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六章 蓄勢待發(fā)
解決了賬務(wù)的事,楊一清也就放心大膽的把賬本都交給了手下人去處理,自己則跟江夏一起出了衙門去喝茶。
上班時間私自脫崗是一種瀆職的行為,可是這最大的頂頭上司是自己女婿,就算瀆職又有誰敢多嘴?
離著戶部不遠(yuǎn)處便是西江米巷,楊一清拉著江夏到西江米巷一家十分不起眼的小茶館里坐下,要了一壺“抱月羅漢”。
這茶的名字江夏還從來沒有聽說過,等到老板把茶水上上來,江夏喝了一口后學(xué)現(xiàn)。這茶清香宜人,香甜可口,當(dāng)?shù)蒙鲜且坏纫坏暮貌琛?br/>
江夏偏了偏腦袋,頗為欣賞的又喝了一口茶。
楊一清敲了敲江夏面前的桌子,說道:“你特地來找我,不可能就僅僅是為了來喝茶的吧?”
江夏笑了笑,說道:“女婿遠(yuǎn)出歸來,特地來給自己老丈人請安,這不是合情合理的事兒嗎?”
“得了吧,就你還來給我請安?省省吧,我的宰執(zhí)大人。”
江夏搖了搖頭,對于自己跟楊一清兩個之間,根本就不像翁婿感覺有些煩惱。
不過楊一清倒是沒有猜錯,江夏前來的確是有事找他商量。
江夏把自己在望京縣遇到的一切說給楊一清聽了一遍,楊一清聽過以后眉頭立刻皺了起來,說道:“這是有人在故意給你潑臟水啊。”
“嗯。沒錯。”江夏點(diǎn)了點(diǎn)頭。
“那你準(zhǔn)備怎么辦。”楊一清問。
江夏翻了翻白眼,道:“我要是知道怎么辦,這還用的著來找您老請教?你老奸巨猾……噢,不是。你老將出馬,一個頂倆。我就是來問問你,對于這種捧殺,一般應(yīng)該怎么做。”
楊一清沒好氣地看了江夏一眼,很明顯他對江夏那句“老奸巨猾”很是不喜歡。
不過無論怎么說,眼下也是自己的女婿被人欺負(fù)了,當(dāng)岳父的怎么也會替他想辦法出頭。
楊一清輕輕撫摸了一下自己下巴的胡子,想了想后說道:“這官場之中爾虞我詐,相互之間有所爭斗時。不是竭力誣陷對方,就是竭力捧殺對方。對于這兩者,其實(shí)應(yīng)對的辦法都很簡單。”
“很簡單?怎么個簡單法?”江夏知道自己這次算是問對人了,他從望京回京師的路上一直就在想如何應(yīng)對,但就是沒有想到任何好的辦法。
但是沒有想到,楊一清一張口就是,“都很簡單”。
楊一清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說道:“辦法就是一個,移禍江東,借力打力。”
“移禍江東?借力打力?”江夏眉頭微微皺著,問道:“岳父大人,能不能說明白一點(diǎn)兒?”
楊一清站起身來,說道:“為父先去如廁,你自己慢慢想吧。”
江夏點(diǎn)了點(diǎn)頭,然后仔細(xì)思量著楊一清這句話。
這一邊想一邊等,足足一炷香的時間,楊一清竟然都沒有回來。江夏站起身來,準(zhǔn)備去找一找楊一清。
茶館的掌柜走過來,對著江夏行了一禮道:“客官,楊大人讓我轉(zhuǎn)告你,如果你找他的話,那他已經(jīng)走了。他讓你順便把茶錢給結(jié)一下。”
“走了?”江夏微一錯愕,然后隱隱有些不安地問掌柜:“茶錢多少銀子?”
掌柜看了江夏一眼,態(tài)度謹(jǐn)慎地說道:“八……八百兩銀子。”
“八百兩?為什么?”
“因?yàn)闂畲笕颂崆邦A(yù)定了未來一年的茶水。”
江夏一陣無語。他自然是不可能隨身帶著八百兩銀子的,最能將手上一枚玉扳指遞給掌柜的暫且抵押,晚一點(diǎn)兒他再派人來贖回。
在回逍遙山莊的時候路上,江夏還是在想楊一清那八個字:“移禍江東,借力打力。”
想到最后終于有了一點(diǎn)頭緒,不過江夏卻覺得自己想到的這辦法恐怕是有些無恥,也不知道楊一清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
不過最后江夏想了想,對于一個連自己女婿都坑的人,還能指望他能想出什么光明正大的手段?
江夏當(dāng)即決定下來,就用自己想的那一招。
次日,大明日報碩大的標(biāo)題,上面寫道:“宰執(zhí)江夏親口所言,今生最敬之人,惟介夫先生耳。”
然后報紙的下面,寫了一長篇江夏對于楊廷和各種敬仰,各種欽佩的話。
這份報紙被楊廷和看見了以后,楊廷和輕笑了一聲,搖了搖頭嘆道:“就這樣就想破我的局?這未免也太小瞧老夫了吧。”
楊廷和立刻命人撰稿,送到了大明日報。稿子的標(biāo)題就是:“當(dāng)朝顧命煮酒論英杰,千古以來誰可與江夏齊肩?”
江夏看過以后,又立刻在報紙上回復(fù)對楊廷和的敬仰。
兩人這么一來一回,足足占據(jù)了大明日報連續(xù)十天的頭版頭條。
而楊廷和這才現(xiàn)了一件事,原本他是在力捧殺江夏的。但是現(xiàn)在卻一下變成了他和江夏在互相吹捧,京師里面已經(jīng)慢慢開始在有楊廷和與江夏相互吹捧的言談了。
不過不管是吹捧還是其它,至少京師的百姓都看出來了,江夏和楊廷和關(guān)系原來是很好了。并不像外界傳言的那樣,什么明爭暗斗、爾虞我詐。
我呸!你見過這樣相互夸獎,相互欣賞的對手嗎?
當(dāng)然,楊廷和很快反應(yīng)過來,所以干脆就不回應(yīng)了。
楊廷和這一不回應(yīng),江夏立刻加強(qiáng)了攻勢。他以一篇《初識介夫先生》為題目,開始述說楊廷和對他的影響,以及楊廷和對他的照顧。
然后再以《和介夫先生》同朝為官,來繼續(xù)述說。
那感情之真摯,感激之深切,通過那洋洋灑灑的文字,讓滿京師的百姓都感受到了。
就在江夏把這種印象加深到最大,情緒推到最高時,江夏終于祭出了他那一篇《請不要讓我敬佩的人難做》。
在這篇文章里面,江夏非常直白地點(diǎn)出來了,大明的一些官員,刻意拍他的馬屁。
有給他樹碑立傳的,有給他雕像建廟的,還有給他著書歌功頌德的。
他在文章中表示,由于楊廷和大人一向?qū)λ苷疹櫍芴岚巍K岳舨康娜耍瑫詾闂钔⒑痛笕讼矚g下面的官員這樣做,從而給這樣做的官員們給予吏部績考時的優(yōu)考。
江夏表示,這令楊廷和大人很是煩惱和為難。
因?yàn)椴唤o優(yōu)考,官員們會認(rèn)為他對江夏可能會有什么不滿,但是給了,又引起了天底下一股不良的風(fēng)氣。
所以江夏在文章里直言點(diǎn)出。
今后誰要是再這樣做,就建議吏部將其人立刻罷官免職,永遠(yuǎn)不得錄用。
罷官免職,永遠(yuǎn)不得錄用。
這句話原本江夏是不能說的,說了就會有越權(quán)的嫌疑。但是現(xiàn)在他在報紙上,用“建議”的方式說出這句話,這樣就沒有人能夠挑他的毛病了。
同時,江夏也把自己的意思傳達(dá)了出去。
楊廷和一看到這篇文章,頓時覺得自己不能不出手了。
他感覺《大明日報》上表了自己的一篇文章,題目是《子曰:子路受人以勸德,子貢謙讓而止善》。
文章里,楊廷和引用了孔子和其弟子子路、子貢之間,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故事。
大致是說子路救了一個小孩,小孩的父親送他一頭牛。
子路收下了,有人說子路做好事要回報,不君子
但孔子表揚(yáng)他,說:這樣以后會有更多的人做好事。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卻不向國領(lǐng)取金錢。
孔子說子貢,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從此以后,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楊廷和不愧為文壇的宗師級人物,通過這樣一個故事,他引出結(jié)論。
江夏本來就做的很好,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件事。朝廷如今鼓勵大家傳頌江夏的好,并不是想要拍他的馬屁,而是想要把他樹立成榜樣,以供大明的官員學(xué)習(xí)。
這樣一篇文章,雖然表面只是解釋了一下那些為江夏樹碑立傳的事,以及吏部為何會鼓勵這些事。
但實(shí)際上,卻暗指江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心只把人往壞的方面想,而不往好的方面考慮。
江夏看到了楊廷和這一篇文章,頓時明白這是圖窮匕見,真正過招的時候到了。
而這個時候江夏再去反駁,那看起來就是在隔空進(jìn)行爭論戰(zhàn)。
江夏二話不說,直接在大明日報上承認(rèn)了錯誤,表示一定會自我反思,自我醒悟。
江夏這樣的態(tài)度倒是令楊廷和沒有想到,按照楊廷和對江夏的了解。這個時候他應(yīng)該是會一舉個幾十上百篇花團(tuán)錦簇的文章,逐字逐句的把他的話駁斥的體無完膚才對。
楊廷和感覺有些不對勁,一般來是,事出反常必有妖。江夏這樣一個應(yīng)對,不僅讓楊廷和感覺自己一記重拳打在了棉花里面,同時還令他不禁懷疑江夏肯定接下來會有一記凌厲的招式。
真正高手過招,對方還沒出招就能感受到強(qiáng)烈的氣勢。
此時此刻,楊廷和整個人都提防起來,因?yàn)樗呀?jīng)感受到了江夏在蓄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