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下)
收到曹真有關(guān)天子薨斃的密報時,曹操正在著手處理許昌內(nèi)亂之事。本有意乘著這次的良機一舉拿下荊州,徹底改變與劉備之間的實力對比狀況,但突起的內(nèi)亂,卻讓曹操不得不返回許昌來穩(wěn)定局面。可以說,這件事讓曹操極為惱怒。</br></br>一回到許昌,曹操就將曹休由中領(lǐng)軍(將軍級別)降成了校尉。而那被奪取兵符卻僥幸未死的校尉王必,則直接被曹操貶成了庶民。了解到實際情況后,曹操并沒有責(zé)怪荀或,反因其臨危抱病扭轉(zhuǎn)局勢的表現(xiàn)大加贊賞,賞賜了大量的金帛田地。而夏侯霸、曹泰這些曹氏宗族的年輕一輩,也因在許昌之亂中有出色表現(xiàn),被曹操予以重賞。對于內(nèi)亂中有所涉及的朝中文武,因牽連面太廣,曹操不便施以雷霆手段,只能在其中選擇有從逆跡象的十幾人進行嚴懲,從而達到殺雞警猴的目的。在前線激戰(zhàn)正酣,天子出逃在外的情況下,穩(wěn)定確實要大于一切。在安定局勢的同時,曹操也命賈詡展開嚴密地調(diào)查。但曹真密報的到來,讓曹操再也無心理會這些事。</br></br>“陛下駕崩了……”手拿著曹真的密報絹書,曹操整個人竟然楞立住了,口中不禁地輕聲喃語道。幸好此刻周圍并沒有第二人,否則必會立時引起渲染大波。關(guān)于這次許昌內(nèi)亂的最終結(jié)果,曹操曾設(shè)想過許多可能,當(dāng)然其中也包括天子在出逃途中可能會傷損、甚至亡故。但這也僅僅停留于設(shè)想階段,曹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天子真的會薨斃,更想不到居然還是死在曹氏宗族的手中。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曹操腦中泛出許多念頭。而其中的焦點,則是如何處理應(yīng)付此事會帶來地惡劣后果。思索良久后,向來好謀且果斷地曹操也無法定下一個應(yīng)對措施來。不得已,曹操只能找信得過的人一齊來商量此事。被第一個告之天子駕崩消息的人。不是曹操的頭號臂助荀或,也不其子曹丕。反倒是賈詡。</br></br>“天子駕崩?!!!”乍一聽到消息,連賈詡也微吃了一驚。但曾親歷少帝(獻帝之兄劉辨。死于董卓之手)之死地賈詡,還是很快由震驚轉(zhuǎn)為冷靜,思索起對策來。見到賈詡的反應(yīng),曹操立知自己找來商議地對象的正確地。如果論智謀,荀或并不遜于賈詡。但如果是荀或聽到這一消息,反應(yīng)絕不會如此平靜。同樣是頂級智者,兩人的不同之處就在于,荀或雖然忠心于曹操,但對漢室社稷也相當(dāng)看重,而賈詡卻是一個視天子如草芥的人物。</br></br>“丞相,天子駕崩之事無論如何是掩蓋不住的。且不說天子關(guān)乎國運,朝臣百姓不可能對天子被裹挾之外一事視若無睹,就算我方有心暫加隱瞞,劉備那里也會將此事捅漏出來。而且,以徐庶、諸葛亮、龐統(tǒng)等人的智謀,必會以天子駕崩之事大做文章,借以攻擊丞相,為劉備謀取大義名分。甚至說,不排除劉備有可能借此機會,自立為帝……”思索片刻后,賈詡緩緩說道,“為今當(dāng)務(wù)之急,是丞相自己先將天子駕崩之事公諸于眾,并將謀害天子的罪名坐實給伏完等一眾叛賊以及劉備的身上……”</br></br>“如何坐實?”曹操眉頭深皺,微微點頭說道。</br></br>“就稱伏完等叛賊與劉備相勾連,意欲挾持天子南逃入荊、楊,但因遭遇丞相追截,叛賊逃脫無望之下,喪心病狂弒殺天子……”賈詡很快理出了一套說詞。曹操以指節(jié)敲打身前桌案,先是點了點頭,但隨即又問道:“但是文和,那些外逃的叛賊中,有一部分人業(yè)已被劉備水軍接應(yīng)脫逃。有這些人在,想要將罪名坐實給劉備恐怕難以成事……”</br></br>出人意料地,賈詡竟然輕笑了起來:“人總是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只要丞相能以最快速度將叛賊勾結(jié)劉備謀害天子的消息通傳各州郡,那劉備想不坐實這罪名都不可能。只要能將我方的知情者全部禁口,那些來自劉備一方的消息,丞相完全可以用敵方流言騷擾的借口加以解釋。而尋常百姓和一般官員,根本沒有這能力來探尋事實真相;有能力的人,通常都是丞相的親信重臣。為丞相大業(yè),他們就算知道真相,也不會對外張揚。”</br></br>看到曹操的眼睛在泛亮,賈詡心中更加篤定地說道:“現(xiàn)在所比拼的,就是丞相和劉備到底誰能以最快速度將各自的消息傳播開來!”</br></br>曹操起身在廳內(nèi)來回走動,面上呈現(xiàn)出沉思的表情。賈詡再不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曹操做出決定。良久后,曹操突然止步,轉(zhuǎn)身對賈詡說道:“文和,將天子遭伏完等一眾叛賊謀害的消息通傳天下之事,就交給你了,具體如何做,由你自己斟酌。我要找文若、子揚他們好好談一談!”</br></br>“領(lǐng)命!”賈詡也不含糊,當(dāng)即領(lǐng)命準(zhǔn)備離去籌劃此事。</br></br>“丞相可在?”就在這時。廳外居然傳來了荀或的聲音。</br></br>“文若,我在這里,進來吧!”雖然驚訝于荀或的到來,但曹操仍放緩語氣,盡量表現(xiàn)得跟往常一般。荀或步履匆忙地走進廳內(nèi),向來沉穩(wěn)持重的面龐上此刻居然有異樣的焦急之色。</br></br>“文若,何事令你如此焦急?”曹操略感吃驚地問道。</br></br>“丞相,陛下……是不是已經(jīng)駕崩?”荀或微一猶豫。還是說了出來。以曹操心機之深。聽到這一詢問,也不禁色變,隨即不自主地與賈詡對視了一眼。看到如此表情,對曹操極為熟悉地荀或。已知自己所得的消息十之八九是準(zhǔn)確的,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樣的感覺。左手竟然微微顫動了起來。同樣對荀或熟悉異常的曹操,自然知道這左手微微顫動的舉動。正是荀或心情最為激動時的下意識動作。不過,荀或已經(jīng)有7、8年沒有過如此表現(xiàn)了。</br></br>“文若,天子確已駕崩……”知道瞞不過這個最得力的臂助,曹操無奈地微微點頭,但隨即又很驚訝地詢問道,“我是剛剛從子丹那里得到消息,正準(zhǔn)備讓文和去請文若過來。文若又是如何得知地?”</br></br>曹操并不認為這一消息是荀或自己猜出來地。荀或痛苦地搖了搖頭后,長長地嘆了口氣,勉強收拾住心情,低聲回道:“丞相,或也是剛剛從汝南得到的急報。天子駕崩之事,恐怕已在汝南,甚至其他州郡傳開了……”</br></br>一聽這話,曹操立即楞住了,滿面驚愕之色,片刻后,他才有些艱難地看向賈詡。</br></br>“劉備居然已經(jīng)先下手了……”賈詡驚愕地低語道。如果不是曹真的親筆密函中承認天子是由夏侯奉的戰(zhàn)馬“踏薨”,賈詡甚至?xí)J為天子真是由劉備地人所殺,否則怎么會反應(yīng)的如此迅速?“文和,速請子揚(劉曄)、公仁(董昭)、子魚(華歆)、長文(陳群)、季弼(陳矯)過府議事!”知道事情再不容遲緩,曹操當(dāng)機立斷地對賈詡說道。</br></br>“是!”賈詡知道曹操是要先跟荀或解釋此事,立即舉步離去。</br></br>“文若,這是子丹地傳書……”曹操從桌案上拿起一封絹書,遞給荀或……壽春得到關(guān)羽的傳書之后,劉備急將廬江之事托付于孫乾,攜魯肅、寇封等人星夜兼程趕往壽春。同時,又因廬江初經(jīng)變亂,局勢尚未完全安定,劉備傳書關(guān)羽,急調(diào)關(guān)平地?zé)o當(dāng)飛軍南下,以協(xié)助孫乾穩(wěn)固廬江局勢。伏后一行人等來到壽春的第二日晚,劉備也趕到了壽春。先行拜見了伏后,劉備又連夜親至劉助、盧敏、伏德等人的臨時居所拜訪,厚加寬慰。拜訪完畢時,已是凌晨三更時分,但劉備仍然沒有休息,而是急召了關(guān)羽、諸葛亮、魯肅等幾人繼續(xù)議事。</br></br>“竟會有如此變故,實在是出乎意料之外……”劉備搖了搖頭,輕嘆了口氣說道,“陛下之死,我至少該承擔(dān)起一半的責(zé)任!若沒有這次的計劃,陛下在許昌雖無自由,但至少性命無礙啊……”</br></br>“主公不必自責(zé),陛下的駕崩純粹是一個意外。若要追究責(zé)任,曹操該首當(dāng)其沖,而后則是那曹真、夏侯奉,再者就該是亮與元直。而主公所想的,只是救出天子,主公所做的,也只是準(zhǔn)許了亮與元直兄所定下的計劃……”諸葛亮長身而起,躬身說道,“所以,陛下的意外駕崩,主公確實沒有任何責(zé)任。”</br></br>“諸葛司馬說的是……”在劉備的面前,魯肅仍以征南大將軍府右司馬的職位來稱呼諸葛亮,“曹操挾天子把持朝政已有多年。歷年來,曹操一面對外征討各鎮(zhèn)諸侯,一面對內(nèi)鏟除異己。如今的許昌朝廷,朝臣中十之六、七皆為只知有曹操而不知有天子。以肅料想,不出十年,恐怕曹操或是其子便會行新莽之事,篡漢自立。到那時,天子的遭遇可能會更加凄慘。能如此而薨,對天子或許也是一種解脫,所以主公完全不必自責(zé)。肅以為,主公所能慰藉天子在天之靈的,便是盡早誅除曹氏,再興我大漢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