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夾道相迎
昨天電腦突然出了毛病,現(xiàn)在總算好了,這一章是補上昨天的欠更的。
¥¥
盧縈沉默著。
她低下頭,慢慢敲擊著船舷。過了一會,她抬頭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會向阿疆要求留在外面,替主公經(jīng)營他的產(chǎn)業(yè)。這樣你們在洛陽萬一有事,也好有個呼應。”
郭允蹙眉,“可你總不能永遠都不去洛陽你不想嫁主公了?”
盧縈彎唇一笑,慢慢地說道:“嫁人一事,可以慢慢籌謀,現(xiàn)在商量的是當下之事。”
郭允尋思了了片刻,說道:“我去問過主公的意思。”說罷,郭允轉(zhuǎn)身就走。這時,盧縈喚住他,她輕聲問道:“阿疆這次回洛陽,真的可行嗎?”
與盧縈的略帶不安不同,郭允卻是眉目舒展,他看著盧縈,認真地說道:“陛下的為人,阿縈可能不太清楚。他為人或有不夠完美之處,然后其人其性,卻也當?shù)蒙稀帕x’兩字。”頓了頓后,他聲音一沉,輕輕說道:“若不是陛下實是仁義之君,殿下他也不會一直在赴滇之前,還兢兢業(yè)業(yè),只想博得他一字贊許。”說到這里,郭允也苦笑起來。不過轉(zhuǎn)眼這苦笑變成了開懷,他笑容明明地說道:“不過這次陛下能說出那樣的話,卻也證實殿下這些年的努力付出是有成效的。”
又說了一會,他再轉(zhuǎn)身離去。
郭允做事利落,當天他就飛鴿傳書。傳令眾青衣衛(wèi)停止一切活動。同時。劉疆的奏折也八百里加急送往了洛陽。
到得這時,劉疆與盧縈,也沒有回到揚州的必要了。只要客船一到武漢,眾人便會棄船而坐馬車奔赴洛陽。只是怎么安置盧縈,在陛下的旨意不曾到達前,眾人只能避而不談。
當客船抵達武漢時,劉疆因要等侯陛下的圣旨,并沒有急于離開。在武漢客棧停留數(shù)天后,劉秀接到了劉疆的奏折,而他在奏折下地批復也被劉疆所知了。
批復上。皇帝直接說道:盧文對他兒子一片忠誠。雖然行為過激,卻其情可憫。因此,赫盧文無罪。
這批復一傳來,眾人都松了一口氣。劉疆唇角也浮出了淡淡地笑容。
與陛下的批復同來的。還有劉疆通過自己門道傳來的飛鴿傳書。那信上說。盧文以一抹傾城威脅耿國一事,耿國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竟是封住了下面的人的口。所以,陛下只知道盧文帶著人沖入耿國軍中,強行要求帶走太子,至于那什么“一抹傾城”,還有盧文以兩岸百萬生民的性命對耿國進行威脅的事,洛陽無人知曉。
這消息一傳,盧縈和劉疆等人都是一怔。盧縈怔怔地看著那紙條,想道:如此說來,我這是承了他耿國的情了?
同時,盧縈也得知,就在她從地道離開的第二日,陰澈便向皇帝請罪,他說據(jù)他調(diào)查,先前狀告盧文的諸事,實際上都是子虛烏有,實際上是他查到盧文與太子關系密切,因憐惜其才,故安插罪名在盧文身上想留下盧文這個人才,不料還是給盧文跑了。他的請罪折子傳上的同時,另一封密告太子府府第下面,建了一個與盧府和城外山谷相連的地道的奏折,也傳到了陛下案前。
據(jù)宮中密報,說是陛下在知道太子的府第下,居然挖有逃生密道時,神情大變,直是失神良久。等醒過神后,他在見到陰后時,便說不想廢太子了。
主意既下,當下,眾人繼續(xù)朝洛陽出發(fā)。
在離開前,郭允告訴盧縈,青衣衛(wèi)已把太子劉疆無恙的消息告訴了盧云和元娘。然后,剛準備上路,盧縈便接到盧云和元娘的飛鴿,信中問兩人在問盧縈,他們應該怎么辦?
盧縈向劉疆要求在武漢再停留一日,她趕著去見了青元居士。在與居士略做商議之后,居士同意了盧縈地要求,那就是把婚期改成明年三月,由青元居士請人來張羅盧云和元娘的婚事,兩人成婚的地方便選在武漢一城。而原本對弟弟的婚事全程安排的盧縈,則只是在盧云成婚時前來觀禮。
完成了這件事后,盧縈與劉疆,便踏上了前往洛陽的馬車。
去時還是夏時,現(xiàn)在,卻已是秋深了。望著那飄飛而下的落葉,望著漸漸出現(xiàn)在前方的洛陽城門,眾人都有點激動。
這時,郭允激動地說道:“主公,城門外似乎有不少人。”
這話一出,眾人都昂頭看去。果然,千數(shù)步遠的城門外,密密麻麻站滿了百姓,停了一些馬車。而那些人,正掂著腳朝著這邊望來,一副正在等著什么人的樣子。
而隨著劉疆的馬車越來越近,城門口看到了的百姓們,齊刷刷發(fā)出一陣歡呼聲。歡呼聲中,無數(shù)人同時叫道:“是太子!是太子的車駕!”竟是都是來迎侯劉疆的!
叫嚷聲中,人群如潮水般涌來。看到他們,劉疆手一揮,吩咐馬車停下后,緩步踱了出去。
看到他真人出現(xiàn),人群安靜下來。他們涌到劉疆前方后,老老實實地站在道路兩側(cè),一個個目光熱切地看向劉疆。
而隨著劉疆走近,隱有低語聲傳來“真是太子。”“誰說太子被陛下關起來了?”“真是流言不可信。”“就說這全是謠言,什么陛下逼反劉揚,囚禁太子,天下將要大亂。這太子不是好好的?哪里就亂了?”
在站了滿滿兩道的洛陽百姓地注目中,在他們熱切歡喜的目光中,劉疆帶著眾臣,在百姓們的夾道相迎中,帶著平和親切的笑容,一邊點頭示意,一邊朝著城門緩步走去。
而這時,一輛馬車急馳而來。一個太監(jiān)走下馬車后,尖哨著喚道:“劉疆接旨”
“兒臣接旨。”
劉疆一撩衣袍,單膝跪地。
隨著那太監(jiān)尖哨的誦念圣旨的聲音傳來,圍觀的百姓由安靜轉(zhuǎn)為了嗡嗡細語,傾聽了一陣后,無數(shù)人在那里輕聲說道:“聽到?jīng)]有?陛下說,他的長子劉疆依然還是皇太子。先前廢立之話,只是謠言。”
“原來是謠言呢。”“果然是哧人的。”
在太監(jiān)把那駢五駢六的圣旨念完,劉疆站起來接過圣旨,轉(zhuǎn)身返回馬車中。在他轉(zhuǎn)身之際。盧縈突然發(fā)現(xiàn)。他的眼眶有點澀意。
陡然,盧縈明白了。
陛下在他們?nèi)氤情T的那一刻頒發(fā)圣旨,不但是用事實點破那條“太子已被皇帝囚禁”的謠言,也是在給劉疆下安心藥。
陛下通過此舉。告訴天下了。太子還是太子!
陛下也通過當眾下旨。告訴劉疆,讓他安心,讓他相信他回到洛陽后。一切如舊。
所以,這一刻,不止是劉疆,便是郭允等人,也一個個眼眶發(fā)紅。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喜色,仿佛前一陣子的奔波勞累,日夜糾心,已化成一場噩夢隨風而逝。
這一刻,所有的人都完全放松了!
在一種壓抑的歡喜和激動中,一行人終于進了洛陽城。
看到這熟悉的城池,看到兩側(cè)熟悉的房屋和面孔,郭允等人有的眼中都浮出了淚光。看著他們的模樣,盧縈突然想道:經(jīng)過這么一折騰,連郭允這個郭家子,也只求能保住劉疆的太子之位,對郭皇后被廢一事不敢再多有怨懟了。
馬車在人群地籌擁中,還在穩(wěn)穩(wěn)地向前駛?cè)ァ?br/>
隨著街道越過越多,籌擁在后面的百姓們也越來越多。劉疆這些年的名聲在洛陽百姓中,并說不上多好。可現(xiàn)在是劉揚反叛的節(jié)骨眼上,再加上這些時日里,那些斷斷續(xù)續(xù)的,讓人心中不安的謠言,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的洛陽人,實在不喜歡朝庭又生變故。因此,對于劉疆這位當了十幾年太子的人,還能好端端地能坐在太子位上,他們是無比高興的。
劉疆的馬車沒有駛向太子府,而是直接轉(zhuǎn)往洛陽皇宮。
而做為不告而別的臣子,盧文自然也要前往皇宮,向陛下請罪。所以,早就換回了盧文那一襲白袍的標志性打扮的盧縈,老實地坐上了另一輛馬車,跟在了劉疆郭允身后。
馬車來到了宮門外。
劉疆和盧縈都下了馬車,緩步朝著殿中走去。
太陽的光芒照在一行人的身上,臉上,照在閑散站著的眾臣臉上。
一時之間,四下安靜起來。
一時之間,只有“蹬蹬蹬”的腳步聲不絕于耳。
盧縈跟在郭允的身后,亦步亦趨地走著。
這時,她感覺到有一道目光盯上了她。
盧縈抬起頭來。
這一抬頭,她對上了盔甲在身的耿秉,她沒有看到陰澈和耿國,這讓盧縈松了一口氣。不過盧縈馬上想到了,如今真定王叛亂,這兩人一定是去做與平叛有關的事了。
耿秉正在盯視著她,他的表情嚴肅而冷酷,便如平素時一樣。可這刻盧縈與他對上時,還是看到了他眼中的警告。
盧縈看不懂他在警告什么,也不想懂,便轉(zhuǎn)過頭來目不斜視地看著前方。正好這時,有太監(jiān)站出,尖銳地唱道:“傳劉疆進殿!”
目送著劉疆進入殿中,盧縈垂下眸來。
這時,一人走到她身側(cè),低頭盯著盧縈半晌,耿秉輕嘆一聲。他現(xiàn)在對上盧縈,似乎也有點頭痛,嘆息過后,他清冽的聲音緩慢地傳來,“以后,好自為之吧。”
說罷,他衣袖一甩,轉(zhuǎn)身大步離開。
盧縈一直在外面侯著。
直侯了一個時辰,眾臣都絡繹散去,才有一個太監(jiān)走到她面前,朝她上上下下打量一眼后,尖著聲音說道:“盧文,你可以退了。”
難道皇帝不會見她?盧縈抬頭對上這太監(jiān)后,馬上應道:“是,臣盧文告退。”說罷,她雙手一拱,緩步向后退出。(未完待續(x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