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友好訪問??
,甲午之華夏新史 !
“濟(jì)世,你怎么了?”張佩綸好奇的問道。
“成敗在此一舉。”徐杰頗為得意的說道。“鄧大人請進(jìn)來一下。”
“這過冬之時光在香港駐泊是不是不太好啊。”徐杰問道。
“這話什么意思?”鄧世昌好奇的問道。
“我北洋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做一下遠(yuǎn)航訓(xùn)練啊。我北洋巡航范圍北到海參崴,南到新加坡,利用這段時間在南洋訓(xùn)練一下也是可以的吧?”徐杰兩眼冒光的說道。
“嗯,是個好辦法。”鄧世昌點(diǎn)點(diǎn)頭說道。
“那鄧大人可否與徐某聯(lián)名上書中堂大人促成此事?”徐杰問道。
“大善。”鄧世昌點(diǎn)頭道。“那鄧某就不打擾濟(jì)世兄了。”看看徐杰也沒別的事,鄧世昌就準(zhǔn)備告退。
“麻煩您派人出去找兩個人來。”徐杰把一張寫著彭海豐地址的紙條遞給鄧世昌說道。
半個時辰后。彭海豐和李姓男子來到了徐杰的房間。
? “兩位沒睡?”徐杰看著4只敖紅的眼睛說道。
“能睡得著嗎?有此等大事還未了結(jié),我哪里睡得著啊。”彭海豐沒好氣的瞪了徐杰一眼說道。
“不知各位帶的銀子可否足夠。”徐杰促狹的說道。
“呃。”彭海豐登時一愣。“要銀子干嘛?”
“各位,我北洋艦隊冬季將來香港避凍。”徐杰說道。
“濟(jì)世該不會是打算讓北洋艦隊去南洋走一趟吧?”早在一旁聽了多時的張佩綸吃驚的說道。“這一旦挑起事端。連中堂大人都不好收拾啊。”
“我們是去友好訪問,又不是去打仗。”徐杰說道。
“可這南洋局勢不穩(wěn),這北洋艦隊一旦去了。”張佩綸不顧彭海豐等人在場,厲聲說道。
“去了反而就沒事了。荷蘭人在南洋有什么?幾艘炮船而已。連一艘防護(hù)巡洋艦都有沒的貨色,他也敢動!!”徐杰哈哈大笑道。Y的,荷蘭算什么?當(dāng)年徐杰捧著本沒有目錄康威電子書翻來翻去,愣是沒找到荷蘭艦隊。結(jié)果后來徐杰一頁頁的翻,終于在371頁(半頁)到377頁(半頁)找到了荷蘭艦隊資料,而這還是包括了簡介的!!
“荷蘭海軍有什么?現(xiàn)在最大的不過才是一條不到3000噸的岸防鐵甲艦的。至于巡洋艦,更是連一條防護(hù)巡洋艦都沒有!!即使荷蘭艦隊全部打包過來,能頂住北洋艦隊傾力一擊嗎?”(雖然在菊花與錨中在1890年荷蘭人的總噸位比清國要多,但是荷蘭有相當(dāng)一部分都是1870年以前造的1000噸級的海防艦,根本不適合遠(yuǎn)樣。在印尼更沒多少戰(zhàn)艦,所以要真是在印尼打海戰(zhàn),荷蘭還真打不過風(fēng)頭正盛的北洋水師)徐杰繼續(xù)說道。
“呃,這就是威脅啊。”張佩綸不由的拿起手帕擦了一下汗道。
“只許紅毛子壓榨我南洋同胞,不許我北洋去警告一下?這是哪門子道理?”徐杰一步不退的說道。
“如若我北洋水師真能巡航南洋,我南洋華僑愿意承擔(dān)一切費(fèi)用。”一直沒怎么說話的李先生說道。
“這北洋艦隊調(diào)動可不是李中堂可以決定的,這要讓海軍衙門同意的。”張佩綸說道。
“去巡航一圈,順便撫慰我海外同胞這有什么不好的?”徐杰問道。
“可是這局勢不穩(wěn)啊。”張佩綸徹底無語了。
“海軍衙門可不知道啊。”徐杰不以為然的說道。
“這事需要從長計議。如果濟(jì)世上書中堂大人的話,我張幼樵絕對不會附議。”張佩綸厲聲說道。在他看來,即使中樞同意,他張幼樵也不愿意冒著折損北洋艦隊的可能去攙和這千里之外的事情。
“彭先生如果相信徐某,就先和薛福成薛大人發(fā)一份電報,勸說薛大人為李中堂說明一下我南洋華人的情況。并且說明一下我南洋同胞愿意為北洋御敵貢獻(xiàn)一份力量。”徐杰也不管張佩綸什么態(tài)度扭頭說道。
“那在下在此謝過兩位大人了。這是第一筆出航費(fèi)用,您兩位先替北洋收好。”李姓男子二話不說,直接把一張匯票放到桌子上。
“50萬兩銀子?這幾乎就是北洋半年的經(jīng)費(fèi)啊。”張佩綸算是開了眼界了,徐杰就已經(jīng)夠“敗家”了。這南洋華人更是生猛啊。但是呢,張佩綸肯定是不敢要的一則在他看來,這算某種程度的行賄,二則這是在拿北洋當(dāng)槍使啊!!
“兩位先生,這怕是不好吧?我北洋沒有寸功怎可接受如此大禮?”張佩綸嚴(yán)肅的說道,順勢準(zhǔn)備一推銀票。
“在下就代中堂大人謝過南洋同胞了。”徐杰二話不說,直接將銀票收了起來。
“徐濟(jì)世,你這個小人!!”張佩綸不顧外人在場用手指著徐杰罵道。
“兩位,還打算看戲不成?”徐杰輕輕的擦掉臉色的口水對彭海豐說道。
“不打擾兩位了。”彭海豐見狀立即和李姓男子轉(zhuǎn)身離開。
一個小時后,彭海豐回到旅店后二話不說,就準(zhǔn)備收拾休息了。
“彭老大,這個徐先生可不太可靠啊。”李姓男子不滿的說道。
“陳明啊,這銀子收了才可靠。”彭海豐說道。
“這一點(diǎn)眉目都沒有呢,就直接要了50萬兩銀子,沒見過這樣的人。”那個化名李姓的人頗有些氣憤的說道。
“我想問一句,這北洋憑什么要去南洋為我華人撐腰?”彭海豐問道。
“呃。”陳明一時語塞。
“你想說同文同種?呵呵,當(dāng)年所謂的康乾盛世的時候,南洋發(fā)生了紅溪事件,他清朝皇帝做了什么?到現(xiàn)在,清朝內(nèi)憂外患不斷,人家憑什么去幫你??”彭海豐有些悲涼的說道。“不拿出點(diǎn)人家感興趣的東西,這事能成嗎?”
“那至少他姓徐的要拿出些保證吧?做生意付定金之前還要先看貨啊。”陳明不安的說道。
“生意?你當(dāng)我們是在做生意??”彭海豐笑的眼淚都留下來了。“記住,我們在賭,為了南洋華人的明天,為了我們的后輩不在受紅毛子和土人的壓迫。我們必須相信他。這不是錢的問題,你懂嗎?”彭海豐一臉陰沉的說道。
“那他要是拿錢不辦事呢?”陳明小聲說道。
“他不是這種人,一個能放棄在歐洲的事業(yè),前途,和地位回到大清去做不適合自己的事情。你覺得他會貪圖我們這50萬兩銀子?他在意大利不到1年,賺的錢就已經(jīng)不下于這個數(shù)了。”彭海豐說完后,就回到屋子然后躺下睡覺。大家多支持吧,有支持作者才有動力啊~~今天收藏要是能增加60就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