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陰司
包大仁霍然一驚,手中香火一顫,險些便掉到了地上.
轟隆隆。
又是一聲雷響,一陣長風(fēng)自戶牖之間灌入大殿,殿中所有燭火竟?fàn)栐谕粫r間內(nèi)盡數(shù)滅盡,連正中那兩盞高大臺托之上熾燃著的長明燈,也是焰火一陣閃爍,居然慢慢的小了下去,僅余下一團(tuán)細(xì)微如豆的光焰,卻又似是變成了綠色,說不盡的詭異可怕。
包大仁倒退了幾步,舉目四顧,殿中卻仍是空蕩蕩,絲毫看不出任何異常的境況。
那股聲音卻是又不知從何處傳了出來,在大殿之中回蕩,音調(diào)似男似女,忽男忽女,一聲接一聲地喚著:“包大仁……包大仁……”
到得最后,已然聲震屋檐,連外面的隆隆雷聲,都自一時盡數(shù)掩蓋了下去,便如同在這大殿之中,也滾進(jìn)來了一團(tuán)風(fēng)雷一般。
包大仁終究也不過一介常人,在斯情斯情之下,亦自忍不住嚇得手足俱軟,只是強(qiáng)撐著未曾一屁股坐倒在地上,連聲高叫道:“來人!來人!”
按例他這番替天子致祭,原本祠堂之中的守衛(wèi)軍士,也應(yīng)當(dāng)就在正殿周圍布防才是,但就那個詭異莫名的聲音如此之巨,而他又是連連大聲疾呼,卻似是渾無一個人聽見一般,除開那個詭異的聲音之外,再聽不見任何聲響,那些軍士更不想原先預(yù)想的一般應(yīng)聲破門而入。
那個聲音哈哈大笑:“現(xiàn)下此地只屬本神所轄,不在三界,超乎五行,你胡亂鼓噪,卻屬何來?”
包大仁原本驚駭之極,聽得那個聲響在跟自己說話,卻反是強(qiáng)自鎮(zhèn)定了下來,不若原先那般害怕,勉強(qiáng)開口說道:“你……你是誰?”
那個聲音飄移不定,卻似乎是憑空發(fā)出來的一般:“本神職司陰曹,總掌天地萬物流轉(zhuǎn)輪回,人間萬象,禍福壽夭,無不盡操于本神之手,你在本神面前,還不下拜?”
“這么厲害?”包大仁此時卻是完全平靜了下來,微微向后挪著腳步,臉上卻是已經(jīng)微微浮起一絲笑意,綠豆小眼里卻似是放著光芒:“那這么拜了,是不是會給我什么好處?”
那個自稱為神的聲音似乎也自微微頓了一頓,方自冷哼道:“本神面前,不得胡言亂語,本神親身前來見你,你反躬自省,難道就不知道所為何來?難道就無半分戒慎恐懼之意?”
“知道,知道”,包大仁弓著腰慢慢向后挪著,臉上卻是快笑出了一朵花來:“大神一定是看小人天賦異稟、清逸脫俗,實(shí)非塵世中人,卻是一時不慎,誤墮紅塵之中,是以心生垂顧之念,特地來點(diǎn)化小人,要小人棄官從道,重修道德,度我成仙……”
他嘴里胡說八道,腳下卻是慢慢挪近了大門之畔,口中越說越快:“小人原本早就厭倦了這五濁惡世,久有從道之心,現(xiàn)今在此得遇真神,實(shí)在是天大造化,實(shí)在是三生石上有一段大好姻緣,小人一定毫不戀眷,棄官出家,追隨大神,生死相許……”
那個自稱為神的聲音,卻似是一時也被他這段夾七雜八的話弄得反應(yīng)不過來,竟?fàn)栍傻盟瓦@么說著,一步步挪到門邊,未曾出言打斷。
“小人一定一心向道、矢志不移、情比金堅(jiān)……”包大仁說到最后一句,伸后的手指已然摸著了殿門,就此霍然轉(zhuǎn)身,雙手發(fā)力便欲拉開那兩扇大門,口中同時大聲喝道:“來……”
那個“人”尚未及出口,他耳畔只聽得那個聲音一聲冷哼,已然按在門把上正欲發(fā)力的雙手驀然一麻一震,一種莫名的大力撲面涌了上來,把他整個人撞得向后連連倒退出了七八步,險些腳下一軟便自坐倒在地上,那還未曾喊完的半句話,也被生生地撞回了肚子里,只覺得一陣說不出的難受。
他抬起頭,卻正是發(fā)現(xiàn)自己現(xiàn)下所站立的位置正是方才那個聲音剛剛開始與自己說話時,自己意欲拈香祝禱時所站立的位置,分毫不爽,不由得心下正自駭異,那個聲音卻又是一聲冷哼,一股無形的力道,卻似是就在這一哼之中憑空中生出來一半,自無根之處而起,就這么由高向低地向他覆壓了下來,眼見其勢竟似是要把包大仁硬生生地威壓地屈膝下跪。
包大仁情知抵御不住,卻是順勢雙腳一張,就這么跌坐箕踞在地上。
那個聲音沒有再開口說話,然而那股無形的壓力卻似是益來益盛,直壓得包大仁腰都快直不起來,直要往地上屈了下去。
他此時雙腳大張,箕坐在地上,雙手亦自后據(jù)撐地,勉力抗拒著那似是無所不在的無形大力,便如同一只在沙灘上被翻過了殼來,四仰八叉,難以翻身的老龜,說不盡的狼狽可笑。
包大仁卻是不以為意,一邊竭力抵御著那份力道,口中卻是喘著粗氣打諢道:“看來是小人凡心未退,仙緣不夠深厚,倒是惹得大神生氣了,實(shí)在是罪過罪過。”
那個聲音默默不語,卻似是也為包大仁的反應(yīng)頗為詫異。
有宋一代,民間講古志怪,種種狐仙妖鬼的傳說,甚是喧囂一時,大宋真宗皇帝,便自迷信神仙傳說,甚至想得入了迷,將自己都催眠了過去,屢次宣稱神仙報夢、天降祥瑞,演變成一場由天子主導(dǎo),百官不得不附合的鬧劇,飴笑千古,而前朝的大宋徽宗皇帝,對于這等怪力亂神事情的興趣更是尤有過之,不但在對于一些精擅方術(shù)的妖道長養(yǎng)宮中,寵遇不斷,更是相信了妖道林靈素的話,認(rèn)為自己是什么天界長生大帝君轉(zhuǎn)世,由是自號道君皇帝,以道教教主自居,甚至就在女真人的鐵騎已然兵臨汴京城下之際,兀自棄名臣勇將而不用,反是相信了一個江湖騙子郭京的話,相信他能以什么撒豆成兵,召喚天兵天將,由是而自棄堅(jiān)城固壁不守,反是開門揖盜,大門洞開地任由那個江湖騙子率領(lǐng)著所謂的天兵天將出城迎敵,終于讓女真鐵騎長驅(qū)直入,如入無人之境,不但險些斷送了綿延百余年的大宋皇朝,甚至自己也被女真人生生擄了去,囚于漠北苦寒之地,百般折辱,至死尸骨不得還鄉(xiāng)。
楚王好細(xì)腰,宮中多餓死。自古以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宋一代,幾位君王都是佞道甚過,深信神鬼之事,這等由官方主導(dǎo)的潮流遍及民間,更是十倍百倍地發(fā)酵,于是有宋一代,各種蘭若yin祠,遍布各處大城小鎮(zhèn),而普通民眾之間,對于敬神畏鬼,狐仙妖魂之事,也都是深信不疑。
若換做任一個其他人,與包大仁異位而處,在如此詭異的氛圍之下,又自經(jīng)歷了如此奇異的事情,只怕早已是對于眼下這位自稱為大神的聲音深信不疑,或是畏懼若狂,或是恭敬有加,又哪能如包大仁這般插科打諢,嬉笑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