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下)
二哥所派的快馬信使深夜趕到軍營,帶來了兩個消息,一喜一優(yōu)——</br></br>正如“龍鳳”二人預料,曹操果然有意截斷我軍退路。一部曹軍自細陽途經(jīng)靈璧,意欲直插淮陰,恰好被偃旗息鼓潛伏在靈璧、泗縣之間的二哥打了一個埋伏。由此,曹軍的真正意圖基本暴露……</br></br>但是,二哥的伏擊并未能克盡全功。擔任奇襲任務的曹軍,是由曹操心腹愛將張合統(tǒng)領(lǐng)的一支6、7000人的騎兵。由于張合騎軍的行軍速度太快,稍有遲疑就可能讓敵軍脫出伏擊圈而失去戰(zhàn)機,二哥審時度勢,沒有等潛伏在泗縣領(lǐng)內(nèi)的那一部兵馬趕到,便果斷下令發(fā)起了攻擊。</br></br>雖然被打了個猝不及防,但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張合還是迅速反應了過來,利用騎兵強大的機動力急速后退。擺脫了伏擊圈后,張合甚至還對二哥的伏兵發(fā)起了反攻,一時雙方竟成僵持局面。</br></br>幸好諸葛亮還留有后手——趙云率領(lǐng)風騎軍以一個大迂回,繞到了張合的側(cè)后方,及時加入到戰(zhàn)場中。被兩面夾擊,尤其是面對趙云疾風驟雨式的狂攻,張合也無法再支撐下去,而且還不斷有二哥的兵馬從泗縣縣境趕來參戰(zhàn)。</br></br>一見情況不妙,張合當機立斷地撤出了戰(zhàn)斗。趙云率風騎軍緊追了數(shù)十里,直到遭遇了曹真率領(lǐng)的另一部曹軍步卒,也未能將張合擊滅。為避免無謂損失,趙云沒有繼續(xù)與曹軍糾纏,掉頭撤了回去。</br></br>沒有能徹底地擊潰曹軍,所帶來隱患極大……</br></br>只要張合將遭遇二哥伏擊之事通報給曹操知曉,我軍的戰(zhàn)略意圖也就等于暴露了大半。以曹操和他那幫謀士之能,不難猜出接下來我軍接下來將要做的是什么。</br></br>而且,準備奔襲淮陰的曹軍并沒有被二哥徹底擊潰。實力猶存。據(jù)報,趙云追擊張合時所遇的那一部曹軍步卒,人數(shù)也不下于萬人。而張合素以性格堅韌聞名,恐怕他不會輕易放棄對我軍的圖謀……</br></br>聽了軍情通報后,帥帳內(nèi)氣氛一片凝重。</br></br>帳中諸將都是戰(zhàn)場上的生手,自然意識到了目前問題地嚴重性。</br></br>“斥候雖然未能探到確切情報,但從下邳、小沛兩面襲來的曹軍恐怕不下于五萬人,再加上君侯那邊的曹軍。以及彭城的守軍,曹軍總數(shù)應當不下于七萬人。而且,可能還會另有其他曹軍陸續(xù)趕來……”龐統(tǒng)面上呈現(xiàn)出罕見的沉肅之色,迅速地分析著戰(zhàn)局,“而我軍目前集結(jié)在彭城的總兵力大約在五萬余人。一旦我軍計劃為曹操識破。此戰(zhàn)將極為不利……”</br></br>“……”我眉頭深蹙,抬首看向龐統(tǒng),“士元的意思是……放棄計劃?”</br></br>“不!”龐統(tǒng)搖了搖頭,語出驚人地說道,“仍照計劃行事,不過計劃要稍做變動……”</br></br>“哦~~?”我輕噫了一聲,“如何變動?”</br></br>“從靈璧到彭城,大約一百四十里。君侯擊退張合后,便快馬兼程將戰(zhàn)報傳到這里。從張合敗退。到將軍收到消息,前后所費時間不足四個時辰。而張合敗退后。首先需要做的是收拾敗軍。不可能立即想到給曹操傳遞消息。況且,張合便要將消息傳給曹操,所要走路程也要遠遠勝過一百四十里。故而,曹操要得到張合中伏地消息,至少要比我軍晚上一個時辰以上!”龐統(tǒng)走到帳中間的沙盤旁,指著其中的幾處地點,比劃說道,“有這一時辰,完全可以打曹操一個時間之差?”</br></br>雖然暫時還未聽懂龐統(tǒng)話中的意思,但眾將的興頭卻完全被調(diào)動了起來。聚精會神地聆聽著。</br></br>“首先,可以將風騎斥候派向西南方向,負責攔截敵軍地快馬信使!據(jù)聞張益都尉與他麾下數(shù)十騎皆有夜視之能(夜視是張益在長期的北疆草原生活中培養(yǎng)出的特殊才能。他還特地以自己的經(jīng)驗訓練出麾下數(shù)十名騎士的夜視能力),由他們在這夜色中攔截曹軍快馬信使,是再適合不過了。張合敗退后,一定不會撤得太遠,這樣一來,便可大致推算出曹軍快馬信使可能走的路線,如此有的放矢,至少有八成的把握可以截住。”龐統(tǒng)知道時間緊急,也不再賣什么關(guān)子,迅速地分析解說道,“而且,依統(tǒng)對孔明的了解,他十之八九已然向君侯提出攔截信使地建議。所以,我們這邊的攔截安排,只是預防有漏網(wǎng)之魚!”</br></br>“如果能將張合地信使攔截成功,又至少可以贏得五到六個時辰地工夫。有五、六個時辰,完成計劃綽綽有余了!”龐統(tǒng)以目光掃視著帳中眾人,那種自信無比的情緒很快就感染了其他人。</br></br>“將軍,軍師說得有道理。有八成的把握,怎么也得搏上一搏!”陳到率先出列說道。</br></br>隨即,李嚴、朱桓、徐盛等人也相繼出聲附和了起來。</br></br>“恩,就這么辦!”我面色無比堅毅,長身而起,毫不猶豫地說道,“下邳、小沛方向而來的曹軍距我軍已不足30里,事不宜遲,即刻照原先計劃南撤!”</br></br>“諾!”眾將齊聲領(lǐng)命。</br></br>兩盞茶的工夫后,環(huán)繞彭城三面的軍營里突然鼓聲大作,號角齊鳴,殺伐之聲大起。</br></br>彭城守軍驚悸不已,以為敵軍準備乘夜攻城。原本已困倦不已的士兵立即睡意全消,神經(jīng)高度緊繃得戒備起來。</br></br>城樓上一片燈火通明,手持盾牌的守軍士兵,借著火光從射擊孔中盯著城外的軍營方向,眼都不敢眨一下,唯恐漏過什么。</br></br>鼓聲愈發(fā)激昂,頻率越來越快。“轟隆隆”地聲響,仿佛是敲在心頭一般。</br></br>毛介與幾名曹軍將校小心地戒備著城下可能射來的勁弩,急步匆匆地走上南城樓。</br></br>“情況如此?”來到值城的校尉穆師身旁。毛介急聲詢問道。</br></br>“啊……大人!”穆師精神高度集中地注視著城下,沒有留意到毛介的到來,被問話后,微微錯愕了一下,隨即回道,“還沒上來,但敵營里人動得厲害,鼓聲也越來越急。看樣子快了!”</br></br>順著穆師所指方向,毛介極目看去。</br></br>天色并不是很好,流云遮月,只有幾點稀星若隱若現(xiàn)。在這昏暗地天色下,人的視線也大受妨礙。但借著敵營中的燈火。毛介還是能夠看到亮堂處有許多人影晃動,而且似乎還看到了沖車和云梯。</br></br>心里微微一沉,毛介急忙問道:“其他幾門怎樣?”</br></br>“東門和西門都跟這里一樣,動靜大得很。”穆師迅速回道。</br></br>神色變得極其嚴峻,毛介不自禁地低聲喃語道:“難道關(guān)羽、張飛想在今晚攻下彭城?為什么會這樣?……”</br></br>“太守大人,太守大人……”校尉林岳見毛介有點魂不守舍,連忙喚了幾聲,“大人,怎么辦?”</br></br>“通令四門加強戒備。不能給敵軍任何可乘之機。”毛介眼中現(xiàn)出一絲決絕之色,沉聲說道。“哪怕戰(zhàn)至一兵一卒。也要守住彭城!”</br></br>“是!”</br></br>“嗚~~嗚~~!”激昂的鼓角聲同樣從城樓上響起,與城下的鼓角聲交相呼應。雄渾悠長的聲音響徹四野。</br></br>此刻,彭城之北20里處。</br></br>大隊未持火把的曹軍正摸黑朝彭城方向急進。</br></br>“什么,彭城方向鼓角大作?”聽了斥候的稟報后,鎮(zhèn)東將軍曹仁皺了皺眉頭,望著一片漆黑地南面。</br></br>“莫非關(guān)羽、張飛已知道我軍到來?”中領(lǐng)軍夏侯廉驚訝地說道。夏侯廉是征東將軍夏侯惇親弟,年三十歲上下。</br></br>“這如何可能?”護軍將軍曹禺搖了搖頭,反駁道,“我軍入夜方才動身,一路上不持火把。人銜標、馬去玲,怎么可能被敵軍察覺?”</br></br>“莫非是臧霸那邊露出痕跡?”夏侯廉猜測說道。</br></br>“兄長,你怎么看?”曹禺轉(zhuǎn)頭向曹仁詢問道。</br></br>曹仁沒有回答曹禺,沉思了片刻后,他忽然抬地頭來,厲聲喝道:“傳令,全軍點起火把,全速朝彭城進軍?”</br></br>“啊?”夏侯廉、曹禺二人愕然地看著曹仁,不明所以地急問道,“點了火把,豈不是會露了蹤跡?”</br></br>“點不點都一樣了!”曹仁一拍戰(zhàn)馬,向前疾馳而去,遙遙地留下了一句話。</br></br>無數(shù)支火把幾乎在同時被點燃。一條彎彎曲曲的細長火龍立時呈現(xiàn)在了黝黑的夜空中,綿延數(shù)里,快速地向前移動著。</br></br>寅卯之交,東面天際剛剛露出一絲絲亮色,薄薄的晨霧開始籠罩在四野。</br></br>空空蕩蕩的軍營中,轟隆不停數(shù)個時辰地的戰(zhàn)鼓聲終于消歇了下來。十來個堅實的木架上,呈倒懸狀態(tài)、折騰了一夜的十幾只山羊早已筋疲力盡,無力地將自己的前蹄放在身下的十幾面大鼓的鼓面上。</br></br>在靠近營柵欄的地方,被拉起無數(shù)根細繩,奇怪的是繩上竟牽拉著一個個稻草人,在晨風地吹拂下,輕輕地晃動著。</br></br>曹仁面無表情地看著營中的一切,讓人看不出他心中所想。</br></br>“懸羊擊鼓!草人惑敵!”青州刺史臧霸洪亮的聲音忽然響了起來,“連撤退都搞出這么多花樣來,不簡單!”</br></br>“宣高,你怎么看?”曹仁轉(zhuǎn)頭對臧霸說道。</br></br>“搞出這些花樣,不過是想延誤我軍地追擊罷了!”相貌粗豪,眼神卻出奇犀利的臧霸沉聲說道,“看來南面應該得手了!”</br></br>“恩!”曹仁點點頭,“事不宜遲,盡快向南追擊!”</br></br>“曹將軍,還是等丞相過來再做決斷吧!”臧霸遲疑了一下,薦道。</br></br>“稍一遲緩,就有可能延誤戰(zhàn)機!”曹禺不贊同地說道,“丞相此次設(shè)下如此宏大的破劉大計,萬一我等讓關(guān)羽、張飛逃過了淮水,非但會使彭城戰(zhàn)事勞而無功,更會影響到其他幾處的戰(zhàn)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