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為慶祝時隔七周后,再被編輯大人賞賜推薦,灑淚再解一章,希望大家多收藏,多推薦!謝謝了!</br></br>“劉表竟然真的準(zhǔn)備招大軍回師?”魏延大感詫異地說道,“奇襲荊州的江東軍至多3、4000人罷了。劉表應(yīng)該隨隨便便就從襄陽附近郡縣召集個萬把人馬,擊退這幾千江東軍根本不成問題,何必勞師回援?”</br></br>“將軍,荊州軍這一退,我軍的境地就有些不妙了!”李通接口說道。</br></br>“恩~!”我點了點頭,沉聲說道:“荊州軍如果能安全撤退倒也罷了,就怕他們想退都退不了,那樣才是真正的壞事!”</br></br>“將軍,這如何解釋?”甘寧由些不解地問道。</br></br>“如果荊州軍能夠安然退回荊州,縱然暫時緩解了江東軍的危局,但至少還可以對其保持強大的壓力,使江東軍必須留大量軍力于西路進行防備,若如此,則我們這邊形勢也不會過于吃緊。怕只怕,周瑜會利用這個撤退的機會,施展手段乘機一舉擊破荊州軍。若荊州軍遭逢大敗,失去對江東的威脅,那周瑜便可騰出手來對付我軍!”</br></br>“將軍,縱然周瑜率軍親至,咱們也不怕他!”魏延氣血上涌,激動地說道。</br></br>“……嗤…!說得如此輕巧!”李通輕嗤一聲說道:“周瑜此人用兵頗為不凡,若其率江東軍主力回師,我軍雖不懼其反攻廬江。但我軍若是要南下進取江東,面對占據(jù)江東地利之便的周瑜軍,恐怕也會變的難上加難!”</br></br>被李通搶白之后,魏延面上稍稍顯得有些難堪,但仔細思索了片刻后,竟然點了點頭認(rèn)可了李通的反駁。</br></br>見一貫身負(fù)傲骨的魏延面對自己的駁難竟然毫不動怒,李通眼中也不由的隱現(xiàn)出一絲復(fù)雜之色。</br></br>我一直留意著李、魏二人,見到他們?nèi)绱吮憩F(xiàn)反應(yīng),也不由得暗暗覺得有些好笑——盡管兩人曾有過較大的過節(jié)(主要是李通痛恨魏延)。但在共事了一段時間后,兩人其實也有些惺惺相惜,在許多問題上他們的觀點往往會驚人地一致!但魏延雖有心向李通告罪,李通卻有些拉不下臉來原諒魏延。當(dāng)然,在我看來,是非常希望兩人能夠盡棄前嫌的,畢竟他們二人都是上等的將才,將來可能都要獨當(dāng)一面,若是總這樣“斗”下去,實在不是什么好事!</br></br>“文達所言甚是!若是如此,我軍與江東軍必然會陷入僵持消耗之戰(zhàn),如此下去,對我軍著實有些不利!”我輕輕放下手中絹書,沉聲說道:“當(dāng)然,也有另外一個可能!如此能夠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對我軍而言將是最為可喜的局面。”</br></br>“什么情況?”魏延面現(xiàn)喜色,急色問道。</br></br>“就是荊州軍在撤退途中,遭逢周瑜率軍突襲之下并未潰散,反而與其展開血戰(zhàn),雙方戰(zhàn)成兩敗俱傷之局!”我眼中也不禁流露出渴望之色,“若如此,則我軍渡江南進的機會就成熟了!”</br></br>“興霸,除繼續(xù)騷擾江東水軍之外,我還要交給你另一個重要任務(wù)!”我沉聲對甘寧說道。</br></br>“請將軍吩咐!”甘寧立即躬身抱拳,慨然說道。</br></br>“派遣人手潛往江夏、黃石一帶,12時辰打探荊州、江東兩軍軍情。一旦有重大情況,即刻回報,以便我軍早做應(yīng)對!”</br></br>“將軍放心,我這就讓承淵去安排人手!”甘寧點頭應(yīng)道,隨即舉步離開大廳。</br></br>“諸位!”我舉目在廳中眾將校身上巡視了幾遍,隨即沉聲說道:“下面這幾日可能將直接關(guān)乎我軍能否順利兵進江東!希望諸位統(tǒng)領(lǐng)好各自軍馬,做好一切作戰(zhàn)準(zhǔn)備!一旦條件成熟,我們便即刻揮師渡江,進襲江東!”</br></br>“是,將軍!”廳中將校齊聲應(yīng)道。</br></br>戰(zhàn)機,現(xiàn)在欠缺的就是一個好的戰(zhàn)機!</br></br>但這個戰(zhàn)機是否會來臨,卻不是能由我決定的——而是完全在乎于荊州軍和江東軍!現(xiàn)在我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這個戰(zhàn)機的出現(xiàn)。但只要這個戰(zhàn)機出現(xiàn)了,我就要迅速地察覺并且抓住它!………….</br></br>七月二十一日晚,在我的焦急等待中,甘寧派出的探哨士兵終于有了回報,但傳回得卻是一個相當(dāng)不妙的消息————荊州軍蔡瑁部慘敗于周瑜軍之手!</br></br>負(fù)責(zé)打探情報的丁奉捕獲了幾名潰散的荊州軍士兵,從這些士兵的口中了解了蔡瑁兵敗的大致過程、原由————在蔡瑁撤軍回師途中,其軍中突然間生出了許多謠言:或曰江東軍已經(jīng)襲取了江夏,徹底切斷了荊州軍的的歸途;或曰荊南路的蒯越軍遭遇了埋伏,已全軍覆滅;甚至還有人說連襄陽也已被江東軍攻破,荊州牧劉表被擒殺……林林總總的謠言不一而足,但無一例外都是在描述荊州軍的戰(zhàn)局如何如何不利……并不了解實際情況的蔡瑁部士兵原本就對自家大軍的突然撤退感到疑惑,聽到這些謠言之后,心中疑竇更生,軍心被極大地動搖。而此時,周瑜也乘機率水、步兩軍對蔡瑁軍發(fā)動尾隨突襲,在江東軍前所未有的猛攻之下,軍心渙散的蔡瑁軍后隊首先“炸營”潰退起來,隨即便引起了連鎖反應(yīng),混亂潰散由后隊蔓延至前隊,到最后,任荊州軍將官如何呼喝約束,也已收拾不住了。失去控制的荊州軍直是兵敗如山倒…………</br></br>七月二十二日,就在我與李通、魏延諸將緊急商議周瑜軍大勝之后會否即刻回師返擊我軍、以及我軍該當(dāng)如何應(yīng)付這可能的威脅時,負(fù)責(zé)打探江東、荊州兩軍情報的丁奉出人意料地回到了廬江,而且還帶回一個人————另一路荊州軍統(tǒng)帥蒯越所派遣的使者!</br></br>這名使者給我傳遞了另一個震撼性無限的消息————在蔡瑁軍兵潰如潮的不利情況下,荊州軍蒯越部在三日內(nèi)連破陽新、下雉數(shù)城,以駭人的速度進逼至柴桑城下,竟是意欲一舉端掉孫權(quán)老巢。得知柴桑遇險的消息后,周瑜不得已之下,只能放棄了對蔡瑁殘軍的追擊,急速提師返回柴桑救援,終在城池即將告破之際及時趕回柴桑。在柴桑城外,蒯越軍與周瑜軍展開了異常慘烈的激戰(zhàn)。蒯越軍兵馬較多,周瑜軍則是較為精悍,激戰(zhàn)之下,雙方傷亡均頗為慘重。在僵持不下、自家暫時又無兵可援救的情況下,蒯越想到了一個打破僵局的辦法——派遣使者乘夜秘密渡江,前來廬江,向我軍求援!說來也湊巧,這名“幸運”的使者在搭乘小船渡江時,恰好遇上乘夜色打探情報的丁奉,一番廝斗后,由于水性不佳最終被丁奉擒獲。當(dāng)丁奉拷問及使者的來歷和去向時,此人起初口風(fēng)極硬,什么也不愿回答。但在得知丁奉是來自廬江劉備軍后,這使者竟然主動透露出自己的來歷去向。問明情況后,丁奉也知此事關(guān)系重大,不敢怠慢,便親自駕船將其送至廬江。</br></br>“張將軍,現(xiàn)今我家蒯督已率大軍將江東軍主力死死拖住,江東如今已無兵可援柴桑,只要將軍您提師渡江,從側(cè)后奇襲周瑜,則破江東必矣!若此役能消滅江東軍主力,合我主與劉皇叔兩家之力,掃平孫氏,平分江東只在返掌之間而已!”蒯越的使者言辭異常懇切地勸薦道,“還請張將軍莫要遲疑,極速發(fā)兵,否則良機一失,便再難尋覓!”</br></br>“尊使所言甚是,如此良機,豈能錯過,我正有意提軍渡江!”見那使者眼中隱現(xiàn)一絲喜色,我微微一笑著問道:“我看尊使相貌不凡、兼資文武,與公頗有一見如故之感,不知尊使可否賜教尊姓大名!”說此人文武雙全倒也不是刻意說他好話————首先此人在言語上頗富機鋒、邏輯性極強,而且很能蠱惑人,顯然應(yīng)是身具謀略之輩。更難得的是,在武藝上他竟然也能夠與丁奉這小子戰(zhàn)成難分勝負(fù)之局,若不是因為水性不熟之故,丁奉能否戰(zhàn)敗他還是莫大的疑問。這樣文武雙全的人才是相當(dāng)難得的了,倒是讓我對此人的身份好奇起來。</br></br>“啊~~?”這名衣著打扮極像一名普通士卒的使者,似乎沒有料到我竟然會問他這個“無名小卒”的姓名,楞了一下后,愕然回道:“回張將軍,小人姓李名嚴(yán),草字正方,南陽人士!”</br></br>竟然是李嚴(yán)?!!!這就難怪了!在原先的歷史軌跡中,此公乃是大哥臨終時,與諸葛亮并列的托孤重臣,雖然在后期因為辦事不利、推委責(zé)任、濫殺屬下為己頂罪等不良行徑被去職為民。但僅以才干論,李嚴(yán)卻絕對稱得上是蜀漢的第一等人才,上馬可為將,下馬可為相(注:李嚴(yán)曾代替諸葛亮掌管丞相府事)。李嚴(yán)是南陽人,此時在荊州軍效力倒也是正常的,看來他應(yīng)該是在后期才從荊州跑到益州去,成為劉璋手下的。</br></br>“素聞南陽李正方才高當(dāng)世、有勇有謀,原來就是足下,實在是幸會!”我面上現(xiàn)出異常熱情的神色,起身舉步來到李嚴(yán)的身旁。</br></br>“啊~!將軍過獎了,嚴(yán)著實不敢當(dāng)!”李嚴(yán)又驚又喜地向我微施一禮,自謙說道。</br></br>“以正方如此大才,在劉荊州麾下當(dāng)居要職了!”我笑著對李嚴(yán)說道。</br></br>李嚴(yán)面色微微一暗,稍有些不自然地說道:“將軍謬贊了,嚴(yán)之才實不足掛齒,如今僅任長沙郡巴丘縣門下亭長一職!”</br></br>“竟然如此大材小用,可惜!可惜!不知正方可有意投靠我家兄長,以你之才,出將入守只在返掌之間耳!”我神態(tài)懇切地對李嚴(yán)說道。</br></br>“呃~!”李嚴(yán)著實沒有想到初次見面之下,我就如此直白地想要招攬他。只見他的神色不斷變化,顯然是有些心動,但最后……</br></br>“將軍厚愛,嚴(yán)實愧不敢當(dāng)!”</br></br>“惜哉!惜哉!”我搖了搖頭,嘆了口氣——招攬人才果然不是那么容易的!</br></br>“正方不愿屈就,飛也不敢勉強。只希望日后有緣吧!”</br></br>“多謝將軍體諒!”李嚴(yán)躬身再行一禮說道:“張將軍,這出兵之事……”</br></br>“正方放心,出兵之事刻不容緩,我自然知曉。”我笑著說道,“正方可先行下去休息片刻。我這里即刻就與帳下諸將商議出征之事!”</br></br>“那李嚴(yán)先行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