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最快更新紅樓之鴻鵠 !
林黛玉出的這個主意說實話跟歪門邪道差不多,但是,她能做的也就是這個了,總不能一直將迎春留在自己家,沒準(zhǔn)還要被孫家扣個拐帶的罪名,因此,也就只好走偏門了。
迎春卻不管這么多,抓到了這根救命稻草,自然便不肯放了,林黛玉生怕這個表姐真的一腦門子想出家了,趕緊說道:“這不過是權(quán)宜之計,咱們再想想辦法,能和離是最好的了,二姐姐你還年輕,不能一直跟孫家摻雜不清啊!”
迎春起身向林黛玉行了一禮,哽咽道:“多謝妹妹替我打算,我這輩子,最好的日子也就是在閨中與姐妹們一起的時候,如今,我只盼著一點清靜,不叫那些人出現(xiàn)在我面前罷了!”
林黛玉趕緊扶起了迎春,憂心道:“二姐姐你如今這般,還是要先找個大夫,好好調(diào)養(yǎng)一番才好,我這邊常請的一個李大夫,在婦科上很是精通,回頭便請他來給二姐姐瞧一瞧!”
迎春感激不已,放下了一番心事,迎春看起來臉色好了許多,她只在史家住了兩天,在仔仔細(xì)細(xì)將細(xì)節(jié)什么的都討論了一番之后,便帶人回去了。
借著史家的威勢,迎春難得強(qiáng)硬了一回,很快,孫家長媳前往靜月庵祈福的事情便定了下來。靜月庵那邊,林黛玉早早租了一個小院供迎春休養(yǎng),租期暫定了一年,迎春帶著身邊的丫鬟,便直接住了進(jìn)去,在這之前,李大夫給迎春診了脈,開了個方子,讓迎春先喝著,但是他對迎春在廟里吃齋有些不贊同,按他的說法,迎春雖說年輕,但是這段時間的生活,尤其是心中郁結(jié),已經(jīng)嚴(yán)重影響了她的身體,因此,雖說不能大魚大肉的吃,但是,也該滋補(bǔ)一番。林黛玉琢磨了一番,覺得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因此,便按了李大夫的建議,經(jīng)常給迎春那邊送一些牛乳雞蛋,還有阿膠燕窩雪蛤之類的補(bǔ)品過去,讓迎春身邊的人,就在院子里生個爐子,小火燉了給迎春慢慢補(bǔ)著。
迎春的事情算是暫時塵埃落定了,這些事情并沒有避著人,賈家那邊卻一直沒有反應(yīng),不過,賈寶玉終于完婚了,薛寶釵直接從梨香院坐著花轎被抬進(jìn)了怡紅院,成了賈寶玉的妻子,似乎沖喜還是有效果的,賈寶玉第二天醒來,便清醒了,這讓即便是不喜歡薛寶釵的史太君,對著薛寶釵,笑得也真誠了許多。
西邊忽然傳來消息,西寧王府意圖舉兵謀逆,平安州知府石光珠當(dāng)機(jī)立斷,先發(fā)制人,包圍了西寧王府,西寧郡王見事情敗露,舉火*,西寧王府化作了一片灰燼。
再算上因為之前兵敗失土,滿門獲罪,除南安郡王被賜死外男丁盡數(shù)流放三千里,女眷全數(shù)被打入賤籍的南安郡王府,如今的異姓王就只剩下東平郡王和北靜郡王了,北靜王早就沒了實權(quán),東平郡王府更是實際上已經(jīng)不存在了,上一任東平郡王去世后,這一任也不過襲了一個國公位而已,而且,也是個半點實權(quán)也摸不著的。
石光珠倒是機(jī)靈,一見事情不成,便果斷反戈,總算給繕國公府留下了生機(jī),而曾經(jīng)赫赫揚(yáng)揚(yáng)的四王八公,如今已經(jīng)開始走向了末路。
賈家縱然無人在朝,卻也感受到了危機(jī),只是事到如今,也是無可奈何,只得與那些往年相交的人家加緊聯(lián)系,想要謀求一條生路。
不過一時半會兒,朝廷也騰不出手來,南安郡王與西寧郡王的相繼倒臺,其黨羽也被一一清算,刑部大理寺忙著審案,吏部忙著篩選合適的人補(bǔ)上空出來的缺,戶部那邊天天忙著輕點被查抄出來的財產(chǎn),一連串的事情發(fā)生之后,國庫幾乎要富得流油了,連同圣上的內(nèi)庫,也一下子充盈起來。
因為跟西寧郡王還有南安郡王有所勾結(jié)的還有圣上的幾個兄弟,圣上跑去請示了太上皇之后,將幾個親王申斥了一番,雖說不曾降爵,卻也將他們身上的實職給擼掉了,另外,又冠冕堂皇地宣稱,幾個親王是為奸人所惑,這才做出這等不智不忠不孝之事,因此,將幾個親王殘留的一些擁護(hù)者差不多清理了個干凈。太上皇很快發(fā)現(xiàn),這么一來,自己在朝中的發(fā)言權(quán)也被剝奪干凈了,又驚又氣之下,喝了點酒,結(jié)果居然中風(fēng)了。
上皇年紀(jì)本來就大了,這一中風(fēng),哪怕御醫(yī)再有手段,也不能讓上皇恢復(fù)如常了,雖說看著并無什么異常,只不過是腿腳不太靈便,但是,更重要的是,上皇的思維速度也在下降,說話也不利落了,如此一來,他想要訓(xùn)斥圣上一聲不孝都是不能,每日里只好在自己的壽康宮中養(yǎng)病。圣上也不會做什么叫人詬病的事情,什么好醫(yī)好藥,流水一樣往壽康宮送過去,自己也晨昏定省,親自伺候湯藥,叫人直說圣上實在是個大孝子。
大孝子圣上如今正抄家抄得不亦樂乎,連后宮都不怎么去了,有的時候拿著各家抄出來的,連宮里也不常見的奇珍異寶賞玩,眼里滿是冷嘲與譏諷。
后宮里面,元春如今是空有高位,卻無圣寵。她雖說早產(chǎn)虧了身子,但不知為何,懷孕的時候養(yǎng)胖的身體,竟是一直瘦不下來,而且孩子也身體不好,至今圣上連個名字也沒有賜下,洗三滿月百日,都未大辦,說什么小孩子秉性弱,不能大辦折了福氣,不過明眼人都看出來,賢德妃是失寵了。
宮里的女人,能依靠的只有三樣,一是圣寵,二是娘家,三是孩子。賢德妃即便升了高位,但實際上論起寵愛,還不如最初的時候,她靠著出賣了秦可卿,得以升位,但事實上,對于皇家來說,一個女兒算得了什么,若不是秦可卿自身持身不正,與賈珍有些茍且,圣上甚至不會介意封秦可卿一個郡主的位份,好拉攏義忠親王的舊部。但是,她這邊出賣了秦可卿,那邊秦可卿就被逼著投繯自盡了,哪怕對外說是病亡,但病死的,和上吊自盡能一樣嗎?這就讓圣上對元春頗有幾分芥蒂,只是,有功不得不賞,再加上圣上也想趁機(jī)將賈家捧一捧,然后再摔下去,總要讓賈家倒得名正言順,誰也不能說圣上一句苛待開國功臣,刻薄寡恩。只是對于元春,圣上不過是面子上的情分,去鳳藻宮的次數(shù)不多,就算去了,也不一定會滾床單,元春能懷孕,實在是一件小概率的事件。
賈家作為賢德妃的娘家,那真的是豬一樣的隊友,一家子從上到下,大概除了史太君一直都是個明白人之外,就沒個不拖后腿的。先說寧國府,秦可卿是他們府上的,他們背叛了曾經(jīng)對于義忠親王的承諾,幾乎是親手將秦可卿送上了絕路,自然是要好處的。這年頭,信義為先,背叛在很多人眼里,那是不可饒恕的罪行,背叛者即便是到了新的陣營,也很難得到信任,人家就會覺得,你能背叛第一次,那就能背叛第二次,誰敢信任一個反復(fù)無常的小人呢!哪怕義忠親王不在了,寧國府背叛舊主,尤其還是殺了舊主之女的行為,也是極遭詬病的。寧國府付出了那么大的代價,后來為了元春省親,還貢獻(xiàn)出了會芳園,自然是要借著元春的名頭行事的,要不然,賈珍賈蓉父子兩個之前也不能補(bǔ)到實缺,只是運(yùn)氣不好,趕上賈敬死了。
再看榮國府這邊,賈赦貪花好色,年過半百的人了,還一房小妾接一房地往家里放,仗勢欺人的事情也沒少做,還在外面跟平安州那邊勾勾搭搭。賈政更是個志大才疏的,要是一直在工部員外郎這個職位上混著,反正啥事不做,不做也就不會錯,縱然不能升職,但官小也是官啊!結(jié)果沒有那金剛鉆,非要去攬那瓷器活,這下好了,背了一堆罪名賦閑回家了,原本那點官位也給弄沒了。連家里的女人也沒幾個省心的,可以說,賈家除了通過不那么合法合理的手段,弄了一堆錢進(jìn)宮給元春上下打點之外,就沒做過什么有利于元春的事情。
至于兒子,有倒是有了,卻是個命薄的,成天喝著藥汁子,哭起來跟小貓一樣,而且,這個孩子也沒能得到圣上的憐惜,圣上甚至當(dāng)做沒這個孩子一般。這么算起來,元春空有一個所謂的賢德妃的位份,卻不過是個空中樓閣,看著好看,輕輕一碰,那就轟然倒下了。
因此,元春的日子極不好過,尤其近幾個月來,王夫人縱然還會遞牌子進(jìn)宮,但是帶來的錢財卻是越來越少了,元春縱然體諒家里的難處,可是,宮中卻不是體諒二字能解決問題的。沒有錢,元春這個賢德妃甚至連幾個太監(jiān)宮女都不怎么支使得動,一來她如今沒什么寵愛,大家瞧她身材實在過于豐腴了些,圣上可不好這口,二來也是她之前塞錢塞得太習(xí)慣了,這會兒手里一拮據(jù),已經(jīng)養(yǎng)得貪心起來的那些宮人自然就不樂意了。她產(chǎn)后需要調(diào)養(yǎng),兒子也需要經(jīng)常診脈換方子調(diào)理,結(jié)果,太醫(yī)來得不及時,而且多半還是些年輕的生面孔,方子一個比一個謹(jǐn)慎,尚藥房送來的藥也差了許多,哪里還治得好病呢,元春如今看著胖,卻常有下紅,內(nèi)里都要掏空了,而那孩子同樣不妥當(dāng)。
剛剛?cè)肓肆拢呛⒆訉⒁獫M周歲的時候,卻在一個晚上,無聲無息地去了,元春當(dāng)即吐了血,倒了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大概端午前就該結(jié)局了,后來應(yīng)該還有幾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