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清唱
,雁來紅 !
“靡靡梵音?”
隨同柳兒青的“柳葉薄刀”,媚兒妖的妖媚聲音落地清新,且婉轉(zhuǎn)哀絕。
彩色虹綢,舞出萬道霞光,媚兒妖的“攝魂之光”緊隨而至。
道道若有若無的火花電光,燦若繁星點點,從天邊飛來,疾掠而至,沖向尚武智,聲勢浩大,氣勢如虹。
既然她能叫出這“妖術(shù)”的名字,自然明白這其中的厲害關(guān)系。
讓媚兒妖和柳兒青這對同門姐妹花,怎么敢不拼死拼活,解決眼前這兇險之境。
而這危險之元兇,當然就是這號稱盟主大人的尚武智。
配合默契,從未有過失手。
額,那個,剛才被抓,也算是失手之過吧?但此刻,她倆能夠行動自如,就表明了,此“失手”非彼“失手”,不過兩人的權(quán)宜之計策罷了。
柳葉薄刀和攝魂之光悉數(shù)朝尚武智的面門疾馳沖來,雖然戴著面具,但這面具的防御功力有限,如果不是他躲得快,只怕面具早就四分五裂,不再完整了。
尚武智的躲,不是上躥下跳,也不是左騰右挪,而是頭往下縮,縮進了他寬大的黑袍里,將自己嚴嚴實實包裹了起來。
且縮且躲,聲音卻未停歇。
靡靡梵音還加上了木魚清唱,串串音符仿佛一根根無痕之繩,牽引著正放手一搏,拼盡全力的媚兒妖和柳兒青分別收回了手中的武器,轉(zhuǎn)而舉向了對方……
“果然是靡靡梵音。”
在黃紗轎椅外警界的妖鬼兩兄弟,相互對望一眼,點點頭,迅速將醫(yī)藥綿球塞進了各自的耳朵里。
榮華雁嘴里叫著的“妖哥”和“鬼哥”這兩位轎夫,原是孿生兄弟,按相差一刻鐘的年齡計算,應該是“妖哥”“鬼弟”,他倆外貌和身材極其相似,所以辨識度很低。
一般人都分不清誰是誰,誰是老大誰是老二,除非熟識之人,除非他們告訴你,他倆人各自的特點,否則,形影不離的孿生兄弟,完全可以當成一個人看待。
而孿生兄弟或姐妹,本來他們的基因就強大,默契度不是一般兄弟或姐妹可比擬的,何況這高深莫測,藍布瀟灑的妖鬼兩兄弟呢。
取名“妖”和“鬼”,讀音識人,就知其身手不同凡響,有著比妖和鬼更過人的快捷風范。
先將要人性命的魔音隔絕,只是他們一連串動作之前的開場插曲而已。
接下來,一個眼神就知對方心意,各自手持奪人性命之利器,分別取向了發(fā)出魔音的尚武智,和自相殘殺的柳兒青、媚兒妖兩姐妹。
一個去殺人,另一個去救人……
但在行動之前,他們卻忘了謹慎思考一個非常關(guān)鍵的問題,那就是為什么靡靡梵音之外,還會有木魚清唱呢?
“梆梆梆……”敲響的木魚,隨著靡靡梵音的節(jié)拍和音階,長長短短夾雜其間,似小型樂團的鼓點,給這首主旋律的音樂打著拍子。
令人叫絕的是,木魚聲聲中,有著比梵音更清婉哀怨的歌聲,慢慢悠悠穿插進來,梵音清唱,相輔相成的凄涼意境,似在為這壯烈的打斗場面,即將演變成人間地獄的雁來谷送行?
“南無怛納達拉雅雅、南無阿里雅佳納、薩嘎拉貝勒佳納、尤哈拉佳雅、達他嘎達雅、阿拉哈帝、桑雅桑布達雅、納摩薩嚕哇、達他噶提唄、阿啦哈達唄、桑雅桑布提唄……”
長長短短,高高低低,本該在廟宇中伴著佛燈清唱的“梵音大悲咒”,居然配合著殺人的靡靡梵音,毫無緣由地出現(xiàn)在了生死角斗場。
即為角斗場,就有一方或兩方或幾方人馬,競相殘殺,只為謀求生,而讓對方死。
可這“靡靡梵音”,它的作用卻不是為生,只是為了死。
尚武智手下的這伙強盜們,在這強大的梵音清唱聲中,沒有一個人能夠自保,也包括那個高大威猛,目光兇悍的鬼見愁。
他們斗不過柳兒青和媚兒妖,更斗不過妖鬼兩兄弟,但他們可以內(nèi)訌,可以亂砍亂殺……
久遠的一幕,終于情景再現(xiàn),沒有了十萬大軍,沒有了號角聲催,但該有的熱血,該有的骨肉……一應俱全。
遍地的斷臂與殘肢,死不瞑目的眼珠,以及腥味濃烈的血漬,殘留一地……
血流可以成河,澆灌這姹紫嫣紅的雁來紅,卻淹沒了其本身的嬌艷欲滴,浮現(xiàn)出暗淡無色的紫黑之氣。
被不時散落的肢體欺壓,被殺與被殺的足跡踐踏,從來逐風戲雨的仙草不得不彎下了腰,跪倒在地,低賤卑微如塵埃。
在這慘烈背景中,那個敲響木魚,唱響“梵音大悲咒”的歌者,依稀煙霧中,踏著這漫山遍野被糟蹋的雁來紅,踏葉無痕地出現(xiàn)在了眾人的視線中……
一個光頭和尚,一身灰衣袈裟,胸前掛著佛珠,右手舉著木槌,左手托著木魚,一下一下有節(jié)奏地敲打,嘴里唱著佛音,目視前方,目光深邃,面容平靜。
年齡不大不小,長相清雅,五官端正,如果沒有這血腥場面的襯托,沒有誰會懷疑,他一定是云游四方,修為精進的世外高僧。
外貌只是皮相,不足以表達一個人的特性。
木魚仍然被敲響,梵音仍舊在歌吟,斷臂與殘肢時不時被削落,血與天邊的殘陽連成一片,風吹晚霞,天地變色。
“嗖……”
敲打木魚的木槌憑空拋向了尚武智一方,那里,鬼弟的魚叉正刺向縮在黑衣里的吹響魔音之人……
魚叉也是木頭所制,但叉刺鋒利,要是刺在人的某個部位,相信也不會好受。
就在叉刺落在衣服上面時,木槌已跟蹤而至,“砰……”的一聲擊打在左刺之上。
叉口受此一擊,鬼弟只感虎臂一振,頭皮開始發(fā)麻。
從小托大,與榮華雁練習刀劍時,他用的就是魚叉,當時木頭魚叉的叉刺只是擺設(shè),他只是作作樣子,從未用叉刺與小師妹真打真殺。
這并不是說明他的武功有多么的無用,而是他怕傷及了小師妹而已。
后來榮華雁的武功修為有所長進之后,他才開始使用魚叉,但他從來都是托大,刺頭從未對準過師妹……
但與敵交戰(zhàn),他有時也會自恃武藝高強,托大而為,但大多數(shù)情形還是力求一擊必中,干凈利落絕不拖泥帶水。
從未有過失手,這一次,卻被隔空拋來的木槌給擋下了風頭。
這,令他很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