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奇門
在場這些人,除了我和老乞丐,沒人知道誰是楊仁,更不明白風水鬼師是什么意思,一時都愣愣的看著我,有些發(fā)懵。</br> 我一直懷疑沈昭明的陰謀究竟是什么,沒想到他竟然如此陰毒,冒天下之大不韙,竟然想把已經死去百年的恩師楊仁重新弄出來,他到底想做什么?</br> 我心里一陣發(fā)寒,只覺得這沈昭明一定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否則,正常人干不出這種事兒。</br> 老乞丐說:“昨晚咱們只是破了別墅區(qū)的隱蔽之陣,但要真正打破沈昭明的陰謀,為時尚早,所以,我們還要去火葬場。找到沈昭明留下的蛛絲馬跡,一舉摧毀他的陰謀。”</br> 趙金龍奇道:“你們在說什么,我怎么一句都聽不懂?”</br> 老乞丐沖趙金龍道:“你的火葬場為何一再有員工離奇死亡,并非遇鬼那么簡單,而是給你投資的大老板拿走了他們的命,收了他們的魂。”</br> 趙金龍臉色頓時變得煞白,吃驚道:“此話當真?”</br> “千真萬確----”</br> 老乞丐道:“我們要去你的火葬場走一趟,找到癥結,徹底幫你清理干凈,否則你的火葬場永遠都會不得安寧,直到死到最有一個人。”說道最后一個人的時候,老乞丐有意無意的瞟了一眼趙金龍,趙金龍打了個哆嗦,連忙點頭說:“去去去,求大師給我趙某指出一條生路,他日必有重謝----”</br> 老乞丐點了點頭,酒足飯飽后,我們坐上趙金龍趙大老板的路虎攬勝,直驅火葬場,一路上趙金龍邊開車邊滿頭大汗,一個勁兒的哀求我和老乞丐,我滿口答應,趙金龍這才松了口氣。</br> 我們抵達火葬場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在這深秋的午后,陽光變得極其虛弱,不知道是因為天氣的原因,還是環(huán)境的緣故,陽光照在人身上,倍感陰冷。</br> 這座火葬場是拆了一部分別墅區(qū)蓋起來的,有很大一片,火葬場前面是一塊空地,稀稀落落的停了幾輛拖尸車,還有兩輛看起來很破的轎車,趙金龍的大路虎十分霸氣的停在空地中央,就顯得特別拉風。</br> 我們下車進了火葬場的工作樓,迎面就是接待大堂了,大堂里冷冷清清的,只有兩個工作人員在那兒打瞌睡。冷不防見到老總進來了,都嚇的坐直了身板,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br> 我環(huán)顧這大堂,就覺得有些奇怪,按理說這火葬場的工作樓也屬于陽宅,建陽宅也有諸多講究。可這間大堂,他在方位、布局、擺設和風水格局上,都很有問題,看起來不像是給活人蓋的,倒像是在建死人的陰宅。</br> 我在工作樓外甚至還看到門前一邊種的是槐樹,一邊種的是柏樹,這兩種樹都有問題,都是容易招鬼之物。火葬場本就是極陰之地,四面八方的鬼魂源源而來,再加上焚燒尸身易起怨氣,火葬場周圍都是孤魂野鬼,在火葬場周圍種滿這些槐樹松柏,就會導致陰氣凝而不散,孤魂野鬼長期聚集在火葬場,不愿意離去,也不會隨著時間推移,魂飛魄散。</br> 時間一久,這火葬場怎么可能不出怪事。</br> 我問趙金龍道:“你們的辦公樓是誰布置的?”</br> 趙金龍看了我一眼,突然沖我豎起大拇指,道:“先生實在是高人,一眼就能看出問題,整棟大樓的建造設計圖、裝修設計圖,甚至布局擺設,都是趙姓年輕人說了算。他在跟我簽合同的時候,在股權上沒有斤斤計較,卻唯獨對火葬場的開發(fā)設計控制很多。我當初貪便宜,為了那么多錢,把所有規(guī)劃權都送給了他們。”</br> 我看了趙金龍一眼,發(fā)現(xiàn)他額頭上有一團黑氣,凝而不散,顯然自身也遭到陰氣侵蝕,一進火葬場就變得非常明顯。如果不想辦法幫他處理,在一年之內,他身上一定會出大事,遭大禍。</br> 我問趙金龍說:“你最近開車,跟人家發(fā)生刮擦之類的事情,是不是特別頻繁?”</br> 趙金龍牛眼一瞪,吃驚道:“先生真是活神仙啊,連這些小事兒都算的一清二楚。說起來也怪,我以前開車非常謹慎,可這段時間汽車一上路,就問題不斷,最多的時候,一天都要刮擦兩三次,你說怪不怪?”</br> 對于趙金龍的反應,我心知肚明,道:“你是不是明明發(fā)現(xiàn)身邊沒有車輛行人,卻總會在不經意間發(fā)生刮擦,發(fā)生事故之后才發(fā)現(xiàn),明明什么都沒有的地方,平白多出了人車出來對不對?”</br> 趙金龍一拍巴掌,道:“兄弟,你說的太多了,就是這么回事。我在車里明明看到周圍都是空的,變個道,超個車,就得出事兒。要不是我那車結實,我他媽都死好幾回了。”</br> 我說:“這就對了,你這只是開始,要不了多久,會變得越發(fā)嚴重。”</br> 趙金龍嚇的抓著我的手不放,不停聲的說:“先生一定要救我----一定救我----”</br> 我答應趙金龍,看完火葬場就想辦法解開他這個大麻煩,趙金龍立刻揮手讓秘書去了辦公室,等秘書回來的時候,手里已經多了兩個牛皮紙袋子,趙金龍給我和老乞丐一人塞了一個,說:“袋子里面是三萬塊錢,區(qū)區(qū)小錢不成敬意,就當時見面禮,回頭準備更貴重的禮物來孝敬兩位。”</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