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不一樣的朱由校
就這樣,朱由校一行人就在千戶所住了下來。為了掩飾朱由校的身份,楊峰還特地將千戶所的軍官們召集起來,告訴他們朱由校是今年正月剛上任的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xué)士顧秉謙的一名子侄,今年剛考取了秀才功名,現(xiàn)在是出來游歷的。
聽了這個解釋千戶所的軍官們這才釋然,在交通不便的封建社會里,許多官宦人家向來都有讓自家子弟學(xué)成后出門游歷的習(xí)慣,一來是能夠讓他們增長見識開闊心胸,而來則是讓他們廣交朋友為日后進入仕途打下基礎(chǔ),畢竟若是只知道在家里閉門造車死讀書的話只會培養(yǎng)出書呆子,而不是合格的精英人才。
雖然依舊有人不明白為什么這樣一個官宦人家的子弟放著近在咫尺的南京這樣一個花花世界不去,反而跑到他們這樣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來的行為表示不解,但大部分人對此還是持歡迎態(tài)度的,畢竟能跟一名號稱天官的吏部尚書的子侄拉上關(guān)系,對他們千戶所的將來自然是好處多多,他們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
一天夜里,在吃完了晚飯后朱由校又照例拉著楊峰在千戶宅的后院里閑聊,這是朱由校最近幾天染上的習(xí)慣。通過這幾天的接觸,敏感的朱由校立刻就發(fā)現(xiàn)了楊峰跟平日里他接觸過的那些文武百官有著很大的不同,最大的特點就是楊峰對事物的看法和當(dāng)前大明的主流意識差異非常大。
譬如,在談?wù)摰饺缃翊竺鞯男蝿輹r,楊峰并沒有象當(dāng)今的文武百官那樣用什么只要朝廷薄賦輕徭、整吏治,皇帝親君子遠小人則可吏治清明天下太平這些鬼話來哄他。
楊峰很是直言不諱的告訴他,如今的大明最大的毛病就是朝廷沒銀子了,其次就是經(jīng)過上百年的滲透,以東林黨人為首的財閥勢力已經(jīng)將手伸到了朝堂里,所有朝廷頒布的政策只要是對他們有利的東林黨人就會支持,對他們有害的則是堅決反對,比如說萬歷年間的廣寧門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件事是這樣的,明萬歷三十五年正月,江蘇省泰興縣知縣龍鏜赴京參加“大計”(明朝官員考核制度,每隔六年考核一次官員,考核外官名“大計”),因考績不佳,被貶了官。當(dāng)他走到廣寧門時,遇到稅監(jiān)趙祿、王泰、張憲、邢相等人正在收稅,見龍鏜到來,于是便橫加勒索。誰知龍鏜的行囊空匱,稅監(jiān)們就對他拳打腳踢,龍鏜被打得口噴鮮血而死。
事情發(fā)生后,廣大“正義的”人民群眾義憤填膺的聯(lián)名寫了奏文,由兵部呈給皇帝,依法嚴辦這伙稅監(jiān)。萬歷皇帝迫于公憤,把肇事者收監(jiān),將趙祿處決,邢相等三人充軍。
好了,以上就是官方的說法。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真正的事實就是萬歷三大征過后,大明朝沒錢了,因為三大征所需的費用很快就將張居正變法所積攢的銀子消耗殆盡,眼看著朝廷沒錢了萬歷皇帝急啊,所以就派出了以太監(jiān)為主的一大群人到全國各地去收稅。他們收什么稅呢,他們主要收的是各地礦稅以及鐵鹽茶等等各種稅收,而這就觸動了江南地主階級的利益,作為江南地主階級代表的東林黨人當(dāng)然不能忍啊,在他們看來向他們收稅那就是在動他們的命根子啊,這事絕逼不能忍,所以才策劃了這場鬧劇。
廣寧門事件過后,整個大明朝各地就對萬歷皇帝派出的稅務(wù)官發(fā)起了彈劾甚至攻擊,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萬歷皇帝的稅收計劃不得不宣布破產(chǎn),到了萬歷末年,偌大的大明全年的茶稅居然只有區(qū)區(qū)16兩,這么荒唐的事情估計整個華夏的歷史也是絕無僅有的。
在楊峰對朱由校說這些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朱由校聽得很仔細,整個人時而興奮時而憤怒,有時候又忍不住憤然長嘆,經(jīng)過幾天的接觸,楊峰發(fā)現(xiàn)朱由校在聽他說這些事情的時候聽得很仔細,但凡是不明白的他甚至?xí)粎捚錈┑睦鴹罘逶敿氃儐枺駱O了一個好奇寶寶。
面對這個好奇心如此旺盛的朱由檢,楊峰甚至都有些懷疑他是不是史書上那個被人稱為只會寵信閹人魏忠賢和乳母客氏的木匠皇帝了。
其實說起來朱由校也很可憐,他這個皇帝小時候由于不受他的爺爺萬歷皇帝待見,沒什么文化,更沒有出閣讀過書。萬歷帝在世時,始終不肯立這位長孫為太孫,也不肯讓長孫出閣讀書。直到臨死前才留下遺囑:皇長孫宜即時冊立、進學(xué)。
幾天以后,朱由校的父親泰昌帝即位,冊立朱由校的儀式自然應(yīng)該從皇太孫變?yōu)榛侍印5翘┎鄄⒉粺嵝膬苑馓樱髞碓诖蟪嫉囊辉僬埱笙拢畔轮迹骸皻J定冊立東宮,擇九月初九日。”但人算不如天算,九月初一,泰昌帝竟然駕崩。朱由校皇太孫未做成,皇太子還沒來得及做,書本一天也沒正式讀,竟然要繼承皇帝大位。這樣的皇位繼承者,有明一代,也僅此一人。
而朱由校登基以后有感于自己文化的不足,所以養(yǎng)成了一個好學(xué)不恥下問的習(xí)慣,現(xiàn)在他發(fā)現(xiàn)楊峰竟然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全新詮釋大明的問題,對于他來說簡直就像是推開了另外一扇窗戶,如此一來他哪有不拉著楊峰詢問的道理。
在后院的一張石桌旁,剛吃完了晚飯的朱由校就迫不及待的問坐在另一旁的楊峰道:“楊愛卿,你昨日說過,我大明的問題首在賦稅,那么依你之見大明賦稅問題要如何解決啊?”
看到朱由校詢問,楊峰毫不客氣的說:“陛下,在微臣看來,大明的賦稅其實在根子上就出了問題,太祖皇帝在開國之初定下的賦稅國策如今已經(jīng)不符合如今大明的需要,如今的大明需要重新制定一套新的賦稅律法,如此才能解決我大明的財政問題。”
“重新制定賦稅律法?”
朱由校聽到這里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楊峰實在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這樣的事情他別說做了,就是連想都不敢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