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花間詞女
,最快更新神來之筆 !
沈淇一篇篇過目時,劉藝傳拿著《初刻滿堂嬌》的手稿去往了后院的一間大房子,這是他們四兄妹往后刻印書籍的地方,各種材料與工具都已備齊。
劉藝傳在大房子靠窗的位置有一張書桌,上面有筆墨紙硯,不過用來謄抄文章的白紙與普通的不一樣,那是一種薄而近乎透明的紙張。
劉藝傳已經(jīng)開始在這種稿紙上謄寫沈淇手稿上的文字,工整有力的小楷黑字一行行書寫過來,極為流暢。再看房間的另一個窗戶下,老大劉漢昌正在一堆采購回來的木板里挑選合適的刻板,由于他們的《九州淇刊》篇幅較多,所以這本刊物比普通的書籍要大,刻板的面積也相應(yīng)的增加。
劉漢昌很快找到合適的大刻板,是一種紋理細(xì)膩堅硬的木材制作而成,等到他的二弟劉藝傳按照刊物的排版格式謄寫好沈淇的手稿,他便可以開始雕刻了。雕刻完畢,他再將雕版交給三弟劉佳棟印刷,印刷出來的書頁最后交給四妹劉翠茹裝訂成冊。
這雕版印刷術(shù)的大概過程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木板上粘貼住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印刷的時候,先用刷子在凸起的字體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紙張覆在它的上面,再拿一把干凈的刷子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當(dāng)把紙張拿下來,一頁書就這樣印好了。
這些流程他們四人很熟悉,沈淇交給他們很放心,而他在自己的書房內(nèi)連看了五篇志怪小說,都覺得不滿意,要么是故事不精彩,要么是文風(fēng)有問題,還有的則是寫得四不像,亂七八糟的。
哎,找篇好點(diǎn)的文章怎么就這么難,難不成是因為安溪縣太小,沒有太多的人才?
沈淇看得有些疲憊了,一手將有看過的剩余稿件丟在桌面上,沒有一篇滿意的。不過即便這樣他還是在稿件末尾用朱砂給出了點(diǎn)評,希望對他們有所幫助。
“掌柜的,又有一批稿件送來,您看是不是現(xiàn)在過目?”
就在沈淇不太滿意之際,門口有傭人過來匯報,沈淇雖然知道必定又有不少劣稿,但還是讓傭人將稿子都送進(jìn)來了。
這最新的一批稿件也有十幾份,沈淇拿起來一頁頁的看過,有些只看了前面幾百字就被點(diǎn)上評語丟在一邊了。
如此又是看過了上十份,沈淇依舊是未有發(fā)現(xiàn)可重視的作品,就在他看到最后一篇,以為又是劣稿之時,沈淇忽覺眼前一亮。
這一次的稿子帶著一股淡雅的清香,是從墨跡之中散發(fā)出來,再觀那雋秀的字體,一看就是女孩子的手筆,看來此稿是位女子所投。
沈淇打起了精神,看到這篇稿子的標(biāo)題是《瀟瀟暮雨》,作者自稱“花間詞女”,所做內(nèi)容屬于世情小說。沈淇振奮精神,一口氣閱畢,仍覺得意猶未盡。
這《瀟瀟暮雨》所寫的是一個妙齡少女盧婉蓉終日處在愁怨之中,某天于家后溪流間偶遇一位背著書簍路過的書生秦尚義。秦尚義向她問路,原是要去赴考,后來他高中歸來,特地在溪流邊等了三日,只為答謝盧婉蓉的指路之情。如此癡癡等了三天,秦尚義終于等到盧婉蓉再次來到溪流邊,兩人再見如故,相談甚歡,并且漸生情愫。
后來盧婉蓉帶他回家見了父親,其父有意將女兒許配給他,但由于秦尚義志在功名,說要等些時日復(fù)議。在一個下著小雨的傍晚,盧婉蓉?fù)沃图垈闼妥吡诵纳先耍s定好等他再次高中便回來成親。但不想事與愿違,盧婉蓉與心上人一別三載,再無他的音訊。
盧婉蓉為此在溪流邊苦苦等候,盼望著心上人有一天能夠突然出現(xiàn),兌現(xiàn)當(dāng)日的承諾。特別是每當(dāng)下雨的傍晚,盧婉蓉都會舉著艷麗的油紙傘在河邊眺望,暮雨瀟瀟,盧婉蓉望眼欲穿,始終不見秦尚義歸來。
沈淇發(fā)現(xiàn)這篇《暮雨瀟瀟》的篇幅極長,足有一萬多字,想必是這位自稱花間詞女的作者早先就完成,正好趕上沈淇這邊征稿,她便是將佳作投了過來。如此篇幅,也必須進(jìn)行連載才行。
沈淇十分喜歡這種文風(fēng),淡淡的哀怨之中,充滿了女子的各種微妙情感,最難得的是文字間有一種難言的氣息,始終牢牢抓住了沈淇的心緒,這是此文成功的關(guān)鍵,也足見花間詞女這位作者天資極佳,若能讓她變成盛達(dá)書坊的契約文人,日后必定能夠成為《九州淇刊》里的世情小說扛鼎人。
沈淇想想就覺得激動,越發(fā)想要快點(diǎn)見到花間詞女本人,想必是一位滿身愁緒的俏佳人。
“你們幾個都過來。”
沈淇欣喜之時,徑直沖出了書房,守店的幾名傭人過來,等著沈淇訓(xùn)話。
“聽好了,你們有誰還記得這篇《瀟瀟暮雨》的遞稿人的樣貌,一并告訴我!”
沈淇見這稿件上除了署名花間詞女,也未留下什么地址,著實(shí)著急,也幸得有接收遞稿的那名傭人對這篇小說有些印象,便是將對方的樣貌描述了出來。
著急的沈淇一聽,心里咯噔了一下,聽傭人的描述,遞稿人竟是一位戴著黑色面紗,只露出一雙眼睛的女子,想必是不想讓人認(rèn)出自己來。不過沈淇還是得到了一些有用的訊息,那就是花間詞女本人不過是十五歲上下的年紀(jì),舉止端莊得體,有大家閨秀之范。
沈淇忽然覺得這個花間詞女是自己認(rèn)識的人,但又覺得是自己多想了,安溪縣城像這類的女子估計也不少。
頓了一下,握著稿件心癢著急的沈淇對幾名傭人吩咐道:
“過幾日若是她前來詢問稿件是否被審閱,請第一時間通知我,若我剛好不在,你們一定要記得尾隨跟蹤,找出她家住何方。”
沈淇這番嚴(yán)肅的吩咐,幾名傭人連連點(diǎn)頭,不敢在此事上疏忽大意。
如此一來,《九州淇刊》里的第二篇稿件確認(rèn)了,沈淇滿心歡喜的拿著稿子去往了劉漢昌四兄妹那里,路上依舊是興奮激動,而他更突兀想到要為花間詞女在《九州淇刊》開辟一個專欄,將她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