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實戰(zhàn)演練
青海湖,一艘改裝后的平底駁船靜靜的漂在湖面上
這是一艘用來運送鉀鹽的駁船,半年前被空軍買走,然后在上面安裝了幾套近距離自衛(wèi)武器系統(tǒng)與電子設備,并且改成了無人駕駛船只。【無彈窗小說網】隨后的半年中,一支神秘的部隊進駐大河壩空軍基地,開始在青海湖上空執(zhí)行訓練任務。
實際上,這是一支由空軍與海軍航空兵聯(lián)合成立的試驗部隊。
該部隊僅僅裝備了五架飛機,其中二架是海航的架是空軍的架是無人偵察機。
這五架飛機都不簡單,特別是那架外形奇特,翼展近四十米的無人偵察機。
青海湖南面高原上空,排成梯隊的二架距離地面大約一百五十米的高度上,以每小時一千一百千米的度向北飛行。
領頭長機的駕駛艙內,梁國翔聚精會神的控制著戰(zhàn)機,狄泊清則為他提供導航信息。
“高了五米,轉為手動控制。”
“轉為手動控制。”梁國翔抓緊了操縱桿。“娘的,五米的高度都能測出來?”
“梁哥,別火,圖像傳給你了,姿態(tài)顯示屏上,你自己看吧。”
看了眼左側屏幕上出現(xiàn)的航線數(shù)據(jù),梁國翔嘆了口氣,抬頭向前方的天空看了一眼。
編隊的飛行信息是由那架在一萬八千米高空飛行的無人偵察機提供的,而不是由戰(zhàn)機上的無線電高度表測出來的。
半年來,梁國翔他們一直在練習由無人偵察機引導的攻擊戰(zhàn)術。
在這套全新的戰(zhàn)術中,起關鍵作用的是那架無人偵察機。
依靠“龍翔電池”與導電機,自重十七噸的“兀鷲”無人偵察機能夠在一萬八千米的高空持續(xù)飛行五十四小時,或者以每小時五百四十千米的度飛往五千四百千米外的戰(zhàn)區(qū),再執(zhí)行十二小時的搜索與偵察任務。如果能夠將西安飛機公司正在研制的保型太陽能電池板整合到“兀鷲”的機翼上,“兀鷲”的續(xù)航力至少能夠提高二倍。
“兀鷲”真正的厲害之處并不在其飛行性能上。
比起美軍的“全球鷹”,特別是40型號的“全球鷹”,“兀鷲”的飛行性能算不上突出,幾項主要性能都比“全球鷹”差了一點。
讓“兀鷲”成為主角的,是其強大的信息搜集、聯(lián)合指揮與戰(zhàn)場偵察能力。
三條寬頻衛(wèi)星通信線路,五條戰(zhàn)術數(shù)據(jù)鏈鷲”能夠同時接收三顆軍事衛(wèi)星來的信息,并且與指揮中心保持通信的的同時,為四架戰(zhàn)機提供戰(zhàn)術信息。
高分辨率的光學數(shù)碼照相機與毫米波合成孔徑雷達器賦予了“兀鷲”兩只比鷹眼還要銳利百倍的眼睛,使其能在一萬八千米的高空看清汽車拍照上的數(shù)字,或者用雷達分辨出的坦克的具體型號。空軍還計劃在“兀鷲”上裝備紅外與紫外成相儀,使其能夠現(xiàn)在數(shù)百千米外的彈道導彈。
怎么揮“兀鷲”的強大能力,成為了空軍與海航的重要戰(zhàn)術科目。
經過半年的艱苦訓練,梁國翔與狄泊清,還有后面那架戰(zhàn)機上的,同樣來自海航的朱榮輝少校與楊晉杰上尉摸索出了十多套新戰(zhàn)術,并且初步掌握了這些戰(zhàn)術。
今天,他們將同時扮演兩個角色。
先以對海攻擊模式鷲”的引導下,并且利用“兀鷲”提供的目標信息,用反艦導彈攻擊扮演假想敵的平底駁船。然后轉為對空作戰(zhàn)模式,扮演空軍的假想敵,攔截由“兀鷲”支持,動突然襲擊的兩架斗機。
為了達到逼真的效果,兩架經在昆侖山附近飛行了一千二百千米。
現(xiàn)在,距離目標不到三百千米了。
“梁哥,收到目標數(shù)據(jù)了。”
“將數(shù)據(jù)輸入導彈制導系統(tǒng)。”梁國翔回頭看了眼左后方的僚機,“十五秒鐘之后射導彈。”
“明白,輸入火控數(shù)據(jù)。”
在狄泊清的操作下,火控計算機將剛剛收到的目標信息輸入了兩側機翼下的反艦導彈的制導系統(tǒng)。此時,僚機上的楊晉杰上尉也完成了同樣的操作。
為了達到突然襲擊的效果,兩架程低空飛行,完全依靠“兀鷲”提供的數(shù)據(jù)攻擊目標,不必像以往那樣,在射導彈之前,用火控雷達照射目標。如此一來,在攻擊之前,兩架會出任何無線電信號,甚至不用爬高尋找目標。
“制導信息裝載完畢,請求射導彈。”
梁國翔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可以射導彈。”
隨著狄泊清摁下了射導彈的控制鍵,掛架上的爆炸栓引爆,重達一點八噸的二枚重型反艦導彈被拋了出去。梁國翔的反應非常迅,戰(zhàn)機剛剛躍起不到十米,他就壓住了機頭,重新控制住了飛行高度。
距離地面大概五十米的時候,四枚導彈上的火箭-沖壓動機啟動。五秒鐘之內,導彈飛行度突破二馬赫,動機以沖壓模式工作。到達青海湖上空,導彈的飛行高度降低到二十米以下。擊中目標前十五秒,導彈進入自導階段。根據(jù)早已設定好的攻擊模式,導彈將選擇躍起俯沖攻擊,或者掠海水平攻擊。最終,駁船被導彈擊毀,就是導彈被駁船上的射炮擊落。
“拋掉副油箱,轉入對空作戰(zhàn)模式,高度六千五,8字型飛行線路,搜索附近空域。”
“二號明白,高度六千五,對空作戰(zhàn)模式。”
兩架斗機一前一后的拉了起來,機載火控雷達也立即啟動,開始搜索周圍空域。
對空作戰(zhàn)與對海作戰(zhàn)完全不一樣,特別是在沒有預警機支持的時候。
裝備的普勒火控雷達,對雷達反射截面積為五平方米的目標的探測距離達到了一百八十千米,跟蹤距離也達到了一百二十千米;能同時跟蹤八個空中目標,并且攻擊其中二個最具威脅的目標。
此時,梁國翔他們要挑戰(zhàn)的是二架
不管是梁國翔還是朱榮輝,都對戰(zhàn)勝對手沒有太大的信心。
空軍派來的那兩架不是普通型號,而是最新型號。除了采用新式動機,機動性能大幅度提高之外,還配備了更先進的被動探測設備,機身上涂上一層能夠吸收雷達波的復合材料,雷達反射截面積不到一平方米。
前幾次訓練中沒能占到多少便宜。
如果有空中預警機的支持少還有點勝算。可是現(xiàn)在他們不但沒有得到空中預警機的支持,對手還可以依靠“兀鷲”提供的戰(zhàn)場信息悄悄逼近無知覺的情況下動襲擊。
這場戰(zhàn)斗,沒有任何懸念。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梁國翔也越來越不安了。
“梁哥,你說那兩個空軍的兔崽子會怎么對付我們?他們不會像上次演練那樣,到我們**后面,用機關炮干掉我們吧?”
“沒那么離譜。”梁國翔長出了口氣,“這次是戰(zhàn)斗力測試演練,他們肯定會在視覺外射導彈,然后用數(shù)據(jù)鏈為導彈提供制導信息,根本不會給我們還手的機會。”
“娘的,這么打,我們不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了嗎?”
“有什么辦法?”梁國翔苦笑了一下,“誰叫印度空軍裝備了們成了最理想的‘假想敵’呢?”
“可是,印度空軍有預警機,要讓演練更加接近實戰(zhàn),就應該為我們提供預警機。”
“少羅嗦,注意雷達告警機。”梁國翔朝四周掃視了一番,“那兩個兔崽子不會一直藏著不出來。數(shù)據(jù)鏈只能提供中程制導信息,在導彈到達前十秒鐘,他們必須用火控雷達照射我們,不然導彈無法獲取最后的攻擊數(shù)據(jù)。”
“明白,留給我們祈禱的時間只有十秒鐘。”
狄泊清的話剛落音,雷達告警機就尖叫了起來。
梁國翔立即壓下操縱桿,并且摁下了雷達干擾彈的射按鈕斗機上的雷達只需要五秒鐘就能獲取必要的數(shù)據(jù),如果不能在五秒中之內離開對方火控雷達的照射范圍,就肯定會被“擊落”。
“他們在哪?”
“左后方沒有,右后方也沒有,雷達沒有現(xiàn)敵機。媽的,他們到底在哪?”
“娘的,拼了!”梁國翔感到一陣激動,這是腎上腺素快分泌的結果。
兩架同流星般的沖向了下方的湖面。
雷達告警機并沒有消停,報警聲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了。
紅色信號燈亮起的時候,警報聲才嘎然而止。梁國翔立即拉回操縱桿,加大油門出俯沖的時候,在湖面上空拉出了一道白色的氣流。
“獵鷹,這里是指揮中心,演習結束,低空返航。重復一遍,演習結束,低空返航。”
“指揮中心,這里是獵鷹,收到命令,低空返航。”
將飛行狀態(tài)轉到自動控制模式之后,梁國翔推起了頭盔的護目鏡,擦掉了臉上的汗水。
沒有任何懸念機”的影子都沒有見到,就被“敵機”射的中程空對空導彈擊落了。
梁國翔有點不甘心,真的比格斗,他不會輸給空軍的戰(zhàn)斗機飛行員。
想到這,梁國翔抬頭看了眼頭頂?shù)奶炜铡?br/>
一種沒有配備任何武器,不能攻擊任何目標,甚至不需要飛行員的無人機,徹的改變了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的作戰(zhàn)模式,顛覆了所有戰(zhàn)術。
幸運的是,這次革命生在共和國的軍隊之中。
當兩架失在了崇山峻嶺中的時候,被四枚反艦導彈炸成了碎片的平底駁船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