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上)
“陰謀?”臧霸眉頭緊鎖,急切地詢問道,“究竟有什么陰謀,還請程大人明言……”</br></br>光祿大夫程昱輕捋著頷下三尺長髯,語氣有些沉重:“宣高一再嚴(yán)令不得對遼東軍動手,昱料想我軍中將士斷不會輕違將令。</br></br>故而,此次的沖突很可能是他人陰謀的一部分,目的……恐怕就是為了引發(fā)幽州的戰(zhàn)事。”</br></br>“陰謀?程大人難道是指此事為公孫康自己所為?”臧霸微詫說道。</br></br>“可能是公孫康,但……也有可能是劉備。”程昱目光深邃的緩緩說道,“不管是誰,在徐、豫戰(zhàn)場局勢未定之前,斷不能讓公孫康壞了丞相的大事。”</br></br>“這是自然!”說這話時,臧霸的語氣中卻缺少了些自信。</br></br>糧草的缺乏,是臧霸最頭疼的事。解決不了這一難題,這一戰(zhàn)無論如何也難言信心。</br></br>遼東郡,安市縣小祁亭</br></br>聽罷遼東郡司功參軍滕苞所派親信的稟報后,相貌略顯黑瘦的法正并沒有流露出太大的喜悅的表情,只是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就閉目陷入了沉思之中。</br></br>曾經(jīng)見識過法正的智計手腕,心有余悸的滕苞親信也不敢輕易打斷眼前這黑瘦文士的思緒,只能垂手靜候。</br></br>半盞茶的工夫后,法正睜眼說道:“你返回襄平告訴滕大人,他做得很好。還有,遼東短時間內(nèi)不需要再有什么動作,吩咐我們的人暫時先隱縮起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懷疑。”</br></br>“是!”</br></br>“來人!”待滕苞的親信離去后,法正招人入房吩咐道,“即刻從海路向廬江和下邳稟報消息……</br></br>再聯(lián)絡(luò)我方在幽、冀兩州的人手。盡可能將公孫康起兵進(jìn)攻遼西消息散布出去……”</br></br>“是!”</br></br>青、兗曹軍對徐州發(fā)動全面反攻的消息還未來得被完全消化,韓遂攜三萬西涼鐵騎南下的“噩耗”又再度傳來。</br></br>荊、揚兩路北伐大軍所面臨的局勢,竟似乎是在一夜之間,由優(yōu)轉(zhuǎn)劣,由攻而為守。</br></br>廬江朝廷上上上下,本對北伐的前景普遍看好。有人甚至已期盼在今年將曹操徹底地驅(qū)逐過黃河,進(jìn)而還都洛陽。為此,還有不少人上表大將軍劉備,奏請兩路大軍直搗許昌。</br></br>雖然最終這些提議都被劉備委婉地否定了,但樂觀的情緒卻一直在蔓延,似乎雄霸一時的曹操已然成了待宰的羔羊一般。</br></br>但在短短的幾天內(nèi)。一切都改變了。</br></br>大將軍府議事廳內(nèi),云集了衛(wèi)尉徐庶、廷尉張昭、太仆魯肅、大鴻臚孫乾、大司農(nóng)丞(大司農(nóng)地主要佐官)糜竺、少府丞(少府的主要佐官)簡雍、中散大夫陳震、安漢將軍龔都等重臣宿將。</br></br>都已知曉北伐大軍面臨的嚴(yán)峻形勢,多數(shù)人臉上的表情都顯得有些沉重。</br></br>“青、兗曹軍雖有十萬之眾,但其糧草短缺也是毋庸懷疑。軍無糧必亂,曹軍反攻之勢雖猛,但卻無法持久,而且君侯與孔明早已有所準(zhǔn)備。所以,徐州戰(zhàn)場應(yīng)該沒有大礙……”徐庶手持一根小棍,指著一旁的巨大沙盤說道。</br></br>“徐州方面。最大的問題并不是十萬曹軍,而是滯留于彭城、下邳、東海三郡地數(shù)十萬百姓。”魯肅微擰著眉頭,緩緩說道,“受徐晃騎軍的拖延,南遷的進(jìn)度已大大變緩。最近幾日被水軍接應(yīng)南渡的百姓每日不過千人上下。照這個進(jìn)度。一年也難以將流民渡完。”</br></br>“不要說一年,每拖一日。恐怕就會有無數(shù)餓殍……”簡雍無奈地說道,“徐州的戰(zhàn)事如果拖上一月,至少要死上十萬流民。如果是兩個月,恐怕滯留淮北的30萬流民也剩不下幾人了!”</br></br>“但徐州的戰(zhàn)事決不能急于求成。”徐庶從沙盤上收回目光說道,“曹操為眼下的反攻已經(jīng)籌劃多時。他最希望的就是激起我軍草率與其決戰(zhàn)。</br></br>曹操自己急于解決戰(zhàn)事,但卻更希望我軍也變得急于求成。”</br></br>徐庶雖然沒有挑明。但言下之意卻是暫將數(shù)十萬流民的問題放到一邊。</br></br>對劉備而言,這確實已成了一個兩難的選擇——想要戰(zhàn)事的勝利,就得先將幾十萬流民的生死放到一邊;想要顧及幾十萬流民,就可能會面臨戰(zhàn)事失利的危險……</br></br>以手撐額,劉備雙眼微閉,面上表情雖然平和如常,但不時輕輕蹙起地眉頭,卻顯示出他內(nèi)心的斗爭。</br></br>“曹操為求勝利,置青徐百姓于死地;主公為解救數(shù)十萬青徐百姓,前后已耗費糧食達(dá)十一萬石之巨,更已為二十萬南遷流民安置家園,分發(fā)田地,組織農(nóng)耕……種種恩民之舉,世人皆知。主公與曹操,誰真心為黎民蒼生,誰竭力興復(fù)大漢社稷,早已是無爭之議。”張昭捋著銀絲微現(xiàn)地長髯,沉聲說道,“如今之大漢,正如重病之人,雖一息尚存,但若不急治,深入膏肓已是遲早之事。曹操禍國殃民,弒君謀篡,正是病根所在。病根不除,重癥難愈。而今我荊、揚大軍的北伐,正是清除病根的最緊要時機(jī)。一旦錯過,后悔莫及。主公,剜肉補瘡,莫如痛下猛藥,以求痊愈。”</br></br>劉備抬起頭,有些詫異最為嚴(yán)正耿直的張昭居然也在贊同徐庶的提議。</br></br>看了看徐庶、張昭,又將目光轉(zhuǎn)向魯肅,得到地也是相同的答案,劉備再次閉目思索了半晌,終輕點了點頭:“傳書云長和孔明,徐州戰(zhàn)事由他們自行決斷。”</br></br>頓了頓,劉備又補充道:“再傳書公奕(蔣欽)。盡他所能多運送青、徐百姓南渡。子敬,傳書子山(壽春太守步鶯),安置流民之事切切謹(jǐn)慎,不能令一名南渡地百姓受饑!”</br></br>“主公放心!”魯肅起身應(yīng)道。</br></br>“元直,你看翼德那里是否需要增調(diào)援軍?”稍稍放緩面容,劉備轉(zhuǎn)頭對徐庶說道。</br></br>“豫州的戰(zhàn)局雖然吃緊。但將軍的傳書里并未向主公請援。以庶料想,將軍應(yīng)該有把握應(yīng)付眼前的困局。”徐庶沉吟著說道,“不過,可以向平春增調(diào)部分兵馬,以策萬全。平春與汝南只有一淮之隔,那里也在凌子覆(凌操)水軍的控制之中。若要北上,難度不大。”</br></br>“恩!”劉備點點頭,“那就讓子徐(全琮之父全柔)領(lǐng)廬江這里的一萬駐軍前往平春。”</br></br>“啟稟主公,汝南、襄陽同時有急書傳至!”鷹揚校尉全柔急步來到廳外,躬身行禮后,高聲稟報道。</br></br>徐庶、魯肅等人神色微動,稍顯詫異地互視了一眼。</br></br>“子徐,呈上來吧!”劉備面色平靜無波,沖全柔點點頭。示意他進(jìn)廳。</br></br>恭敬地將兩支細(xì)小的竹管放上桌案后,全柔后退七、八步,再施一禮后,轉(zhuǎn)身離去。</br></br>捏開竹管,分別取出一封薄絹后。劉備迅速地閱覽起來。</br></br>“主公,有什么緊要事么?”等劉備差不多將兩封絹書全看完。徐庶謹(jǐn)慎地問道。</br></br>“襄陽的傳書是通報西川的戰(zhàn)事——張任、嚴(yán)顏遭夏侯淵側(cè)襲,大敗于綿竹,兵力折損過半。”</br></br>“果然!”聽了這個消息,徐庶倒是沒有太顯意外,“張任用兵過急。對漢中曹軍缺乏戒備,這一敗并不意外。</br></br>如果張任能夠冷靜下來。或許還能先穩(wěn)住陣腳,否則很可能會一潰如山倒。”</br></br>“西川要是盡被曹操所得,對荊州腹地地威脅極大。看來得助張任一臂之力了,不過眼下要應(yīng)付南中蠻部,荊州的軍力也很吃緊……”孫乾為難地說道。</br></br>“再吃緊,也得幫張任先撐住。”徐庶肯定地說道,“主公,將軍的傳書里說了什么?”</br></br>“三弟想讓仲華回西涼去!”劉備語出驚人地說道。</br></br>廳內(nèi)立時響起一陣輕微的驚呼聲。</br></br>“釜底抽薪??!!!”徐庶第一時間反應(yīng)了過來,“將軍準(zhǔn)備讓馬仲華帶多少人回西涼?”</br></br>“仲華、季懷加幾名請隨……哦,對了……”劉備看著薄絹,嘴角微帶笑意地說道,“還有司馬仲達(dá)!”</br></br>“什么?”這一次的驚呼聲甚至還要大過前一次。</br></br>在座的眾人都是最得劉備信任地重臣,司馬懿的事情對他們并不算秘密。讓這么一個不太牢靠、又對己方所知頗深的人去執(zhí)行這樣的秘密任務(wù),似乎有點難以接受了點。</br></br>小半晌后,議論聲才逐漸停歇。</br></br>徐庶從沉思中恢復(fù),出聲向劉備問道:“不知主公之意如何?”</br></br>“可!”劉備的回答只有簡單的一個字。</br></br>徐州</br></br>完成了對彭城的兩面包圍后,曹仁親臨城下,勸降城中守軍。</br></br>在李嚴(yán)的引領(lǐng)下,魏延走到城邊,手扶女墻,冷眼睨視著曹仁。</br></br>“如今你荊、揚兩路兵馬皆已落入丞相大人掌握之中,覆亡已是時日無多。魏延,識時務(wù)者為英雄。你若愿歸順丞相,萬戶之侯唾手可得……”對魏延,曹仁并不陌生,兩人甚至曾多次交鋒。魏延的統(tǒng)軍用兵才能,曹仁相當(dāng)清楚,他也知道如果無法拿下這個老對手,奪回彭城郡將是一句空話。</br></br>魏延地回答很簡單——迎曹仁而來的一支狼牙羽箭,和倒豎的大拇指,說明了一切。</br></br>下一刻,喊殺聲便已沖天而起。</br></br>箭雨如蝗,漫天飛舞。</br></br>準(zhǔn)備充分的曹軍,推著樓車、沖車、噴組(堅固防護(hù)的攻城作業(yè)車),朝城池發(fā)起了潮水般地攻擊。上百臺霹靂車,咆哮著將巨大的石塊拋上了天空。</br></br>城樓上,魏延如嗜血地猛獸一般舔了舔嘴角,將右手重重下壓。</br></br>守城軍的數(shù)十臺霹靂車同樣發(fā)出了憤怒的狂吼。</br></br>海上,近百艘斗艦、蒙沖戰(zhàn)船疾駛?cè)顼w,墨綠色的水麒麟戰(zhàn)旗順風(fēng)勁鼓。</br></br>最當(dāng)先的一艘斗艦大船上,沒有懸掛任何一面戰(zhàn)旗,只在主帆之旁,斜掛了一面青色的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