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丑初(2)
第八團浴血奮戰(zhàn)的張大頭;悍殺縣尉、被打入死牢的不良帥;被右驍衛(wèi)捉拿的奸細;被全城通緝的死囚犯;向長安討個公道的一個老兵!
每一個身份都是真的,可張小敬仍舊沒有叛變,這才讓李泌覺得心驚。他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并沒看透張小敬這個人,沒看透的原因不是他太復雜,而是太單純。在那張狠戾的面孔和粗暴行事下,到底是怎樣一顆矛盾之心?
李泌相信,適才張小敬舉弩對準自己,是真的起了殺心。只有如此,才能獲得蕭規(guī)的信任。為了拯救更多的人,哪怕要犧牲無辜之人,張小敬也會毫不猶豫地動手――李泌也是。
他們曾經(jīng)討論過這個話題,一條渡船遭遇風暴,須殺一人祭河神以救百人,殺還是不殺?張小敬和李泌的答案完全一樣:殺。可張小敬對這個答案并不滿意,他說這是必然的選擇,并不代表它是對的。
張小敬身份與行事之間的種種矛盾之處,在這個答案之中,可以一窺淵藪。有時候張小敬比誰都單純,李泌心想。
拋開這些紛雜的念頭,李泌緊皺著眉頭,再一次審視這片狹窄的黑暗。
外圍都是龍武軍,龍波能靠工匠身份混進來,但張小敬肯定不成。他應該有另外進來的途徑――這水力宮,應該就隱藏著答案。
等等,水力?
李泌把目光再度投向那六個巨輪。水推輪動,那么水從哪里來?他眼神一亮,撲通一下跳進水渠,逆著水勢走到墻壁旁邊,果然發(fā)現(xiàn)一個渠洞。
這渠洞邊緣很新,還細致地包了一圈磚,尺寸有一人大小,里面的水位幾乎漫到洞頂。李泌相信,沿著這條渠道逆流而上,一定可以走到某一條外露的水渠。李泌不太會游泳,但他測量了一下,只要把鼻子挺出水面,勉強還有一絲空間可以呼吸。
喜悅的心情在李泌心中綻放。只要能出去,他立刻就去通知龍武軍包圍燈樓,這樣便可把蚍蜉一網(wǎng)打盡。
他深吸一口氣,剛剛貓下腰,正要鉆進去,忽然聽到一陣響動。李泌生怕敵人會注意到這里,循聲追來,連忙停止了動作,就這么泡在水里。
很快他先看到幾把火炬,然后看到一支二三十人的隊伍進入水力宮。他們?nèi)蔽溲b,其中有幾個人很眼熟,正是突襲靖安司那批人。
他們進來以后,把火炬圍成一圈,分散在各處,開始檢查身上的裝備。幸虧李泌把那個守衛(wèi)的尸體扔到了維護工匠的尸體旁邊。這些人略掃一眼,并未發(fā)現(xiàn)什么異狀。
李泌默默地矮下身子去,只留半個腦袋在水面。水車輪子的聲音,可以幫他蓋掉大部分噪聲。從這個黑暗的位置,去看火炬光明之處,格外清楚。
這些蚍蜉大概也是來這里避開爆炸的吧?不對……李泌突然意識到,這些人帶的全是武器,一副要出擊的派頭,不像只是躲避爆炸那么簡單。可如果他們想打仗,為何還要跑到水力宮里來呢?難道也要從水渠入口的通道離開?
這時李泌看到,其中一人掀開箱子,拿出一堆淺灰色的鯊魚皮水靠,分給每一個人。這個舉動,似乎佐證了他的猜想。
李泌悄無聲息地把身子潛得再深一點,朝著水渠入口的通道退去。他不能等了,必須立刻離開。不然一會兒這些人下水,他會被抓個正著。
李泌小心地移動著身體,逆流而行,慢慢地深入水渠入口的通道。走到一半,他突然停下來,腦海中迅速勾勒出一幅附近的長安城布局。李泌驀然想到,蕭規(guī)剛才讓他站在燈屋上的詭異舉動,一個可怕的猜想漸漸在他的腦海中成形。
他站在漆黑的通道內(nèi),驚駭回望,心一下子比渠水還要冰涼。
水力宮的水渠有入口,必然就有出口。入口在南方,那么出口就在北方。
水力宮正上方是太上玄元燈樓,燈樓北方只有一個地方。
興慶宮苑。
元載帶著旅賁軍士兵一路朝著興慶宮疾行,沿路觀燈人數(shù)眾多,十分擁堵。他也不客氣,叫著“靖安司辦事”,喝令大棒和刀鞘開路。前頭百姓沒頭沒腦被狠抽一頓,他們趁機在斥罵風浪中豕突猛進,很快便趕到了興慶宮前。
一路上,帶隊的那個旅賁軍伍長一直在詢問,到底去哪里,去做什么。他是個標準的軍人,對于含糊的命令有著天然的抵觸。可惜元載自己也答不出來,被問急了就用官威強壓下去。
當他們抵擋興慶宮廣場附近時,元載首先注意到的,不是那棟高聳入云的太上玄元燈樓,而是它旁邊的勤政務本樓。那屋脊兩端的琉璃吞脊鴟尾、飛檐垂掛的鎏金鑾鈴、云壁那飄揚起的霓裳一角,斗拱雕漆彩繪,每一個奢靡的細節(jié),都讓元載心旌動搖,對那里舉辦的酒席不勝向往。
此時樓上燈火通明,隱隱有音樂和香氣飄過來,鉆入他的耳朵和鼻孔。元載聳聳鼻子,聞出了安息香和林邑龍腦香的味道,這都是平時很少碰到的珍品,可在樓上,卻只是給宴會助興的作料。
“不知何時,我也有資格在那里歡飲。”元載羨慕地想到。他感慨了一陣,拼命讓自己神游的思緒歸位,這才把視線移向太上玄元燈樓。
一看到這棟黑壓壓的怪物,元載突然迸發(fā)出一種強烈預感,張小敬說的地方,就是那里。
按那個死囚犯的說法,蚍蜉們很可能就藏身在這個樓里。若真是如此,果然應了那句“大隱隱于市”的俗話,居然藏到了天子的鼻子底下。
不過張小敬的話,不能全信,得先調(diào)查清楚才成。元載掃視了一圈,發(fā)現(xiàn)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靠近燈樓。
在這里負責警戒的是龍武禁軍。他們和一般的警戒部隊不一樣,代表的是皇家的威嚴,所在之處即是禁地。元載身后是一群攜有兵刃的旅賁士兵,這么貿(mào)然跑過去,別說打,就是碰他們一根指頭,都會被視為叛亂。
再者說,就算龍武軍放行,廣場里頭也已聚滿了百姓,根本寸步難行。在這個地界,元載不敢再拿起刀鞘抽人,一旦形成混亂踩踏之勢,只怕自己都沒命逃出去。
幾匹高頭戰(zhàn)馬在廣場前緩緩掠過,借著火光,元載認出他是龍武軍的大將軍陳玄禮。以元載現(xiàn)在的身份,見到陳玄禮應該不難,只消把前因后果說明白,未必不能獲得對方合作。
但是!這豈不是把功勞白白分給別人嗎?
在元載的想法里,功勞這種東西,是有限的稀缺珍品,不可輕易假人。直覺告訴他,恐怕這是一個比謀奪靖安司還大的好處,自然更不可能與人分潤。
能單干還是單干的好。
他憑高仔細地觀察了一陣,指示手下那些旅賁軍的士兵,從外圍繞到廣場的東南角。這里是廣場、道政坊和春名門之間的夾角,人群是最薄的,同時距離大燈樓也最近。
在這附近的街道,路面上有許多車轍印,有新有舊,而且很深,應該是有大量貨車經(jīng)過。元載研究了一番,認定這里一定是建設大燈樓的原料出入通道。長安城的人大多迷信,所以一般營造現(xiàn)場都把出入料口設在東南,和廁所方位一樣,視為穢口,不得混走其他隊伍。
穢口附近的百姓比較少,道路通暢,而且與玄觀之間只隔了五十余步。不過在這段距離上,龍武軍一共設下了三道警戒線,在路中橫攔刺墻,戒備森嚴。旅賁軍走到拐角處,就不再前進了,避免過于刺激禁軍。
“要突進去嗎?”伍長冒冒失失地問道。
“等。”元載回答。
他依靠在一根火炬柱子旁,仰起頭,注視著眼前的這座巨大建筑。如果大燈樓什么都沒發(fā)生,那么最多也只是白跑一趟;如果大燈樓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這里將是能最快做出反應的位置。
元載需要的,只是一點點耐心,以及運氣。
蕭規(guī)的話,讓張小敬震驚不已。
一是他沒想到,除了太上玄元燈樓,蚍蜉們還有另外一個計劃;二是那一批精銳老兵的集結地,居然是在水力宮――要知道,李泌可就在那里。如果他動手干掉了守衛(wèi),立刻就會被老兵發(fā)現(xiàn),等于自己也將暴露。
更麻煩的是,聽蕭規(guī)的意思,張小敬要隨他一起走。這樣一來,他根本沒機會去玄觀竊取麒麟臂,炸壞轉(zhuǎn)機也就無從談起。
他必須要制造一次獨自行動的機會才成。
“大頭,你傻呆呆的想什么呢?”蕭規(guī)拍拍他。
“哦哦,沒什么,沒什么……”
“我知道你現(xiàn)在腦子還有點亂,沒厘清怎么回事。不過相信我,烽燧堡都堅持下來了,這點麻煩算得了什么?”蕭規(guī)勾了勾手指,“別忘了,你還欠我?guī)灼『扇~子呢。”
“那你只能等我從死人嘴里摳了。”張小敬回答。
蕭規(guī)哈哈大笑,那是只屬于昔日烽燧堡的對話。笑罷之后,蕭規(guī)把手放在張小敬肩膀上,忽然嚴肅道:“大頭啊,你我在突厥人圍攻之下都不曾背叛彼此,我相信你這次也不會。你可莫要辜負我,辜負整個第八團。”
張小敬不太敢直視那雙眼睛,只得含含糊糊地點了一下頭。
“所以我希望你能參加水力宮的行動,這樣我便能對手下有個交代。”蕭規(guī)眨眨眼睛,“放心好了,這次行動不會讓你為難,很過癮,保證對你胃口。”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
“很快你就知道了。現(xiàn)在還不到時候,免得驚動了外頭的龍武禁軍。”蕭規(guī)賣了一個關子。聽到這句話,張小敬心念電轉(zhuǎn),突然想到一個絕好的借口:“外面是龍武禁軍嗎?”
“當然,天子在勤政務本樓,衛(wèi)戍自然得用他們。”蕭規(guī)很奇怪,張小敬怎么會問這么低級的問題。
“我是說,大燈樓的外圍保衛(wèi)工作,也是龍武軍負責?不是左驍衛(wèi)?不是千牛衛(wèi)或萬騎?”
蕭規(guī)說肯定是龍武軍,他們的車隊進入廣場時,接受過好幾道崗的檢查,一看那些哨兵肩盔上的虎賁標記就知道。他不明白張小敬糾結這個做什么。
張小敬臉色凝重:“如果是龍武軍的話,那我們可能會陷入麻煩。”
“嗯?”
“龍武禁軍的大將軍叫陳玄禮。我當萬年縣不良帥時,跟他打過幾次交道。這個人做事十分細致,凡事都會親自過問。大燈樓這么重要的設施,他在舉燭之前,絕對會前來視察一下,你做了應對準備沒有?”
蕭規(guī)立刻聽明白了張小敬的顧慮所在。
他事先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很可能會有人進入燈樓窺破內(nèi)情,所以在玄觀里留了幾個機靈的,化裝成虞部的小吏和守衛(wèi)。這些人已被面授機宜,無論誰要闖入檢查,一概擋住,理由就一個――“耽擱燈樓舉燭,只怕天子震怒”,一聽這個,對方多半就會放棄。
可如果真像張小敬說的,前來視察的是陳玄禮,那幾個人恐怕?lián)醪蛔〃D―其實張小敬并不清楚陳玄禮是否會親自來,但這是目前唯一一個可用的借口,他必須把五成可能說成十成。
蕭規(guī)皺眉道:“那該怎么辦?”
“只有一個人能擋住陳玄禮。”
“誰?”
張小敬把目光往那邊瞥去,毛順從地上剛剛爬起來,正痛苦地揉著腰。
蕭規(guī)眼神立刻了然。毛順這個人性格雖然懦弱,可在匠技上卻有著無上權威。若他以危害機關為由,拒絕外人進入,就算是陳玄禮,只怕也無可奈何。
張小敬見蕭規(guī)已經(jīng)被帶入節(jié)奏,立刻開口道:“反正我在此間也無事做,不妨讓我?guī)髱熛氯ィ谛^以備萬一。你們安裝完之后,下去與我等會合,再去水力宮。”
蕭規(guī)沉思片刻,覺得這提議不錯,便點了點頭。他又叫了兩個護衛(wèi),護送張小敬及毛順兩人下去。這個安排,說明蕭規(guī)的疑心仍未徹底消除。張小敬心想,蕭規(guī)果然不會放心讓一個剛投降的人,帶著一個深諳內(nèi)情的工匠離開――即使這個人是他的老戰(zhàn)友。
他故意表現(xiàn)得無所謂,主動走到毛順那邊去,讓蕭規(guī)給兩個護衛(wèi)叮囑的機會。毛順這時還未明白發(fā)生了什么,張小敬粗暴地把他拎起來,然后湊在他耳邊道:“一切聽我的。”
毛順連忙點點頭,舒展身體,任由張小敬牽動。那邊蕭規(guī)也交代完了,兩名護衛(wèi)過來,一前一后,保護著他們兩個朝樓下走去。蕭規(guī)則轉(zhuǎn)身過去,繼續(xù)督促工匠完成最后的安裝工作。
從燈樓上下到玄觀,也并非易事。那些懸橋彼此之間空隙很大,有限的燭光只能照亮周圍一圈。他們必須謹慎地沿著樓邊一圈圈地轉(zhuǎn),一個不小心,就可能一腳踩空,直接跌落到漆黑的樓底下去。
在昏暗的空間里,一行四人上下穿行,懸橋與竹架不時發(fā)出吱呀的聲音,隨時可能斷裂似的,遠看有如鬼魅浮空。外頭的喧天歌舞,透過燈樓蒙皮陣陣傳來,在這個陰森空曠的燈樓里形成了奇妙的音響效果。那種感覺,就好像是陰陽兩界被撬開了一條縫隙,從人間透了一點陽氣過來。
“你是哪里人?”張小敬忽然開口問道。帶路的護衛(wèi)開始沒反應過來,直到他感覺到肩膀被拍了一下,才意識到是跟自己說話。
“在下是越州的團結兵,柱國子。”
“哦?”張小敬略覺意外,團結兵都是土鎮(zhèn),只守本鄉(xiāng),但若是父祖輩加過“柱國”的榮銜,身價可就不同了,少說也能授個旅帥。
這種級別的軍官,也跟著蕭規(guī)搞這種掉腦袋的營生?張小敬暗想著,頭向后一擺:“那你呢?”后面的護衛(wèi)連忙道:“在下來自營州的丁防。”
緣邊諸州,皆有戍邊人丁,地方軍府多從中招募蕃漢健兒。張小敬道:“哦?河北那邊啊,我記得你們那出了個平盧節(jié)度使?”
“對,安祿山安節(jié)度,就是營州的。”護衛(wèi)恭敬地回答,“我就是他麾下的越騎。”
聽到這名字,張小敬就著燭光又看得仔細一點,果然這個護衛(wèi)有點胡人血統(tǒng):“那你怎么會從平盧軍跑到這里來?”
護衛(wèi)苦笑道:“長官擅動軍糧,中飽私囊。轉(zhuǎn)運使派賬房來查,反被他一把火連糧倉一起給燒死了。我因為之前得罪過長官,被他說成縱火之人。無從辯白,只能逃亡了。”
“咳,哪兒不是這樣?天下烏鴉,總是一般黑。”前面的護衛(wèi)插嘴道,想必他也碰到過什么怨恨之事。后面的護衛(wèi)辯解了一句:“安節(jié)度倒是個好人,講義氣,可惜這樣的官太少了。”
張小敬只是起了一個頭,這兩個護衛(wèi)自己便大倒起苦水來。看來蕭規(guī)找的這些人,經(jīng)歷都差不多,都是受了大委屈的軍中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