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
不管有多少算計,戰(zhàn)爭還是要在戰(zhàn)場上分出勝負。在普俄兩國外交博弈的同時,立陶宛戰(zhàn)役也爆發(fā)了。</br>
這個時候,毛奇已經陷入了尷尬境地。要不要在立陶宛地區(qū)和敵人決戰(zhàn),這是一個令人糾結的問題。</br>
俄國海軍停滯了十幾年,早就落后于時代??蛇@支老掉牙的艦隊,也不是普波聯邦那支袖珍版海軍能比的。</br>
今時不同往日,這次戰(zhàn)爭普俄雙方都做了準備,沙皇政府在圣彼得堡囤積了大量的戰(zhàn)略物資,打個一年半載根本就不缺物資。</br>
在這種背景下,海權優(yōu)勢可以完全發(fā)揮出來。伊萬諾夫現在發(fā)動立陶宛戰(zhàn)役,就是想要利用這些優(yōu)勢。</br>
喪失了海權,跑到波羅的海沿岸和敵人決戰(zhàn),還是在敵人有準備的情況下,毛奇表示:自己還沒有瘋。</br>
問題是戰(zhàn)爭不是你想不打,就能夠不打的。俄國人已經發(fā)起進攻了,除非放棄立陶宛、拉脫維亞等地區(qū),不然就只能硬著頭皮上。</br>
放棄是不可能的,一旦立陶宛地區(qū)淪陷,戰(zhàn)火將再次燒到東普魯士地區(qū)。第一次普俄戰(zhàn)爭中取得的戰(zhàn)果,將全部喪失。</br>
如果換個敵人,毛奇或許還敢賭一把,尋找機會破敵,可惜遇到了以保守著稱的伊萬諾夫,那根本就沒有任何作用。</br>
華沙,普波聯邦總指揮部</br>
“元帥,要不我們從白俄羅斯地區(qū)發(fā)起進攻,做出反攻斯摩林斯克的架勢,逼迫敵人放棄立陶宛戰(zhàn)役計劃?”一名中年年軍官提議道</br>
歐洲沒有“圍魏救趙”的典故,但類似的戰(zhàn)爭模板,還是不缺的。</br>
毛奇搖了搖頭:“沒用的,敵人在白俄羅斯地區(qū)部署了三十個步兵師、兩個騎兵師,我們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lt;/br>
如果在野戰(zhàn)中,毛奇有信心干掉這支敵軍,可這是不可能的,以伊萬諾夫的作風,這些俄軍肯定會選擇死守。</br>
真要是一路打過去,不管時間來不來得及,毛奇手中這支寶貴的機動兵力也消耗得七七八八了。人都沒了,還要地干嘛?</br>
看著地圖上標注的俄軍兵力部署,毛奇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從第二次普俄戰(zhàn)爭爆發(fā)開始,普軍就打得很憋屈。</br>
不是他們不努力,問題是根本就沒有發(fā)揮的余地。普軍戰(zhàn)斗力雖然略強,但這個差距仍然有限,俄軍可以用數量來彌補。</br>
猶豫了片刻功夫后,毛奇對著地圖一指:“命令北線的部隊放棄拉脫維亞,退守立陶宛地區(qū)?!?lt;/br>
先贏不是贏,最后的贏家才是勝利者。毛奇已經做好了再來一次東普魯士會戰(zhàn)的準備,損失大沒關系,最重要的是必須要成為勝利者。</br>
……</br>
戰(zhàn)場上普俄兩國斗智斗勇,外交上兩國也是硝煙彌漫。維也納再次成為了兩國交鋒的戰(zhàn)場,奧地利外交部熱鬧了,美泉宮也熱鬧了。</br>
為了躲開麻煩,弗朗茨都閉門謝客了。沒辦法說客太多,皇帝也犯愁,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見客。</br>
弗朗茨又一次發(fā)現親戚多的麻煩,倒不是說這些人不懂規(guī)矩、嘰嘰歪歪、胡亂插手,真要是這樣反倒是好辦了。</br>
能夠混出頭的貴族就沒有幾個傻子,當說客也是有技巧的,大都是遞個話,或者是敲敲邊鼓。</br>
有人想要俄國人贏,有些想要普波聯邦獲勝,還有的只是單純想要試探弗朗茨的立場,判斷政府的決策方向。</br>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決定一個國家走向從來都不是皇帝一個人的事情,國內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都是參與者。</br>
這是歐洲政治游戲的一部分,比如說:想要推動某項法案、決議,不是弗朗茨自己想干就行了,通常都會先通過這些渠道釋放消息試探外界的反應。</br>
或者是暗示這些人向政府提案,相當于皇帝的御用傳聲筒,免得皇帝親自下場博弈。</br>
普俄戰(zhàn)爭牽扯太大,包括:歐洲大陸的未來格局、德意志地區(qū)統(tǒng)一進程、大量的政治經濟利益……</br>
牽扯的越多,涉及到的利益集團就越多,關心的人也就越多。</br>
弗朗茨不想提前表態(tài),自然就躲了?;实劭梢远?,政府高層卻躲不掉,費利克斯首相的發(fā)際線又向后退了很多。</br>
……</br>
維也納首相觀邸中,普波聯邦公使弗德曼滔滔不絕道:“世界和平正在遭遇嚴重挑戰(zhàn),歐洲國際秩序正在被一……”</br>
費利克斯皺著眉頭:“公使閣下,不要說這些沒有營養(yǎng)的話,我們的時間都很寶貴,沒有必要這么浪費?!?lt;/br>
不耐煩之情,赤裸裸的展露了出來,看得出來費利克斯是真的煩了,連外交辭令都懶得聽。</br>
弗德曼也不惱,類似的事情也不是一兩次了。作為一名專業(yè)的外交官,他還是懂得克制情緒的,不會把個人感觀帶入工作中。</br>
“首相閣下,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帝國對歐洲、乃至世界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貴國的利益……”</br>
不待弗德曼說完,費利克斯直接打斷道:“不光是俄羅斯帝國,一個強大的普波聯邦對我們同樣沒有好處,你要知道規(guī)則破壞者往往更令人討厭。”</br>
一名堅定的大德意志主義者,對分裂國家的存在自然不會有好感。普波聯邦的存在,在德意志民族主義者眼中,就是一顆毒瘤。</br>
費利克斯首相是奧地利推出來的大德意志主義領袖,反普是必須的,自然不用給面子。</br>
不過政治面前一切皆有可能,只要利益夠了,沒什么不能談的。</br>
“規(guī)則破壞者”這就是一個笑話,誰也不比誰好多少,奧地利如果守規(guī)矩的話,也沒有現在的基業(yè)。</br>
只不過維也納政府是規(guī)則制定者,早早給自己留了后門,看上去吃相沒有那么難看。</br>
弗德曼略有些尷尬,腦海中靈光一閃,隨即恢復了過來。心中早就罵開了,差點兒就被套路了。</br>
這是外交會晤,費利克斯首相的惡劣態(tài)度,何嘗不是一種外交手段呢?</br>
經歷了這個小插曲,弗德曼沒有心思繼續(xù)繞圈子,他怕繼續(xù)下去自己心臟受不了。</br>
“首相閣下,我們很有誠意。只要貴國肯停止支持俄國人,戰(zhàn)后烏克蘭和俄屬巴爾干就是貴國的了。”</br>
涉及到了利益,費利克斯的態(tài)度緩和了一些,故作疑惑的問:“誠意,在什么地方?我怎么沒有看到?</br>
拿俄國人的領土當誠意,還要我們自己出兵去取,貴國這樣的誠意還真令人吃驚啊!”</br>
什么事都不用干,普波聯邦就支持奧地利獲得烏克蘭和俄屬巴爾干半島,看似占便宜,實則是暗藏玄機。</br>
兩次普俄戰(zhàn)爭已經讓柏林政府完全清醒了,俄羅斯帝國就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就算是贏了這次戰(zhàn)爭,要不了多久也會死灰復燃。</br>
這么周而復始下去,他們就什么事都不用干了。想要獲得一個安穩(wěn)發(fā)展的國際環(huán)境,必須要找人分擔仇恨。</br>
最理想的盟友是奧斯曼帝國,可惜這位爛泥扶不上墻,真的不頂事。</br>
其次是北歐聯邦,遺憾的是他們得罪死了丹麥人,有丹麥人扯后腿,北歐聯邦根本就不可能和他們結盟。</br>
再然后是中亞各國和遠東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差不多,都是不頂事的,拉攏過來也起不了多大作用。</br>
奧地利原本不在柏林政府的盟友范疇中,只是局勢逼得沒辦法,為了贏得戰(zhàn)爭,他們必須要讓維也納政府放棄支持俄國人。</br>
被拆穿了,弗德曼也不惱,依舊笑呵呵道:“首相閣下,話不能這么說。我們在戰(zhàn)爭中重創(chuàng)了沙皇政府,貴國占領這些地區(qū)就是一次武裝游行。</br>
如果貴國愿意,還可以直接連伏爾加河畔一起拿去,我們都會支持?!?lt;/br>
費利克斯搖了搖頭,打開地圖就知道“伏爾加河畔”是啥地方,那是奧地利能夠伸手的么?</br>
“我們可沒有貴國那么好胃口,俄奧友誼源遠流長,我們對俄羅斯帝國的領土沒有任何興趣?!?lt;/br>
這是真心話,費利克斯對俄國人的領土沒有任何興趣,維也納政府也沒有窺視的意圖。</br>
當然,俄國人要是不想要,硬要送過來,大家也不會拒絕。</br>
猶豫了片刻功夫后,似乎是進行了一場劇烈的心里斗爭,弗德曼緩緩的說道:“如果加上德意志聯邦呢?</br>
只要貴國肯停止支持俄國人,我們就不再反對貴國兼并德意志聯邦?!?lt;/br>
言外之意,費利克斯已經聽出來了。“不再反對”換句話說就是:不支持、不反對,默認奧地利吞并德意志聯邦。</br>
坦率的說,費利克斯首相心動了。不過沒有表露出來,按照目前的情況,柏林政府能給這樣的承諾已經是極限。</br>
同樣的事情,換了沙皇政府,沒準備人還直接表示支持了。</br>
不用懷疑亞歷山大二世贏得戰(zhàn)爭決心,任何一位雄主都是能屈能伸之輩。</br>
對俄羅斯帝國來說,歐陸霸權那是未來的事情,眼下還是先贏得戰(zhàn)爭。</br>
普波聯邦也是如此,只不過他們受英國人的影響太大,沒有辦法做到那個份兒上。</br>
“閣下的提議沒有任何價值,如果換作1853年,貴國有這份兒誠意,那么事情早就解決了。</br>
到了現在,閣下覺得你們的立場還重要么?據我所知,貴國上一次戰(zhàn)爭的傷口都沒有舔干凈。</br>
這次戰(zhàn)爭過后,貴國需要修養(yǎng)多久,二十年、還是三十年?</br>
我們真要采取行動,你們就算是反對又能怎么樣?到戰(zhàn)場上打一仗,你們敢么?”</br>
這不是鄙視,現實就是如此殘酷。贏了戰(zhàn)爭只是開始,普波聯邦想要恢復實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br>
總不能為了干涉奧地利,就把自己的家底全部賭進去?</br>
有哥倫比亞的前車之鑒在,誰也不能保證維也納政府改變主意,揍他們一頓就收手。</br>
籌碼也要看拋出來的時間,即便是價值連城的東西,出現在了不對的時間,那也是一文不值。</br>
弗德曼神色微變,隨即恢復了過來:“首相閣下,那要看你怎么想了。如果這些條件不能令你動心,那么假如俄國人贏得戰(zhàn)爭呢?</br>
縱觀全世界,有實力威脅到貴國已經不多了,俄羅斯帝國恰好是其中之一。</br>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才多久,俄國人就從上一次戰(zhàn)爭中走了出去,如果讓他們贏得戰(zhàn)爭,繼續(xù)發(fā)展下去貴國就能放心么?</br>
沙皇政府對土地的貪婪是無止境的,打開地圖就知道,貴國和俄羅斯帝國的邊界線有多長,未來發(fā)生摩擦是必然的。</br>
與其留下一個隱患,不如現在將他們除去。貴國還可以趁機進入黑海,以貴國的實力將黑海變成內海都是時間問題,誰都沒有能力阻擋。”</br>
弗德曼說出了維也納政府的擔心,俄國人的發(fā)展?jié)摿μ?,那么龐大的領土,誰也不知道會孕育出什么懷胎。</br>
相比之下,普波聯邦的威脅就要小得多了。即便是贏得了戰(zhàn)爭,以他們的國力也吃不下多少地,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至少還需要數十年時間。</br>
這還是理想狀態(tài),奧地利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維也納政府比任何人都清楚民族融合的難度。</br>
可以這么說,普波聯邦從俄羅斯帝國奪取的人口越多,國內的民族問題就會越嚴重。</br>
二元帝國可不是那么容易玩兒的,一個活躍的波蘭民族就夠嗆了,再增加一些民族進來,和原時空的奧匈帝國又什么區(qū)別?</br>
甚至還不如奧匈帝國,起碼哈布斯堡家族經營了幾百年,統(tǒng)治已經深入人心,鬧獨立的人真心不多。</br>
沉默了片刻功夫后,費利克斯搖了搖頭:“公使閣下,你錯了。奧地利一直都在保持中立,從來沒有支持過俄國人。</br>
你看到的只是正常的商業(yè)貿易,作為自由貿易體系中的一員,我們是不會干涉市場的。</br>
如果貴國想要切斷俄國人的物資供應,那就花錢買吧,只要你們把物資都買光了,俄國人自然就買不到了?!?lt;/br>
弗德曼臉色陰沉了下來,他非常清楚費利克斯剛才明明動心了,但還是拒絕了,連進一步談判的機會都沒有給他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