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游記(下)
江逾白以為,林知夏會和他一起沿著中軸線往前走,但是,林知夏帶著他拐向了左側(cè)。她介紹道:“你看那邊……那是武英殿,從去年的4月21號開始,武英殿成了故宮的書畫館。”
江逾白有他自己的角色定位——他是一個對故宮一無所知的游客,今天撞上好運,找到了像林知夏這樣認真負責的導(dǎo)游。
他嚴格遵循著設(shè)定,提出很多問題。他問武英殿從什么時候開始建立,有什么用,書畫又是從哪里來的,他可不可以拍照……等等。
江逾白說完,林知夏扭頭看他。
她的眼睛里滿含笑意,語氣輕快地說:“明朝皇帝朱棣從公元1415年開始修建故宮,武英殿和其他宮殿一樣,大概在公元1420年落成。那個時候,皇帝召見大臣,基本都是在武英殿,后來挪到了文華殿。至于書畫嘛,基本都是大臣們上貢的。你想拍照,當然可以拍,不過,你不能開閃光燈。”BIquGe.biz
江逾白找出一只數(shù)碼相機。他把相機的帶子掛在脖子上,又在心里醞釀了幾秒鐘,才問她:“我可以給你拍照嗎?”
林知夏斬釘截鐵地答應(yīng):“當然可以。”
江逾白沒說話,就這么看著她。
她眨了一下眼睛,偏開視線:“我……我們拍合照吧。”
江逾白握緊相機:“能不能多拍幾張?”
林知夏小聲說:“好的。”她扯住江逾白的書包帶子,拽著他踏進武英殿的大門。
周圍還有別的游客正在觀賞字畫,林知夏的嗓音變得更輕:“你看這幅畫,叫做《禪機畫趣圖軸》。清朝順治年間,髡殘的作品。髡殘畫這幅畫的時候,差不多有五十歲。”
江逾白做出思考的樣子:“為什么這幅畫的名字里,有‘禪機’兩個字?”
“因為……”林知夏答不上來。
作者髡殘在畫中自題了一句“出山、儒理、禪機、畫趣都在此中參透”,而林知夏完全領(lǐng)悟不到。那肯定不是因為她沒有慧根,只是因為她不太懂得書畫鑒賞之道。
江逾白把林知夏問住了,林知夏覺得自己有一點沒面子。她伸出兩根食指,指腹對碰幾回,忽然反問他:“你看出禪機了嗎?”
江逾白點了一下頭。
林知夏馬上催促他:“你快點告訴我,我想聽。”
江逾白卻說:“禪機是一個佛教用詞。”
“對的,”林知夏附和道,“它暗示了很多道理。”
江逾白顯得高深莫測:“這些道理,不能直接講出口。”
林知夏歪頭:“你的語氣聽起來好成熟。”
在江逾白看來,“成熟穩(wěn)重”都是褒義詞。他想在林知夏的面前繼續(xù)展現(xiàn)他成熟的一面。
于是,他挖空心思地編出一大段書畫鑒賞的腹稿。但他隨即又想到,他今天扮演的角色是林知夏的游客,對書畫古玩一竅不通,他應(yīng)該忠實地遵從于他的人設(shè)。
經(jīng)過這樣一番思考,江逾白改口說:“你帶我看看別的字畫吧。”
林知夏把他領(lǐng)到《墨醉雜畫圖冊》的正前方。
這幅畫上,有蓮藕、蓮蓬、池塘,以及作者的題字。江逾白觀賞片刻,問道:“你喜歡吃蓮藕嗎?”
林知夏噗嗤一笑。她輕易地洞穿了他的內(nèi)心世界:“你在看畫的時候,心里還想著我嗎?”
江逾白默不作聲。他雙手揣進褲子口袋,微微抬頭,看向一副掛在墻上的字畫。他嘗試擯棄一切雜緒,沉浸在明清兩代的文化海洋中,但他失敗了。他總會有意無意地念起林知夏的名字。
林知夏攥著江逾白的書包帶子,始終沒有松手。她故意晃了晃手腕,江逾白能感到她的牽拉力,他不禁說道:“你好像很高興。”
林知夏大大方方地承認:“對呀,我就是很高興。”
江逾白問她:“你在高興什么?”
林知夏一步跨到他的身邊,與他的距離只剩十厘米。
她原本以為,江逾白會慌張地躲開,或者抬起一只手擋住她,反復(fù)強調(diào)“界限,注意界限”之類的東西,可是他沒有。他只是靜靜地站在那里,自言自語道:“你高興,我也覺得高興。”
林知夏覺得,她了解很多哲理。但她突然發(fā)現(xiàn),她連自己的狀況都搞不清……心底像是突然開出一朵花,她不由得放慢了呼吸。
江逾白講完那句話,偏過臉去看林知夏。
林知夏感嘆道:“我明白什么是‘畫趣’了,觸景生情就是畫趣。”
江逾白不假思索道:“初中上文言文課,總有‘觸景生情、景隨情移’這些詞。”
林知夏平靜地回復(fù):“對的。”
她和江逾白在武英殿待了十幾分鐘,就離開此地,繼續(xù)向外走。
江逾白走在林知夏的前方,林知夏拖著他的書包帶子,感覺別有一番樂趣。但她沒有料到,江逾白的方向感不太行,他把林知夏帶回了他們的出發(fā)點——故宮午門。
見到熟悉的大門,江逾白稍顯尷尬:“對不起,我記錯了方位。”
林知夏好奇地問他:“你在自己家里會迷路嗎?”
江逾白說:“小時候迷過路。”
林知夏哈哈一笑。她說:“沒關(guān)系的,我們可以去參觀午門展館。”
她指著一座告示牌,模仿工作人員的語氣說:“今天的午門展館主題是卡地亞珍寶藝術(shù),共計展出卡地亞的346件精美珍寶[1],你有興趣了解嗎?”
江逾白卻說:“巧了,卡地亞……”
林知夏疑惑道:“怎么了?”
江逾白打開書包,取出一個盒子,遞到林知夏的手里。他說:“我準備的十四歲生日禮物。”
那是一只卡地亞的女式機械手表,表盤直徑33毫米,藍寶石鏡面,玫瑰金表殼,深色皮制手帶,外表十分簡潔美觀。
江逾白注意到林知夏一直沒有手表。雖然她現(xiàn)在有了手機,但是,她的手機還是諾基亞九宮格按鍵款,沒有手腕上的一塊表來得方便。
林知夏握緊包裝盒,站立了十幾秒鐘,仍然不說話。江逾白低聲問她:“不喜歡嗎?”
林知夏搖頭。她喃喃自語:“太貴重了。”
江逾白早就把發(fā).票扔了。不過他記得這塊表的價錢。他誠實地告訴她:“今年的這份禮物,沒有那一艘宇宙飛船模型貴。”
林知夏好震驚:“飛船模型那么值錢嗎?比我們做的機器人還要貴?”
江逾白點頭:“飛船是定做款,收了加急費。”
江逾白站在她的面前,他們兩人都立在城樓的影子中,秋日的天空格外高遠,像是另一副水墨風景畫。林知夏遙望遠方,鎮(zhèn)定片刻,推辭道:“不行,我不能收。”
今年九月初,林知夏送了江逾白一個手工八音盒。江逾白每年都能收到林知夏親手做出的工藝品,江逾白認為,他的回禮并不比林知夏送出的東西更珍貴。
江逾白說:“你送我的禮物,純手工制作,全球限量,只有一件。我的數(shù)學(xué)老師見過你送我的競賽筆記,他說,那本筆記要是能出版,肯定會很暢銷,我正準備問你的意見,你愿不愿意出版一本競賽輔導(dǎo)書?”
林知夏猶豫不決:“可是,那是我專門寫給你一個人的……”
“好,”江逾白回應(yīng)她,“光是那一本書的版稅,就和這塊手表差不多。”
“真的嗎?”林知夏狐疑地問。
江逾白目視她的雙眼:“真的。我什么時候騙過你?”
今日天氣晴朗,天光清冽,林知夏站在巍峨的城樓之下,思維比平時遲鈍了一拍。她辨認出江逾白的瞳色,還在心里暗暗地想,陽光和星星,都在他的眼睛里。
林知夏左手的手掌托住盒子,江逾白干脆把那塊表拿了出來。
他低著頭,神情專注,親手為她戴表,指尖不可避免地碰到她的手腕,這一瞬間,她的心尖若有似無地微微一顫,她終于搞清楚了為什么江逾白總是把“界限”兩個字掛在嘴邊。
林知夏打算豪爽地笑一笑,再像哥們一樣猛拍江逾白的肩膀——但她做不到。事實上,她說話的聲音又輕又軟:“謝……謝謝。”
江逾白欣然道:“你不用跟我客氣。”
旅游團的喧鬧聲在附近響起,展館內(nèi)的游客越來越多。林知夏帶著江逾白徑直走向了文華殿。她時不時地低頭,看一眼她的手表,表盤熠熠生光,而她的腦海中涌現(xiàn)思緒萬千。
林知夏記得,上一次去江逾白的家里做客時,她就打算深刻地剖析一遍自己的想法。后來因為學(xué)校有很多事情要忙,她就把“自我思想剖析”的工作給暫停了。
她深吸一口氣。為了轉(zhuǎn)移自己的注意力,她毫無征兆地出聲說:“去年的7月15日,故宮向公眾開放文華殿,作為陶瓷展館。”
江逾白說:“你連開放的日期都記得。”
“對,”林知夏充滿底氣,“我的記憶就是這樣!”
江逾白夸獎她:“很聰明。”
文華殿展出的陶瓷古董都是精品,其中有好幾件堪稱“巧奪天工”。
林知夏近距離觀察地一件名為“青花釉里紅圣主得賢臣頌文筆筒”的文物,筒身的毛筆字美極了,一撇一捺盡顯風骨。她說:“這是康熙年間的東西。”
江逾白評價道:“工藝精湛。”
林知夏又拉著江逾白去看琺瑯彩的瓷器。
有些琺瑯彩花瓶的配色比較鮮艷,盛放的花朵湊到一起,開得姹紫嫣紅。
比如,有一件名為“紅地開光琺瑯彩牡丹紋杯”上面就有牡丹、菊花和蘭草的紋理[2],工匠的筆觸依舊細膩生動。
林知夏和江逾白在文華殿內(nèi)走走停停,又轉(zhuǎn)了一圈文淵閣,才從側(cè)門走向中軸線。
中軸線附近,游客眾多,遍布各個國家的旅行團。林知夏發(fā)現(xiàn)了日本和澳大利亞的團隊,她分神聽了一會兒日語和澳式英語,就像在做聽力練習。
穿過中和殿、保和殿,林知夏一眼望見一塊丹陛石。據(jù)說,那是故宮最大的丹陛石,被稱為“云龍石雕”。
林知夏自顧自地說:“這塊石頭是一萬多個民工和六千多個士兵從云南運過來的。”
江逾白會意。他把相機遞給林知夏,林知夏先拍了丹陛石,又轉(zhuǎn)身拍了江逾白。他猝不及防,只聽見林知夏的笑聲。她問:“今天是不是我第一次把你一個人照進相機里?”
江逾白不太確定:“好像是的。”
“不要刪,”林知夏叮囑他,“回家把照片發(fā)給我。”
江逾白點頭。
林知夏笑意盎然:“我會把照片保存在我的筆記本電腦里。”
“你記得我的長相,”江逾白問她,“為什么還要保存照片?”
林知夏含糊不清地形容道:“那是不一樣的感覺。你腦袋里的東西,和眼睛看到的東西……你明白嗎?”
江逾白假裝他明白了。正如他無法想象林知夏的記憶模式,他懷疑,林知夏也不清楚普通人的思維構(gòu)造。而他作為一個普通人,應(yīng)該多為林知夏考慮。
江逾白認為,像林知夏那樣的聰明人,比較罕見,而像他自己這樣的普通人,遍地都是。
他遵守今天的游客人設(shè),又問道:“林導(dǎo)游,我們接下來去哪里玩?”
“去后宮吧!”林知夏開心地說,“你跟我去看皇帝的老婆們住的地方。”
提起“皇帝的老婆們”,林知夏似乎格外興奮。
他們先去了坤寧宮,隨后繞到東六宮。
東六宮的承乾宮是青銅器館,鐘粹宮則是玉器館,林知夏心心念念著皇帝老婆們的起居室,不知不覺就和江逾白談起了清朝的后妃們。
林知夏試探他:“你羨慕古代的皇帝嗎?他們有好多老婆,坐擁全天下的美女。”
江逾白淡淡地說:“不羨慕。”
承乾宮內(nèi),游人的腳步聲此起彼伏。林知夏輕輕地邁出一步,謹慎地踩在地板上,又說:“我以為大部分男生都會羨慕皇帝。”
“皇帝必須生一堆孩子……”講到這里,江逾白停住了。他原本想說,皇帝肩負著任務(wù),整天被文武百官們監(jiān)視著,傳召后宮嬪妃,像個被控制的機器,但他不能在林知夏的面前談?wù)撨@些東西。
父親和江逾白講過“男生應(yīng)該知道的幾件事”,從那之后,江逾白看待事物的角度變得更多樣化。他沒有小時候那么天真單純,但他依然注意維持自己的形象。
他委婉而誠實地表達道:“我不能理解皇帝。如果是我,有一個皇后就夠了。”
林知夏像哥們一樣拍了他的肩膀:“好皇帝。”
江逾白笑了:“清朝和現(xiàn)代不一樣。”
他被青銅器展品吸引了一部分注意力,漫不經(jīng)心地問:“你想做皇后嗎?”
話剛出口,他當場凝固。
江逾白方才假設(shè)了自己是皇帝,只要一個皇后,而現(xiàn)在,他又向林知夏問出這種問題,確實引發(fā)了很大的歧義。他看見一座巨大的青銅爐,甚至想蹲進爐子里冷靜一下。
好在林知夏沒察覺他犯的錯誤,她認真地說:“我才不要當皇后,我要做女皇。”
“很好,”江逾白贊賞道,“不愧是你,林知夏船長。”
林知夏和他分析:“在古代,當了皇后,做什么事都要以皇帝為先,根本沒有自由。平常和皇帝講話,也要小心翼翼,一點都不公平。現(xiàn)代的皇室……我聽說,日本皇室,規(guī)矩特別嚴格,太子妃雅子得了抑郁癥,她嫁到皇室的第九年,才有機會回到娘家探親。”
江逾白一邊閱讀青銅器的簡介,一邊應(yīng)聲道:“你說得對。”
林知夏忽然沉默了幾秒鐘。她看著他微微泛紅的耳根,質(zhì)問道:“你為什么又害羞了?我哪里說得不對嗎?”
江逾白謊稱:“這座宮殿有些熱。”
“真的嗎?”林知夏拆穿他,“保存文物的宮殿,溫度會持續(xù)升高嗎?”
江逾白沒有應(yīng)答。
林知夏重新梳理一遍剛才的對話,馬上發(fā)現(xiàn)了關(guān)鍵點。
她把江逾白的書包帶子打了個卷,卷成甜甜圈的形狀。然后,她直言不諱:“你扮演皇帝,我扮演皇后,我們一起復(fù)習一遍歷史,你是不是這個意思?”
江逾白接連否認:“不是,沒有,你想多了,我們?nèi)ハ乱粋€宮殿。”
“不是,沒有……”林知夏重復(fù)他的話,又提醒他,“初中語文課上,老師教過我們,雙重否定等于肯定。”
江逾白百口莫辯。
他認輸了。
他確定,在某些情況下,他爭不過林知夏。
最讓他震驚的是,林知夏從容平靜地說:“你選一個皇帝吧,我來演你的皇后。千萬不要選光緒,他的老婆一個比一個慘。”
江逾白在國際高中上學(xué)的這一年,老師組織過大家表演劇本。老師截取了莎士比亞《理查二世》的一個片段,江逾白負責扮演“理查二世”,只有三句臺詞,是個輕松的角色,隔壁班的一位國籍為緬甸的華裔女生飾演他的皇后。
彼時,江逾白心如止水,現(xiàn)在,他覺得,事態(tài)大不相同。
他正氣凜然地制止道:“這樣不好。”
林知夏歪頭。
江逾白說:“那種關(guān)系,不像導(dǎo)游和游客,可以拿來隨便玩。”
林知夏雙手背后。
“我不是在挑你的錯,”江逾白給她鋪好臺階,“我知道你信任我,愿意和我做游戲,就像小時候一樣。”
“我懂了,”林知夏接話,“你想說,我們現(xiàn)在長大了,要注意界限。”
“對。”江逾白輕嘆。他和林知夏走出承乾宮,他又說了一句:“你確實很聰明。”
*
東六宮有一部分未開放區(qū)域。林知夏已經(jīng)看過開放部分,就對未開放區(qū)域充滿了好奇。她走向一處僻靜的長廊,發(fā)現(xiàn)了一座門窗緊閉的院落——院門是純木制作,因其年代久遠,木頭已然褪色,蒙著一層淺白色的薄灰。
門縫寬約十厘米,可見院中景致。
林知夏彎腰,湊近門縫。
江逾白問她:“你看見什么了?”
“這個地方,好多年沒人來過了,”林知夏描述道,“里面有兩棵大樹,地上積著厚厚的落葉,大樹的后面是一棟房子,房子的窗戶是黑色的,我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此處陰風陣陣,江逾白建議道:“那就別看了。”
“嗯嗯!”林知夏乖巧地答應(yīng)。
她偷偷問他:“這里會不會是一座冷宮?”
江逾白從沒關(guān)注過后宮歷史。
在他的印象中,冷宮會掛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冷宮”兩個字。
林知夏卻告訴他:“只要皇帝厭煩了一位嬪妃,那嬪妃住的地方,就是冷宮了。”
江逾白評價道:“后宮制度挺復(fù)雜。”
林知夏說:“皇帝可能記不住他的每一個老婆,被他遺忘的老婆就會一直住在冷宮。”
江逾白踩過一片落葉,走到林知夏的身邊:“我想起我們的劇本《變遷》。”
林知夏莞爾一笑。她和江逾白四處轉(zhuǎn)悠一陣,繞道去了后花園。在這里,林知夏拜托一位路過的景區(qū)工作人員,讓那位工作人員幫林知夏和江逾白拍了幾張合照。
彼時是下午兩點五十,差十分鐘接近三點,林知夏和江逾白都沒吃午飯,但他們都在想別的事,一時竟然忘記了午餐。
當林知夏反應(yīng)過來,饑餓感就像一陣洪水,席卷了她的一切思緒。她提議道:“我們出去吃飯吧?”
“可以,我給司機打電話。”江逾白掏出他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