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你們這些人啊!都該殺!(第三…
崇禎站在一邊,也不多問了,就看著這群差役是如何收稅的。
他還是第一次親眼看見大明最底層的稅收是什么樣子。
那些差役都有任務(wù)在身,也不便與崇禎多聊。
幾個差役從那婦人家里拿出一點點米,那婦人哭得更是凄涼。
一邊一個老大爺?shù)溃骸皫孜还贍敚銈兙托行泻茫偈账乙稽c吧,她丈夫去年在北方戰(zhàn)死了,家里沒男人,母子倆相依為命,日子不好過啊!”
“去你的,老東西,你要是再敢多嘴,打死你!”
那個老人也不敢再多說話了。
他們將那些米倒入斛中。
那斛早就倒?jié)M了,堆起來,形成一個尖尖。
這在明朝的稅收中叫“淋尖”,本來剛開始只需要把斛填平來計算的。
但要不斷的加派,所以歷史上的明朝官府就開始玩“淋尖”這種把戲。
那加派是什么意思呢?
加派其實就是耗羨。
例如你今年要交一斗糧食的稅上去,一抖大概是12斤,看起來是不多,但收稅的人會跟你說,要加派,因為途中運(yùn)輸有損耗,運(yùn)糧的人也要吃喝拉撒,這些要加進(jìn)去。
加派一般是多少呢?
一般可能是征稅的兩三倍,甚至可能出現(xiàn)五倍。
耗羨這種東西是沒有衡量標(biāo)準(zhǔn)的,沒有標(biāo)準(zhǔn)的東西,就是人說得算,一旦人主觀說得算了,就喜歡亂來了。
這叫張口叫來。
例如此時,這位婦人就問道:“官爺,今年我家只需要交一斗糧食,為何你們卻收了六斗,求求給我們留點吧!”
那大漢非常不耐煩道:“都跟你們說了,加派!現(xiàn)在朝廷在打仗!要加派!北邊的士兵們吃不飽,誰來保家衛(wèi)國!你們這群不懂知恩圖報的家伙!”
這話一出口,一邊的崇禎當(dāng)場頭皮就炸了。
這尼瑪耗羨是正稅的五倍,這真的是要把老百姓的血吸干啊!
難道大明的稅不高,但是老百姓卻餓死的餓死,造反的造反。
這種事正史中自然是有記載的,但此時親眼所見了之后,崇禎還是忍不住心里冒火啊!
這些耗羨有兩個用途:一是相當(dāng)一部分到了私人口袋里,例如地方上的官員、鄉(xiāng)紳、還有惡霸,這些都是一家人,眼前這位差役,就是惡霸,他說的攤派,其實有一部分就是要進(jìn)他自己的口袋的。
另一個用途就是在運(yùn)輸?shù)倪^程中,那些人毫無節(jié)制的吃喝。
反正都是從底層人民那里收刮來的,又不是出的他們的血。
可這特么的,底層人民被這樣收刮完了,基本上又要冒出幾個李小哥來暴走了。
朕在北邊帶著兒郎們辛辛苦苦打仗,你們卻在地方上強(qiáng)取豪奪啊,還接著北邊打仗的名義來強(qiáng)取豪奪。
很好嘛,反正收稅的時候,都把鍋往朝廷甩,往朕的頭上甩了!
朕現(xiàn)在倒是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背鍋俠了!
崇禎忍不住道:“這位官爺,我記得,朝廷是廢除了人頭稅的,而且已經(jīng)也永不加賦了,這位大姐今年正稅要交多少呢?”
他見崇禎居然問話了,也不敢輕易冒犯,便道:“咱們都是按照縣太爺?shù)囊?guī)矩來收的,縣太爺也是按照朝廷的規(guī)矩來收的,不能多收一點點。”
“那她的正稅到底是多少呢?”
沒有人說話,這個大漢也面色微微發(fā)沉,道:“這位軍爺,咱們是在為朝廷收稅,您在這里過問這些,是不是不太合適?”
他也不怕崇禎,這大明的地方軍政是分離的,軍官是絕對不能干涉民政的,收稅是知縣的事,是朝廷的事,是天大的事,就算軍隊也不能亂來。
他上面可是縣太爺在撐腰。
崇禎笑了笑道:“我就是好奇,按理說,不應(yīng)該收那么多,而且我剛才聽她說,他的丈夫去年在草原上犧牲了,朝廷應(yīng)該是有撫恤的。”
崇禎又問道:“大姐,你的丈夫是在哪里從軍?”
“是在大同鎮(zhèn),去年在大同鎮(zhèn)戰(zhàn)死了,是同鄉(xiāng)的人回來告訴我的。”
原來不是御林衛(wèi),是大同鎮(zhèn),大概是林丹汗打大同鎮(zhèn)的時候,大家傳來傳去,就以為大同的兵出了草原,這里形成了誤差。
“你確定他戰(zhàn)死了嗎?”
那婦人哭訴道:“是的,我丈夫與同里的張顧全是一起去入的伍,他因為受傷回來了,他親口告訴我的。”
按理說,大同鎮(zhèn)的兵是邊軍,陣亡之后,朝廷會按照原來的撫恤制度來發(fā)放撫恤金。
先發(fā)36石的糧食,這樣即便是交稅,也完全綽綽有余了。
可是,眼看著這位婦人家里的糧食就這么一點了,這不對啊!
崇禎問道:“若是你丈夫戰(zhàn)死了,朝廷會發(fā)放撫恤金的,每人36石才是。”
“軍爺,我丈夫戰(zhàn)死了,但是我們家什么都沒有,我去衙門去問過,說根本不存在這件事。”
“臭婊子!你說那么多話有什么用!”一邊一個大漢一腳踢在斛上,堆起來的糧食又灑了一地。
他的腳法非常好,這叫“踢斛”,大明朝的特色。
崇禎一看,心里真是臥槽翻天了,看來史書上的記載還都是沒錯的,這大明朝還真有踢斛。
為什么會踢斛?
這撒出來的,就是加派的部分。
不能踢倒,踢倒了重新來。
所以啊,每次收稅,知縣們就會找一批專業(yè)“踢斛”的人,這群人腳法相當(dāng)牛逼,在不踢倒的情況下,最大化的把糧食踢出來,然后再補(bǔ)充一些。
這群“踢斛”的人,擱在后世,那都是可以征戰(zhàn)世界杯,分分鐘吊打歐洲豪門的。
“呵,不滿,再加!”
“官爺,不要再加了,再加我們今晚都沒有吃的了!”
“滾!這是規(guī)矩!再加!”
周圍的人看得一臉垂頭喪氣,現(xiàn)在看似在收這個婦女的稅,但今天他們都比較交,就按照這個規(guī)矩來交。
崇禎突然問道:“我聽說,信陽那邊有人暴亂了?”
他突然這么一問,大家都嚇了一條,那個大漢道:“好像是有這么一回事。”
崇禎繼續(xù)問道:“那你知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幢﹣y?”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我們是按照規(guī)矩收稅。”
崇禎的臉已經(jīng)徹底陰沉下來:“讓我來告訴你,信陽暴亂,就是被你們這種人逼的,他們的知縣和地方鄉(xiāng)紳,為了多拿錢,吸老百姓的血,挖他們的肉!他們都是一個個肥頭大耳的蛀蟲!朝廷已經(jīng)命令廢除人頭稅,也不加賦稅了,耗羨你們居然收了征稅的五倍!你們這些人啊!都該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