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記者風波
好!既然武漢父老都同意,我蔣中正今天就代表中路軍大洋三百萬,以資鼓勵!”蔣介石的話音剛落,底下的人群哄得一聲,發(fā)出陣陣贊嘆聲。
宋哲武本以為給他的嘉獎會是再給他的軍銜加一級,或者是同意再給他增加一個師的番號?沒想到給了他三百萬大洋。
軍銜再增加一級就是上將了,現(xiàn)在這一時期,還在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銜級和銜稱都不變。這時授軍銜沒有統(tǒng)一的機構(gòu),國民政府可以授,總司令部可以授,軍事委員會可以授,甚至上級機關或軍政長官也可以授。另外,這一時期軍銜和職務相比,銜高職低的情況比較普遍,一些地方軍閥,也自封為上將。蔣介石在一次講話中就說過,“國內(nèi)軍隊同列強相比,戰(zhàn)斗力特弱而將官特多,上將都數(shù)不清了。”在宋哲武的記憶里,直到1935年3月,國民政府頒布了新的軍銜等級表,把上將分為第一、第二兩級,增設特級上將,軍銜的頒發(fā)才正規(guī)起來。
所以,是否增加軍銜,宋哲武并不在乎。他最想增加番號。雖然沒有番號他一樣可以擴軍,但畢竟有了番號后,他的部隊就算是被中央政府正式承認了,否則,他私自擴編的部隊就是黑兵。而且被承認的部隊編制越大、越多,也就意味著他在國內(nèi)的地位越高,各方對他地拉攏爭奪也就會更激烈,他也就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
不過,給大洋也好,這可比那個不能吃、不能喝的上將軍銜來的實惠多。宋哲武給蔣介石敬禮:“哲武代表第四路軍全體官兵,感謝委員長獎。第四路軍自哲武以下,堅決服從蔣委員長軍令,定為國民革命再立新功。”
宋哲武把“再立新功”幾個字說得很重,這個意思很明白,就是想讓蔣介石知道他宋哲武會繼續(xù)服從他的命令,沒有蔣介石地認可,他以后的一切想法都是徒勞的。
蔣介石明白宋哲武話中的含義,點頭微笑著說:“文戈,你對黨國地忠誠我是知道地,以后有什么難處盡管跟我說。
蔣介石搖搖手,止住了還要說話的宋哲武,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轉(zhuǎn)頭微笑著對羨慕地聽著蔣介石和宋哲武談話的韓復說:“向方兄,你和文戈兩人一路勞頓,已經(jīng)為你們準備好了住處,先休息一下,晚上我再設宴為兩位英雄洗塵,你看如何?”
韓復忙說:“不敢,一切聽委員長安排。”宋哲武表示要去第四路軍設在德明飯店的辦事處,有一些事情要處理。蔣介石點頭,交待林蔚送宋哲武去德明飯店,要何應欽、宋子文、劉峙去送韓復到下榻處。何應欽雖然不情愿,可決不能當眾拂了蔣介石的顏面。
車站外停了許多轎車、馬車、轎子,甚至還遠遠地停了不少洋車。先出來的蔣介石并沒有馬上上車,而是站在他的坐車前神情平淡地看著紛紛尋找自己座駕地各界人士。
韓復和陪同他地何應欽等人在前。宋哲武和林蔚在后。衛(wèi)士替韓復拉開了車門。
就在韓復抬腳剛要上車時。忽然有人高喊:“請問韓復主席。你帶大軍駐兵武勝關。遲遲不肯進軍武漢配合中央討伐李逆。這是不是奉了馮玉祥地命令?馮玉祥是不是包藏禍心。想收漁人之利?”
這突然地喊聲不僅讓韓復一愣。就是宋哲武也是一愣。抬眼看去。在憲兵們圍成地警戒線后面地記者群里。一個戴著眼鏡記者模樣地男子正舉著手中地本子在等韓復回答。
宋哲武快速地用眼掃視一圈。幾個關鍵人物地表情都看在眼中。蔣介石面無表情地站在那里。他身后地楊永泰也是一樣;韓復先是一臉驚愕。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一低頭就鉆進了轎車;何應欽、宋子文、劉峙三人。甚至宋哲武身邊地林蔚等人一愣之后都很快恢復了平靜。宋哲武注意到何應欽甚至還狐地掃了一眼蔣介石地方向。
宋哲武也有些奇怪。這個時代地記者竟然這樣膽大。竟然敢羞辱國民政府主席地貴客!難道是蔣介石安排地?宋哲武從何應欽剛才那一瞬間地眼神中可以看出。何應欽也懷是蔣介石安排地。宋哲武心思電轉(zhuǎn)。馬上想明白了。蔣介石有意安排地可能性最大。當前蔣介石正在制造攻擊馮玉祥地輿論。當著這么多記者地面向韓復提出這個問題。可以達到幾個目地。第一、如果韓復不回答。外界可以理解韓復默認了;第二、如果替馮玉祥辯解。事實就是如此。會越描越黑;第三、還可收到挑撥韓復和馮玉祥關系地目地。這一石三鳥之計雖不是很高明。可威力卻不小。
林蔚悄悄捅了捅還在愣神地宋哲武。用眼睛示意宋哲武上車。宋哲武明白林蔚地意思。是怕一會再有人向他發(fā)難。宋哲武感激地看了林蔚一眼。抬腳就要上他地車。
這時一個清脆的聲音響了起來:“請問宋哲武將軍,國民政府剛剛北伐打倒了軍閥,可現(xiàn)在又出現(xiàn)了許多新軍閥,你認為你是不是軍閥?”
宋哲
真來了,蔣介不應該找他這個好孩子的麻煩啊?可否上車是絕對不行滴,宋哲武一邊收回邁進車里的哪只腳,一邊借著直起身子的機會,用眼角快速掃了蔣介石一眼,見蔣介石也是一臉詫異地看向身邊的楊永泰,楊永泰微微搖搖頭,沒出聲。
宋哲武向問話的方向看去,在記者人群前面,一個俏俏生生的年輕女記者在看著他,他身邊的記者們都有些驚詫地看著她,剛才向韓復發(fā)難地的那個男記者已經(jīng)縮回到人群里,不知去向。
見宋哲武看向自己,那個年輕女記者也不示弱,挺挺胸,直視著宋哲武大聲說:“我是上海申報記者史珍,請宋將軍回答我的問題。”
宋哲武知道,《申報》,是舊中國在上海出版的歷時最久、影響最大的報紙。提起《申報》,不能不談到為《申報》發(fā)展作巨大貢獻地史量才先生。正是他將《申報》發(fā)揚光大,發(fā)展成中國影響最大的報紙之一。在他主持辦報期間,黃遠生、邵飄萍、戈公振、俞頌華等著名記者、編輯都先后在《申報》工作過。,
史量才是名副其實的上海報業(yè)大王。他憑借在報界的實力,還向其他產(chǎn)業(yè)發(fā)展,19211年,參加創(chuàng)辦中南銀行,還發(fā)起設立民生紗廠,幫助擴大五洲藥房,協(xié)助復興中華書局。
“獨立之精神”、“無偏無黨”、“服務社會”是史量才辦報思想的核心。他生前把世界幸福寄托在完全獨立的報紙上,包括經(jīng)濟上的獨立,不接受任何政治勢力、軍閥的津貼。政治上自主,不聽命于任何一個政治集團,不受官方或軍閥操縱。
史量才和《申報》的無黨無偏,不帶色彩的獨立精神,并不是沒有自己地觀點,只是這種觀點是不以一個政黨或集團的利益出發(fā),而是以大多數(shù)人民利益出發(fā)。“國有國格,報有報格,人有人格”,是史量才擲地有聲的誓言。他認為“報紙是民眾喉舌,除了特別勢力的壓迫以外,總要為人民說些話,才站得住腳”。
現(xiàn)在好像正是有史量才在辦報,如果這個史珍真是申報地記者,那就絕不會是蔣介石安排的。可是不管是否是蔣介石安排地,這個問題他是必須回答的,不回答或是回答的不好,不僅蔣介石對他的看法會有改變,就是報紙上一登出來,他宋哲武在國內(nèi)民眾的形象也就會毀了。而且他注意到蔣介石在最初的驚詫后,現(xiàn)在正在神態(tài)專注地看著他。
宋哲武鎮(zhèn)靜了一下,笑著說:“史小姐地問題好犀利,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我沒有必要回答。”宋哲武在盡量拖延著時間,在想著如何更好的回答這個棘手地問題。
“如果宋將軍不回答,我是否可以理解你默認自己是一個新軍閥呢?”史珍不依不饒地追問。
宋哲武繃起臉,嚴肅地說:“史小姐,我想請你首先要明確軍閥的概念。我宋哲武既沒有以武力割據(jù)一方地政權(quán),又沒有以武力作為政治資本、擁兵自重,占有國家土地、國家資源,以擴充地盤為目的。何來軍閥一說?”
史珍不由臉一紅,她剛才是怕宋哲武在向韓復一樣上車不下來,沒有認真想就提出這個問題。現(xiàn)在一想,這個問題問地的確有些唐突,這個宋哲武還真是有些特別,至少他現(xiàn)在還沒有地盤,也就談不上武力割據(jù),源還是河北省政府管轄的。說他以武力作為政治資本、擁兵自重也有些牽強。
不過她雖然年紀不大,卻干了幾年記者,在美國她可是見過那些老外記者的提問,那才叫刺激。話題一轉(zhuǎn),抓住宋哲武的話里漏洞,繼續(xù)追問道:“那以宋將軍的標準,武力割據(jù)、擁兵自重、占有國家土地、國家資源這幾條,國內(nèi)這些地方實力派是否都應該算是新軍閥?”
宋哲武笑著說:“當然不是。”宋哲武心里暗嘆今天怎么這么倒霉,遇上這么一個難纏的角色。這要是回答說是,蔣介石會很高興,可自己就把國內(nèi)所有的地方實力派都給得罪了。而且,以后自己再向蔣介石要地盤做抗日基地,也就不好說出口了。
“那宋將軍認為,什么樣的實力派才算軍閥?閻錫山算不算軍閥?”史珍決定不給這個年輕的小軍閥從容回答的時間,而且她認為這個宋哲武現(xiàn)在就在閻錫山的晉綏軍里,好勝心驅(qū)使她要難一難這個英俊、思維敏捷的小軍閥。
宋哲武平靜地說:“我認為服從中央政府,聽從蔣委員長命令的就不是軍閥。山西閻主席聽從蔣委員長命令,派我?guī)ьI第四路軍來討伐桂系,自然不是軍閥。”
說完再不停留轉(zhuǎn)身上了汽車,林蔚松了口氣,也忙跟了上來。透過車窗,宋哲武看到蔣介石微笑著也上了車。
血壓升高,帶病堅持,盼月票、推薦!
不好意思,朋友求推薦:《非完美同居生活》一個俊男和美女們同居的浪漫激情故事。
(未完待續(xù),)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