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捧殺
最近幾十年來,普魯士不斷的發(fā)展壯大,早就令奧地利羨慕嫉妒恨了,這個時候輪到他們倒霉,大家自然是樂得看笑話了。 “說起普魯士,前不久他們還用拯救德意志邦國的名義向我們尋求外交支持,被拒絕過后,他們就在德意志地區(qū)到處散播對我們的不利言論。 這個時候,在民間普魯士王國都快成了德意志的民族英雄,而偉大的奧地利卻淪為了背景板!”梅特涅皺著眉頭說 聽了這個消息,眾人的臉色很難看,奧地利才是德意志邦國的領袖,從民族主義的角度上出發(fā),這個時候為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兩個公國出頭的應該是奧地利。 可是,在地理位置上奧地利和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兩個公國被普魯士隔開了,沒有利益的事情自然不能做了。 現(xiàn)在普魯士王國自詡德意志拯救者,就是再打奧地利的臉了。 歷史上奧地利限于內亂,沒有精力參合,現(xiàn)在內部矛盾馬上就要平息了,國際事務也少不了要參與。 費利克斯首相冷喝一聲說道:“哼!普魯士人實在是太放肆了,我們必須要給他們一點兒顏色瞧瞧!” 梅特涅搖了搖頭說:“這恐怕不容易,在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的問題上,我們不能阻止普魯士的行動,不然會讓德意志地區(qū)的民族主義分子認為我們是國賊。” 民族主義崛起,大家再也不能無視輿論的影響了,奧地利作為德意志邦國的老大,這個時候必須站在普魯士后面,這是民意綁架。 既然是被綁架過來的,自然不要指望奧地利出多少力了,外交壓力還是要讓普魯士人自己抗。 弗朗茨突然臉色一變,歷史上奧地利就被普魯士強拉上船了,普奧兩國聯(lián)手才抗住了國際壓力,收回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兩個公國。 不過在行動結束后,普奧兩國沒多久就翻臉了,奧地利白給普魯士打工了一次不算,還被揍的半身不遂。 雖然這是發(fā)生在十幾年后的事情,但是戰(zhàn)爭的伏筆在現(xiàn)在就埋下了。 這次普丹戰(zhàn)爭,普魯士雖然沒有占領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兩公國,但是他們卻收獲了德意志地區(qū)的民意,為普魯士統(tǒng)一德國奠定了民眾基礎。 弗朗茨皺著眉頭說:“普魯士人在下一盤大棋啊,他們這是吃定我們了!既然如此,就看誰更技高一籌了!” “殿下,這個時候我們站出來反對普魯士不好吧,現(xiàn)在德意志地區(qū)的民意都在支持他們啊!”財政大臣卡爾勸誡道 弗朗茨冷笑著說:“不,我們不但不能反對普魯士人的行動,反而要大張旗鼓的支持他們,外交部公開支持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兩個公國重回德意志聯(lián)邦。 從現(xiàn)在開始,發(fā)動我們的影響力為這次事件造勢,讓所有德意志地區(qū)民眾知道我們?yōu)榈乱庵镜貐^(qū)領土完整做出的努力。 同時還要鼓吹普魯士王國的貢獻,給普魯士王國發(fā)布外交照會,告訴他們不要慫,等我們解決了內部問題就去給他們幫場子!” 世界上還有種殺人的方法——捧殺,普魯士王國現(xiàn)在自詡德意志救世主,那么就讓他們站得更高一點兒好了。 舞臺搭建好了,總是要唱戲的。如果有奧地利和德意志地區(qū)邦國的支持,普魯士還能輕易退縮么? 可是不退讓,他們又能怎么辦?歐洲列強大都站在丹麥一邊,支持他們的奧地利,這次只是準備充當一名嘴炮王者,給他們的實際幫助無限為零。 瑞典政府已經動員軍隊準備保衛(wèi)丹麥了,俄國人更是屯兵普俄邊界,萬一擦槍走火打起來了,普俄就走向了對立面。 “殿下,如果我們支持普魯士的話,外交上沒有辦法給英法俄交代,這對我們接下來的行動會很不利!”梅特涅頭疼的說 弗朗茨無所謂的說:“梅特涅先生,這個問題就要靠你們外交部想辦法進行協(xié)調了。 給各國解釋一下我們的難處,奧地利國內叛亂不斷,我們不能不考慮德意志民族的感情,向他們保證我們對普魯士的支持,僅限于口頭上。” 奧地利也是列強中的一員,這么點兒外交壓力還是兜得住的,只要沒有采取實際行動,就不會影響俄奧同盟。 奧法剛剛簽訂了友好條約,大家是利益結合體,不會因為丹麥人的問題就翻臉。 英國人就更不用說了,因為撒丁王國的關系,兩國正在鬧別扭。這個時候倫敦政府不可能繼續(xù)讓英奧關系惡化下去,不然俄奧同盟就越抱越緊了。 剩下的歐洲小國,最多也就譴責兩句,總不可能為了幾句口號,就制裁奧地利吧?就算他們有心,也無膽啊? 費利克斯首相反對道:“殿下,如果只是口頭上的支持,自然是問題不大。可是普魯士人要是把問題拖延了下去,拖到我們鎮(zhèn)壓了國內叛亂,到時候我們是幫還是不幫? 如果幫他們的話,普魯士王國的實力將會進一步壯大,如果不幫的話,那么我們在德意志地區(qū)的聲望又回大損!” 這是一個非常現(xiàn)實的問題,普魯士人或許干不過俄國人,但是這個時期沙皇政府也不想對普魯士宣戰(zhàn),把問題拖上一年半載他們還是做得到的。 弗朗茨冷笑著說:“沒有關系,普魯士人可以拖延時間,我們也可以拖延時間,就算是國內的叛亂被鎮(zhèn)壓了,我們還可以借口地方局勢不穩(wěn),無力出兵。 大不了給他們分攤一筆軍費,如果他們能夠成功讓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兩個公國重回聯(lián)邦,我們就掏錢;收不回來,就賴賬好了!” 如果能花一筆錢,徹底破滅俄普關系,弗朗茨是不會吝嗇的。 不過普魯士人肯定不愿意拿這一筆錢,他們折騰了這么大的動靜,可不僅僅只是為了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斯坦兩個公國回到德意志聯(lián)邦。 如果不能吞并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坦兩個公國,這場戰(zhàn)爭他們不是白打了么? 甚至因為德意志聯(lián)邦議會中增加了兩個新成員,邦國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德意志的統(tǒng)一之路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