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天香最新章節(jié)
顧香生素來不是個容易害羞的主兒,聽了林氏的話,也只是嗔怪地瞪了她一眼:“奶娘又想打趣我是不是?”
林氏含笑:“我怎敢打趣未來的思王妃?”
詩情和碧霄早已笑作一團。
一山還有一山高,顧香生只得投降:“誰去把人叫進來,人家還在外頭等著呢!”
碧霄趕緊起身出去迎,不過片刻,便又回來,外頭跟著一名小宮女,手里還提著個食盒。
“婢子晴空,拜見顧四娘子!”那宮女不過十二三歲年紀,聲音脆嫩得像剛長成的蘿卜一樣,臉上兩個酒窩帶出可愛的笑容,看上去十分討喜。
顧香生還未說話,碧霄卻情不自禁地咦了一聲:“你叫晴空?”
“是!”晴空眨眨眼睛。
碧霄和詩情齊齊回看顧香生。
饒是顧香生臉皮再厚,聽見這一個名字,也不由得臉頰有些發(fā)燙。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后面那一句,就是碧霄和詩情名字的由來。
而晴空的名字,正好嵌入了詩的上半句。
顧香生忍不住問:“你是剛剛改的名字,還是一直就叫的晴空?”
晴空歪著腦袋,臉上有些不解,仍是回答了她的問題:“婢子十歲入宮,便被取名晴空,分配至東宮負責(zé)灑掃雜役,后來又與其他人一道,跟著思王遷至如今的長秋殿。”
碧霄心直口快:“你們那兒是不是還有個叫一鶴的?”
晴空撲哧一笑:“叫一鶴的沒有,倒是有位叫云上的姐姐,在長秋殿負責(zé)小廚房膳食,我們這些人的名字都是思王取的。”
碧霄道:“我們二人的名字,正是叫碧霄與詩情。”
晴空恍然:“長秋殿原本的確還有兩位叫碧霄和詩情的姐姐,但前些日子剛被殿下改了名字,想來就是為了早作準備,不至于讓姐姐們撞名呢!”
顧香生斷沒想到思王那樣一個曾經(jīng)當(dāng)過太子的人,竟有如此細膩的心思,連這種小細節(jié)都打聽好了。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對他的婚事毫不上心不感興趣,也斷不至于這般用心。
感覺到詩情等人曖昧的眼神,顧香生終于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連忙轉(zhuǎn)移話題:“你說你是奉思王之命而來?”
晴空笑吟吟道:“正是,思王吩咐長秋殿的小廚房做了些吃食,讓婢子帶過來給四娘子嘗嘗。”
顧家的廚子雖然比不上宮里,但也絕不至于缺什么東西吃,顧香生聞言就有些疑惑。
晴空將那精致的云母鑲嵌山水人物的漆器食盒打開來,詩情和碧霄等人也都好奇地探頭張望,想瞧瞧里頭到底藏了什么乾坤,需要魏臨特地讓人從宮里帶出來。
碧霄呀了一聲:“這不是槐花煎餅么?”
滿大街都是的槐花煎餅,別說顧家了,就連尋常小戶人家也都能信手拈來,再常見不過的吃食。
所有人都莫名其妙,不知道為何區(qū)區(qū)一盤槐花煎餅,也要勞動思王專程派人送過來,難道說這是思王向未婚妻傳遞感情的獨特方式?
那還真是夠獨特的,別人都送情詩書信,再不濟也是釵子花草。
唯獨思王送了一盤槐花煎餅。
然而顧香生一下子就想起來了。
品香會那天,兩人在嘉善公主的后院散步,顧香生忍不住嘴饞,就曾說起過槐花煎餅很好吃的事情,沒想到時隔多日,魏臨不僅記得,還真派人送來槐花煎餅。
看著這盤已經(jīng)涼掉的槐花煎餅,身上感受到來自其他人好奇而探究的眼神,不知怎的,顧香生覺得自己的臉頰熱度好像又有重新回來的趨勢。
晴空心中的好奇之意不下于碧霄等人,不過她自小在宮中長大,更加明白什么該打聽,什么不該胡亂開口的道理。
眼前這少女不是旁人,正是長秋殿未來的女主人,在沒有摸清對方性情的前提下,晴空并不希望自己因為犯了什么小過錯而得罪未來的思王妃。
“四娘子,您需要婢子帶什么口信回去么?”她詢問道。
顧香生回過神:“你能稍微停留一下么?”
晴空點點頭:“婢子只要兩個時辰內(nèi)回去就可以了。”
顧香生:“那你且等等,我也有份東西,想托你帶回去,不知可方便?”
晴空笑道:“來時思王便已親*代,說四娘子若是有何物事要婢子帶回去,讓婢子務(wù)必遵從。”
顧香生拉著林氏來到小廚房,有些苦惱地詢問:“奶娘,你可知道那槐葉和面捏成貓耳朵要如何做?”
林氏一愣:“你莫不是想做面食回贈思王?”
顧香生:“是啊,上回我曾聽他說過這道面點。”
原來是小兒女借著點心傳情呢,林氏心里好笑:“照你說的那個做法,應(yīng)該是要捏成面片煮湯罷?”
顧香生:“對對,正是煮湯,還是奶娘英明!”
林氏:“四娘拍我馬屁也無用,你看這槐葉煎餅,從宮里送出來,尚且已經(jīng)冷了,更何況是那面湯,等思王見到,早就變成面糊,還不如做個槐葉冷淘呢!”
顧香生賠笑:“那就做個槐葉冷淘,我給奶娘和面!”
槐葉冷淘倒是容易,同樣將面和切碎榨汁的槐葉揉在一起壓扁,再切成面條狀,煮熟之后用涼水再過一遍,可以充作涼食,蘸醋吃,也有在上面放些腌菜的,正適合夏日食用,開胃健脾,既能入百姓人家,又登得大雅之堂,素來很受歡迎。
林氏瞪她一眼:“你還是別搗亂了,思王如何會不知道你只會吃不會做?你還是乖乖在一旁看著就成了,免得中途出了差錯,害得思王吃壞肚子!”
顧香生吐吐舌頭,不吱聲了。
一個時辰后,小宮女晴空帶著林氏做好的槐葉冷淘,連同顧香生親筆所寫的一封信箋一道回宮。
此時已經(jīng)將近戌時,往常這個時候,魏臨一般都要在燈下看會兒書,不讓任何人打擾的,她本以為今天也是如此,沒敢讓人去通稟,便帶著那槐葉冷淘進了長秋殿的小廚房。
誰知過沒一會兒,思王身邊就有人親自來找晴空:“你怎么到這會兒才回來,思王方才問了三回了,顧四娘子有沒有讓你帶什么口信和東西回來?”
晴空忙道:“有有!有吃食和書信呢,我以為殿下在忙,就不敢叨擾!”
楊谷嗔怪:“你怎么就沒個眼力勁!若非見你名字正好與顧四娘子家兩名婢女相契,思王如何會遣你去顧家送東西?思王既有這份心思,說明他對這件事定是重視的,你一回來就該稟報上來了!”
晴空連連賠笑請罪:“都怪我年紀小不懂事,多謝楊內(nèi)侍提點!”
她生得甜美可愛,又有思王發(fā)話,楊谷就不多為難她:“趕緊提上東西,與我去見殿下!”
待晴空隨楊谷到思王跟前,后者果然正在看書,一邊提筆作標注,極為認真,但一看見晴空,他就擱下了筆:“怎么這么晚才回來?”
他的語氣很溫和,更談不上質(zhì)問,但晴空還是莫名緊張,忙回道:“四娘子也讓婢子帶了吃食回來送與殿下,還有一封書信。”
她將書信連同食盒一并呈上。
魏臨一看那碗槐葉冷淘就笑了,再拆開書信,卻見里頭只寫了一句詩:萬里露寒殿,開冰清玉壺。
這詩出自杜甫,寫的正是槐葉冷淘,不過顧香生獨獨引用這一句,乍看未免令人摸不著頭腦。
古人有一冰心玉壺借喻志向高遠,心存高潔之意,以他對顧四的了解,對方顯然不是因為這首詩正好寫了槐葉冷淘,就隨意挑了這一句,而是借詩喻人,勸慰魏臨。
因為這一句詩的下面,還有一句:君王納涼晚,此味亦時須。
魏臨拿到這份平凡無奇的禮物,卻是第二次露出了笑容。
楊谷心中驚奇萬分。
他自跟在魏臨身邊十年有余,還從未見過魏臨笑得如此開心。
“依奴婢說,顧四娘子未免也有些小氣和記仇了,殿下雖然送了一盤煎餅,她也不能就回送一碗槐葉冷淘呀!咱們宮里什么沒有,槐葉冷淘也做得比外頭精致好吃呢!”
楊谷當(dāng)然不是在說顧香生的壞話,他只是故意想逗魏臨說話,讓他開心一下。
魏臨被廢太子之位后,長秋殿內(nèi)外都小心翼翼,唯恐惹了主人不開心。
不過他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魏臨雖然一夜之間從太子變?yōu)樗纪酰瑓s并沒有什么不開心的表現(xiàn),既沒有像被流放到黃州去的臨江王那樣大哭大鬧以博取皇帝注意,更沒有唉聲嘆氣愁云慘淡哀莫大于心死,還是照舊吃睡讀書,照舊對父親態(tài)度恭謹,仿佛一成不變。
但怎么可能真的一成不變?
楊谷單是想想也覺得憋屈,魏臨這個太子,打從出生時就冊封了,他既是元后嫡子,又是皇室長子,大魏沒有人比他更擁有儲君的正統(tǒng)地位。
更何況他自小上進,禮賢下士,簡直挑不出什么毛病,若非說與文人走得太近也是罪過的話,那一開始也是陛下授意的。皇帝為兒子聘來名師教導(dǎo),兒子表現(xiàn)出色,引得師傅們傾囊相授,忠心追隨,誰知到頭來,當(dāng)兒子的卻因為太過努力而引來皇帝父親的不滿,天底下哪有這樣的道理?
偏偏皇家就有。
就算魏臨表現(xiàn)得再平靜,楊谷也能隱隱感覺到隱藏在對方內(nèi)心的陰霾,這也是正常的,誰遇到這種事情,真能毫不在意?
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自從思王遷來長秋殿之后,笑容明顯少了許多,行事也更加低調(diào)了,平時沒事的時候基本不踏出長秋殿一步,除非皇帝有召,或者朝會議政的時候。
仔細算起來,他會主動派人出宮給顧香生送東西,這還是廢太子以來的頭一遭。
楊谷甚至細心地發(fā)現(xiàn),魏臨在看到顧四娘子回信時所露出的笑容,也要比往常真心幾分。
看來這門親事還真是結(jié)對了。
先前聽聞皇帝賜婚,他第一反應(yīng)就是忿忿不平,覺得皇帝有意杯葛思王的勢力,所以才為他找了個毫無勢力的外家。
但現(xiàn)在看見思王的反應(yīng),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難道這樁婚事并非皇帝強硬指派,而真是思王自己心甘情愿求來的?
這些想法在他腦海里一閃而過,那頭魏臨聽了他的話,卻破天荒為顧香生辯解:“我與她說過,先母曾為我做過槐葉和面捏的貓耳朵,想必她是覺得面湯難放,才做了這槐葉冷淘。”
楊谷恍然大悟,不免又覺得有些震撼,思王雖然好說話,卻不是一個愿意輕易向旁人吐露心事的人,更不必說談起已故的昭穆皇后了,他能對顧四娘子說起這些,本身就很說明問題了。
“你做得很好,這里沒有什么事了,先退下罷。”魏臨溫聲對晴空道,隨手將腰間一串玉珠瓔珞解下來賞給她。
待小宮女退下,他又看了那槐葉冷淘一眼,竟是吩咐楊谷:“去拿一碟醋和一雙筷子過來,我也有些餓了,正好吃點。”
楊谷又開了一回眼界,要知道魏臨潔癖極重,輕易也不吃外頭的東西的。
這回,竟是為了顧四連連破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