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
“我知道,那并不是眾人眼熱的肥差——因為那個時候,我又接到了長安的信,老師授意我再做幾件事。”楊犒深深地嘆了口氣:“看到那封信后,我便明白,這事是非做不可了……倘使不這么做,我性命難保,定會被滅口。”
所謂一步錯,步步錯。當(dāng)踏入了泥淖,當(dāng)造成景祐九年的城破,他便再沒有了回頭之路。
楊犒低下頭,過了好半晌,沒有人催促他,許是心情都沉重了。他道:“那些事,都是以汝寧侯為首,朝中幾位大人授意的。”
他快速說了幾個人的名字,何貴妃一愣,猝不及防在這里聽到她爺爺?shù)拿郑翡J地盯過來,正對上楊犒散漫失神的視線。
她向來在宮里跋扈威嚴(yán),那些低位妃嬪少有敢和她對視的,又兼心情急切,楊犒被她嚇了一跳,卻揣不透自己說錯了什么,只好硬著頭皮道:
“我、我沒有胡說,這都是真的。雖然那時不得不同意,但實在怕得緊,總覺得沾染太多罪惡,我……我便藏了些證據(jù),也因此才保下了性命。我沒有要構(gòu)陷那幾位大人的意思!”
見何貴妃一時似乎有些凌亂了,當(dāng)著這些人的面,實在又尷尬又敏感,謝令鳶記得何韻致的爺爺伯父都十分寵溺她,也覺得難堪,她問楊犒:“你說藏了證據(jù),是什么?藏在哪里?”
楊犒見狀,試探著討價還價:“那地方被我藏得嚴(yán)實,也只有我知曉。倘若我?guī)銈內(nèi)フ遥銈兡芊胚^我嗎?”
謝令鳶不吃這一套,踹了踹他的腿,微微一笑:“抱歉,那要看你提供的東西,入不入我的眼,值不值你的命。”
跟武明貞一處混久了,她面對著楊犒這種人時,把武明貞強勢的口氣學(xué)了個九成似。
楊犒無法,只得先被羅睺抓著起身。客棧的門兀地打開,外面的風(fēng)雪猛然撲進來,仿佛穿透了身軀,他打了個冷顫,身冷心更冷。
**********
北風(fēng)呼嘯著,帶來朔方的冬天。屋內(nèi)清晰可聞雪片打在窗紙上的聲音。
老邱的聲音在屋內(nèi)緩緩回蕩,安靜中竟然有幾分聳怖:“其實我本不是朔方駐軍的編制,也不姓邱。”
“延祚三年,朝廷與西魏劃定了互市榷場,那時我編制在并州駐衙軍中——比朔方軍府級別更高——我們便被派去了榷場。”
火盆里取暖的火光微微跳躍著,老邱拾了兩塊柴火送入火中,室內(nèi)騰地亮了,照出他臉上的惆悵。
他想起那時,得知要派駐榷場,伍里幾個兄弟都很是高興了一陣,嚷著好日子來了。
“借機賺了點甜頭。直到后來……后來才發(fā)現(xiàn),有些事越來越不對勁。”
蕭懷瑾點點頭,關(guān)于互市的甜頭,這也不是什么秘密。互市榷場常由級別高的軍隊前來駐扎,人家千里迢迢跑來,順帶走私點貨物賺點錢,也是人之常情唄。
其實以往不開互市的時候,邊境貿(mào)易都是靠當(dāng)?shù)伛v軍走私的;而何太后把互市開起來,也等于斷了這些駐軍的財路。
蕭懷瑾忽然想起那天在甕城城門,他和那群怒罵何太后的老兵打了一架。現(xiàn)在想來,那些老兵大概就是被太后斷了財路的人之一吧。
但何太后得罪的豈止底層老兵。在她和宋逸修決定做這件事時,當(dāng)著只有十二歲的他,將種種利弊和困難都分析一遍,包括會得罪哪些世家,對方會怎么反擊。
如今想來,他們是在教他。
他的出神很快被老邱拉了回來。后者揉了揉額頭:“我現(xiàn)在想來,可能是上面有意放任,那些被斷了財路的人,就跑去榷場偷東西。你也許不清楚……榷場管理是很嚴(yán)的。”
....
——那時是夏末,朔方已經(jīng)有些秋意了。
老邱依然記得,其他州郡絡(luò)繹而來的商人,興高采烈?guī)е卉囓囏浳铮跐M目金黃秋意的榷場外,排起了長長的列隊,黑壓壓的一條蜿蜒著通向遠方。
他身上的皮甲折射出秋日的陽光,他守在榷場外,板著臉,讓這些商人押幾個身家清白的人作保。那些商人們對兵爺敬畏,悄悄塞他些好處,他也都收下。商人們便將自己的一半貨物留下,他值守的幾個兄弟上來清點登記,放入榷場內(nèi)的倉庫鎖好,等待幾天后的開市。
多么和樂融融的光景啊……
倘若不是榷場發(fā)生了偷盜的事。且不僅一次,一而再再而三。
...
蕭懷瑾蹙眉,沒有說話,陸巖也直起了身子,盯著老邱仔細聽。
“這些人偷竊,引得西魏人十分不滿,和我們的措置官提了幾次。”老邱悶悶道:“說白了,若不是押發(fā)官和主管有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不會幾次三番發(fā)生偷盜事件。”
...
——互市開了不多久,九月底秋寒時令,西魏的武官怒氣沖沖,雙目瞪得似銅鈴大,指著西魏的倉庫憤憤道:‘我們誠意與貴國互市,貴國就是這樣怠慢我們的嗎!’
而措置官——那個中年男人,老邱記得他叫楊犒——楊犒端坐著,臉色也沒甚變,只長長嘆了口氣道:“刁民小賊防不勝防,我們也是沒有辦法,請烏鱧大人放心,我們定找到賊人,給大人一個交待!”
待西魏人怒火萬丈地離開,楊犒坐了一會兒,老邱記得他那張瘦長的臉上,總是愁容滿面,似乎就沒見他舒展過。
接著楊犒叫來了手下校尉,嗤了一聲吩咐道:“抓賊歸抓賊,西魏人榆木腦袋,事哪兒是那么好辦的。你們,去街上抓點叫花子,先把這罪給頂著吧。”
那時老邱震驚地抬起頭來,卻也不能置喙什么。孫校尉接了任務(wù),老邱便跟他退下了。一路上垂著頭,總不好問什么。
待到了街上,看著墻角蜷縮的乞丐,白發(fā)亂蓬,皮膚黝黑,竟又下不去手。
就那樣在大街上游蕩到后半夜,碰到了幾次一同任務(wù)的兄弟,總也得交差,嘆著氣抓了倆乞丐拿去頂事兒了。夜里漆黑,那些乞丐們蜷縮在睡夢中,忽然被他們粗暴拎起,一臉張皇無措,掙扎叫喊,他硬下心腸權(quán)作不聞。
也記得翌日驕陽高照,刑場一地殷紅刺目的鮮血,頭顱被高高懸掛在榷場外,那一幕讓他不忍回顧。
...
蕭懷瑾聽他回憶,低聲道:“但凡影響互市的人,都要以亂市罪被處死。”
“沒錯。”老邱長嘆一口氣:“但西魏人能是傻的嗎?能看不出我們是拿乞丐來糊弄他們的嗎?可那時候事情還沒鬧大,他們雖然生氣,也不能拿我們怎么樣。”
“那個楊犒,出了這樣事,沒上報朝廷么?”當(dāng)然蕭懷瑾只是這樣一問,他記得很清楚,那一年榷場的奏折都是太平,相安無事。
老邱笑得耐人尋味:“怎么會,派人去榷場偷竊,正是他授意的,當(dāng)然不會對長安朝廷上報,只當(dāng)治安混亂隨意了事——你別急,待我講了后面便明白了。”
蕭懷瑾的聲音聽不出滋味:“我記得……當(dāng)年是西魏人先毀約。”
其實當(dāng)老邱說到這里,他憑著政治敏感度,也已經(jīng)隱約猜出了頭緒,可那事實太過黑暗,一時他不敢去深究。
他多么希望,真相只是西魏人毀約,與晉國的朝廷沒有任何關(guān)系。
然而老邱偏偏要打破他殘存的僥幸:“你們這些貴人,遠在長安,都被下面瞞了。底下人不想讓你們知道,就有的是辦法。事兒一旦鬧大,他們就推給西魏人,你們什么都不知道,還真以為是西魏人先毀了約,自己當(dāng)冤大頭。”
蕭懷瑾不說話了,臉色在火光的照映下有些蒼白。
“如果只是偷盜,西魏人最多罵我們。所以后來變本加厲,暗偷就變成了明搶。越來越多的馬賊,涌進榷場搶劫。”
老邱笑了笑,容色間頗有些嘲諷:“可我自己就是當(dāng)兵的,怎么可能看不出,那些不是普通的馬賊?簡直就是蒙了面的士兵!那些馬賊起初在榷場外搶西魏的商隊,美其名曰是報仇雪恨;后來變本加厲,進榷場里搶!”
“可你們是榷場駐軍。”陸巖冷冷提醒道。
老邱的聲音登時有些氣短:“……我們當(dāng)然不是擺設(shè)!但我們卻要聽從上面指揮。也是從那時候,我覺出了蹊蹺——”
...
——榷場交易時,他正駐守在南門。
前方傳來消息,說有馬匪在西門燒殺搶掠,西門守軍難支,老邱他們奉了上面命令,匆忙往西門跑。
到了西門一看,差點氣炸——零星的十來個馬匪,也值得他們一群南門的守衛(wèi)跑來幫忙?
偏生榷場任何人不能騎馬,他們火冒三丈也追不上馬匪,待回到南門,入眼是一地狼藉,受傷的商人、散落的貨物和支架……滿目瘡痍,問了活著的人,聽他們斷斷續(xù)續(xù)呻-吟著說,才知道被人耍了。
上百人的馬匪趁著南門守備人少,將這里劫掠一空。
老邱這才卻覺出了不對勁兒。
...
蕭懷瑾一路搶糧,用過無數(shù)次聲東擊西的招兒,瞬間便明了:“你們上官怕是故意將你們調(diào)離值守,為了方便那些馬匪搶掠。”
老邱點點頭:“這樣的事發(fā)生得太多了,我實在起疑,有一次就假裝聽從調(diào)遣,實際溜了個空躲進一個倉庫后,發(fā)現(xiàn)這些馬匪行事,其實上面都是默許的……他們根本就是串通好的!”
陸巖朝他比了噓聲的手勢,老邱意識到自己過于激動,緩了片刻,呷了口酒,又才繼續(xù)開口:“那些馬匪,燒殺搶掠西魏的商人。西魏的士兵倒是想抓,但馬匪熟知榷場路線,總能先他們一步逃跑。”
他嘆了口氣:“不過那時,我還并不明白,上面的人這樣做是出于什么目的,那似乎也與我沒有關(guān)系。我只要聽上面的差使,平時夾帶些小物件兒拿去賣,給我小兒子帶點玩意兒就可以了。”
蕭懷瑾閉了閉眼,其實老邱不講,他在朝堂顛簸這些年,也已經(jīng)猜到了。
老邱垂下了頭,拿著撥火棍的手有些顫抖,火盆里的火舌也跟著抖動起來,將他投射在墻上的影子照得凄惶:“直到不久后,我們伍的十來個人,被副尉叫去榷場的倉庫幫忙。那時候五日一市,頭開市的兩天,商人都會把貨物放在榷場存好,貨物交割是由我們來做的。”
...
——那大抵是十月,西魏快要入冬了,要換些糧食鹽茶和藥材。
有個晚上,已經(jīng)是后半夜了。
天邊彎月高懸,他和十來個兄弟被叫到榷場,那個胖胖的副尉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笑得和善,做出一副慷慨的模樣:‘你們在我手下干了這些年,都是兄弟,我也總尋思著,帶你們發(fā)財。’
眾人聽了十分歡喜,老邱卻有些忐忑恍惚。這樣夜黑風(fēng)高的發(fā)財,必然不是什么正經(jīng)來路——必然是要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
榷場里這時空蕩,連一絲火光都無。黑寂寂中,他們摸著黑進了倉庫。
貨物早已經(jīng)被鎖好,等待兩日后的交割。副尉走上前,一腳踩在一個糧袋上,解開糧袋捆繩,黃燦燦的粟谷灑了一地,他張開胖乎乎的手:‘快,來拿!’
當(dāng)面對取之不盡的贓物又不會被懲罰時,人的貪欲總會膨脹到極致。
那個夜晚,最終瘋狂。
他們打開一個個糧袋,偷走一半谷物,又將泥沙摻入剩下的糧袋中,就這樣交割給西魏人。
帶走的糧食拿回去改善日子,帶走的鹽茶藥材則拿去銷贓。
也有人像老邱一樣害怕,只覺得不妥,然而擋不住誘惑,也跟著蜂擁上去。私下里不是沒想過后果——這樣摻假,必定會招來西魏人不滿。
可幾天后,交割的貨物被送來榷場的倉庫,眾人又忍不住誘惑,往糧袋里摻起了泥沙,偷走一半貨物。
...
“現(xiàn)在想來,這一切應(yīng)該也是上面的授意。”老邱回憶起來,仍覺后怕。他喃喃道:“西魏人是來交換過冬的口糧的,卻拿到摻了泥沙的糧食、草藥,該是何等氣憤。連我們都能想到,副尉怎么會想不到呢?如果沒有上面的默許,他又怎么敢?guī)覀冞@樣招搖?”
西魏人脾性又急又烈,他們沒有在晉國人身上看到絲毫對于互市的誠意,從最初用乞丐頂罪潦草打發(fā),到后面層出不窮的搶劫、過冬糧食中摻了泥沙……這些行為,無異于是挑釁和羞辱。
當(dāng)榷場外又一次搶劫商隊,這次西魏人再不能容忍,他們撕毀了互市協(xié)議,幾日后互市開啟,數(shù)千鐵騎幾乎踏平了榷場!
戰(zhàn)爭再次爆發(fā)。
見事情鬧大,這下對長安瞞不住了,朔方郡的榷場官員便開始了推卸責(zé)任。他們輪番上書,只說是西魏人不講信義,朝廷不該輕信西魏……絲毫不提晉人這邊做了什么。
“西魏人攻打進來后,楊犒這才對我們問罪,包括副尉在內(nèi),想把我們都殺了滅口。我那時只想逃命,正好我有個朋友在朔方軍中……陣亡。”
...
西魏人打進來時,那個朋友輪班正值守甕城,他們伍的所有人,首當(dāng)其沖全被殺光。
老邱連夜逃到朔方城外,夜里的城門寂寥清冷,他從一地尸體中扒出了那個朋友——真正的老邱。
他手背上滴著熱淚,手心下是冰涼粘膩的血。他換上他們朔方守軍的衣服,帶上他們的軍牌,就此頂替了老邱的身份。
認(rèn)識他和朋友的人都死了,沒有人懷疑他。幾日后重整編隊,又把他編去了其他部伍,他就這樣以老邱的身份活到了今天。
...
老邱長出了一口氣,眼睛里浮現(xiàn)出淚光,他忙低下頭:“我的小兒子也死在那場城破里。是我害了他。我對不起他,日思夜想,就恨,就悔……這些年來,我總在想那件事,停不下來。”
“我們這些摻沙的人,都被找了個由頭滅口。后來,甚至連楊犒都死了,我猜,他是不是也被滅口了?他那么厲害,堂堂五品大官,都被滅口,那他上面的人,肯定很厲害。鬧出這場亂子的人,肯定很厲害。”
老邱痛苦地抹了把臉:“而我……我太沒用,我只是個混了一輩子連個軍職都沒有的人,即便了解真相,又能向誰說呢?官官相護,我能相信誰呢?指不定連命都沒了。”
他話音落下很久,屋子里都沒有動靜。
直到蕭懷瑾沉默過,輕聲道:“那你為什么敢與我說?不怕我與他們相互勾結(jié),將你滅口嗎?”
“啪”的一聲,火光閃了閃。
老邱緩緩抬起頭,凝視著蕭懷瑾:“你不會。”又想了想:“見你第一眼,我就覺得你不一樣,你滿身血污,但眼底干凈,心里干凈,只有真正有抱負的人才會這樣,所以你眼里容不下這些沙子。”
蕭懷瑾不語。
“如果你把我滅口,也只能怪我自己看走眼了。或許也是我的命,也是晉國的命,注定這件事討不回公道,注定后人要誤解它,注定……不能對我兒子的死有個交待。”老邱垂著頭,卻笑了笑:“但我只是相信你。”
只是相信你。
因第一眼見,就覺這是污濁橫行的世道中,一定不會隨波逐流的人。
哪怕蕭懷瑾不能做什么,但能將陳埋在心中多年的丑惡秘密全盤托付于他,也仿佛松快了,仿佛也能跳入清水中濯洗掉身上的泥淖。
...
蕭懷瑾半撐著額頭,他如今的眼界思緒開闊遠非在宮里時可及,互市背后牽扯的利弊,也就很容易想通透了。
當(dāng)年晉國與西魏合計了一下,繼續(xù)打仗誰也贏不了誰,兩國損失都大,只能被其他國家占便宜,還不如互市雙贏。
那時十二歲的他坐在龍榻上,不解地問,那為什么前些年總打仗,早互市不就好了嗎?宋逸修微笑,告訴他,互市對于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而言,意義又不一樣。
牽扯利益太多,國的利益,每個人的利益。
對中原而言,是通過商貿(mào)來操縱西魏。待到互市越久,西魏對中原的依賴就會越強烈。并且,可以打壓大世家的走私商貿(mào)。
年幼的他頭疼地看宋逸修訂的榷場規(guī)條,什么只準(zhǔn)以物易物,禁了銅錢交易,以免西魏用銅錢私鑄兵器;榷場以訂貨來套取西魏的牛羊馬匹,秋收糧賤時交割貨物,讓晉國從中獲利;甚至還有西魏身強體壯的年輕人可以來晉國做雇傭兵,充實兵力等……那時看不懂,如今想來,都是利國舉措。
但既便如此,何太后定了要互市時,以何家為首的幾個大族也是鬧過的,他們掌管著兵權(quán),戰(zhàn)功赫赫,戰(zhàn)爭對他們來說,其實并不是糟糕事——意味著權(quán)力更甚、黨羽更多、加官進爵,意味著糧草調(diào)撥、走私發(fā)財……然而當(dāng)開了互市,沒了戰(zhàn)爭,這些利益也都沒了。
那時何太后也是年輕,剛垂簾沒幾年,當(dāng)著蕭懷瑾的面,分析這些形勢,也擔(dān)心世家從中作梗,也猜測他們的手段,也提防邊關(guān)陽奉陰違……她語速還急切,興許是憤慨,因她自己不便出面得罪娘家和那些世臣,宋逸修微笑著安撫她,說無妨,他來做這個惡人。
輕描淡寫地擋住了這一切,彈壓那些世家,二人卻不慎給自己設(shè)下了套——那些世家要讓太后吃個教訓(xùn),將她最大的依憑也設(shè)法除掉,替太后出面唱冷臉的人,最后也替她頂了罪。
蕭懷瑾心想,原來當(dāng)年的互市,何容琛并沒有做錯決定,并沒有輕信西魏人。她只是錯信了朝廷重臣,她最可悲的,是沒想到那些世家居然真的那么做了——妨礙他們利益的,他們總有辦法攪局。
他們能逼死先帝,逼退政敵,當(dāng)然也能逼太后低頭。
于是,就有了這場悲劇落終的互市。
蕭懷瑾深深嘆了口氣,將頭埋入了臂彎里,終于明白自己親政時,太后那樣壓制他,卻不是擅權(quán)。
不是的。
深夜歸入沉寂,只有火舌嗶剝的聲音。
********
后半夜正是最冷的時候,即便穿三層厚衣,戴著風(fēng)帽,依然阻擋不了骨子里的寒意。
高朔縣外一個廢棄村莊的地窖里,兩個羅睺舉著火把,楊犒被綁著手腳,地窖深處堆著一些糧袋、鹽茶,在火光微弱照射下,隱隱窺見輪廓。
謝令鳶垂下頭,腳尖踢了下最上端的那個陳米袋子。
米袋被扔了這么久,麻布早已經(jīng)脆弱,她這一腳踹破,內(nèi)里摻著泥沙的谷物便傾倒而出。
她蹲下身,抓了一把,半手的泥沙。
她心頭忽然沉甸甸的,比這泥沙更沉抑,壓得有些喘不過氣。
何貴妃站在她身后,不知在想什么,眼神空洞。歸根結(jié)底,互市是在何家等幾個家族的授意之下,被攪亂成這樣的。
為了阻止互市,為了保住利益,晉人從內(nèi)部,摧垮了互市的根基,逼得西魏撕毀協(xié)議。
真相被邊境官員隱瞞著,堂姑姑在深宮中,永遠不可能得知真相。
可西魏撕毀協(xié)議是事實,侵入中原是事實,所以她與宋逸修擔(dān)負了不該有的罪過,而宋逸修為了保全她,選擇以服毒自盡擔(dān)下所有罪過。
何韻致想起了自己剛?cè)雽m時,堂姑姑有些病態(tài)而脆弱的微笑,那笑容仿佛很艱難地支撐起來,內(nèi)里都被蛀空了——現(xiàn)在她知道了,蛀空她堂姑姑的不是旁人,正是自己的家族。
因為堂姑姑不聽話,身為家族長女,卻不肯受家中的擺布,便成為了一顆即將被放棄的棋子——何家又將她這個侄女送入了宮,讓她取代堂姑姑。
倘若她不聽話,家族中是不是又會有下一個女子被送入宮,做他們意志的傀儡?
也不僅僅是她,宮中妃嬪們莫不如此。
太可怕了,真是……太可怕了。
生平頭一次,想到宮里那些妃嬪,她心中油然浮起的,不是嫉恨、不是輕蔑、不是斗意,而是說不出的兔死狐悲,復(fù)雜的同病相憐。
一時間她覺得寒意瑟瑟,哪怕身上披著厚氅,也抵擋不住骨髓中攀爬而上的寒冷——那往日帶給她溫暖呵護的家,大伯的疼愛,爺爺?shù)钠髦兀谶@一刻都像是張著血盆大口的惡鬼,一旦她不聽從號令,一旦她失去了用處,就毫不留情地打壓她、重創(chuàng)她,直至拋棄。
她還曾經(jīng)為當(dāng)不成皇后、辜負家中期望而自責(zé),此時此刻,她卻終于明白,堂姑姑為什么總是不肯讓她當(dāng)皇后,寧愿扶持曹姝月,扶持謝令鳶,扶持陶淑妃沈賢妃這些人……
因為了解她,知道何家女子倔犟要強的脾性啊!
因為愛她,所以不忍她重蹈覆轍啊!
這個初冬的夜,何韻致迎著冷風(fēng),這些年對何太后的心結(jié),這一刻驀然打開,五臟六腑都跟著疼了起來。
她眼淚簌簌而落,化為了冰霜。
“我們要快點見到陛下。”她千般心緒涌上,脫口而出,卻忽然怔住,心中又扯得痛楚。
見了陛下能怎樣呢,難道要供出她的家人有罪不成?
可倘使隱瞞,難道真相就這樣永遠掩蓋,不見天日么?
作者有話要說:呃,虐嗎,哪里虐了(⊙﹏⊙)這就是很正常的講述往事呀。歷史上比這虐的事多得多了,比如安史之亂時潼關(guān)失守的經(jīng)歷,都心痛到無語。比如明朝都快亡了,論左良玉為什么總是打不垮張獻忠╮(╯_╰)╭。現(xiàn)在國家發(fā)個限韓令讓有些人追星旅游不方便了還被他們罵呢,如果真涉及到利益攸關(guān)可想而知。所以對于古代可以靠戰(zhàn)爭發(fā)財?shù)睦婕瘓F來說,自私自利、將自己利益凌駕于國家之上也是正常,至于打仗死多少士兵,窮多少百姓,那才不關(guān)他們的事呢。而被利益集團壓榨的人,一旦翻身,也不見得就為平民伸張正義,出于私心血腥殘忍的報復(fù)更多,教科書上謳歌的李自成我就很討厭。每個時代真正有良心的人都是很少的吧。
.
當(dāng)然我不是存心寫這種情節(jié)弄得不開心,本質(zhì)還是為了給女主們服務(wù)的,既然都寫成正劇風(fēng)了,那也不能讓歷史背景看起來像個篩子一樣充滿了漏洞_(:зゝ∠)_大家姑且忍忍,很快后面就好了。
.
說起這些事,史記里這種惡心的事印象里似乎是沒有的,感覺一水兒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反而是越往后越多了。以前看到伯夷、叔齊、季禮、公孫杵臼、程嬰這種人,感動的同時,又覺得真是不可思議,完全不能理解腦回路,長大后慢慢就很能理解了,然后會想,不正是因為如今風(fēng)骨失傳了,才會覺得不可思議嗎?宋明時吆喝氣節(jié)氣節(jié),從歷史課本里看到,以為那個時代是最有氣節(jié)的時代,其實正是缺了什么才會喊什么吧,就像我們現(xiàn)在拼命喊信仰和社會公德一樣,如果后人誤以為我們是個相當(dāng)有信仰的時代,就搞笑了呢23333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