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小姑娘大紅
二龍村就位于這座偏僻慌亂的小鎮(zhèn)邊陲,小鎮(zhèn)叫十里鋪鎮(zhèn),我和張蕾蕾去二龍村的時候,就經(jīng)過小鎮(zhèn)集市,這回抱著捐款濟世而來,卻得知二龍村全村數(shù)百人死于山洪噩耗,不禁心痛如刀絞,一口氣提不上來,人就昏死了過去。</br> 孤兒院的小女孩兒叫大紅,是二龍村唯一的活口,聽院長說,大紅在那場災(zāi)難中受到驚嚇,半夜總會被噩夢驚醒,大喊大叫不止,甚至一度出現(xiàn)夢游癥狀,大半夜跑到阿姨床邊,差點把六十歲的老阿姨嚇出心臟病出來。</br> 我喝了阿姨熬的姜湯,又休息了半個小時,人也緩了過來,院長把小姑娘大紅叫到我床前,小姑娘怯生生的看著我,我見她臉色蒼白,瘦干瘦干的,像根豆芽菜,身上衣服又破又舊,想起二龍村村民的淳樸善良,卻落到這種下場,心里一陣黯然,這場災(zāi)難可以說就是我給村民們帶來的。</br> 我盯著大紅看了一會兒,發(fā)現(xiàn)她額頭上隱隱有一團淡淡黑氣,我心里一沉,覺得事情可能還有古怪。可惜李半仙兒以算卦相面著稱,我卻沒學會他這門本事,看不出這團黑氣意味著什么。</br> 我打定注意,一定要再回二龍村看看,全村幾百口人不能這么白死。院長提到村民死后遭到碎尸,而且范圍還非常大,肯定是有什么東西作祟,這些都是疑點。</br> 我跟老曾商量,明天讓他陪我去一趟二龍村,老曾對這個村子也是異常好奇,立刻就答應(yīng)了,他給小面包師父加了錢,師父答應(yīng)送我們再去一趟二龍村。</br> 我在孤兒院休息到晚上10點左右,司機就催我們出發(fā),因為此地距二龍村還有相當遙遠的路程。我跟院長商量,能不能帶大紅回去,我總覺得這小姑娘身上還帶著某種煞氣,我要帶她回村子破一破,否則對她以后人生恐怕會大有影響。</br> 我們捐了那么大筆資金,現(xiàn)在就是院長的爺了,再說這種鄉(xiāng)鎮(zhèn)孤兒院管理松散,也沒什么規(guī)章制度,院長當下立刻同意了。我們帶著小紅就出發(fā)了,一晚上走夜路還是非常兇險的,再加上山路崎嶇不平,好在司機山路走慣了,非常有經(jīng)驗,我們有驚無險的走到第二天10點左右,就到了上次我跟張蕾蕾停車的地方。</br> 翻過兩座山頭,就進了二龍村地界了。二龍村先祖當年必是風水高人,他們規(guī)劃的村內(nèi)布局非常合理,且內(nèi)涵深意,以至于二龍村村民在這座大山坳里繁衍生息幾百年,一直風調(diào)雨順,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就算是戰(zhàn)亂年代,二龍村依舊能避開戰(zhàn)火,子子孫孫的繁衍下去,可卻到了這和平年代,反倒出了大問題。</br> 我們進了村子,二龍村的古舊石碑遭歲月雨水侵蝕,已經(jīng)剝蝕的厲害,石碑上的字就像兩道疤痕粘在上面,看著有些觸目驚心。</br> 村口的古樹依舊遮天蔽日,我們進了村內(nèi),穿過一片林子,就看到被泥石流淹沒的房屋,房屋裂成了幾大塊,淤泥已經(jīng)干涸成了固體,聳立在那里,像座小坡。</br> 這一排四五棟土磚房子,都被奔流而下的泥石流沖的四分五裂,場面極其慘烈,可想而知村后的房屋有多可怕。我們想穿過樹林,樹林后面就是二龍村的百年祖祠了,想想跟丁袍在村里度過的日子,他給我熱心的幫助,而如今他早已埋骨在這深山地下,不久就會化為一捧黃土,我就覺得一陣心酸。</br> 走到林子前,我們才發(fā)現(xiàn)偌大的樹林已經(jīng)被飛瀉下來的泥石流整個沖的七零八落,林子的老樹倒了大半,里面堆積起來的泥沙高大兩米多高,現(xiàn)在還能看到?jīng)]有完全干涸的泥水。我們只能繞道林子旁邊的山坡上去,沿路就看到古樸壯觀的祖祠已經(jīng)整個坍塌了,泥水里還能看到祠堂的房梁斜插著,怒指蒼天,紅瓦青墻的斷墻亙亂七八糟的鑲嵌在泥沙中間,無比慘烈。</br> 看著這一片慘狀,我心里一熱,淚水就出來了,這破敗慘狀,都是因為我的無知造成的。二龍村幾百口人,這么多房屋,無數(shù)的雞鴨牛羊,全在我手里毀于一旦,我根本沒想過這種結(jié)局,可這結(jié)局卻因我而生,我覺得這都是我的罪。</br> 我的視線掠過七零八落的樹林,看到遠處錯落掩映在林中的磚瓦房屋坍塌了一大半,很難找出一棟完好的房子,我和張蕾蕾住過的老李木匠的老屋,已經(jīng)化成廢墟,廢墟上只有成堆的泥沙亂石,被撞倒的木頭雜七雜八的堆在一起,一眼看上去,那里根本不像有過房屋。</br> 看著這一切,我淚水流了滿臉,膝蓋一軟就跪在地上,朝著二龍村祖祠的方向,重重的磕了三個響頭,把額頭都磕破了,血流的到處都是。老曾想拉我起來,可我哪里還有再爬起來的勇氣,一個勁兒給祖祠磕頭,祖祠里寄托的無數(shù)冤魂,都是我楊曉天背負的罪孽。</br> 我在山坡上跪了很久,直到雙腿麻木了,再也跪不動的時候,才一屁股坐在地上喘著粗氣。</br> 老曾嘆氣道:“小大師,你當年要炸大陰龍,也是形勢所迫,而你又年輕沖動,對風水術(shù)數(shù)的認識,沒有到更深層次,才造成這個錯誤。可人已經(jīng)死了,村子也亡了,你再自責也沒用。你一直告訴我,冥冥之中有定數(shù),想來這是二龍村定數(shù)吧,你還是節(jié)哀順變,不要太悲傷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