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貼
半靠在車廂軟榻上的圓圓正歡快地吃著檀香糕,圓溜溜的肚子隨呼吸一鼓一動,活像只池塘里的小青蛙,完全沉浸在了吃糕點的快樂中,既不知道這已是他今日吃的第四塊,也未曾察覺身旁的人都安靜得有些過分。
昨日,晉臣告知了四人圓圓的身世。
圓圓是建州樊春人,此地位于建州西南深山,靠近廣府邊界,人居不過兩萬。然而正是這么個小地方,卻臥虎藏龍,高手林立。初唐,世居于此的許氏以箭術起家,及至晚唐,許氏族人許全在凌云峰聚眾收徒,創(chuàng)立飲羽派。此后飲羽派一直隱居深山,以精收精練為主張,門派人數(shù)雖不多,但能量聲望卻不小。自大周開國以來,帝國歷屆的武狀元中十有三四的箭術都受承于此派。
就在今年三月,飲羽派一日之內全門被滅,掌門許暉被人割下腦袋懸首門上,門中徒眾橫尸堂前,皆被肢解,死狀慘烈可怖。更加詭異的是,院內明堂周圍遍插三寸木牌,有人特意在此施以暹羅陰術,想要阻斷死者輪回轉世。
此事一發(fā),不僅震驚武林各派,也引得刑部切責垂問,只不過兩月過去了,案情卻仍無一絲進展。
據(jù)晉臣說,圓圓全名許軒轅,是飲羽派掌門許暉最小的弟子,圓圓口中的“平師兄”和“宏師兄”則分別為許暉的三弟子許佑平,及六弟子許明宏。三月初三事發(fā)那日恰為上巳節(jié),有人曾目擊天剛剛亮時,許佑平和許明宏就帶著圓圓下山,到鎮(zhèn)上買了幾大包五色糯米飯,及至日中才上山回家,由此晉臣推斷三人正好躲過了大屠殺。
在此之后,許佑平和許明宏帶著圓圓北上逃命,到了江右卻不知何故,將圓圓寄養(yǎng)在了安義鄉(xiāng)下的一戶農家,二人就此杳無音訊。過了不久,圓圓因吃得多遭主人嫌棄,那家人去安義趕集時故意將他遺棄在城內,直到近日圓圓才碰上了他們這一行人。
看著白嫩可愛的圓圓,誰也沒想到這么年幼的他竟然卷入了如此駭人的屠殺中。晉臣雖未明言兇手或為何人,但幾人心知,坊間傳言益王好養(yǎng)奇人異士,與武林中人交往頗密,且建州乃益王藩地,此一重案既驚動了朝廷又遲遲未見線索,恐怕與益王逃脫不了干系。
如此一來,幫圓圓找?guī)熜值碾y度不可謂不大。
圓圓許是年齡太小,感官有些遲鈍,又或是不曾目睹師長死狀,以至于這件事在他幼小的心靈中似乎并沒有留下太多的陰影,可見他福氣深厚。
只是他的兩位師兄,將要永遠背負這份血海深仇了……
四人都有些靜默不語,對旁人的悲慘報以同情其實是最簡單不過的事,真正令人觸動的,反而是覺察到深藏于同情背后的慶幸和不安。
宛溪距離州府潯北二百余里,是東進江左、南下建州的必經要道,唐代時已有“宛溪繞山千座,分流回旋數(shù)萬”之語。此地山高水深,易守難攻,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又因地勢險峻,密林遍布,導致農耕定居者偏少。
在《大周地理圖志》中,崔瑈曾見過關于宛溪的記載,可是一路行來,她發(fā)現(xiàn)事情與書中所言并不相符。
馬車行進在林間官道上,夕陽已墜落至山坳,云翳間漏出了一片昏昏橘光,宛溪城外幾十里的空地上,隨處可見用竹樁和破布簡易搭成的窩棚,一群面色發(fā)黃的小孩兒穿梭在窩棚的間隙中,玩著你追我趕的游戲,不時發(fā)出熱鬧的尖叫聲。
面帶倦容的流民們就在屋前燒柴煮水,火煙把一旁馬桶熏得黑膩,桶壁像是浮了層厚厚的油,嗡嗡的蒼蠅在上邊不住地盤旋。坐在蓬門處的老人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目光呆滯地看著官道上過路的人。
然而數(shù)丈高的城墻另一側,光景卻大不一樣。
宛溪城內,酒肆、飯店、客棧、歌館、賭場應有盡有,大街上人滿為患,或見沿街賣熟食的,賣奇茶異湯的,賣果子的,相面的,算卦的,均敲著木板高聲招徠顧客,或見三五家茶肆樓上倚站著妓|女,名曰“花茶坊”,橋頭、街坊、瓦子、勾欄等處無不是低等娼妓的云集之地。
想到外面那些被攔入城的流民中大多是老人幼童,其中極少見婦女,崔瑈便隱約猜到這城內娼妓的來由,怕是以皮肉來養(yǎng)活一家老小,只是家中男子呢?他們又去了哪兒?馬車在一家食肆門前停了下來,她暫時按下了心中的不解。
天氣漸熱,店家是個熱情周到的年輕人,他端著紅木漆盤首先呈上來幾盞冷飲,詳細介紹說是本店特色雪泡薄荷露,以米酒為底并滴有薄荷汁,另外還特意放了碎冰消暑,圓圓因為人還小不能喝酒釀,便單獨給他上了碗蓮子羹。
聽到店家介紹,方建鴻不由笑了,對著主位的趙煜道:“學生家鄉(xiāng)入夏后也盛行此類飲品,就連名字都一樣,這薄荷露是否好喝全在于米酒釀得好不好,輔料用以調味,還可換為蘆薈、蓮子、茉莉、洛神花等,不過消暑解渴仍以薄荷為佳。”
“若要嘗刺桐最地道的薄荷露,還得去城西的俞七郎食肆,清甜不膩。”趙煜細啜一口,語調閑適。
方建鴻聽了不免驚訝,頗有些慚愧地說:“學生還未去過俞七郎食肆,往日在家都是到距離更近些的濟楚閣,這可真是枉為刺桐人,下次必謹遵先生之言,改道試試真正的佳釀。”
趙煜了然,“濟楚閣背靠刺桐張家,只是名聲響,表面一時鮮花著錦,內里卻少了底蘊功夫。俞七郎家的主事人倒是個老饕,每道菜品皆用盡心思,釀酒手藝更是承自前朝御釀,至今仍保有舊唐遺韻。”
趙煜這話雖說得漫不經心,然而短短幾句就將前因都講了清楚,仿佛帶了些深究學理的細致。
崔瑈聽得眉心微跳,沒想到先生對這些地方風味也知之甚詳,而他過去之所以游歷天下,該不會就是因著貪吃貪玩兒吧?一想到這兒,只莫名覺著微妙難言。
趙煜瞥了眼坐于左側的她,見那姑娘自顧唇角含笑,不由輕輕揚了下眉。崔瑈目光很快與他對上,頓時收斂笑意,乖覺了不少。
而方建鴻聽到趙煜這話,恍悟一般:“原來如此!先生廣見洽聞,真令學生收獲滿滿。”
趙煜放下杯盞,對這番恭維不置可否。
薛嘉卉閑閑打量著對面的方建鴻,只覺他言談表情過于夸張,暗暗評了句“馬屁精”,很快又聽高玠將話題轉到御釀的制作工序上,提不起興趣的她這才舉杯輕抿一口,頃刻間微甜清涼的薄荷香盈滿了口腔,竟是意外的好喝!
側頭見崔瑈只顧聽另外幾人聊天,桌前的薄荷露沒動一口,薛嘉卉用手肘輕輕碰了她,小聲說:“不嘗嘗?本店特色,還真不錯。”
怎料此話正落在眾人聊天的間隙中,一時顯得格外突兀。
見滿桌人都將目光轉到自己身上,崔瑈暗自為難。她倒是想喝,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今晨因為剛來葵水,一整天小腹都有些墜墜的疼,現(xiàn)在正是忌生冷的時候。
“嗯,待會兒就嘗。”崔瑈微微笑著,說完不經意看了眼薛嘉卉,不過一瞬,后者已回她一個會意的表情。
趙煜目光隨意一落,將兩人互動盡收眼底,他雙手交握緩緩靠向了椅背,未置一語。
崔瑈轉回頭,卻見店家敲門入內正準備上菜,剛要將一道魚膾呈上,趙煜卻在這時開了口,聲音清淡悅耳:“放那兒,這兒放珠玉粥。”
崔瑈聞言不禁一愣。
她聽著店家忙“哎”了聲,又看他迅速撤下生冷的魚膾,再將暖熱的珠玉粥擺在前桌,正放在她面前,心里這才漸漸回過了味。
珠玉粥內含山藥、薏苡仁、龍眼肉和粳米,有健脾益氣、雙補心脾之效,女子葵水期食用,可助氣血恢復……
余光里瞥見薛嘉卉看了過來,崔瑈轉頭對上她目光,兩人眼里都不自覺浮起一絲笑意,卻是想笑又不敢笑。
原來,先生還挺懂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