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 89 章
……把太子托付給她!
若要形容云琇下意識的反應(yīng), 便是太皇太后在試探于她。
實在是這話太過出人意料,甚至有著驚世駭俗之意,托付這個詞兒, 豈能隨便用的?
當(dāng)年孝昭皇后在時, 尚且不敢插手太子的教養(yǎng),生怕惹來太皇太后和皇上的不悅……太子身份貴重,又是元后嫡子, 論起托付, 她就算做了貴妃也不夠格。
指點胤礽都是在私下里, 從沒有擺到臺面上來。云琇定了定神,莫非老祖宗察覺到了什么,想著借此警告于她?
很快,宜妃娘娘就推翻了這個猜測。
太皇太后嘆息過后, 話間沒有說笑的意味, 眼神溫和不迫人,用的是征詢的語氣,她竟讀出了絲絲期盼的味道。
若是試探, 態(tài)度如何也對應(yīng)不上,更何況,撫養(yǎng)小五的太后還端坐在這兒!
——老祖宗的問話是真心的。
晉封貴妃的喜悅尚存,待思慮清楚之后,她很難形容那一瞬間的復(fù)雜心緒。
撇開皇室之中、庶母與嫡子間的差別,云琇想, 很少有人會不喜歡太子。
胤礽十歲出頭的年紀(jì), 禮貌懂事又不缺童真, 又是一副你對他八分好, 他還你十分的性子;文武雙全, 聰慧程度無人能及,疼愛弟弟,對皇父更是孝順。
自坐月子心軟以來,云琇與他說了許多推心置腹的話語,每每逾越雷池,從不顧忌什么。
一開始,或許只為日后過得順心而已,畢竟她對太子的印象向來淺薄,唯有夢中的二立二廢。
但相處了這么久,小太子逐漸變得有血有肉、鮮活起來,眼巴巴望著她的時候,愈發(fā)讓人心疼。她的心又不是石頭砌的,冷硬至此,能做到無動于衷!
說句大不敬的話,胤礽除卻儲君的身份,皇上的寵愛,說到底,不過是個沒娘的孩子罷了。
更別提他對胤祺胤禟兩個弟弟的關(guān)懷。教授小五漢學(xué)還有寫字,照顧小九比奶嬤嬤還要盡心,云琇半點也挑不出錯來,當(dāng)然也不必從中挑錯——普通人家,親兄弟之間,或許還比不上這樣的情誼,她感激還來不及,如何還會雞蛋里挑骨頭?
日子一久,倒真付了幾分真心進去。
實在是胤礽太過聰慧懂事,比胤祺胤禟強了太多太多,云琇惋惜他夢中的結(jié)局,與此同時,生出的如燭火般微弱的疼愛慢慢加深。
為了自個貴太妃的執(zhí)念,也為了逐步生出的真心,云琇早早地下了決定,今生她便站在太子的身后,幫助他沿‘正道’一直走下去。
只是到底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她只能私下里來,也因此花費了許多心思,想著不留口舌,不留把柄。現(xiàn)如今,太皇太后說要把胤礽托付給他……
云琇自然是愿意的!
“老祖宗,臣妾何德何能?”短短幾息,思緒轉(zhuǎn)了好幾個彎,她靜了靜心,惶恐地起身行禮,“太子爺身份貴重,按照規(guī)矩,臣妾就算當(dāng)了貴妃也無權(quán)教養(yǎng)……”
沒有說不愿意,只提起身份與規(guī)矩,太皇太后蒼老混濁的眼眸驟然亮了一亮,溫和地笑了起來,陷入了追憶之中。
“他是赫舍里氏在產(chǎn)房拼死生下的孩子,哀家依舊記得很是清楚。”太皇太后緩緩道,“皇帝心疼他從小沒有額娘,帶在身邊親自教導(dǎo)……保成三歲那年出了痘,皇帝更是罷了早朝,不眠不休地照顧了兩天兩夜,直至面色憔悴,滿是胡茬。”
“如今保成大了,哀家卻越來越放心不下。”太皇太后揮揮手讓宮人退下,而后直言不諱地道,“若他在這個年紀(jì)出了痘,皇帝力排眾議日夜照料,難免會添上不一樣的意味……那些個大臣,勸諫的折子就如雪花似的飄來,唉,事事回不去幼時了!”
太皇太后說的隱晦,云琇卻聽懂了她意欲表達的意思。
“那些個大臣”,定然指的是權(quán)臣,譬如納喇氏的明珠……說一千道一萬,太皇太后是擔(dān)憂有居心叵測之人作祟,父子之間出現(xiàn)裂痕!
一時間有些震撼,老祖宗竟想得如此明白。
不等云琇開口,太皇太后轉(zhuǎn)變了話頭,慈和道:“規(guī)矩是人定的!哀家知曉,太子常常前去翊坤宮,對待小五小九更是盡到了兄長的職責(zé)。滿宮嬪妃,他唯有替你說過好話,此殊為不易,殊為不易啊。”
老太太心眼明亮著,若非如此,她怎會尋上云琇,突兀地談起這般敏感的話題呢?
頓了一頓,太皇太后再一次嘆了氣,毫不避諱地提道:“皇帝威嚴(yán)日重,若是犯了倔,哀家就怕滿朝文武鵪鶉似的不敢勸諫。思來想去,待我百年之后,也唯有你能勸住皇帝了。哀家知道你是個好的,更沒有惠妃她們的小心思……盼著你多多看顧太子幾分,莫要讓父子之間出現(xiàn)裂隙。”
老太太看得很是分明,宜妃同惠妃是不同的!
早年的時候,太后覺著深宮寂寞,太皇太后驟然想起了襁褓中的五阿哥。也正是因此,她存了絲絲愧疚之心,待云琇親自提出讓小五給太后撫養(yǎng),這份愧疚便放得更大了。
太后最是喜歡云琇,這話不是虛言;太皇太后亦是如此,不過沒有明顯的表現(xiàn)出來。
畢竟坐鎮(zhèn)后宮,她不能有失公允。
此外,宜妃的心思始終清明,沒有野心,滿心滿眼都是皇帝……這也是她放心托付的一個緣由。
即使人都會變,日后的事兒誰也說不準(zhǔn),但她相信,宜妃對太子的那一份慈心是真的。
若真的抹去了慈心,生出了野心……太皇太后沉吟半晌,到那時,保成羽翼已豐,即便受了沖擊,也不會到傷筋動骨的地步。
更何況還有皇帝在。
太皇太后歷經(jīng)三朝,見過形形色色的后妃,轉(zhuǎn)而篤定地想,她看人不會錯!
同樣,若保成得登大寶,也不會忘記宜妃,不,宜貴妃照顧他的恩德。宜貴妃的福氣,還在后頭呢。
最后,她又輕聲問了一遍:“哀家將保成托付于你,你可愿意?”
……
這樣設(shè)身處地的考慮,這樣的拳拳維護之心,實在令人動容。
太皇太后都直言不諱了,她若仍然藏藏掖掖的,怕是會惹人笑話!
云琇深吸一口氣,抬眸鄭重道:“臣妾愿意的。臣妾定當(dāng)不付老祖宗所托,盡最大的心力,保佑太子爺安穩(wěn)無憂!”
好,好啊。
利落大氣,毫不拖泥帶水,她果真沒有看錯人。
太皇太后與太后對視一眼,長長出了一口氣。
太皇太后的眼中滿是贊賞,萬分欣慰地笑了起來,連說了三個好字,同她笑道:“你且寬心,待哀家把這事過了明路去,無人能夠攻訐你。”
“除此之外,哀家也知你需看顧小五小九與伊爾哈,不如這樣,伊爾哈就讓勒貴人多多照料著些……仿照良貴人行事。”太皇太后說著停了停,笑呵呵地道,“若實在分身乏術(shù),把孩子扔給保成便是!他這個做哥哥的,辛勞些也是應(yīng)當(dāng)?shù)摹!?br/>
“臣妾領(lǐng)命!”憶起每每被皇上扔到毓慶宮,回來之后,胤禟那震天響的哭聲,云琇笑盈盈地,面不改色地應(yīng)承了下來,深覺老祖宗說的不錯。
還有那句“仿照良貴人行事”,宜妃娘娘有著抑制不住的驚喜,云舒是要脫離貴人之位了嗎?
云琇很快收斂了驚喜,若有所思起來,看樣子,后宮格局也將變一變了。
*****
初春時節(jié)漸漸替代了隆冬,御花園沉寂了多月的枯枝冒出枝椏,只氣候依舊嚴(yán)寒,讓人穿不了花樣繁多的薄衫。
近日以來,紫禁城前所未有的風(fēng)平浪靜。
貴妃忙著處理繁重的宮務(wù),連帶著云琇也不能躲懶了;惠妃為“請罪”深居簡出了一個月,榮妃向來不會出幺蛾子。妃位娘娘尚且如此,嬪位娘娘們哪敢做什么妖?
僖嬪、平嬪的前車之鑒近在眼前,若再一次惹怒了皇上,后果就不是禁足罰抄那么簡單了。
可就在今日,一連串圣旨突兀地頒下,不一會兒便曉諭了六宮。
除卻心中早有準(zhǔn)備的,其余人怔愣許久,半晌回不過神來……她們也不愿回過神來。
惠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聽見了什么!
賜貴妃鈕鈷祿氏封號“溫”,是為溫貴妃;晉宜妃郭絡(luò)羅氏為宜貴妃,成嬪戴佳氏為成妃,四阿哥胤禛記于成妃名下;晉良貴人為良嬪,賜居永和宮;晉勒貴人為嬪,重賜封號,是為靜嬪;降烏嬪烏雅氏為貴人……
一連串的旨意應(yīng)接不暇,可她只記得那三個字——
宜貴妃!
指甲深深嵌入了手心,惠妃只覺一股暈眩之意沖上了天靈蓋,踉蹌了幾步,軟著身子跌倒在了榻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