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 21 章
第二天一早,關(guān)大叔駕著馬車帶著張云出了門,兩個人延著小鎮(zhèn)自西向東開始看起了房子。
一路看了十幾家,張云都不是很滿意,總是覺著那些房子差了些什么,所以來回繞了一個上午,他們還是一無所獲。
到了中午兩人都餓的不行,隨便進了家面館,叫了些吃食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等到填飽了肚子兩人又回到了馬車上,關(guān)大叔一邊駕駛這馬車一邊回頭對張云說:“云哥,都逛了一上午了你也沒選到可心的,在這樣瞎轉(zhuǎn)悠也不是辦法,我看不如這樣,咱們先到幾個里長那里去看一看,鎮(zhèn)子上有誰家要賣房子,都要先到各自的里長家里去登一下記,以便給將來的房契變更做準備,咱們到那里去找,總能找到和你心意的。”
張云想了想覺得關(guān)大叔說的在理便點頭答應(yīng)道:“行,咱們就去里長那里。”
馬車一路駛向了就近的許里長家里,許里長知道他們的來意后,從木柜里拿出了一個長方形的木匣,又從匣子里取出了一疊紙張遞給張云說:“這些是最近一段時間咱們鎮(zhèn)子上要出售房子的一些登記,你看一下有沒有讓你滿意的。”
張云從里長手中接過那些紙張,仔細的閱讀了起來,紙張上登記的信息非常詳細,從位置,到戶型到屋子的建筑時間再到出售的價錢,那上面都有標識,張云正把自己感興趣的挑出來放到一邊,準備一會在仔細的研究,卻被一張奇怪的房契吸引住了目光。
那是一張二進小院的房契,房子不是很大,位置也不是頂好,價格卻是高的嚇人,要紋銀280兩,張云很是好奇,他不理解那樣的一間房子憑什么要出這樣的一份天價,要知道古代可沒有炒屋炒房炒地皮這么一說。
于是張云將那張房契抽了出來,走到許里長的身旁問道:“里長,這房子是怎么了,咋要出這么貴的價格?”
許里長側(cè)過頭看了一下張云手中的房契說道:“那座院子原來是劉員外家的一座別院,你別看院子不大,名堂可不小,當初建的時候就是請人特別設(shè)計的,屋里盤的是關(guān)外才有的火炕,到了冬天特別的暖和,里面的家具都是雇人用上好的紅松木打的,里面的擺設(shè)也是劉員外親自選出來的,都是精品啊,后來劉家犯了事,這院子便被充了公,擺設(shè)什么的都被拿走封存了,只留下了些不好搬動的大件家具,和這座小院一起被掛價出售了。”
張云聽了里長的回答很是心動,于是便問道:“既然這房子這么好,怎么沒有人買呀?”
許里長聽了張云的問話笑了笑說:“280兩銀子可不是什么小數(shù)目,一般的人家買不起,買的起的人家又閑院子太小住不下什么人,所以才會托到現(xiàn)在的。”
張云聽了里長的回答想了想問道:“我可以去看一下這間院子么?”
里長聽了張云的話轉(zhuǎn)頭說道:“怎么,小張兄弟對這座小院有興趣?”
張云點頭說:“是,我想過去看看,要是合心的,我就買下來。”
許里長聽了張云的回答痛快的說:“行,我?guī)氵^去看看。”
那間小院子離里長的家并不太遠,張云他們步行約一刻鐘便來到了地方,里長掏出了鑰匙打開了院門,張云便抬腳走了進去。
走進院里入目便是整齊的青磚瓦房,正面一間大堂,左右各兩間廂房,繞過正堂便可以看見一座小花園,花園里種著一棵粗大的葡萄藤,枝繁葉茂,上面掛滿了青澀的葡萄,藤蔓掩住了小半個園子,葡萄藤的后面有一座月亮門,穿過去便到了后院,正面三間主屋,東西還是各有兩間廂房,西面兩間廂房的后面還圍出了個約一畝地大小的園子,現(xiàn)在長滿了雜草,看不出原來是干什么用的。
張云又到主屋里去轉(zhuǎn)了一下見里面木柜桌椅具在,只要填上些細軟小件便可以住人,他繞著房子里里外外的轉(zhuǎn)了幾圈很是滿意,便對許里長說:“這座小院我要了,什么時候交錢轉(zhuǎn)房契?”
許里長聞言說道:“這可不是我說得算的,這房子只是登記在我這里而已,房契還在衙門那里吶,你要買還得到那去。”
張云聞言謝過許里長便隨著關(guān)大叔一起回到了家。
第二日,太陽還未升起,張云便已起了床,一路披星戴月的急趕來到了縣衙,從主傅手中買下了那座小院,又到主管田地的刀筆吏那里買下了10畝的水田和20畝的旱地然后揣著一沓的房契地契又急匆匆的趕回了鎮(zhèn)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