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上)
是夜,大將軍府的內(nèi)廳中傳出陣陣歡聲笑語。我和大哥淺斟慢飲,不時地轉(zhuǎn)頭笑看著斗兒、苞兒他們幾個在廳內(nèi)來回跑動,嘻笑打鬧。只要有這幾個小家伙在,什么地方都會變得熱鬧異常。幾個孩子里,最小的關(guān)興也已經(jīng)四歲,成天跟阿斗、苞兒、星彩他們混玩在一切,小家伙們的感情好到極點,雖然彼此間也會鬧一些小矛盾,但小孩子沒有記仇的天性,鬧過后不久又會玩在一起。比較有意思的是,據(jù)說阿斗從來沒跟星彩鬧過別扭。跟“我”所熟知的歷史不同,現(xiàn)在的阿斗天資相當?shù)穆敺f,而且性格也很是活潑好動,跟我家大小子有得一拼,但他跟苞兒打鬧過,跟小關(guān)興打鬧過,但就是在星彩面前出乎意料地老實,很有些“惟命是從”的感覺。大哥也曾開玩笑地說,星彩就是阿斗天生的克星。甘、糜兩位大嫂,胡、陸(二哥的妾室,陸遜的旁支堂妹)兩位二嫂,加上蓉兒她們幾個早已將桌案拼在一處,言笑妍妍,根本就不似在飲宴,而是在閑聊家常。甘大嫂和兩位二嫂都有了身孕,特別是大嫂,估計再有兩月左右就會臨盆,面龐上滿是母性的光輝。惟一讓人感到遺憾的,就是二哥和關(guān)平因為整軍之事仍然留在壽春,否則三家人就湊全了。大哥抬眼看了看拘謹?shù)鬲氉唤堑泥嚢χ辛苏惺郑疽馑^來。在鼓勵的目光中,鄧艾小心謹慎地起身走了過來,稍楞了楞。似乎不知道該如何行禮以及怎樣稱呼大哥。雖說大哥很是平易近人,但在不自覺間他還是會流露出一種令人攝服的氣勢,這是長期身為上位者所積累起來的。到鄧艾目前為止的閱歷還是相當有限地,恐怕還無法不受大哥的氣勢影響。但他畢竟也不是一般的少年,只稍微猶豫了一下后,便雙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口稱:“小民鄧艾,拜見大將軍!”</br></br>大哥眼中閃過一絲興味之色。笑著跟我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即緩緩起身,走到鄧艾跟前,親自將他扶起:“你是翼德的弟子,也就是我的子侄輩。以后就不必叫什么‘大將軍’了。就叫‘伯父’吧!”</br></br>鄧艾不敢置信地抬起頭,沒有立即應(yīng)承。而是小心謹慎地看了看大哥,又將目光轉(zhuǎn)向我。在鹿門書院求學(xué)兩年后。鄧艾的性格變得塌實很多,不像跟我初次見面時那么輕躁了。若換作那時的他,恐怕此時接口便答應(yīng)了,但現(xiàn)在他也知道謹慎以對了。無論天資如何聰穎,少年時期如果太過張揚賣弄,日后很難成就大器,原先歷史中的馬謖、諸葛恪就是典型。鄧艾能有如此變化,我心中確實很感到高興。見我笑著點了點頭,表示默許,鄧艾才恭敬地喊了一聲:“伯父……”</br></br>“好,好,好!”大哥含笑摸了模鄧艾地頭,隨即讓他在我們地一旁坐下,隨口問較起幾個問題來。回答每一個問題時,鄧艾都顯得很謹慎,思索片刻后才給出答案。</br></br>一連問了七、八個問題后,大哥滿意地沖我點了點頭,隨后把阿斗他們幾個叫了過來,指著鄧艾說道:“苞兒、星彩、斗兒、興兒,以后就把小艾當做你們的哥哥……”</br></br>幾個小家伙眨了眨眼睛,相互交流了片刻后,乖乖地叫了一聲“艾哥哥”。大哥再為鄧艾介紹了幾個小家伙后,溫和地說道:“小艾,以后要照顧幾個弟弟妹妹!”</br></br>抑制住心中的激動,鄧艾當即跪伏道:“大將軍……亻臺父放心,鄧艾一定誓死護衛(wèi)少主!”</br></br>聽到這話,我也不禁微笑了起來。鄧艾果然跟以前不一樣了……待鄧艾回到自己原先的座位上后,大哥輕嘆著說道:“此子前途無量,打磨得好,日后一定能成為斗兒他們地絕好臂助。三弟,你要好好地磨練他啊!”</br></br>“恩……”我輕輕點了點頭……建安十二年五月十八日,正值小皇子出世半月。朝議之時,光祿大夫許靖上表,提請由孝獻皇帝嫡嗣皇子繼任天子位,以正社稷之名,使篡臣奸黨(指曹操)無法攪擾人心。許靖上表之后,光祿勛蒯越、廷尉張昭等人相繼附奏。大哥與司徒盧毓、司空劉助、太常伏德等人商議之后,決定采納許靖、蒯越、張昭等人的奏請,正式將小皇子繼任九五之事納入日程。隨即,太常伏德急召太史令(主掌天時星歷,是太常地屬官)、太祝令(祭祀時掌讀祝詞及迎送諸神,太常的屬官>、太卜令(國有大事時主卜問,太常屬官)共同卜算天時,擇定繼位吉日。至第二日,三令上奏,擇定六月初八巳時為最為適宜地時辰。日子時辰一旦敲定之后,一應(yīng)的準備便緊張地進行之中。由于距皇子繼位之日不遠,我索性就留在了廬江,通過飛鴿傳書的方式向趙云、馬良、韓嵩等人了解荊州的軍政要務(wù)。為試探出幽州戰(zhàn)事中曹操和公孫康的真實意圖,根據(jù)諸葛亮所籌謀的計劃,我傳書趙云、黃忠二人在確保荊北防務(wù)的前提下,朝上庸大量調(diào)集兵馬,運輸糧草輜重,并命他們有意無意地對外流露出一些信息。以便讓曹方探知。同時,我又讓馬良遣使與張魯聯(lián)絡(luò),請他也向大巴山一帶集結(jié)兵馬,擺出反攻巴西和漢中的架式來。五月二十五日,公孫康再遣其弟公孫恭趕到廬江。公孫恭此行有兩個目的。</br></br>一是希望大哥出兵北伐,策應(yīng)遼東軍對幽州地攻略:二是請求大哥提供糧草,以備遼東軍長期作戰(zhàn)的需要。對第一個請求,大哥毫不思索地應(yīng)允了。并由我親自向公孫恭說明了荊州大軍正向上庸集結(jié)。準備進攻漢中的動向。公孫恭聽罷后,似乎有所不滿,沉吟片刻后,委婉地向大哥請求能否讓荊州大軍由西進轉(zhuǎn)向北伐。他極具蠱惑性地提出。由于曹操兵力北調(diào),南陽、汝南方向的駐軍必然大減。只要荊州大軍全力北伐,極有可能直搗許昌。而若是能攻下許昌。以如今曹操所處的形勢,全盤崩潰就指日可待了。大哥聽后,只是笑而不語。公孫恭一陣錯愕,搞不清大哥的意思,又不敢以言語相逼,只能求助似的看向我這個荊州刺史。我笑了笑,向公孫恭說明曹軍在南陽、汝南方面的守備力量并無減少,北伐強攻地難度極大,而漢中方面地曹軍卻是有所減少,加之曹操在漢中的根基不穩(wěn)。對漢中的進攻更能對曹操形成威脅。公孫恭的口才雖然不錯,但軍略方面顯然是個外行,見我說地頭頭是道,根本無從辯駁,只得頹然放棄。但微頓后,他又懇求大哥從揚州、廣陵方向?qū)Σ懿侔l(fā)起進攻。大哥略一思索,點頭應(yīng)允。第一個要求基本達成后,公孫恭滿心期待地提出糧草的請求。但這一次,大哥卻沒有那么干脆地應(yīng)允,委婉地將此事推給了暫行大司農(nóng)之權(quán)地諸葛亮。聽及要與諸葛亮協(xié)商,公孫恭立馬變成一臉苦色。前一次與諸葛亮打過交道后,估計公孫恭也是吃了不少苦頭。不過,我還清楚地記得,上次公孫恭離開廬江時,分明是一臉喜色……接下來的關(guān)于提供糧草問題地商談,完全就是由公孫恭與諸葛亮,大司農(nóng)丞糜竺(掌財政收支的統(tǒng)計財會事,大司農(nóng)的主要佐官)之間進行。三日后,公孫恭帶著吃鱉的表情離開廬江,分別與我方一眾送行的官員道別時,惟獨漏了個諸葛亮,也不知是無心,還是有意。不過,他登船時,頗有些避之惟恐不及的架式,似乎岸上有老虎一般。待船只出發(fā)時,我好奇地向笑吟吟的諸葛亮詢問了一下,才知道原委。公孫恭原先的“提供糧草”里的“提供”,其實是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讓大哥白白贈送,而且數(shù)目還不小……十萬石。十萬石糧食,對產(chǎn)糧極豐的荊、揚兩州倒也不算太大的負擔,但公孫康和公孫恭分明有拿大哥當冤大頭的意思在內(nèi)。諸葛亮笑著說道,公孫恭原本不但想要糧食,甚至還想讓大哥無償提供揚州兵器坊的出產(chǎn)的優(yōu)質(zhì)刀槍弓箭。但很可惜,公孫恭碰到的是諸葛亮。舌璨蓮花的公孫恭,在諸葛亮面前全無施展口才的機會,幾天的商談下來竟被諸葛亮反“蠱惑”成功,答應(yīng)了以戰(zhàn)馬交換糧食的買賣。雖然獲取糧食的目的達到了,但這樣的交易很明顯不是公孫恭所希望的,難怪他最后把諸葛亮當頭洪水猛獸一般。建安十二年,六月初八,隆重的天子登基儀式在廬江進行。</br></br>一應(yīng)前情程序后,至巳時,伏將襁褓中的小皇子謹慎地放上龍御寶座。隨即,大哥以大將軍、大司馬、皇祖身份,宣讀秉國詔書,孝獻皇帝獨嗣劉永自即日承繼漢室正統(tǒng),登基為帝,改建安十二年為章和元年。秉國詔書宣讀完畢后,即由大鴻臚孫乾接下,再付予十四位鴻臚文學(xué)(大鴻臚的屬官)抄錄后,繼而遍傳天下。隨后,太常卿伏德親奉玉璽交于年未足歲的新天子,伏再代替新天子將玉璽轉(zhuǎn)付大哥。意為在天子成年之前,由大哥代為執(zhí)掌玉璽。最重要的程序完成后,又是一應(yīng)圣旨相繼昭示群臣。</br></br>一道圣旨是關(guān)于加封后宮和犒賞擁立之臣的。伏氏晉為太后。司徒盧毓、司空劉助官位不變,皆列公爵。我和二哥爵位再升一級,晉縣侯。(侯爵有亭侯、鄉(xiāng)侯、縣侯之分,由低到高)。太常伏德、光祿勛蒯越、廷尉張昭晉縣侯爵徐庶、諸葛亮、龐統(tǒng)等人九卿官位前的“暫行”二字正式去掉,晉鄉(xiāng)侯。…………(不一一列舉了)伏德原本提議大哥受王爵,但大哥堅定地回絕了!此外,因新帝繼位,實行天下(其實就是荊、揚、交三州)大赦,凡非死囚者一律赦免。各州郡百姓三年內(nèi)拖欠的稅賦一律免除。自章和元年起,三年內(nèi)各州郡稅賦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