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三十年后,齮可跟長安君同死
“總是這樣,你總是這樣!一意孤行,不聽勸告,好似天下只有你一人是對的!”</br> 嬴成蟜這副你隨便說,聽進去算我輸?shù)臒o所謂姿態(tài),讓楚妃大發(fā)雷霆。</br> 她扭轉(zhuǎn)嬴成蟜的腦袋,讓嬴成蟜看著她的冷面,看著她眼中的怒火。</br> “不要認為你為吾兒要來封王之機,我就會幫你。”</br> 嬴成蟜無奈一笑,道:“你想多了。”</br> 他丟下楚妃一人在城頭,以正常步速向下而行。</br> “嬴成蟜!”</br> 楚妃兩條大長腿邁的飛快,幾個大步就趕上了嬴成蟜。她攔在嬴成蟜前進路上,張開修長雙臂。</br> 嬴成蟜左腳落地,右腳暫不抬起。</br> “還作甚?”</br> “你會死。”</br> “那不正遂了你的心愿?長安之命,償昌文昌平,可乎?”</br> “賊子造反,其意為王。你可為王反做賊,何解?”</br> “無解。”</br> 嬴成蟜右腳抬起向前邁了一步,右手按下楚妃橫在半空的右臂。</br> “管好小饕餮,再縱欲妄為,勢必早夭。”</br> 嬴成蟜經(jīng)過楚妃身邊,跨過一個身位。</br> 楚妃微微低頭,右手后抓住嬴成蟜衣袖,輕言細聲。</br> “哥。”</br> 嬴成蟜輕笑。</br> “嗯。”</br> 金烏高懸,暖陽照耀。</br> 城墻頭斑駁的青磚地上,兩道人影面朝相反方向,兩只手交疊在一起,不分彼此。</br> 十數(shù)年前,華陽太后的雙膝上總有一男孩,一女孩,兩人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妹。</br> 無論女孩惹下多大的禍患,男孩都會為其擺平。</br> 在秦國勢力龐大的楚系外戚,在華陽太后的驅(qū)動下,選擇了那個從小就會不遺余力維護楚人小女孩的小男孩。</br> 華陽太后堅信,楚系外戚堅信,這個小男孩會帶領(lǐng)秦國走向巔峰的同時,不會對楚系外戚下黑手。</br> 秦國只有在這個小男孩的帶領(lǐng)下,才能讓楚系外戚如在楚國一般肆意生活,而不必小心翼翼地擔心刀斧加身。</br> 經(jīng)歷過宣太后羋八子那場大清洗的楚系,經(jīng)歷過秦昭襄王眼睜睜看著其母羋八子絕食而死的楚系,不再相信血緣,不再相信諾言。</br> 除了那個自小就和楚系外戚混在一起的小男孩,他們不再相信任何秦人。</br> “我宮中已沒有了趙姬的人。”</br> “我知道。”</br> “我不與你斗氣了。”</br> “嗯。”</br> “不變法可乎?”</br> 艷陽下,地上兩個影子分開了,涇渭分明。</br> 楚妃右臂無意識甩下,前后來回擺動,神色木然。</br> 一只溫暖大手壓在她的頭頂用力地揉了揉,把她本來整理好的一頭秀發(fā)盡數(shù)揉散,亂糟糟地像是燕子沒有搭好的鳥窩。</br> 黑白目光中漸有神采,楚妃緩緩地抬起頭,目中水霧氤氳。</br> “得,你還是繼續(xù)與我斗氣罷。”</br> 嬴成蟜用衣袖擦擦楚妃雙眼,一臉嫌棄地抖了抖,邊抖邊抱怨。</br> “出門剛換的衣服,多大的人了還跟小時候一樣,動不動就哭。”</br> “我沒哭!哪里有淚!”楚妃指著瞪大的雙眼沖著嬴成蟜叫嚷。</br> 嬴成蟜抬起因濕的袖子放在楚妃眼前,無語道:“這是啥?你的口水?邋里邋遢的,皇兄當年怎么看上你了?比皇嫂差遠了。”</br> 楚妃咬牙切齒,伸手往腰間摸。</br> 除了平坦的小腹,光滑的衣料,什么也沒摸到。</br> 嬴成蟜一看楚妃動作,就知道楚妃要做什么事。</br> 沒好氣道:“還以為是假小子呢?腰間掛著把木劍來回跑,看誰不爽就砍兩下。”</br> 屈指彈在楚妃肩膀,楚妃身軀扭轉(zhuǎn)一百八十度,再輕輕一推給楚妃一個加速度。</br> “不要推我,我自己會走。”楚妃面色不善地沖身邊的嬴成蟜說道。</br> “嗯嗯。”嬴成蟜敷衍地應(yīng)著。</br> 只要楚妃跟不上他的腳步,就在楚妃后背拍一巴掌助力。</br> 溫暖陽光下,地上那兩道影子時不時有個交集。</br> 七十步后。</br> 楚妃狀若無意地道:“你要是不當王,我想要將閭為王。”</br> “你咋不上天,和太陽肩并肩?”</br> “不答應(yīng)算了,那你別變法,你再厲害也不能與天下為敵。”</br> “皇兄說行郡縣制的時候,你怎么不去告訴他你不能與天下為敵。他能做得,我做不得?”</br> “他是王,你是什么,你就是個君爵。”</br> “商鞅變法的時候當王了?李悝變法的時候當王了?申不害變法的時候當王了?”</br> “商鞅獲得秦孝公支持,李悝獲得魏王支持,申不害獲得韓王支持。”楚妃認真言說,道:“你,不會獲得陛下支持。”</br> 在楚妃心中,嬴氏一族就是最大的貴族,始皇帝支持嬴成蟜就等于是反對自己,始皇帝肯定不會這么做。</br> “妹啊,咱就說你沒那個腦子就不要總給自己加戲。大母都告訴過你多少次,你不要參與政事,怎么就是不聽呢?”</br> “我沒腦子?我要是男兒身,早就是秦國丞相了!”</br> “是是是,你要是姓嬴,你還能為王呢!”</br> “……”</br> 兩道身影越行越遠,聲音漸聞漸稀。</br> 馮家。</br> 御史大夫馮去疾站在書房的大桉前,暗粽色木質(zhì)大桉上鋪著一長條竹簡,馮去疾提筆,于其上龍飛鳳舞,練習簡體字。</br> 其為將軍的親子馮劫站在對面,看著馮去疾練字連打呵欠,覺得很是無聊,不如去找?guī)讉€人對打。</br> 站了有一盞茶時間,馮劫就挺不住了。</br> 倒不是腿腳有問題站不動,他剛?cè)胲姞I時需要執(zhí)勤,一天一夜也站得住,現(xiàn)在身體素質(zhì)比從前高,站的時間只會更長。</br> 讓馮劫挺不住的是無聊,是沒有意義的浪費時間。</br> “阿父,你到底有何事?你要是愿意寫字,等你寫完了我再來。”</br> 馮去疾眉頭一皺,抬頭將手中毛筆丟在馮劫身上,讓馮劫所穿衣襟染上墨點。</br> “一盞茶時間都沒有,就這么靜不下心?”</br> “阿父你靜心就好,我一個武將靜心做甚。”</br> 馮劫拍打拍打衣服,輕輕一腳把毛筆踢到墻邊,打了個呵欠。</br> 寫字靜心還不如睡覺,睡覺最靜心,啥也不想。</br> 馮去疾見馮劫這般模樣,失望搖頭,放棄了留馮劫在咸陽的想法。</br> “罷了,回去收拾金銀細軟,帶著妻兒離開咸陽去封地。”</br> “為甚?”馮劫不解,張大嘴巴道:“公孫安,李凌,蒙思那些人都不干了。一下子少了這么多將軍,陛下要是再打仗,肯定要用我。我不走,我要開疆擴土建功立業(yè),我要封侯。”</br> 馮去疾冷笑。</br> “就你,還想著封侯?本朝一共兩個徹侯,除了恰逢其時走了大運的縱橫侯頓弱,以戰(zhàn)封侯者唯有王翦。王翦一人干掉了趙國,楚國兩大強國,一手教出來的子王賁滅了魏國,齊國,燕國。你有王翦那般本事?”</br> 馮劫聽后,一臉不服氣地盯著馮去疾看,看得馮去疾臉色很差。</br> “有話快說。”</br> “我若是王賁,我也能滅三國。不需徹侯,如王賁一般的關(guān)內(nèi)侯吾便滿足。不如王翦者不是我,而是阿父。”</br> 馮去疾被馮劫氣的頭疼,揮揮手,“滾出去,三日后離開咸陽。”</br> “為甚!”</br> “你若不走,我便將你逐出族譜。”</br> 在秦朝,時人若是被逐出族譜,還不如被殺呢。</br> 馮劫臉色一變。</br> 七個不服八個不忿地出了門,關(guān)門時重重摔了一下門扉,發(fā)出一聲巨響,震得大桉上竹簡顫抖。</br> 馮去疾不以為意,自墻邊撿起被親子踢過去的毛筆。</br> 擦去其上塵埃,重新飽蘸墨汁,繼續(xù)在竹簡上書寫。</br> 其書之簡體字,不是傳世經(jīng)典,而是一個個名字。</br> 【嬴成蟜,甘羅,王綰,李斯,陛下……】</br> 這些名字足足寫了大半個竹簡,馮去疾這才停筆。</br> 他輕撫嬴成蟜三個已經(jīng)干掉的墨字,眼中神情變幻不定。</br> “咸陽這場爭斗,長安君必敗。但就算其敗,咸陽朝堂也必有一場大變動。我不可與其正面交鋒,能保住御史大夫之位已是萬幸。爭鋒期間,我馮去疾只看哪邊勢大,便向哪邊添火。”</br> 墻頭草不會獲得豐厚戰(zhàn)利品,但也不會有性命之憂。</br> 封地到手,馮去疾沒有太多的追求,只想在御史大夫的位置繼續(xù)做下去。</br> 他的指尖落在最后寫下的馮劫二字上,輕嘆口氣。</br> “無論咸陽出現(xiàn)何事,你為秦國固土之功,誰也免不掉。陛下看得見每一份功勞,走罷。”</br> 蒙家。</br> 老將蒙驁,老將王齮一起躺靠在床榻上。</br> 兩個出生入死,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的宿將怒目而視,爭吵不休。</br> “將軍待你多好,你憑甚不站在將軍這邊!”</br> “老夫只站在王這邊,你這鳥人懂個甚!”</br> 兩人驅(qū)散了庭院間所有仆人,爭吵聲越來越大。</br> 王齮覺得蒙驁不可理喻,蒙驁覺得王齮無法理解,誰也看不上誰。</br> “懶得與你多說,吾回國尉府,你這老家伙就在這病榻上躺著罷!”</br> 王齮因為不能說臟話,所以在氣勢上難免被鳥,屁,狗不離嘴的蒙驁壓制。</br> 當下氣不過翻身而起,就要離開蒙家回國尉府躺著去。</br> 如今的王齮雖然沒有一官半職,但手握國尉大印,在國尉府一言九鼎。</br> 嬴成蟜有國尉虛名,王齮有國尉實權(quán)。</br> “去個屁!你是國尉乎?”</br> “將軍讓我做我就做。”王齮披上外衣道。</br> 蒙驁點指著王齮,胡子上的老高,大聲喊著:“你這么無禮,陛下把你這鳥人砍了也沒有不對!”</br> 王齮一聲冷笑。</br> “好啊,最好是以秦王劍賜死,吾與武安君一同歸去。”</br> 蒙驁沉默。</br> 武安君白起之死,是他們兩人心中的結(jié),雖然這個結(jié)造成的結(jié)果南轅北轍。</br> 武安君白起死后。</br> 蒙驁永遠站在秦王一邊。</br> 王齮不再罵人,不再愿意為秦王而戰(zhàn)。</br> 蒙驁見王齮當真要走,急忙一聲叫喊:“大鳥人!”</br> “罵誰呢!”王齮兇相畢露,道:“你這副起不來的樣子,嘴最好干凈點,別逼我干你!”</br> “長安君這次,可能不能勝了。”蒙驁澀聲道:“他的敵人不是李牧,不是項燕,是天下,或許還有王。”</br> “哦。”王齮隨口應(yīng)道,扭頭就繼續(xù)走,沒太多反應(yīng)。</br> 蒙驁見狀急忙再叫王齮,高聲喊著:“王齮!你這大鳥人怎么想的?”</br> 王齮一步踏出。</br> “三十年前,我沒跟武安君同死。”</br> 站住腳,低下頭呵呵一笑。</br> “三十年后,齮可跟長安君同死。”</br> 蒙驁嘴唇囁嚅,說不出話。</br> 坐直伸手前抓,抓不到人。</br> 王齮走到門前,轉(zhuǎn)回頭,沖著老戰(zhàn)友咧嘴一笑,露出那幾顆艱難存下的牙。</br> “行了,別懊悔了。你要跟我似的孤家寡人一個,你也能這樣。我要是死了,還指著你燒紙呢。別就挑我的忌日燒,祭奠武安君的時候給我也燒點,你蒙家家大業(yè)大不差這點。”</br> 老將王齮推門,向著國尉府而去。</br> 走路帶風。</br> 嘴角帶笑。</br> 將軍長劍所指,齮唯沖鋒而已。</br> 甘家。</br> 一間沒有窗的暗室內(nèi),沒有開燈。</br> 看不到人的輪廓,只能聽到人的話語聲,猶如鬼語。</br> “樓臺有個仆役頗得那豎子看重,殺之賠錢可也。”</br> “嗯。”</br> “那豎子的手下自他地向咸陽帶了呂姓三女,就住在距離長安君府不遠處,不知是養(yǎng)作外室還是……”</br> “愚蠢!他還需要養(yǎng)外室?誰能管得了他!”</br> “是是是,小人失言。總之,這三女定與其脫不了干系。若這三女有事,那豎子必然心態(tài)失衡。到時或有破綻露出,殺之可也。”</br> “殺之可也?你去殺?還是你找刺客去殺?那是民不是隸臣妾,殺了你能保證這把火不會燒到我身上?”</br> “這……不過是一個民……”</br> “那是與那豎子有關(guān)的民,殺一隸臣讓那豎子生氣可也,秦律不禁。殺民,你是當廷尉李斯是擺設(shè)乎?那豎子本就想拿我開刀,你是在殺我乎?”</br> “這……”</br> “呂姓……去查查這個‘呂’和呂博士的‘呂’有甚關(guān)系。”</br> “是,若有關(guān)系,小人就要呂博士殺之?”</br> “愚蠢愚蠢!這件事從頭到尾就與我們無關(guān)。可以推波助瀾,絕不可以身陷場中。你只需要告訴呂博士這層關(guān)系,觀察其行事便可。”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