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番外五
喀爾喀蒙古附屬于外蒙古, 又稱漠北蒙古,實力最強(qiáng)的便是土謝圖汗部等三大部族,其余中小部落依附著三大部族而生存。
康熙二十七年,野心勃勃的準(zhǔn)噶爾首領(lǐng)噶爾丹大舉入侵漠北, 喀爾喀蒙古的紛亂持續(xù)多年, 內(nèi)憂外患不斷, 直至清軍遠(yuǎn)征塞外, 大阿哥生擒噶爾丹,喀爾喀這才獲得了片刻安寧。
無論如何, 漠北經(jīng)過多年兵戈戰(zhàn)亂,早已元氣大傷。為族群未來計, 也為感念朝廷援手, 喀爾喀三大部落聯(lián)手上書帝王尋求歸附,使得康熙龍顏大悅,不日允準(zhǔn)。
康熙三十年, 朝廷為安置依附的喀爾喀蒙古部族,皇帝親臨多輪諾爾, 與蒙古各部舉行會盟,史稱多倫會盟。三大部落之首的土謝圖汗部首領(lǐng),噶勒丹多爾濟(jì)獲封多羅郡王,其子皆有爵位受封,一時間賓主盡歡, 皆大歡喜。
篝火晚宴之上, 歡聲笑語傳遍各處。眾目睽睽之下, 噶勒丹多爾濟(jì)右手貼胸,向康熙行了最高規(guī)格的禮節(jié):“尊敬的皇帝陛下,如我投入長生天的懷抱, 定由長子敦多布多爾濟(jì)繼承汗位,成為下代土謝圖汗部首領(lǐng)。”
草原人信仰長生天,對“死”沒有什么避諱,他的話音一落,各部首領(lǐng)目光炯炯,即刻坐直了身子,不禁猜測起這話的用意。
“犬子年十四,仰慕大清公主已久……”噶勒丹多爾濟(jì)文縐縐地用了“犬子”二字,是他特意問詢朝廷隨扈漢臣,暗中記下的詞匯,說罷敲了敲胸口,誠摯地俯身道,“長生天在上,我噶勒丹多爾濟(jì)在此立誓,來日公主下嫁,土謝圖汗部,愿把汗位與公主共享!還望皇帝陛下允準(zhǔn)。”
聯(lián)姻之意彰顯,眾人一片嘩然。
喀爾喀蒙古即便歸附,內(nèi)部也是紛爭不斷,其余兩個大部落的首領(lǐng)見他如此,不禁扼腕,暗恨土謝圖汗部搶先一步,同時也為他的誓言心驚不已。
未來汗位與公主共享?
他們暗罵一聲,好賊的手段!如此一來,皇帝與朝廷必將大力扶持土謝圖汗部,日后那肥沃的草場,成群的牛羊,豈不是應(yīng)有盡有,再也不用擔(dān)心動亂劫掠了?
他們當(dāng)即想要張嘴,可張張合合的,就是說不出話來。
各部意欲聯(lián)姻不假,可如此魄力,他們還真沒有!
不多時,一個少年站到了噶勒丹多爾濟(jì)的身旁。彩衣窄袖,麥色肌膚,線條流暢,眉宇間的羞澀與野性竟是結(jié)合在了一起,五官稍顯稚嫩,卻已顯露些許粗獷的俊朗。
少年一笑,露出兩顆小虎牙,俯身道:“敦多布多爾濟(jì),還請皇帝陛下允準(zhǔn)。”
******
此番會盟,諸多重臣隨侍,其中便有云琇的兄長圖岳,不出幾日,消息很快傳入了紫禁城。
“皇阿瑪就這么應(yīng)了他?”伊爾哈面龐柔美,舉止嫻雅,正捧著一道扇面,抿唇笑著,穿針引線地繡花。
靜嬪看到她這番模樣就來氣,狠狠一戳她的額頭,“皇上自是沒應(yīng),可離答應(yīng)也不遠(yuǎn)了。”
“那是喀爾喀蒙古,山高路遠(yuǎn)的,遠(yuǎn)不如科爾沁,甚至你榮憲姐姐的巴林部落。還有你端靜姐姐,不日便要下嫁喀喇沁蒙古,所剩公主唯有你和茉雅奇,但說一千道一萬,哪有妹妹比姐姐先出嫁的道理?”
更何況,養(yǎng)在端嬪膝下的五公主茉雅奇現(xiàn)年八歲,年紀(jì)實在不合適。
說著,靜嬪憂心忡忡起來,“那什么敦多布的,仰慕的唯有四公主,就差指名道姓了。”
“額娘,那叫敦多布多爾濟(jì)。”伊爾哈忍不住糾正,說著放下扇面,若有所思起來,半晌道了句,“共享汗位,聽著倒有意思。”
靜嬪了解自家閨女,聽言緩緩捂住胸口,剛要說話,就聽外頭傳來一聲:“皇貴妃娘娘駕到——”
“姐姐。”
“若伊爾哈不愿,宗室少不了年紀(jì)相仿的郡主。”云琇坐到了靜嬪身旁,柔聲說,“皇上也舍不得的。”
對于伊爾哈下嫁一事,靜嬪早有心里準(zhǔn)備,只是喀爾喀蒙古離京城實在太遠(yuǎn)了些,皇家為公主撐腰都難。
離得遠(yuǎn)也就罷了,何況內(nèi)部紛爭不斷,閨女嫁過去難免吃苦。她連未來女婿是圓是扁都不知曉,要是丑得慘絕人寰,且不會疼人,那她死了都得氣活過來。
“宜額娘,我嫁。”伊爾哈杏眼晶亮,拉住了云琇的衣角,撒嬌般地說道,“只是女兒今歲十三,少說還要留上五年,五年之內(nèi),定要讓敦多布多爾濟(jì)進(jìn)京一回,讓您與額娘好好瞧瞧。”
若是長得好,笑臉相待也無不可。
若是長得不好……同房就免了。伊爾哈沉吟一瞬,思量起了架空夫君的可能性,至于她肚子里的部族下任首領(lǐng),不若找個順眼的生?
敦多布多爾濟(jì)是長子,他的弟弟定然不少。
……
遠(yuǎn)在喀爾喀的未來額駙,忽然打了個哆嗦,差些從馬背上跌落下來。
“敦多,多日不見,馬術(shù)退步了?”另一部落的首領(lǐng)之子哈哈笑著,說罷難掩羨慕,“你阿布(父親)竟為你求來了大清公主。要我說,草原上的姑娘比不上公主殿下的一根手指頭,你有福了。”
敦多布多爾濟(jì)微微皺起濃眉,抿了抿唇。
他們喀爾喀從沒有公主下嫁的先例。傳言大清公主嬌生慣養(yǎng),儀態(tài)端方,肌膚像玉一般,美好得不似真人,只是這樣柔弱的女子并不是他喜歡的。
大丈夫哪個不想建功立業(yè)?他長在草原,自是希望妻子成為他的幫手。
但畢竟是他求來的公主,為了部落,為了族人,他永不會違背共享汗位的承諾。他會敬著供著,立公主的長子為世子……這就夠了。
*****
康熙三十一年,敦多布多爾濟(jì)承襲札薩克郡王之爵。康熙三十二年,皇貴妃封后,四公主伊爾哈受封和碩恪靖公主,三十三年八月,大清與喀爾喀土謝圖汗部交換婚書,至此,恪靖公主的嫁妝開始籌備。
交換婚書的前日,伊爾哈獨自去往乾清宮求見康熙。御書房屏退了眾人,也不知父女談了些什么,等梁九功重新入內(nèi)的時候,只見萬歲爺滿臉欣慰的笑意,吩咐他道:“將理藩院往日受理的喀爾喀之事整理成冊,呈給公主一觀。”
伊爾哈仰頭道:“皇阿瑪,單單漠北尚且不夠,女兒還需閱覽漠南的案卷。”
康熙贊賞道:“好!都依你。”
除卻閱覽案卷,熟識蒙語,伊爾哈的拳腳功夫、弓馬騎射也不曾落下,卻也不再瞞著眾人。于是太后知道了,太子知道了,后宮妃嬪也知道了,直郡王同福晉說起的時候,連道了三聲好:“這才是我大清公主,真真巾幗不讓須眉!”
與她一道念書的五公主,以及宗室郡主受到了絕頂驚嚇。
恪靖公主的刺繡技藝聞名京城,嫻雅之名眾人皆知,可這刀槍劍戟樣樣在行的姑娘,同樣是她。
五公主咽了咽口水,悄悄問她:“四姐姐,這繡花針……”
伊爾哈溫婉一笑,輕聲細(xì)語道:“控制手勁,靜心養(yǎng)氣罷了,以免暴虐傷人。”
五公主:“……”
前來看望妹妹,一不小心聽見的四阿哥:“……”
康熙三十四年,土謝圖汗部首領(lǐng)攜長子敦多布多爾濟(jì)入京。此番入京,一為朝貢,二為獻(xiàn)上忠誠、鞏固盟約,三么,便是讓恪靖公主與未來額駙見上一面,頗有浪漫之意蘊含在里頭。
首領(lǐng)覺得浪漫,可未來額駙不覺得,眾位皇阿哥也不覺得。
敦多布多爾濟(jì)今年十七,長得高大挺拔,面龐輪廓分明,越發(fā)顯露野性的英俊。大殿之上,他恭敬地俯身行禮,兩顆虎牙若隱若現(xiàn),是與京中男兒完全不同的類型。
康熙滿意頷首,云琇亦是眼前一亮,這孩子長得好,與伊爾哈倒是般配。
這樣的妹夫/姐夫,眾阿哥也是欣賞的。可欣賞不過一瞬,太子輕嘆一聲,竟是露出了絲絲憐憫;四阿哥欲言又止,終是沒有說話。
五阿哥放下了一半的心,未來姐夫看著健壯,身子定是不差的。
察覺到了些許不對勁,敦多布多爾濟(jì):“?”
很快,他就把疑竇拋到了腦后。
伊爾哈一身玉白宮裝,儀態(tài)端嫻款步而來。她的面龐瑩潤,眉目溫柔,屈膝叫了一聲“皇阿瑪,皇額娘”,聲如黃鸝,語罷,雙頰浮現(xiàn)一抹紅暈。
敦多布多爾濟(jì)怔在原地,心砰砰砰砰跳著,只覺魂兒都飛了。
一時間哪還記得對柔弱女子的不喜,眼里心里全是面前的公主。她的肌膚那么白,眼睛那么美,嬌養(yǎng)多年竟要遠(yuǎn)嫁他這個糙人……
日后,他會好好地將她捧在手心,不舍她受半點苦。
這副癡樣,惹得太子嘴角抽搐了一下,重重地咳了一聲,他這才回過神來。
見此,伊爾哈笑容深了一深,垂著眼,輕聲叫了他一句:“郡王。”
敦多布多爾濟(jì)的魂又飛了。
******
宮宴一見,從此拜別,敦多布多爾濟(jì)從此魂牽夢縈,重返草原只覺煎熬。
熬了一年又一年,終于熬到皇帝松了口,康熙三十六年五月,年方十九,晉為固倫恪靖公主的伊爾哈下嫁漠北,隨者千名之眾,鳳冠霞帔,萬里紅妝。
額駙策馬至盛京遠(yuǎn)迎,唯恐冒犯了佳人,長隊緩緩前行,終于六月中旬,到達(dá)歸化城的公主府邸。
新婚燕爾,羨煞他人,伊爾哈不動聲色地熟悉了周圍環(huán)境,又花了一月時間,不動聲色地摸清了喀爾喀蒙古的現(xiàn)狀。
喀爾喀蒙古分為三大部落,并不是鐵板一塊,而她所嫁的土謝圖汗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首領(lǐng)漸漸年老,敦多布多爾濟(jì)尚且年輕,他雖板上釘釘?shù)亟尤魏雇踔唬环邊s是甚多。
時隔多日,伊爾哈邁出了公主府的大門,與駙馬一道去往草原,巡視部落。公主駕臨,下轄臺吉以及部族勇士一一前來拜見,多數(shù)不敢直視鳳顏,亦有人不甚恭敬,一動不動地望著她,眼底閃過驚艷,以及藏得很深的貪婪。
伊爾哈瞇起眼眸,低聲問道:“那是誰?”
“是我的阿爸嘎(叔叔),噶喇。”敦多布多爾濟(jì)說罷,面龐浮現(xiàn)尖銳的冷意。
伊爾哈恍然。
噶喇與首領(lǐng)爭奪汗位,最終敗了,累積的勢力卻不可小覷,近來更是蠢蠢欲動,與周邊部族有了不清不楚的聯(lián)系。
“本宮這條鞭子,是為大清皇帝的御賜之物。”
眾目睽睽之下,柔弱嫻雅的公主笑著說罷,忽然抽出腰間長鞭,抽上了那張令人生厭的臉。
“不敬公主,目無王法。”她笑吟吟地說著,伴隨著響徹云霄的慘叫聲,一鞭又一鞭,密密麻麻地落在噶喇的臉上、背上、手上。
鞭鞭深可見骨,不出多時,鮮血流了滿地。
敦多布多爾濟(jì)瞳孔微縮,身軀驟然僵硬——
“從今往后,噶喇手下的草場、牛羊,全歸汗主所有。若有不服者,便是與本宮作對,與大清作對。”伊爾哈收了笑容,緩緩道,“歸化城屯兵十萬,只需本宮一道詔令,有誰不服?”
“……”帳內(nèi)寂靜無聲,唯有吞咽口水的音響。
敦多布多爾濟(jì)的魂,再一次飛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