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各種改良
陸辭秋實話實說:“確實是為了錢。我手里有一個醫(yī)館要養(yǎng),還有一個縣要養(yǎng)。醫(yī)館是行醫(yī)濟世的地方,我不能讓它像從前的回春堂一樣,以賺錢為根本目的。
二嬸,實不相瞞,我重開回春堂,就是沖著賠錢去的。”
陸芳華問了一句:“做生意為何沖著賠錢去?”
陸蕭宇輕輕揉了兩下女兒的頭,說:“或許那醫(yī)館在你二姐姐看來,并不是生意。”
陸辭秋點點頭,“它的確不是個生意。即使我前期給予了大量的投入,也依然沒有想過有一天要靠著一間醫(yī)館賺錢。
從前的回春堂,沒錢不給治,有錢不好好治,買藥不給好藥,好藥不夠年份。
這都是云家人昧著良心干出來的事,我不能跟他們一樣。
醫(yī)者父母心,對于我來說,我做不到眼瞅著病人到了回春堂門前,卻因為囊中羞澀而失去治病的機會。我也不可能眼睜睜地看著病人,因為沒有銀子支付昂貴的醫(yī)療費用,死在我面前。在法律與道德的標準之上,生命永遠都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即使不會去做那種見人就救不分好壞的圣人,也絕對不能去做一個見死不救冷心腸之人。
有我這樣的東家,回春堂肯定是要賠錢的。”
陸芳華頭一次聽說這樣的事情,她想說點什么,卻不知道該怎么說。
羅氏替女兒把話說了出來:“但愿世間無疾苦,寧愿架上藥蒙塵,這是為醫(yī)者最初的信念。可惜到后來很多事情都跟最初的信念有了偏差,甚至越走越遠了。”
陸芳華連忙點頭,“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但是二姐姐,你可得做好心理準備,我不是替那些奸商說話,我只是提醒你,要是抱著這個初心去經(jīng)營回春堂,能把你賠得北都找不著。真的,你別覺得我是危言聳聽,就你那回春堂的規(guī)模,不說別的,光是一年你付給掌柜啊伙計啊大夫啊這些人的工錢,都是一大筆開銷,就更別提大量消耗掉的藥材與耗材。”
陸辭秋問羅氏:“若紡織的生意做起來,能不能補了這個缺?”
羅氏立即點頭,“能!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你,肯定能。但是這個生意也像我說的那樣,要慎重。因為它一定會改變南岳國現(xiàn)有的商業(yè)格局,即使是羅家挑頭,涉及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最終利益,也都要重新分配。
人就是這樣,從前的老規(guī)矩用習慣了,一下子讓他們改肯定是不好改的。
羅家依然可以收了市面上現(xiàn)存的所有布料,但一天一匹還是兩天一匹,都比我之前想的三四天一匹提升太多了,畜牧要增加,棉花要多種,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三天一匹我們要多買萬畝地,那一天一匹就得再翻三倍,甚至還不止。
一下子多出來這么多人和地種棉花,其它的種植就要相對減少。
如果人們看準了這塊利益,勢必會有人將自家種糧食或種果樹的地改成種棉花。
也一定會有人不再養(yǎng)雞養(yǎng)鴨,改養(yǎng)羊和兔子。
如此一來,糧食減產(chǎn),蛋類禽類減產(chǎn),價格就又漲上來了。
衣食住行,我們管好了衣,卻是在犧牲食的前提下去管的。
穿不上新衣還能穿舊衣,可是吃不上飯卻是要餓死人了。”
陸辭秋懂了,她先前還是想少了。她只想到紡織機一經(jīng)改造,布料的價格會大幅下降,對布商會有很大的沖擊。特別是對那些布料存貨多的布商,沖擊是最大的。
但是明顯羅氏比她想得深了一層。
陸辭秋微微垂頭,開始思索解決方案。
紡織機一定是要改造的,一來懷北已經(jīng)開了先河,南岳一步落下就要步步落下,再不追就來不及了。???.BIQUGE.biz
二來有問題要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放棄。
她覺得對于羅氏所說的這些,其實也不是沒有應對方案。
“養(yǎng)羊和兔最多的地方是山區(qū)和草原,而這兩個地方的百姓,偏偏又是生活得最辛苦的。
因為以前紡織機工作能力有限,所以養(yǎng)再多的羊和兔也沒有好的銷量。山區(qū)和草原地區(qū)的百姓生活就不會因此得到太大的改善,依然艱苦和貧窮。
但如果我們搞定點養(yǎng)殖,羅家定點收購羊和兔,也把好關,堅決不允許有人上門售賣或是定點地區(qū)出去收購,如此就可以控制其它地方的養(yǎng)殖平衡。
當然,此決定一出,必然會有人說不公平,所以我這里也有一個預案。”
她告訴羅氏:“毛料產(chǎn)出限制地區(qū)定點收購,但棉花卻是可以不做限制的,任何人,只要有地,都可以種植。甚至也可以為了多賺銀子,犧牲一部分稻谷的種植。”
羅氏有點著急,“阿秋,這可不行啊!”
陸辭秋擺擺手,“二嬸別急,先聽我說完。對于犧牲多少稻谷的種植,也是有限制的。比如一家有十畝地,從前都種糧食,那么現(xiàn)在就可以拿出五畝來種棉花。
也就是說,每家每戶最多也就只能分出一半的田地來搞棉花種植,超過這個規(guī)劃就要被處罰。且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也要有效率種植,在保證棉花最大產(chǎn)出的同時,也要保證棉花質(zhì)量。
我知道二叔二嬸一定想說,即使分出來一半,那也很多了,相當于南岳少了一半的糧食產(chǎn)出。那若是我說,我有更好的糧種,能讓糧食產(chǎn)量比目前提高三倍呢?”
陸蕭宇和羅氏的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陸芳華則捂著心口說:“我地天爺呀!陸辭秋你是神仙嗎?你怎么什么都有?”
陸辭秋說:“產(chǎn)量提高三倍,那么即使分出一半的地去種棉花,也對糧食產(chǎn)生沒有絲毫影響,而且還會比現(xiàn)在有所增加。當然,這跟紡織機是一個道理,糧食產(chǎn)得多了,市面上的糧價就會下調(diào),那么那些糧商們的利益……”
“這個不用你管,羅家一定能給你處理得好好的。”
羅氏終于緩過神來,再道:“糧商涉及的沒有那么多,不像織布。何況還有軍糧呢!多的這些產(chǎn)出只需要拿一小部分投入到市面上來,就可以改善糧價,讓很多人能吃上細糧。至于大部分的余糧,都送到軍中去,有多少都能消耗得掉,且朝廷也只會高興,不會因為多花一筆糧錢而心疼。畢竟大產(chǎn)出的糧食它價格降下來了,國庫消耗得起。”
陸辭秋點點頭,“既如此,那我們說的這個事,基本上就是可行的。”
羅氏站了起來,開始在屋子里轉(zhuǎn)圈。
“我得讓母親親自往京城走一趟!這件事情必須得好好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