐庶急忙上前將簡雍扶起。</br></br>“元直,這位先生乃是豫州牧治中簡雍簡憲和。憲和與我兄長乃是同鄉(xiāng),自幼飽讀詩書,大才是也!你二人日后要多親近親近!”</br></br>“見過簡治中,徐庶有禮!”</br></br>“徐先生不必客氣!”</br></br>“憲和,元直,大家不必如此客套,日后便是一家人。走,先回府再說!”我一手拉著簡雍,一手拉著徐庶,往郡守府方向走去。………</br></br>壽春郡守府,議事廳</br></br>我將簡雍帶來的大哥親筆書信看了兩遍后,輕輕將絹書放在身前的幾案上,低頭微閉雙目,心中洶涌澎湃,難以平復(fù)。</br></br>大哥的書信話語不多,只是告訴我——他和二哥在汝南一切安好,并告誡我一定要注意冷暖寒涼,保重身體。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濃郁的手足兄弟之情。我強忍著無比翻騰激動的心情,微笑著問簡雍道:“憲和,你臨行前,我二哥交代了什么沒有?”</br></br>簡雍點頭說道:“關(guān)將軍只讓我為三將軍帶來14個字——‘我很好,大哥也很好!保重!早些回來!’”</br></br>是二哥的說話風(fēng)格——話語不多,但內(nèi)中蘊涵了他那內(nèi)斂的深厚感情!</br></br>“憲和,我離開這些日子,汝南的情況如何?”</br></br>“恩,一切安好!這些日,郡中收攏了一批流民,由公佑安排,分與了他們荒蕪的田地和一些農(nóng)具。關(guān)將軍也在流民中征募了一些軍士。對了,主公‘求賢令’近來收效不少,多天來陸續(xù)有一些年輕士子前來投效。此次隨我前來壽春之人,泰半便是新近投奔的。”</br></br>“哦……?”聽說愿意投奔大哥的人才越來越多,我心里由衷地高興起來,畢竟人才的匱乏一直是制約我軍發(fā)展的重要障礙。我頗感興趣地向簡雍問道:“憲和,你為我介紹一番!”</br></br>“是,三將軍!”</br></br>跟隨簡雍前來壽春的15人中,竟有9人是我離開汝南之后才新近投效的。雖然由舉止氣度可以看出,他們都是出身寒門的士子,并非世家子弟,但每個人都是一副腹有詩書,頗具才華的樣子。而其中尤為引起我注意的是一名最多20出頭的年輕文士,此人相貌儒雅中又帶幾分英氣,年紀雖輕卻流露出沉穩(wěn)干練的氣度,說起話來不卑不亢,從容自若。</br></br>“新野鄧芝拜見張將軍!”</br></br>原來竟是鄧芝!!!</br></br>鄧芝字伯苗,義陽新野人。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中,鄧芝是蜀漢中后期杰出的軍政人才,文韜武略兼?zhèn)洌瑑?nèi)政、外交、治軍無一不精。其早期際遇頗為坎坷,為躲避戰(zhàn)亂,由荊州入蜀,投奔劉璋麾下,但卻絲毫不受重用。一直到劉備入川,占領(lǐng)蜀中,鄧芝開始展露頭腳。歷任縣令、郡太守、尚書、中監(jiān)軍、揚武將軍、前軍師、前將軍、益州刺史、陽武亭侯,直至車騎將軍。毫不夸張地說,鄧芝與姜維二人就是蜀漢晚期的中流砥柱。</br></br>不曾想,年輕的鄧芝竟然會比原先歷史軌跡提前了至少10年便投奔了大哥!不過,這個變化卻是再好不過了!</br></br>認識過一眾人后,我見簡雍一行人神色中的疲態(tài)愈發(fā)明顯,便笑著說道:“憲和,你等連續(xù)趕路辛勞,且去休息。今晚我再設(shè)宴為你們接風(fēng)洗塵!元直,安排憲和他們休息!”</br></br>“是,將軍!”徐庶微笑應(yīng)道。“簡治中,諸位!請隨我來!”</br></br>“多謝三將軍!”“多謝將軍!”簡雍一行眾人向我屈身行禮后隨徐庶離開大廳。………</br></br>當日下午,按照慣例,我前往軍中各營巡視了一番士卒的操練情況。隨著麾下士卒的不斷增加,我已經(jīng)不能像以前在古城時那樣,親自參與對士兵的操練,而代之以每日一次的仔細巡視。我始終堅信——身為大將,必須對自己軍中情況了若指掌,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況且這樣做還可以增強統(tǒng)軍將領(lǐng)與帳下士卒的聯(lián)系,將知兵,兵亦知將,使得將兵一體。</br></br>經(jīng)過10多天時間的整訓(xùn),攻略壽春城以及郡下各縣時所收降的萬余士兵已經(jīng)初步歸心,能夠認同自己是大漢皇叔劉備軍中的一員。這是一個相當可喜的現(xiàn)象!</br></br>從軍營回到郡壽府后,我徑直往內(nèi)院方向而去——那里有一個我牽掛無比的人!</br></br>與夏侯蓉有了三生之約后,我們的關(guān)系可說一日千里。幾日來,無論繁忙與否,每日我都會抽出個多時辰,去她那里小坐。或與她敘話、或聽她拂琴、亦或只是四目相對凝望……對她,我沒有過于唐突!面對如此絕色佳人,克制自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但我還是強忍住欲望,沒有逾越雷池——她將是我緣定今生的妻子,無論如何也不能草率地對待她。過段時間我將會請大哥為我們主婚,讓她堂堂正正地成為我張飛的妻子。</br></br>步到她的房門口,卻見房門微敞,推門進房,里面空無一人。人呢,去了哪里?她來到壽春這幾日可是甚少出房門的!</br></br>此時,從院子后面隱約傳來一陣稚嫩清脆的笑聲!我七曲八彎地步到了院后花園,尋聲望去。</br></br>入眼處,殘雪尚未融盡的園中,約有2、30余株臘梅正傲寒綻放,千、萬朵梅花如云似雪,撲鼻的清香充盈在園中。梅花樹林邊,一個白裘女子靜靜地站立,白玉般的酥手微探,輕拂點點梅花。如玉的嬌顏上浮現(xiàn)著淡淡的微笑,映襯在雪白的梅花下,人比花嬌,花輸人艷。這一幅如夢似幻的美麗圖畫,終我這一生也是忘記不了。</br></br>不知不覺,我已經(jīng)迷失,渾然不知何年何月,何時何地,只是呆呆地凝望著她……</br></br>穿梭在梅花叢中、言笑晏晏的侍女錦兒暮地發(fā)現(xiàn)園中多了一人,正要驚呼,定睛一看是我,微微松了口氣,立即向我彎腰行禮:“拜見張將軍!”</br></br>夏侯蓉聞聲轉(zhuǎn)過身來,見到了正深情凝望自己的高大身影。面上微微泛紅,卻沒有回避我熾熱的目光,羞澀地朝我輕輕一笑,微啟櫻唇發(fā)出天籟一般的聲音:“……你……來啦!”</br></br>我舉步來到她的身旁,情不自禁地握起她的滑似凝脂、柔若無骨的玉手,和聲說道:“來了!”</br></br>雖然已經(jīng)是第二次被我握住玉手,但她仍然嬌軀微顫,面紅過耳。那白中透紅的絕麗姿容,無人能不為之傾倒。片刻后,顫抖慢慢平息,她以幾近細不可聞的聲音:“錦兒還在這里呢……”</br></br>“呵呵……那丫頭已經(jīng)走了,只剩下我們兩個了……”我微笑說道。</br></br>“啊……”夏侯蓉抬起紅暈未散的俏臉張望了一下,果然沒有看見侍女,想來是剛才已經(jīng)悄悄地離開了,垂首低喃道:“這丫頭……”</br></br>我輕輕摩挲著她的玉手,興味盎然地注視著她又漸漸變紅的玉顏,“今天過的還好嗎?”</br></br>半晌沒有說話,而后,俏首微微北顧,明眸中閃現(xiàn)出一絲悵然。</br></br>我有些了然,輕聲問道:“想念家人了?”</br></br>玉首微點,隨即又輕搖了幾下。看得出她的心中很矛盾。</br></br>傻丫頭!我雙臂輕輕一帶,將她整個身體環(huán)進了懷里,低頭在她的耳邊輕輕說道:“苦了你了……”</br></br>沉默了一陣后,她緩緩地,仿佛試探著一般,將臻首依在了我寬闊的胸口,久久不語………</br></br>正月十八日,簡雍正式接過了壽春郡中政務(wù)。隨他一起過來的15名官吏也都量才適用,9人留在壽春城中輔助簡雍,5人被分派到郡下各縣主掌政務(wù)。其中我特別點派了鄧芝前往壽春郡中的重鎮(zhèn)——合肥,協(xié)助魏延守好壽春南面門戶。</br></br>鄧芝等人起程分赴合肥各縣后不到一個時辰,一名身形極為彪悍的大漢攜帶魏延的書信,來到壽春城下。仰望著雄偉堅固的壽春城池,大漢眼中射出熾熱的精芒。</br></br>片刻后,大漢長長吐了一口氣,步伐沉穩(wěn)有力地向城門方向行去,腰側(cè)懸掛的一串銅鈴隨著步子的邁動發(fā)出“玎玲”“玎玲”的悅耳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