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5 章 第335章
第二天一早,黎夏在東廂的餐廳吃早飯。
傅杳鈞坐過來,“老板,為什么年后的開店計劃你都叫停了?我們不是要抓緊時間跑馬圈地么?”
昨晚回來開發(fā)部的主管徐翰打他手機,說報上去的開新店的計劃,年后的被黎總一刀切全否了。
徐翰也是老員工了,一開始就在一店給吳青峰當副手。后來又當開發(fā)部的副總管,吳青峰調(diào)去營運后他轉(zhuǎn)正的。
正謀劃著想升開發(fā)部總監(jiān)呢。
過去半年的成績還可以的,尤其是這第四季度。他還想著元旦發(fā)文有沒有自己呢,結(jié)果呈交上去的開年計劃直接被一筆劃掉了。
他不好越級發(fā)文問黎夏。但他頭上又沒開發(fā)部總監(jiān),便打電話問一下傅杳鈞。
傅杳鈞就說他今早問問再說。
他就住東廂,早起收拾好了,也吃了那兩個大姐熬的清粥配小籠包、小菜。
在天井活動了一陣又回屋里坐了坐。
等到黎夏過來吃早飯便走了出來。幾位老人是早就吃過,出去遛彎去了。
昨天上午看房,下午休息。再睡一覺起來他們已經(jīng)緩解了疲勞。這幾年大家都是到處游玩,精神都很旺健,腿腳還是相當利索的。
就連彭叔,在301又治了幾個月,每周都去拿藥回來熱敷,如今行動也敏捷了不少。
他們老兩口在北京這么待得住,治腿也是很重要一個原因。
黎夏道:“從兩周年店慶后,我說跑馬圈地。然后我們開店的速度太快了。蜀中十幾個市,三個月開了足足120家。現(xiàn)在240家,到過年二月中旬會有300家。我能理解大家都想多開店,開了店有了營收提成才多。不但營運,各部門的提成都能隨之增多。但我們也得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現(xiàn)在省城和山城都在搞建設,又要買車。還有六所學校在建,四所籌備中。咱們的現(xiàn)金流不太經(jīng)得起風險。年前開出店來是為了年貨的時候大賺一筆,年后的就緩一緩吧。而且讓你們來觀摩了,回去也要對原有模式做出相應改變。不能一直這么粗放的開店。咱們的人現(xiàn)在都挺浮躁的,就還是覺得開了店就能賺錢。入職三個月就想著升店長、漲工資。”
下頭員工、管理組看得更多的還是自己的經(jīng)濟利益。當然巴不得無限擴張。
黎夏卻得時時以八佰伴、新一佳等盲目擴張導致破產(chǎn)為戒。
傅杳鈞點頭,“好,我知道了。中間歇歇也好,可以攢下一大筆現(xiàn)金,人手的儲備也能更充分。”
300家門店的營收,一天將近500萬。
三月份的時候把第一批貨款尾款結(jié)了,賬上應該都還挺富裕。足以支持兩地的工程和八大地震帶修學校了。
而且,人手這一條老板也說到點子上了。因為新店不斷的開出來,有些人哪怕還差點火候,也被揠苗助長了。
從店經(jīng)理到區(qū)經(jīng)理甚至區(qū)域經(jīng)理,都帶著些催熟后的后遺癥。
緩一緩也好!
不但如此,黎夏吃完還給田瑤打了電話。
“年前再做一下所有管理組的績效考核,公司的崗位是能上能下的。”
有一些揠苗助長后不太稱職的,可以再降下去。自尊心受不了要離職的話就離吧。
這個工作量倒是不太大。因為八月才做過一次,那部分人再補上四個月的就好。
這四個月升上去的也只需要做四個月的。再說還有監(jiān)察部那里有相關記錄可以做參考呢。
“好的,黎總,我知道了。”
“田瑤,我們已經(jīng)是突破萬人的大公司了,管理組也近千人。這一千名管理組你們?nèi)耸虏恳獣r刻關注著。招新、培訓是你們的日常,這個同樣是。”
“明白。”
“另外還有九千員工,每個門店的人事助理要用好。那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就下了吧。包括你!”
田瑤一愣,“黎總,我知道了。”
又打給吳娜,“你發(fā)的山城也需要修建員工中心和辦公大樓的申請我批準了。回復了你,也轉(zhuǎn)發(fā)給了鄭總。鄭總那邊安排人去找合適的地,你也跟進協(xié)助一下。”
既然是總部的后勤部總監(jiān),吳娜要管就不是一地的后勤了。
“是,黎總。”
等她打完,傅杳鈞道:“六個省會城市元旦同一天開業(yè)。但我看了一下,物流的費用很高。”
元旦起蜀中要開始啟用山城的物流團隊和倉儲中心。雖然只是一期工程完成,但目前的十幾個市,十輛大卡還是能覆蓋的。
跑去運費,這能降低超市半個點的進貨成本。同時也養(yǎng)活了物流團隊和倉儲中心。
但省外就沒辦法了,還是用的黎明物流。
但一個省目前就一家店,要獨自承擔物流費用。成本一下子高了兩個點。
原本省會城市的房租、人工就貴。省城的利潤率就只有15左右,外地省會這是要降到12%去了。
這X山的將近20%,根本沒得比。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從廠商統(tǒng)一進貨降低進價是以后的方向。好在年前六地省會都要開出第二家店,可以分擔一下。租倉庫不是更貴么。等一個省有十五家店了,就準備著手建立倉儲中心和物流團隊。這樣廠商發(fā)貨就可以分開發(fā),到時候成本就降下去了。前期空閑的倉庫還可以出租。幾個月的時間,沒必要再從供貨商那里繞一下。對了,各省的員工中心和辦公大樓也得跟上。”
黎夏其實也有點擔心自己步了李彬蘭的后塵。所以固定資產(chǎn)她一直很注意置辦。
10%的自有門面,以及修建倉儲中心、員工中心和辦公大樓的土地。
好歹將來萬一有什么,她還有這些家產(chǎn)可以變賣。
這些全是用她的分紅買的,登記在她個人名下。同時又是超市用得著的,抵消了她抽取分紅的影響。
這些土地她都沒收租金,包括所有自有門店現(xiàn)在都不收租。現(xiàn)在公司100%都是她的,左手倒右手懶得費事。
她現(xiàn)在的日常花銷,是劉玫每月從餐館的利潤里撥五萬打到她個人賬戶。
開在超市里的餐館,起步資金就置辦物件,一家三千搞定。開在外頭的才需要預交房租,兩萬起步。
魏容這幾個月在外頭開了六十家,花出去120萬。跟著超市開了120家,40萬搞定。
300家,達到了黎夏當初說的配電腦、手機、車的要求。
元旦過后,她就要成為有車一族了。這會兒正在抓緊學駕校呢。
但這樣的大肆擴張,人手方面也確實有些成問題。
黎夏在山城吃到的味道,有些不那么地道了。也是這個事給她敲了警鐘。
她二嫂配車后,也該開著出去巡巡鋪了。
黎夏在吃著奶黃包,傅杳鈞坐旁邊盤算了一下,超市和餐館這三個月大肆擴張,的確有些隱患。而大量買門面和土地,現(xiàn)金流確實要陷入緊張了。
緩一緩確實要好些。
黎夏繼續(xù)道:“蜀中經(jīng)濟好的城市咱們差不多都開了店了。到明年六月,該覆蓋的也都覆蓋了。開店重點就轉(zhuǎn)移到八大地震帶和省外。然后再深耕西南、西北這一共七個省。然后再說向京市、滬市、深市進發(fā)的事。估計順利的話,到千禧年應該能到一線城市。”
傅杳鈞點頭,“老板你以后是要常駐北京么?”
黎夏點頭,“對,為了孩子的教育。可能到時候我們幾個,就分別駐扎京市、滬市、深市和大本營省城。我應該也不會釘在北京,深圳也會長待。”
“總部一直在省城?”他的活兒應該就是常駐總部,留守后方。
“是,寧為雞頭不為鳳尾。而且咱們在蜀中舍出去兩個億捐建學校,這個政治基礎得牢牢把握。”
傅杳鈞笑了下,“我覺得按照你那種修法,兩個億根本打不住。”
一個縣五所抗震小學,三所抗震初中,兩所抗震高中。這就是三百萬了。
光龍門地震帶,劃了重點的就有汶川、北川等十縣市。
“是打不住啊,我跟你們開會不是說的10%的利潤拿出來做這個事么。在省市領導跟前,我肯定得少說點,免得完不成任務。你覺得今后20年,我們才20億的利潤么?”
傅杳鈞搖頭,那肯定不只。
“老板,這么一算我也能跟著你成就億萬富翁、人生贏家啊!”
黎夏哈哈笑了起來,“所以努力吧,老傅同志。而且這還只是分紅,再過三年等你干滿了五周年,我說話算話分你股份。具體到時候再協(xié)商。”樂文小說網(wǎng)
傅杳鈞心頭一熱,除了剛?cè)肼毮顷嚕@兩年黎夏對股份的事絕口不提。
他有時候也難免會想一想。
但一年小兩百萬的分紅,又讓他覺得自己不該再奢求。可分股份畢竟是她自己提出來的。
哪怕就給他1%,鄭奎他家伙也得眼紅死啊!
吃過早飯,黎夏帶上自己在省城定制的2.5米高的蜀繡大佛的繡品,讓邱全開車送她和老傅去耿家的老宅。
四個保鏢隨行,把裝著蜀繡的卷筒拿到座位后放著。
邱全頭回來北京,比不得趙明亮熟悉。他事前看過地圖,也只能看著路牌慢慢開。有時候遇到?jīng)]路牌的地方還需要坐副駕駛位的保鏢下去問路。
不過他們八點多就出發(fā)了,約的時間是十點,倒是不趕。
“老板,耿家的生意應該做得很大吧?”
“除了軍工、石油、銀行這些關系國計的行業(yè),應該都有涉足。”
一路慢慢開過去,九點四十他們終于找對了地方。
比起耿瞻那套四合院,耿家老宅還要大些。據(jù)說足足占地四畝,和黎夏省城修建中的員工中心和辦公大樓一般大小了。
就繞著外墻開過去,也知道里頭不是一般人家了。
傅杳鈞小聲同黎夏道道:“這才是大戶人家啊。”
黎夏道:“現(xiàn)在哪還有什么真的大戶人家啊?”
共\\產(chǎn)\\黨比歷朝歷代厲害的一個地方就是把所謂的世家完全推翻了。
沒有讓前朝的大家族在新時代繼續(xù)呼風喚雨。
孟老夫子說‘為政不難,不得罪巨室’。所以封建社會世家的地位真的是很超然。最夸張的時候達到了‘王與馬,共天下’。
但共/產(chǎn)/黨就敢反其道而行之,徹底推翻了那個階級。
像耿家這樣的人家如今還是很有能量,但跟解放前尤其封建社會的大家族,那差距太大了!
車子繞著外墻轉(zhuǎn)的時候,黎夏摸出手機給耿瞻打了電話。
“耿哥,我們應該是到你家外墻了。正往大門開。”
“直接過來,我已經(jīng)在入門的長廊下喝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