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一人懟你們所有人(第三更)
“還有六部九卿的各位,你們是不是最近很閑?工作量太少了?工作量少了就下去體察民情!”
“趙光抃!”
工部都水司主事趙光抃連忙出列:“臣在!”
“朕記得朝廷明年三月在湖廣荊州府開一條水利,灌溉江漢,朕沒有記錯吧?”
“回稟陛下,確有此事。”
“人都安排下去了?明年三月能完工?”
“這……”
崇禎突然怒道:“本職工作沒有做好,你跑來湊什么熱鬧!”
趙光抃連忙跪在地上:“陛下恕罪!”
朝堂立刻安靜下來,官員們都低著頭。
“還有你刑部員外郎陳新甲,你身為審案人員,竟然敢跑來朝堂求情,你如何讓朕相信你能做到秉公執(zhí)法!”
陳新甲連忙跪地道:“陛下恕罪,臣知錯。”
“來!華兗,你給朕滾出來!”
戶部郎中華兗出列,跪地道:“陛下,臣在!”
“朕且問你,順天府現(xiàn)在有多少戶籍?”
“這……陛下,臣尚在做最新一輪的核查。”
“自己的本質工作沒有做完,你是有哪門子閑工夫來操心宗室案的?”
“臣知罪!”
明末的官員都該死嗎?
當然不是,就說陳甲新、華兗這些都是能臣,但瞎扯淡、多管閑事是大明朝官場的風氣,這種混賬習慣從明成祖以后,就開始盛行。
明廷對百官的管制在言論上是失控的,誰都可以亂說。
就相當于后事的公司里,你一個做市場的,市場沒有做好,跑來指責干銷售的,這樣豈不是會亂套了?
既然大家都熱衷于參與進來說這件事,崇禎就索性趁這個機會好好懟一懟這幫家伙。
不是官員該殺,是這種風氣,著實混賬。
正統(tǒng)歷史上上吊自殺的崇禎皇帝死前還說文臣皆可殺,他到死都沒有搞清楚大明朝真正的問題,也難怪文臣罵他是獨夫,百姓罵他是民賊。
崇禎繼續(xù)道:“朕知道,這件事發(fā)生后,你們都心里癢癢,想做點什么,有的人覺得宗室之行混賬不可饒恕,朕理解。有的人覺得宗室畢竟是朕的親族,不可公開審理,朕也能理解。但你們是朕的治國大臣!你們的責任是什么?你工部的責任是為百姓興修水渠,廣開道路,去給大明加強邊防!”
“還有你大理寺!今年的案子全都結了?”
“還有你通政司!通政使是協(xié)助朕與百官溝通暢達的大臣,這宗室的事,朕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讓禮部牽頭!”
“還有你們吏部!今年的官員考核結束了?朕怎么沒有收到年末官員考核匯報!”
崇禎一張嘴話就停不下來了,越說大臣們越冷汗直冒。
“國子監(jiān)乃是太學所在,有監(jiān)國之責,又有維護天下風氣教化之責,要彈劾宗室,還情有可原,你們一個個瞎湊什么熱鬧!”
說完,崇禎深吸了一口氣。
全場竟然沒有一個人敢再說話。
須臾,大臣們才跪拜道:“臣等知錯。”
“行了,都起來吧,朕也知道你們是好心。”
好心個屁!你們以為朕真的那么好騙,你們一個個不都是想把朝局攪渾了好搞事么!當朕真的是吃素的?
你看,崇禎的這一套批評下來,每一句話都可以找到對應的人,并且找到他本職的事。
這叫什么?
這叫對事不對人。
也就是說,我只跟你說你負責的事情有沒有做好,沒做好你別跟朕撤別的,做好了朕不會懟你。
一旦真的跑去跟這些大臣談仁義道德,談宗室的具體處理方式,就會被他們繞進去。
在仁義道德上面,這些飽讀詩書的君子們,能把你說得懷疑人生。
批評完準備保宗室的這批大臣,崇禎語氣又變嚴厲了:“還有這些個彈劾宗室的人,六部九卿,兩京十三省,十個巡撫給朕奏疏,要彈劾宗室,名單足足七頁!你們自己手里的事情做完了?做完了就下去體察民情!”
“六科給事中!”
六科給事中出列:“臣等在!”
“你們是吃干飯的嗎!”
“臣等知罪!”
“還有吏部!”
王永光連忙出列:“臣知罪!”
為何要點名六科給事中和吏部?
六科給事中相當于紀委,察官員辦事的過程的。
吏部相當于人事,是對官員業(yè)績和績效做考核的。
現(xiàn)在大家本職的事情不做,跑到聒噪,當然要點名批評!
“記住你們的職責!”
“臣等謹記陛下教誨!”
“溫體仁!”
“臣在!”
“朕給你兩個月時間,將宗室案徹查,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如果公審宗室有損朕的這個威德,這個威德朕不要也罷!”
“臣遵旨!”
溫體仁一副淡定自若的樣子,但內心卻在咆哮:皇帝!你特么怎么這么不要逼臉!剛開始你還有所顧忌顏面,現(xiàn)在轉臉又面不改色心不跳說這種話。
不過溫體仁確實佩服崇禎,這件事曝光后,皇帝本來應該會很被動的。
但現(xiàn)在這局面,皇帝分分鐘化被動為主動。
本以為會動蕩的朝堂,沒想到這么快就被皇帝給壓了下來。
溫體仁心頭舒了一口氣,還好沒有亂,若是亂了,自己身在這件事的漩渦之中,必然會被其他官員拿來當祭品。
“你們都給朕記住,朕的圣明和老百姓有關,老百姓有飯吃,有衣服穿,有好日子過,朕就是圣明,你們就稱職!”
眾大臣道:“陛下教誨,臣等銘記于心!”
“好了,都起來吧。”
“謝陛下!”
“孔愛卿,國子監(jiān)還是需要你的,朕還是需要你的。”
孔貞運頓時感動不已。
為何崇禎在這里要重點感動一把孔貞運?
因為以后搞曲阜孔家的事,還得利用孔貞運,這個人得拉過來。
“臣必為天子粉身碎骨!”
崇禎又道:“王承恩,將東西都搬上來。”
“遵旨。”
不多時,外面的大漢將軍(錦衣衛(wèi)里的編制)抬了幾箱東西進來了。
“每人一本。”
“是!”
內侍們將箱子打開,便開始分發(fā)。
大臣們覺得奇怪,一看這居然是書!
上面寫的“國富論”幾個字。
崇禎道:“這是朕這段時間編寫的,你們拿回去先看。”
【作者題外話】:大佬們,本來今天是打算五更的,不過我表弟下午15:00突然跟我說他來深圳了,晚上要請他吃飯,不知道回來的時候是幾點,我盡量早點回來多寫一點,多更新一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