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又是一個陽光和煦的清晨。壽春城里的殺伐之聲已經(jīng)漸漸平寂下來。城中的百姓一個個小心翼翼地走出家門,探看外面的情形。</br></br>此時的城中,一隊隊陌生的士兵正在街道上巡邏,看見百姓們露面,他們也沒有什么特殊的反應(yīng),仍然面色沉靜地四處巡視。街道上隱隱有些血跡,似乎經(jīng)歷過一些不太激烈的爭斗。而靠近城門的百姓則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先懸掛在城頭的亮紫色的“曹”字大旗已經(jīng)換成一面深墨色的“劉”字大旗。一些年長的人已經(jīng)有些明了:恐怕在這一夜之間,壽春城已經(jīng)更換了主人。個別膽子比較大的人強忍著心中的恐懼,語氣恭敬地向巡邏的士兵詢問他們到底是誰家的隊伍。出乎意料的是被詢問的士兵倒也沒有兇神惡煞地呵斥他們,相反還算比較和氣地告訴這些百姓——他們是汝南劉皇叔的軍隊。</br></br>聞聽是劉皇叔的軍隊占領(lǐng)了壽春,百姓們略感喜悅之余又不禁有些憂心。喜悅是因為這位劉皇叔的仁義之名早已遍傳天下。壽春雖然從未歸過劉備的治下,但是以往也曾經(jīng)有不少平原和徐州的百姓為逃避戰(zhàn)亂而南遷到壽春來。通過他們之口,很多壽春的百姓也知道天下間有這么一個愛民如子的劉皇叔,在他的治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yè)。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隱隱地擔(dān)憂,其中主要是一些年齡稍長的百姓,他們已經(jīng)歷過多次城頭大王旗的變幻更替,對這種情形已經(jīng)有些麻木。劉皇叔雖然對百姓很好,但是他到底能在壽春呆多久,萬一曹丞相的大軍又殺回來,劉皇叔到底能不能堅持的住,到時恐怕又免不了一場血雨腥風(fēng)。受苦的還是自己這些壽春的百姓。</br></br>至中午時分,城內(nèi)的動蕩已經(jīng)徹底平息。郡守府派人在城中張貼了十幾張告示。在每張告示旁還有一、兩名士兵不時地大聲誦讀——告示的內(nèi)容其實很簡單,只是說劉皇叔的軍隊已經(jīng)占領(lǐng)壽春全城,大軍會對百姓們秋毫無犯,讓壽春百姓不要恐懼驚慌,繼續(xù)日常的生活勞作。</br></br>慢慢地,城中的百姓也就平靜地接受了眼前的事實,街道上又開始有人來人往,各式店鋪也相繼開門營業(yè)。一切仿佛就跟昨日一般無二!</br></br>此時,我人已在壽春的郡守府內(nèi)。在解世將壽春西城門詐開以后,我軍沒有費多大力氣就進入了城內(nèi)。那些守衛(wèi)城門的士兵在解世報出我的名號后,竟然沒有幾人敢進行反抗,便紛紛棄械投降(我所不知道的是,能夠如此順利進城,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壽春城曹軍士兵中流傳的一些有關(guān)我的“神魔化”的謠言。)。大軍進入壽春以后,立即在投降士兵的指引下突襲了城中的軍營和另外幾個城門,幾乎沒有遭到什么抵抗就將壽春城中的守軍迫降。但是這個郡守府卻是費了不小的力氣才攻下來,守衛(wèi)郡守府的李通親兵雖然只有四、五十人,但都是跟隨李通征戰(zhàn)多年的老兵,跟那些一戰(zhàn)即降的新兵不同。他們對李通極為忠心,作戰(zhàn)又悍不畏死,在據(jù)府死守的情況下,我軍花費了近半個時辰,付出了70幾人傷亡的代價才攻了下來。原本我還頗有些詫異為什么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這些親兵還要這樣拼死抵抗。等來到府邸的后堂,看到縮成一團,正在抱頭痛哭的李通家眷之后,我才弄明白原因。</br></br>也難怪!在這個時代,城池被攻破之后,戰(zhàn)敗一方將領(lǐng)的家眷往往是任勝利者處置的,其中當然就不乏乘機殺人父母,占人妻女的事。(三國時期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大概就是曹操攻取鄴城后,曹丕占娶袁紹次子袁熙之妻甄宓)李通的親兵大概也是害怕我會做這樣的事,才拼死抵抗的希望能夠保全李通的家眷。但是!可惜的是,他們的死毫不必要,因為我根本不會做這樣的事。然而他們的義舉還是很令人欽佩的。在命人將這些忠勇的親兵厚葬之后,我讓陳到留下一“什”士兵專門負責(zé)看守護衛(wèi)李通的家眷,并嚴令不得對他們有任何侵犯。</br></br>回到郡守府前堂議事廳,我招集了各營校尉安排奪城后善后事宜。城內(nèi)的治安問題暫時交給了林雪的“虎槍營”和金疇的“熊槍營”負責(zé)。而投降的曹軍士兵的收編事宜交給了魏延和陳到等人。在這次攻略壽春的過程中,前后總共收降了6000余曹軍士兵(穎上收降1000人,伏擊李通的援軍時收降1500余人,攻占壽春城時收降不到4000人),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戰(zhàn)力比較低下的新兵,不過這樣的士兵收編起來的難度就要小得多了,因為他們的歸屬感還不是很強。這些士兵大都來自本地,我相信只要能善待壽春百姓,他們一定會全心全意為我軍效力的。</br></br>在政務(wù)方面,暫時也只能先依靠壽春城中原來的那些官吏了。但若沒有一個熟知政務(wù)、總領(lǐng)全局的人,很難保證他們會不會虛與委蛇?看來得讓大哥把孫乾、簡雍、陳震這三人中派一個過來總攬政務(wù)才行。</br></br>相關(guān)事宜安排妥當之后,我立即派遣快馬前往汝南向大哥報捷。………</br></br>壽春城一處客棧中。</br></br>一名20余歲文士打扮的青年人正透過客棧二樓自己房間的窗戶,打量著在街道上巡邏的虎槍營士兵,臉上露出饒有興致地笑容。這個青年人雖身著儒裝,但臉上卻透出一股英武之氣,身側(cè)懸掛著一柄配劍,看起來似乎武藝不俗的樣子。</br></br>下面巡邏的幾隊士兵軍容極為齊整,遠遠地就能感覺到一種肅殺之氣!一看就可知是一支訓(xùn)練有素的精銳之師,更難得的是巡邏時士兵基本不受外界的影響,街道上人來人往的熱鬧景象似乎對他們沒有什么誘惑力,一個個神情冷肅地維持著城中的治安。剛剛這青年也曾外出看過張貼在客棧旁的安民告示,知道眼前的這支精兵是大漢皇叔劉備的軍隊。</br></br>不過更加令這青年感到驚奇的是,這支劉備軍究竟是怎樣在短短的一夜時間內(nèi),幾乎是在悄無聲息的情況下將壽春這座堅城攻克的。看來,這領(lǐng)軍的大將倒是個相當厲害的角色!</br></br>從入城之后劉備軍對百姓幾乎秋毫無犯的情形看來,劉備的仁德之名并非虛傳。事實上的確沒有幾支軍隊在攻破城池之后能約束住軍紀,不做燒殺搶掠之事的!這名青年心中暗暗地贊嘆。</br></br>劉備!會是自己的明主嗎?三年前青年離家外出,四處流浪,希望能尋找到一位值得自己輔佐的明主,但尋來尋去始終未能如愿。在天下群雄中,曹操極有雄才偉略,但為人卻頗陰沉多疑,殘忍嗜殺,并非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明主;江東孫策本來倒是個意氣風(fēng)發(fā)的英雄,但浮躁的性格卻讓他死于小人之手,繼承兄位的孫權(quán)還不知道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其余的劉表、袁紹、劉璋就更加不值一提了。最后,值得考慮的投靠對象只有被曹操稱為“天下英雄,唯操與使君耳”的劉備了。近段時間這青年在徐州得到消息,聽說劉備似乎到了汝南,便想去汝南去見識一下其人到底如何,是否值得自己投奔。卻不曾想在路過壽春時竟然就碰到這樣的事情。</br></br>有意思!今日所見的一切,讓這青年對劉備更加好奇了。也許尋訪已久的明主就在眼前了吧!呵呵!想到此處,這名青年臉上的笑意更濃了。</br></br>“單先生,請下樓用飯!”門外客棧的小二喊道。</br></br>“好,來了!”青年應(yīng)聲答道。…………</br></br>許昌。丞相府。宏偉的議事大廳內(nèi),一片肅然,只聽見曹操那沉穩(wěn)洪亮的聲音。</br></br>“諸公,河北袁紹近日起兵的動向越來越明顯,我軍與袁紹軍再度交鋒之日看來不遠。文和,把你所探消息,告與諸公!”</br></br>“是,丞相!”賈詡立起身形,向曹操行了一禮后,語速和緩不緊不慢地說道:“三日前,袁紹已調(diào)集大軍20余萬,兵進黎陽。大量的糧草輜重也隨軍被運往黎陽。連日來在我方各地捕獲不少袁紹軍的細作。不出意外,袁紹起兵當在這幾日內(nèi)。”</br></br>“文和先生,不知哪幾地捕獲的細作較多?”郭嘉在賈詡剛一說完后,立即出聲問道。</br></br>賈詡眼中閃過一絲贊賞的光芒,但面上神色不變,淡然說道:“平丘、陳留!”</br></br>曹操聽了郭嘉和賈詡的一問一答后,立刻閉目沉思起來,他知道郭嘉是不會隨便問一個無用的問題的,這樣問了肯定有他的用意。片刻后,曹操猛然睜開眼睛,笑著對郭嘉說道:“奉孝,你以為袁紹此次進軍不會走官渡,而是……”</br></br>“經(jīng)平丘渡過黃河,襲取陳留,再由陳留攻取許都!”郭嘉眼中閃現(xiàn)睿智的光芒,笑道。“主公,如若袁紹駐軍河北不出,休整幾年,主公與他之間勝負倒也難知;不過既然他耐不住性子輕易出戰(zhàn),此一戰(zhàn)他已經(jīng)敗了九分。這一戰(zhàn),便是河北歸屬更替的一戰(zhàn)。”</br></br>郭嘉向來是言無不中,聽到他如此肯定地說這一戰(zhàn)曹軍必勝,廳中眾人包括曹操在內(nèi)均激動不已,眼神都變的熱切起來。</br></br>曹操哈哈大笑:“奉孝之言甚合我意,就用這一戰(zhàn)與袁本初分出最終的勝負吧!”</br></br>就在這時,廳外有門官奏道:“啟稟丞相,江東孫權(quán)使者張纮求見!”</br></br>孫權(quán)?他現(xiàn)在派使者來做什么?曹操皺起眉頭,望向郭嘉。郭嘉搖搖頭,表示自己也不清楚。</br></br>“請他進來!”</br></br>“是,丞相!”</br></br>不多時,40余歲、相貌儒雅的張纮步入議事大廳。不卑不亢地向曹操行了一個大禮,朗聲說道:“討虜將軍、會稽太守孫權(quán)使者張纮拜見丞相大人。”</br></br>“張先生免禮,不知此次孫討虜遣你前來許都所為何事?”曹操含笑問道。</br></br>“啟稟丞相!孫將軍命張纮拜見丞相,一則是為叩謝丞相前番表奏天子,拜我家主公為討虜將軍、會稽太守的大恩;二則孫將軍雖已冠禮,但尚未有妻。故此懇請與丞相結(jié)成姻親,懇求丞相宗族之女迎為正妻。”</br></br>“哦?”曹操聽了張纮的話后,顯得頗為詫異,“不知孫討虜欲求我宗族中誰家之女?”</br></br>“孫將軍聞夏侯征虜之女端莊賢淑、有傾城之姿,且尚未婚配,故大膽向丞相求娶此女為妻!”</br></br>什么????下首的夏侯淵聞聽孫權(quán)求娶的正是自己的愛女夏侯蓉,立即面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