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更時分,夜闌人靜,古城的百姓大都已經(jīng)沉沉睡去。在朦朧的星光下,我軍悄無聲息地拔營動身,總共4900多人的隊伍帶著早已準備好的全部輜重軍糧離開古城,直奔汝南而去。</br></br>昨天簡雍從汝南回來,通報了劉辟愿意歸順的消息后,大哥當即決定就在第二天動身前往汝南。但是在晚上離開的主意還是我提出來的,這樣做主要還是考慮盡量隱匿我軍的行蹤,防止被一些有心人注意到。</br></br>天亮之后,古城百姓驚愕地發(fā)現(xiàn)城內城外的駐軍已全部消失,連縣衙里也是空無一人。只有在縣衙前堂外的墻壁上留了一幅言明我軍已然離開的告示。不少百姓都唏噓不已:我軍在古城駐留了大概5個月的時間,對他們可說秋毫無犯,這么多年來他們恐怕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軍隊。………</br></br>汝南城在古城縣東南方向130里處。汝南郡隸屬豫州治下,豫州曾是是東漢十三州中最為繁榮、人口最為稠密的一州,而汝南更是豫州屬下六郡中人口最多的一郡。在最為鼎盛的時期,汝南的人口曾經(jīng)達到近200萬,可以說是當時天下人口最多的一郡,在缺乏先進生產(chǎn)技術的古代,人口代表的就是生產(chǎn)能力,所以在當時,汝南每年的錢糧稅賦幾乎要占到整個豫州的一半左右。如此富饒之郡自然也就成為當時許多人你爭我奪的對象。在漢靈帝時,就曾經(jīng)有過兩位官員為了爭奪汝南太守一職大打出手直至頭破血流的鬧劇。</br></br>但是,現(xiàn)在的汝南郡早已繁華不在。從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的黃巾暴動開始,汝南郡此后的10余年幾乎年年都會遭遇戰(zhàn)亂,一時間汝南曾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十室之中竟有六、七空。不到20年時間,200萬的人口直線銳減到只有30余萬,而且其中還以婦孺為多。</br></br>經(jīng)過一天的行軍,在黃昏時分,汝南城終于已經(jīng)遙遙在望。在城外2里遠處,早已有幾十人在等候,一見我們到來,立即就迎了過來。當頭的是兩名頭扎黃巾的大漢,兩人都是40多歲的樣子,相貌粗猛中帶著幾分鄉(xiāng)土式的憨厚。</br></br>他們難道就是劉辟、龔都?我心里暗暗想到。</br></br>果然,這兩人來到大哥馬前,“撲通”一聲,雙膝跪地,拱手過頭,向大哥說道:“劉辟(龔都)拜見劉皇叔!”劉辟、龔都都是原先黃巾軍中的頭領,兩人沒有很高的才能,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中,兩人最令人稱道的事跡大概就莫過于在汝南之戰(zhàn)中,為了保護大哥而英勇戰(zhàn)死,而當時他們跟隨大哥的還不到兩月時間。</br></br>大哥立刻翻身下馬,雙手將劉、龔二人一一扶起,肅容說道:“劉備何德何能,怎敢勞兩位將軍行此大禮,折煞劉備了。”</br></br>劉辟被扶起來后,頭也不敢抬,語氣異常恭敬地說道:“皇叔仁德名望天下皆知,我與龔兄弟對皇叔敬仰已久。我二人欲投皇叔麾下久矣,如今終有機會,懇請皇叔收留!”</br></br>旁邊的龔都也非常懇切地說道:“請皇叔收留!“</br></br>“既然如此,備也不敢推辭。自今日后,我們便是自家人。”大哥也沒有做什么虛偽的推辭,爽快地答應了。</br></br>“多謝主公!……請主公隨我等進城!主公請,各位請!”</br></br>不一會,在劉辟、龔都的引領下,我們來到了汝南城下。我抬頭仔細端詳了眼前的這座城池:城墻起碼要比古城高上3、4倍不止,看樣子得有近4丈高吧,城墻外一條近3丈寬的護城河。在城墻壁上明顯還能看到一些刀槍與箭矢留下的痕跡,昭示出以往汝南曾經(jīng)歷了多次戰(zhàn)爭。畢竟是郡城的城池,跟古城的那孱弱的城防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這樣的城池只要有一定的兵力駐守,想要強攻難度一定會很大。</br></br>城墻上和城門口都駐防著不少劉辟軍的士兵,看了這些士兵,我比起剛才看到城池時還要感到震驚。倒不是因為這些士兵有多么強悍、威武,而是因為這些士兵實在——也太過良莠不齊了,其中有5、60歲的老翁,有2、30歲的青壯年,也有12、3歲的孩童。我一眼望去所看到的幾百名士兵中,真正屬于青壯年的不到4成。想象的出來,這樣的軍隊會有什么戰(zhàn)斗力!劉辟、龔都是怎么把汝南攻下來的?旁邊的二哥似乎也這個疑問,我們兄弟對視一眼,都搖了搖頭。</br></br>汝南城內的大道比較寬闊,估摸有6、7丈寬,青石鋪成的道路非常齊整。雖已近黃昏,但街道的人還是比較多的,人來人往頗為熱鬧。看來劉辟對待百姓還算不錯,眼前的景象說明城中百姓至少還能接受劉辟軍的統(tǒng)治。</br></br>郡守府坐落汝南城的中心地帶,我們一行人在劉辟、龔都的引領下,進入了這座頗為宏偉的府邸。來到寬敞的正廳,已經(jīng)有不少人來等候,看模樣大概都是劉辟軍中的頭領級的人物。</br></br>劉辟將大哥請到正廳主位坐下,命人將汝南郡守的印信拿過來,低頭躬身,雙手捧起,恭敬地送到大哥面前“請主公領郡守印!”</br></br>等到大哥將印信接過,劉辟立刻雙膝跪到,伏下身子,大聲喊道“劉辟拜見主公!”在他身后,以龔都為首的一眾頭領也相繼跪下,面色恭敬地行參拜大禮“拜見主公!”</br></br>大哥將郡守印信輕輕放在桌案上,從位上走下來,將劉辟、龔都扶起,誠懇親切地說道:“列位請起,請起!日后便是自家人,不必如此拘禮。都請起來……”</br></br>等到廳中眾人站起身形,大哥開始為劉辟等人介紹起我們來。</br></br>“這位是我二弟關羽關云長!”“拜見關將軍!”二哥微微頷首,臉上淡淡一笑。</br></br>“這是我三弟張飛張翼德!”大哥又把劉辟一行人帶我的面前,介紹說道。一聽到我的名字,劉辟、龔都二人立刻渾身一震,抬頭一看我的模樣,面色劇變,忙不疊地彎腰低下頭去,雙手微微發(fā)抖地抱拳舉過頭頂,語帶顫音地說道:“拜……拜見張……張將軍!”竟……竟然是那個殺神。(劉辟稱張飛為“殺神”的原因參見第一卷第十二章)</br></br>大哥很奇怪為什么劉、龔二人用如此神情語氣跟我說話,“二位將軍,你們似乎有些懼怕我三弟,卻不知為何?”</br></br>劉辟深吸了一口氣,仍難掩恐懼之色地說道:“主公!我二人10余年年曾有幸得見張……將軍虎威,驚為天人。雖已過多年,今日相見,仍深感畏懼。讓主公見笑了!”……………………….</br></br>待大哥介紹完我們一行人后。劉辟又開始為我們介紹起軍中的一眾頭領來。其中有3個人特別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內中一人,名叫朱康,此人似乎對我們的到來很不高興,剛才跪拜大哥時神情頗為不豫,此人日后需要加以提防!而另外兩人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則是因為他們那讓我感到熟悉異常的名字。</br></br>范疆!</br></br>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