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連破寇名聲大噪
一場大戰(zhàn),終于落下帷幕,以有心算無心,讓倭寇全軍覆沒,無論是俞大猷,還是皮嘯天,都喜笑顏開。
士兵們收攏尸體,整理營地。一些中原女子,或自殺,或哭泣,或茫然。虛心對這種人束手無策,只能吩咐兩人好生安置生存者。黑衣箭隊與大明邊軍還是傷亡過百,同伴正就地掩埋,虛心矗立在旁,雙手合十,誠心實意地念誦一篇《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
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
梵音裊裊,讓亡靈安息,存者祥和。
突然虛心吩咐皮嘯天,讓將士們休息,搬運尸體的事情,讓幸存的女人去做。
皮嘯天現(xiàn)在將虛心的話,奉為圭臬,當(dāng)即照辦。
那些女人不敢反抗,或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機械地搬運著尸體,每搬一具,眼中的生機便旺盛一分。
俞大猷邁步過來,看到僧衣染血,臉色莊重的虛心,暗贊當(dāng)真是一尊浴血如來,躬身行禮道:“多謝大師為兄弟們超度。”
跟隨而來的士兵,也行禮道:“多謝大師。”
虛心轉(zhuǎn)頭望去,黑衣箭隊正在收繳物資,其他士兵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當(dāng)即喚來皮嘯天,叮囑他獎功罰過,不可私吞,他自己也分毫未動。
俞大猷見虛心能從東廠虎口奪食,暗自佩服,帶來的本部兵馬得了賞賜,均歡天喜地,士氣大振。
虛心見狀,對接下來的行動,多了幾分底氣,特別是巨鯨幫弟子眼饞繳獲與賞賜,便舉薦一位平日里有威望的兄弟,向虛心請戰(zhàn)。
虛心自然同意,吩咐他們先跟隨俞大猷,俞大猷見這些都是見過血的精銳幫眾,當(dāng)即大喜,將數(shù)百幫眾編成先鋒隊,先是露了一手,威服眾人,然后才教授簡單的軍令,又將自己獲得的賞賜,分給眾人,便徹底俘獲巨鯨幫弟子的軍心。
虛心見他整軍備武,駕輕就熟,簡單有效,暗中贊嘆不已。可惜他看得書少,只知戚繼光,不知俞龍戚虎。
皮嘯天清點完收獲,萬分愉悅,邁步過來,朗聲說道:“大師,這些倭寇罪大惡極,不如砍下頭顱制成京觀,以儆效尤。”
虛心沉思片刻,向俞大猷問道:“將軍以為如何?”
“卑職以為此舉有傷大師仁德之名,而且,倭寇性情暴虐,得知此事,定會報復(fù),非百姓之福。”此時的俞大猷地位卑微,不敢直言,特別是東廠檔頭兇名赫赫。
果然皮嘯天見小小千戶還敢建議獻策,臉露不悅。
虛心覺得俞大猷說得有道理,仁德之名他可以毫不在乎,只是圖一時痛快,陷百姓于險境,非他所愿。而且此舉若是傳到京城,更加麻煩,一群之乎者也,定然會口誅筆伐,于大局無益。想到這些,虛心當(dāng)即表示同意俞大猷的說法。
皮嘯天見虛心不同意,也不惱怒,此戰(zhàn)功勞不小,那一番舉動也只能添些威名。
三人又商議行軍事宜,俞大猷顯現(xiàn)出來的將才,讓皮嘯天刮目相看,又自忖有曹督主從中斡旋,功勞不可能被貪墨,在虛心的提議下,當(dāng)起了甩手掌柜,讓俞大猷全權(quán)負責(zé),
俞大猷自然當(dāng)仁不讓,將事情安排的妥妥當(dāng)當(dāng)。
五更造飯,六更拔營,只走了五日,探子稟報,發(fā)現(xiàn)倭寇據(jù)點。
俞大猷當(dāng)機立斷,選出一隊精銳,穿上倭寇的衣服,手持繳獲的東瀛刀,壓送著糧食美酒,直入營寨,
虛心兌換了一張語言精通卡,與看守者對答如流,讓一旁的俞大猷目瞪口呆,直呼人才。
倭寇中軍大帳,猿飛平次聽聞送來物資,心情大好,急忙出來查看,見到虛心一行人時,立感不對,急忙喝止。
虛心撕開偽裝,血紅色身影瞬間出現(xiàn)在猿飛平次的身前,大金剛掌拍出,排山倒海的掌力,讓猿飛平次呼吸困難。
猿飛平次大喝一聲,呼喚同伴的同時,身形如猴子般敏捷,一退再退,躲開虛心的一掌。
虛心變掌為爪,龍爪手迅捷凌厲,將猿飛平次逼得上串下跳。
俞大猷劍隨身動,將沖過來的浪人、武士一一斬殺。跟隨來得士兵,紛紛將酒水扔出去,然后持刀布陣。
天空中,帶著火苗的箭矢,飛馳而來,營帳瞬間燃起熊熊大火。緊接著便是鎖天箭陣,將聚集在一起的倭人射殺。
猿飛平次被虛心追得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根本沒有機會發(fā)號施令,其他倭人難以聚集,便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反擊,特別是有俞大猷這員虎將在,跟隨在他身后的精銳,只需斬殺一些遺漏或者落單的。
猿飛平次見屬下被屠戮,發(fā)指眥裂,身后一頭暴猿張開血盆大口,兇悍的氣息撲面而來,虛心見狀,如來虛影瞬間膨脹,只是金光外,似乎帶著一絲絲血紅色,一記大金剛掌,與暴猿的重拳碰撞在一起,巨大的波動,讓四周土地炸開,煙塵遮眼。
兩道巨大的身影,時隱時現(xiàn),掌拳相交,斗得不可開交,數(shù)十招后,猿飛平次已經(jīng)力竭,被虛心大金剛掌震得虛影潰散,不等他逃離,又被一掌直接釘在泥土里。
巨大的掌印中,猿飛平次口吐鮮血,掙扎著想說些什么,虛心閃身到他身前,三記無相劫指,直接在他頭顱上,點出三個窟窿。
虛心毫不停歇,沖入戰(zhàn)場,血紅色身形每出現(xiàn)一次,便有一位倭寇喪命倒地。想逃得,都被三位高手聯(lián)手堵住。
又是一通好殺,紅色僧衣更加鮮艷,虛心還是低估了武道高手對這個世界的影響,第一次偷襲之戰(zhàn),如果不是虛心過于謹慎,或許還能多救得幾人。
懷著愧疚與憤怒,虛心身影越來越快,出手也越來狠,甚至有時出現(xiàn)幾個紅色虛心,倭人見得神技,口稱佛祖,毫無戰(zhàn)心。
這一次,倭人投降的機會都沒有,便被屠戮干凈。
虛心扔下最后一具尸體,雙掌合十,穩(wěn)定心神。
春日陽光普照,身上紅霧繚繞。
俞大猷開始命令打掃戰(zhàn)場,跟過來的那些婦女,自覺的去搬運尸體,營中的其他女人,看到這一幕,也跟上去,有樣學(xué)樣。
十日之后,第三處倭寇據(jù)點被破,俞大猷,皮嘯天震驚朝堂,沿海百姓口中,傳出“血影如來”虛心大師的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