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北莽大帝
有其他人也盯上這里了?
銘海道人忽然遇襲,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xiàn)這個念頭。
他連忙做法,施展自家滄海派道術絕學。
隨著他捏動法訣,其人元神竟飛速縮小,仿佛消失不見。
長安城大明宮內(nèi),張東云見狀一笑。
滄海派這門名為滄海一粟的法術,確實有幾分門道。
這時如果換個跟銘海道人一樣為第十一境的修行者,面對此景,很大可能便就此失去對銘海道人的感知,無法再捕捉對方行蹤。
銘海道人自然不是當真消失了。
滄海一粟的法術,是影響對方的神魂,從而使得在對方的感應中,施法之人像是化作投入滄海的一粒粟米,縹緲難尋。
而接下來,下一刻對手便要迎接銘海道人兇猛的反撲與突襲。
某種程度上來看,滄海派這門道法絕學,同佛家須彌納于芥子,下一瞬間芥子又重新放之須彌的神通,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
尤其是在有大量海水的海洋中,滄海一粟威力的發(fā)揮,更可以借助周圍地利,發(fā)揮出更高的效用。
不過,銘海道人此刻沒有反撲。
他施展滄海一粟,接下來便是設法趁機逃走。
雖然都看不見對手的人,但他感覺,這絕對是一個他無法戰(zhàn)勝的敵人。
只要能成功從此地逃脫,對他來說,便已經(jīng)是勝利。
然而,不管銘海道人怎么做,怎么想,對大明宮里的張東云來說,都沒有區(qū)別。
銘海道人法術施展之后,便又準備施展遁法逃走。
但下一刻他便發(fā)現(xiàn),自己的滄海一粟法術已經(jīng)消失于無形。
周圍卷動的海水,不受任何阻隔,將他團團包圍。
修成分神境界的銘海道人,意圖分出一具元神,金蟬脫殼。
但海水一圍,他發(fā)現(xiàn)自己元神動彈不得,生不出任何變化。
接著,這位滄海派長老,便失去知覺。
等他再回復知覺時,人已經(jīng)到了一間牢房內(nèi)。
“究竟是什么人?是中土……還是說,中土先前傳聞中,在東疆崛起的強人?”
一方面,相隔太遠,消息交流不便,滄海派同銘海道人,尚未知曉長安城乃十二閻羅東山再起。
另一方面,他們北莽自家如今也正遭逢大變,陷入亂世,大家自顧不暇。
銘海道人出身的滄海派乃北莽道家名門,見識閱歷不凡。
雖然一個照面就被對方擒拿,看不出對方來路,但他感覺對方并非北莽中人。
“那龍紋珊瑚,讓與閣下別是。”
銘海道人好道士不吃眼前虧,揚聲說道:“貧道有眼不識泰山,還請尊駕多多包涵。”
他喊了半天,無人應答。
銘海道人一時間忐忑不安,不知對方接下來會如何炮制他。
只是,這位滄海派長老不知道,該炮制的,早都已經(jīng)炮制完了。
大明宮里,張東云獨自坐在正殿內(nèi),身體后仰,靠著椅背,若有所思。
先前擒拿孔清后得到的消息,在銘海道人這里,得到驗證。
東疆、中土因為長安城而大亂的同時,北莽內(nèi)部同樣也生出亂子。
一個來歷不明的武道強人,極為突兀地在北莽現(xiàn)身。
然后,開始橫掃北莽。
其人名為郜世輝,自號“北莽大帝”。
初時還引得許多北莽高手不服,但郜世輝連續(xù)擊敗眾多北莽高手,屠滅諸多宗門。
實力之高明,手段之酷烈,震動整個北莽。
如今,敬畏也好,憎惡也罷,北莽中人不得不尊稱其一聲“北帝”。
北帝狂放無忌,轉戰(zhàn)四方,漸漸也吸引北莽當?shù)匾恍﹦萘ψ冯S,開始正式逐鹿北莽天下。
北莽強者數(shù)量,不及中土,但也堪稱高手如云,遠勝曾經(jīng)的東疆。
尤其是獨坐北莽江山的大魏皇朝當代魏皇,更是跟中土太清宮掌教彭子凌、衍圣府府主孔圣真一樣的第十四境高手,站在武道帝皇的巔峰。
中土相較北莽,名門圣地和頂尖高手更多。
之所以沒能大力向北擴張,便是因為魏皇的存在。
北莽內(nèi)部其他人縱使對大魏皇朝有所不滿,但面對北莽之外的來犯之敵,大家還是回暫時團結起來。
在北莽,皇朝便只有大魏,余者只可稱王。
一定程度上,魏皇在北莽,便如同昔年中土的玉皇一般,甚至猶有過之。
畢竟,魏皇就是無可爭議的北莽第一高手,不像昔年玉皇,還有彭子凌等同境界的高手制約。
但就在不到一個月以前,魏皇同“北帝”郜世輝決戰(zhàn),最終隕落于北帝拳下。
北莽大帝,取代魏皇,開始君臨北莽天下。
其行事手段酷烈狠辣,順昌逆亡。
北莽眾多高手死在他拳底。
余者則大多歸降。
如今北莽大帝臨朝,麾下一儒一道一佛三大名門,奉他號令,穩(wěn)定四方,清剿一切敵對者。Xιèωèи.CoM
滄海派,便是那其中的一道。
時至今日,動亂的北莽,其實已經(jīng)開始漸漸恢復平靜,只是大家都處于高壓之下,噤若寒蟬。
反對北莽大帝的人中,重量級高手,第十三境的修行者,只剩下一個大魔頭。
北莽不似中土,對魔道修行者雖然也有排斥,但并非群起而攻之。
只不過現(xiàn)在,不少北莽高手,聯(lián)合起來圍獵魔頭。
按照銘海道人的說法,當前北莽有傳聞,北帝不滿這魔頭長時間沒有羅網(wǎng),有可能會親自出手。
“如果是這樣,那反而最好不過了。”
張東云喃喃自語。
名叫墨云龍的那個北莽魔頭,最好主動朝東南邊跑。
只要他進了無敵城范圍,便一切好說。
倒不是說張城主可以多一個魔道真身第四境,修成邪影的魔頭。
而是,張城主希望,能憑此人為餌,將那個所謂的“北帝”郜世輝,引過來。
張東云嚴正懷疑這廝的真實身份。
諸般修行道路中,武道最重實戰(zhàn)。
唯有足夠多和足夠質量的拼殺,高境界武者才可能向更上一層突破。
這當然容易造成天才夭折。
但反過來,同境界下的武道高手,實戰(zhàn)搏殺能力往往最強。
既然選了這條路,有回報自然便也要有付出。
連守著無敵城的張東云,提升自身真實武道修為,也不是光靜思打坐就行。
他同樣需要系統(tǒng)模擬敵人較量,乃至于找真正的敵人搏殺。
如此,才能一路突飛猛進。
換言之,不拿實戰(zhàn)練,練不出高境界的武道強者。
更別說武道修行第十四境,武道帝皇巔峰第五境的高手了。
長安的崛起,源自昔年十二閻羅,也算是有根底在。
那個突然出現(xiàn)的北帝郜世輝,有如此高強的修為實力,不可能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
其他修行道路可能有隱士高人,但武道基本沒戲。
不可能有不跟人動手的武道強者。
就算他將所有對手乃至于觀戰(zhàn)者全滅口,這么多人不明不白失蹤,便不可能不引起其他人注意。
要說他昔年已經(jīng)是絕頂高手,隱居多年后重新出山,那沒必要用假名。
然而郜世輝這個名字,不論對北莽還是中土而言,都極為陌生。
“某個外來者,又或者……”
張東云凝神思索。
刨除邪皇自己,還有蘇破、楚搖光外,昔年十二閻羅中,還有兩個練武的。
會是其中之一嗎?
對方得知中土這邊,十二閻羅卷土重來后,會是什么反應呢?
張東云考慮片刻后,手掌凌空一抹。
他面前半空里,出現(xiàn)一片光幕,呈現(xiàn)敖空的視角。
敖空身在中土,正重新大開殺戒,掃蕩大寧皇朝地界。
這時他額頭上符印里,忽然傳出張東云的聲音:
“十一弟,將手下活兒放一放,你先忙另一件事。”
化作搬山魔猿的敖空,憑借無方巨力,生生將一個武道帝皇身軀直接撕成兩半。
他掃視周圍戰(zhàn)場,見其他人可以打掃,便像扔垃圾一樣,將兩截殘尸丟開:“什么事?”
張東云言道:“去北莽一趟。”
了解情況之后,變回人模樣的敖空眼睛微微發(fā)亮。
“好,我走一趟。”
說罷,他搖身一變,顯化幻天龍的外形。
然后銀爪白龍背后生出黃金羽翼。
羽翼一振,頓時消失不見,向北而去。
他目前修為實力尚未恢復舊觀,但只要能把北莽魔頭墨云龍帶回來就行。
最好是能引得那北帝一起跟來,到時候張城主便出手將人全部一勺燴了。
大明宮里,張東云起身,在殿內(nèi)徐徐踱步。
北邊有郜世輝忽然崛起,南邊則是金翅大鵬鳥一族近年來漸漸興盛起來。
先前落入他手中的金翅大鵬鳥,已經(jīng)將最近的情況交代清楚。
南荒,乃妖與魔的世界。
昔年十二閻羅一起踏足南荒。
然后南荒妖族第一強者和魔道第一巨擘,便先后隕落。
不過,彼時邪皇等人,并無意長留南荒。
他們離開后,南荒的基本格局沒有變化,仍然妖族和魔道的江山。
只是,原先的兩大霸主先后隕落,他們空出來的位置還有勢力,引得南荒群妖與眾魔,激戰(zhàn)不斷。
在這個過程中,漸漸有新的霸主涌現(xiàn)。
妖族這邊如今的盟主,正是金翅大鵬鳥一族的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