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都督,看來張飛還是不在太平!”聽了城上廖化的喝罵之后,呂蒙恭聲對正在觀察城頭情況的周瑜說道。</br></br>“恩!”周瑜微微點了點頭,但面上并未露出任何輕松的表情,“子明,注意加派斥候留意秣陵方向的情況!”</br></br>“都督,您是擔心……”呂蒙驚異地看著周瑜說道。</br></br>“恩……”周瑜凝望著遠處的城垣,沉聲說道。呂蒙只是把廖化的話當作打擊自軍士氣的“妄語”,但周瑜卻已作好了最壞的準備。</br></br>太平東城樓上“元儉大哥,周瑜到底打算做什么?”望著城外越堆越高的土丘,關(guān)平面露不解之色,朝身邊的廖化詢問道。</br></br>“或許周瑜是準備讓弓箭手居于土丘上,借以增加弓箭的射程……”廖化也有些不太確定地說道——周瑜軍所堆壘的土丘并不是很大,至多能夠容納300名弓箭手居于其上。但僅只300名弓箭手對攻城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場。</br></br>“他們把什么東西搬上土丘了……”眼尖的全琮突然出聲說道。</br></br>金疇、廖化、關(guān)平等人急忙沿著全琮所指的方向放眼望去……</br></br>此時,周瑜軍的壘土行動已經(jīng)停止——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一座高約丈余、直徑約有14丈、上窄下寬的圓柱狀土丘便巍然矗立在了太平城外。隨即,數(shù)十名江東兵陸陸續(xù)續(xù)將一些奇特的木制器件搬上了土丘,并開始乒乒乓乓地鼓搗了起來。</br></br>一盞多茶的工夫后,在金疇、廖化等人驚異的目光中,那些零零碎碎的木制器件竟被組裝成為八架結(jié)構(gòu)奇特的器械。</br></br>“投石機(注:投石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不過射程威力比較有限。后經(jīng)劉曄改良為“霹靂車”,射程和威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并在三國中后期得到較廣泛的應(yīng)用。)???”戰(zhàn)陣經(jīng)驗相當豐富的廖化很快就辨認出了這八架器械是何物,但同時。他眼中地的不解之色卻變得更濃。</br></br>“廖校尉,那便是投石機?”全琮急切地向廖化詢問道。由于投軍時間較短,全琮還從未見識過真正的投石機,也只是在兵書上看過有關(guān)投石機的記載。</br></br>“恩!但跟我以往所見過的有些不太一樣……”廖化點了點頭,語氣中不無疑惑地說道,“周瑜糊涂了么?投石機的射程不到百步,就算放在土丘之上,也就至多能達到百五十步。他那八架投石機距我城池三百步。根本派不上任何用處。但周瑜為何“……在連續(xù)幾日的交鋒中,廖化已知周瑜是那種謀定后動之人,絕不會做什么無謂之舉,因此才倍感疑惑。</br></br>“……”連閱歷最豐富的廖化都感到不解,其余地金疇、關(guān)平等人就更是不明所以了,只能以困惑的目光留意著周瑜軍的后繼舉動。</br></br>城外的土丘上,200名身形彪悍的江東兵已替下了起先那數(shù)十名負責安置拋石機的士兵,并被平均地以每架拋石機25人分配開來——25人中,有20人列于拋石機前方,每人執(zhí)一根約三指寬的拉繩。其余5人則呆在拋石機的后方。另有數(shù)百名士兵負責不停地往土丘上搬運石頭。</br></br>在土丘之前約50步遠的空地上。1500名弓箭手排成密集的三層連射陣型,將拋石車死死地護衛(wèi)在身后。其余近4000名槍、盾等近戰(zhàn)步兵則嚴陣以待在旁側(cè),隨時準備聽令對城池發(fā)起直接沖擊。</br></br>“都督。一切皆已就緒!”看到各部士卒傳來地信號,呂蒙急切地向周瑜稟報道。</br></br>“傳令,命拋石機轟砸城門,其余各部暫且待命!”周瑜眼中精光微閃,沉聲下達了攻擊命令。</br></br>“敵軍要拋石了,小心一些!”看清了土丘上敵軍地舉動后,廖化雖然并不認為周瑜軍拋石機的射程能夠達到城池,但行事一向謹慎的他還是立即出聲提醒城樓上地士卒。</br></br>“嘎吱~!”隨著一陣奇異的摩擦聲,8塊約有4、50斤重的石頭幾乎同時從拋石機上飛出,在天空中劃出了一道高高的弧線。隨即重重地落了下來。但可惜的是——石頭所落下的地方距離城墻居然還有近150步。</br></br>“呼~~!“城樓上的金疇、關(guān)平等人長出了一口氣,有些緊張的神經(jīng)也不由得松弛了下來。</br></br>“元儉大哥,果然跟你說的一樣——他們的拋石機只能達到150步地射程!”關(guān)平笑著對廖化說道。</br></br>“看來周瑜白費了這么多力氣……”金疇笑著點點頭,附和著說道。</br></br>就在這時,周瑜軍拋石機拋射的第二輪8塊石頭再次飛向城池,但仍然是在距城池約150步的地方落了下來。</br></br>“不對!”廖化仔細地觀察了敵軍拋石機的投射過程,面色變得更加嚴肅,沉聲說道,“敵人的拋石機還沒有盡全力。他們的射程絕對不止150步!”</br></br>“什么???”金疇等人一齊愕然地看向廖化。</br></br>“元儉,到底怎么回事?”金疇不解地詢問道。</br></br>“剛才兩輪僅是試投而已……”正待為眾人解釋,但突然間廖化眼中現(xiàn)出驚駭之色,急聲喊道,“小心!”</br></br>“唿~~”第三輪的8塊石頭帶著忽忽風聲,再次疾飛而出。但這次,射程竟然遠遠超過了150步,直接到達了城墻,其中有一塊石頭甚至徑直朝廖化等人所在位置砸了下來。</br></br>廖化一把推開首當其沖的全琮,隨即自己也往旁邊急閃身形。</br></br>“轟!”50來斤石頭重重地落在了城樓上,強大的沖擊力直接將巖石地面砸出了一個小坑,隨即又繼續(xù)向前滾動,兩名士兵不及閃躲,立時被擊成一死一傷。</br></br>與此同時,另外7塊石頭也重重地撞在了城墻上,在震天地巨響中,城樓竟似微微晃動一下。</br></br>“嗬~~”跌坐在地的全琮驚魂未定地連續(xù)喘著粗氣。感激的目光看向廖化。滿以為拋石機肯定不可能射到城墻這里,全琮對突如其來的危險根本沒有一點防備。若不是廖化那一把,全琮恐怕非死即傷。</br></br>“小心躲避敵軍投石!”</br></br>“弓箭手退后!”</br></br>“狼牙營上前,每什士卒集于一處,結(jié)密集盾陣!”</br></br>廖化立穩(wěn)身形之后,顧不得探究為何敵軍的拋石機竟能達到如此射程,立即大聲喝令起來。</br></br>“唿~!”“唿~!”“唿~!”</br></br>土丘上的周瑜軍拋石兵們熟練地將一輪又一輪地“石雨”傾向太平城樓。起先,石頭落下的方位還比較雜亂無章。但漸漸地,石頭開始集中于城門那一點。</br></br>“轟轟轟……”以高高地拋物線落下的石頭,怕不有千斤之力,把城門撞得巍巍直顫。過不多時,厚重的木制城門開始被砸的變形,不少地方甚至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裂縫。</br></br>“元儉,這樣下去,城門肯定堅持不了多久。,必須出城把那八架拋石機給毀了!”在石塊砸門的間隙,金疇大聲向廖化說道。周瑜軍的拋石機在300步外,而劉備軍弓箭手的最大射程只有250步。如果不出城。根本就拿那些拋石機沒有一點辦法。</br></br>“文安兄,出城攻擊拋石車恐怕是正中周瑜地下懷——你看,周瑜的兵馬幾乎全部集中在拋石機的前后左右。咱們出城攻擊的兵馬若是少了。極有可能被其包圍;出城的兵馬若是多了,城防又會變得薄弱,姑孰河上還有近1000多江東水軍,指不定他們就會登岸攻城!”盡管知道放任敵軍的拋石車這樣砸下去,后果肯定會非常嚴重,但廖化還是理智地認為應(yīng)當固守。</br></br>“就這樣任他們砸么?”經(jīng)歷了初時的不安之后,關(guān)平已漸漸恢復了平靜,“軍士們已經(jīng)有了百多人的傷亡。而且一旦城門被破,敵軍便可乘機攻進城內(nèi)了,到時局面就無法控制了……”</br></br>“敵軍只有八架拋石機。能夠拋投的石頭有限。城門是死物自是不易閃躲,但人卻是活物,只要看準了石頭的來勢,減少傷亡應(yīng)該不難。”廖化一面以手勢指揮士兵注意閃躲投石,一面大聲回道,“至于城門,即使被破也無大礙,只要咱們能夠據(jù)守住城門內(nèi)側(cè),敵軍也不會那么容易攻進來!”</br></br>“只要能夠堅持過這一、兩日。等到將軍擊滅了敵軍偏師,周瑜想不退也不行了!”在這危急時刻,廖化豐富地戰(zhàn)陣經(jīng)驗就體現(xiàn)出了作用——不但能夠讓自己冷靜下來,而且還能夠想辦法撫慰身邊地其他人。</br></br>“元儉大哥說得對!”關(guān)平仍略顯稚嫩的俊顏上流露出無比的堅定,慨然說道,“咱們只要能守住太平,等到三叔回師,就該跟周瑜算總帳了!”</br></br>“恩!”金疇略一思索,點頭認可了廖化地話,隨即沉聲對關(guān)平、全琮二人說道,“定國,子璜!你們先下城樓,各領(lǐng)1000人在城中待命,一旦敵軍準備沖城,你們務(wù)必要將敵人堵在城外!”金疇如此安排,一則的確是出于守城的需要,二則也是擔心關(guān)、全二人出什么意外——關(guān)平和全琮,一個是關(guān)羽之子,一個是吳郡太守全范之孫,身份不比尋常人,呆在敵人的投石、流矢隨時可能招呼到的城樓上,實在太過危險。</br></br>“是!”關(guān)平和全琮齊聲領(lǐng)命,隨即相攜離開了城樓。</br></br>“真能沉得住氣!”凝望著遠方城樓上的情形,周瑜也不由得微感愕然——以拋石車不停砸城,一則確是為了砸開城門,殺傷守軍,但此外,周瑜也存了激敵出城的目的。但現(xiàn)在城門將破,城中的守軍卻是如縮進殼中的烏龜一般,任打也不不還手!</br></br>土丘上地這八架可拆可裝、而且射程遠超一般的拋石車,其實并非由江東軍自己制造,而是兩月前由許昌曹操所贈。這種結(jié)構(gòu)頗為奇特的拋石機,乃是曹操麾下謀士劉曄劉子楊在原有拋石車的基礎(chǔ)上改良而成,名曰“霹靂車”,射程是以前拋石車的兩倍,威力、投速也更勝許多,實是攻、守城池極佳的工具。但也因其結(jié)構(gòu)復雜奇特,制作要求極高,所以仿制極難,周瑜曾命江東工匠照樣仿照,但仿制出的“霹靂車”與曹操所贈的那八架霹靂車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此次兵發(fā)丹陽,周瑜將這八架“寶貝”都一并帶了過來,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將它們交給了勢力更為強勁的水軍保管。</br></br>“轟~~!”新一輪地砸石過后,千創(chuàng)百孔的太平東城門終于再也堅持下去,轟地一聲被砸了開來。</br></br>通往城內(nèi)的道路已然洞開!</br></br>“傳令,命拋石機繼續(xù)轟擊城樓,但避開城門所在!”</br></br>“傳令,命盾兵掩護弓箭手,以‘云陣’壓制城頭敵軍!”</br></br>“傳令,命陳武領(lǐng)軍自城門處攻進城內(nèi)!”</br></br>周瑜沉著冷靜地下達了一道道命令。很快,各部士卒都開始行動了起來。</br></br>“嗾~!”“嗾~!”“嗾~!”周瑜軍1500弓箭手憑借手中優(yōu)質(zhì)良弓的射程優(yōu)勢,以攻城箭陣——云陣,向城頭的守軍傾瀉著一波一波的箭雨。</br></br>與此同時,除作為后備隊的1000人外,其余3000名近戰(zhàn)步卒在陳武的率領(lǐng)下開始朝洞開的城門逼近了過去。</br></br>“狼牙營,防箭盾陣,掩護弓箭手射擊,同時注意規(guī)避敵軍投石!”</br></br>“弓箭手,射擊攻城敵軍!”</br></br>金疇和廖化不斷地呼喝著城上的守軍一面抵擋敵軍攻擊,一面攻擊準備迫近城池的敵軍。而至此時,金疇才發(fā)現(xiàn)——周瑜軍箭陣的攻擊強度,起碼比第一日“佯攻”之時要強上一倍,簡直有讓人窒息的感覺。也虧得有狼牙營在此,若是一般士卒,根本就堅持不下去。</br></br>在飛石和箭陣的掩護下,陳武部士兵未費多大力氣就已進至城門下,隨即開始朝城內(nèi)發(fā)起瘋狂的沖擊。</br></br>“都督,看來破城不遠了!”呂蒙興奮地對周瑜說道——在通常情況下,攻城的一方只要能夠順利破門攻進城內(nèi),守軍的士氣便會土崩瓦解,基本奪城也就成為定局。</br></br>“報~!”還未等周瑜有所表示,突然一名士兵來到周瑜跟前,大聲稟報道,“水師蔣郎將有急書呈與都督!”</br></br>“都督!”呂蒙從那士兵手中接過一封絹書后,轉(zhuǎn)呈給了周瑜。</br></br>“什么?廬江竟已如此……”饒是周瑜平時如何冷靜從容,這封絹書上的內(nèi)容還是讓他面色劇變,身體竟不自主地晃動了一下,險些栽下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