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陳世美案(一)
這一天下午,展昭迎來了上任以來,第一個大案子。
事情是這樣的:一位三十歲左右,名叫秦香蓮的婦人,帶著一雙不滿十歲的兒女,到開封府擊鳴冤鼓,狀告其丈夫陳世美,拋妻棄子,不奉養(yǎng)公婆,私娶公主為妻。不錯,大家的確沒有看錯,此案就是世人皆知的陳世美案。
包拯聽見有人擊鼓鳴冤,立即吩咐左右升堂受理案件。
大堂上,包拯對跪在堂上的秦香蓮問道:“你是何人?為何擊鼓?”
秦香蓮含淚答道:“啟稟包大人,民婦秦香蓮,擊鼓是為了狀告民婦的丈夫陳世美,他拋妻棄子,不奉養(yǎng)公婆,還私取娶公主為妻。”
包拯聞言很是震驚,立即預(yù)感到這是一個大案子。他平復(fù)下內(nèi)心的震驚,問道:“不知你說的是哪一個駙馬?”
“就是迎娶長樂公主的陳英杰,他其實(shí)是民婦的丈夫陳世美。陳世美于五年前上京趕考,便一去不歸。民婦獨(dú)自一人支撐全家,日子過得無比艱辛,二老相繼去世后,陳州又趕上災(zāi)荒,民婦只能賤賣了房產(chǎn)和田地,帶著一雙兒女,經(jīng)過差不多半年的徒步,在上個月終于走到了東京城。不過那時,民婦所帶的盤纏也用完了,民婦只能帶著一雙兒女,一邊乞討度日,一邊尋找民婦的丈夫。皇天不負(fù)有心人,在前天,民婦一人正在駙馬府外乞討,無意看見到了歸府的陳世美。民婦當(dāng)時沖到陳世美面前,想要與他相認(rèn),可他不但不認(rèn)我,還命護(hù)衛(wèi)將我趕走了。第二天,民婦帶著一雙兒女,再次在駙馬爺外等到了,上朝歸來的陳世美,但他命護(hù)衛(wèi)阻攔我們靠近,并警告民婦,若再出現(xiàn)在駙馬府附近,便要將民婦的腿腳打斷。民婦實(shí)在沒有辦法了,才來開封府狀告那負(fù)心人,請包大人為民婦做主。”
“秦香蓮,你能確定當(dāng)朝駙馬陳英杰,就是你那五年不歸的丈夫陳世美嗎?”
“包大人,那陳英杰不僅和民婦的丈夫長得一模一樣,而且聲音和行為舉止也完全相同,民婦不可能認(rèn)錯的。”秦香蓮一臉篤定神色。
“展護(hù)衛(wèi),你帶幾名衙役到駙馬府,請陳駙馬來府衙,本府有話要問他。嗯……你就把此事如實(shí)告訴他,他若不肯來,你再告訴他,本府會將此事面稟圣上,請他三思!”包拯沉吟了一會兒,開口吩咐道。見展昭領(lǐng)命而去后,包拯又對衣著襤褸的秦香蓮,說道:“秦香蓮,此案不是一兩天就能夠結(jié)案的,你們現(xiàn)在又無處可去,就先在府衙住下吧。趁展昭去請陳駙馬這段時間,你們先去沐浴更衣,一會兒,本府再讓你與陳駙馬對質(zhì)。”
“多謝包大人,”秦香蓮自然不會反對,見包拯想得如此周到,內(nèi)心暗暗感激。于是,秦香蓮帶著一雙兒女,在包興的帶領(lǐng)下,走進(jìn)了后堂,沐浴更衣去了。此時,她還幻想著,陳世美與公主離婚,和她一起回鄉(xiāng),一家團(tuán)聚,從此生活幸福美滿的美夢。
駙馬府座北朝南,占地百頃,東臨御街,西面鬧市,正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fēng)水寶地。這是長樂公主出嫁之時,仁宗親賜的。其中,宮宇樓閣無數(shù),大小院落四十多個,御景花園七八處。里面宮女,太監(jiān),仆人,廚子無數(shù),更有精兵,護(hù)衛(wèi)日夜輪流守衛(wèi)。
開封府離駙馬府并不算太遠(yuǎn),展昭帶著四名衙役,只是用了一炷香時間,便趕到了駙馬府。陳世美還算給面子,得到護(hù)衛(wèi)稟報后,立即接見了展昭。
客廳里,展昭抬眼上下打量,坐在上首的陳駙馬。只見陳駙馬約摸三十歲上下,身穿紅色錦繡官服,頭帶通天官帽,腰橫金玉帶,腳蹬紅襯黑革履,長得明眸皓齒,鵝蛋臉,天庭飽滿,渾身珠光寶氣,說不出的風(fēng)流倜儻,正是活脫脫的一個奶油小生。也難怪公主會嫁給他了。
“展護(hù)衛(wèi),無事不登三寶殿,你今日前來府上不知有何貴干?”陳世美做為曾經(jīng)的狀元,頭腦當(dāng)然不會笨,前兩日秦香蓮剛出現(xiàn),今日展昭便主動找上門來,他用腳指頭都能想到,展昭此來必定與秦香蓮有關(guān)。與展昭寒暄了幾句后,陳世美開口直奔主題。
展昭也不隱瞞,便將秦香蓮到開封府,擊鼓狀告他的事情,簡單明了的訴說了一番。并說明了來意,要陳世美到開封府一趟,接受包拯的問話。
陳世美又不是不知道包拯斷案的厲害,依包拯鐵面無私的性格,若被包拯察出真相,即使他是當(dāng)朝駙馬,也難免身首異處的下場。陳世美心虛之下,當(dāng)即拒絕前往開封府。
“陳駙馬,包大人說了,如果你不配合,他會將此事面稟圣上,還望你三思!”展昭見陳世美不同意,把包拯交待的話說了出來。
陳世美聞言,低頭考慮了一下利弊得失,覺得沒有必要驚動仁宗,那樣,對他更加不利。最終,陳世美開口說道:“展護(hù)衛(wèi),你在這里等本宮一會兒,本宮要去拿一些證據(jù),馬上就與你去開封府一趟。”
“陳駙馬,你盡管去,下官在這里等你就是了。”
陳世美轉(zhuǎn)入后堂,找到魏公公,與其商討起對策。一個男人如果失去了那東西,性格就會變得偏執(zhí),有的會變得殘忍,有的會變得冷漠,有的會變得醉心于權(quán)勢,而魏公公則把所有的寵愛給了公主。原來,魏公公是從小看著長樂公主長大的,他把公主當(dāng)成了自己的女兒,寵愛到不顧一切的程度,只要是公主想要得到的,他就會不顧一切的幫公主得到!當(dāng)年,陳世美高中狀元后,并沒有立即反回家鄉(xiāng),而是留在京城,等待律部分派官職,他只是修書回家,說是等到他在京城一切安置好后,就接一家人來京享福。可長樂公主在此期間,對陳世美產(chǎn)生了愛慕之心,魏公公得知公主心思,主動給兩人撮合。陳世美見既能抱得美人歸,又能為自己仕途鋪平道路,自然欣然接受,但他又是個怕死之人,把家中已有妻子和兒女之事,告訴了魏公公。魏公公可不管這些,只要公主喜歡的,他一定要給公主弄到手。于是,魏公公利用手中權(quán)勢,為陳世美更改了戶籍和姓名,對公主隱瞞了陳世美已成家的事實(shí),兩人最終走到了一起。
“魏公公,事情就是這樣子。你看本宮該怎么辦才能躲過這一劫?”陳世美問道。
魏公公考慮半晌,安慰道:“駙馬爺,你不用擔(dān)心,老奴兩年前就為你更改了戶籍和姓名,只要你一口咬定,你是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從小靠乞討長大,由于你勤奮好學(xué),每天到學(xué)堂外面聽課,自學(xué)成材。包大人找不到證據(jù),拿你也沒有辦法。”
“就這么辦,你去把本宮的戶籍本拿來,本宮這就去開封府一趟。不過,此事你一定不能讓公主知道,不然,很容易穿幫的。”陳世美說道。
“老奴明白,公主不會知道此事的。老奴這就去拿戶籍本,駙馬快去快回。”說著,魏公公拿戶籍本去了。
陳世美拿到戶籍本后,便和展昭等人趕往開封府府衙。
“陳駙馬,有個叫秦香蓮的婦人,在今日下午擊鼓狀告你,說你是她的丈夫陳世美。此事展護(hù)衛(wèi)應(yīng)該已經(jīng)跟你說過了,不知你有什么要解釋的嗎?”開封府大堂上,展昭把陳世美帶到后,包拯重新升堂審案。
陳世美拿出戶籍本,遞給一旁呈遞證物的衙役,說道:“包大人,這是本宮的戶籍,本宮雖然也是陳州人,但本宮叫陳英杰,不叫陳世美。本宮何等身份,豈會娶一個鄉(xiāng)下女子!這定是那叫秦香蓮的婦人想要訛詐于本宮,你可不要被人忽悠了。”
包拯接過戶籍本,仔細(xì)看了一遍后,疑惑地問道:“陳駙馬,戶籍本上說,你是無父無母的孤兒,那你以前靠什么為生?又怎么能上學(xué)讀書考取狀元的呢?”
“本宮以前每天靠乞討為生,由于本宮自小勤奮好學(xué),每日都到學(xué)堂外聽夫子講課,最終自學(xué)成材。后來,本宮得到好人資助,進(jìn)京趕考,高中狀元,得到公主垂愛,最后,圣上賜婚,本宮娶公主為妻。本宮的成長過程就是這樣,包大人是否還有疑問?”陳世美答道。
包拯分析了一會陳世美話中的破綻,問道:“陳駙馬,你說你從小靠乞討過日子,那么你哪里來的多余時間去自學(xué)?學(xué)習(xí)用的筆墨紙硯從哪里來?”
“可能是別人見本宮可憐,所以本宮只用半天便能討到一天的食物。至于筆墨紙硯,本宮以前從來沒有用過,本宮都是用木枝在沙地寫字學(xué)習(xí)的。”陳世美自然能想到包拯會有此問,在來開封府的路上,早就編好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