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方法
    “需求不同?”嬴政問道:“何謂需求不同?不都是要治國掌權嗎?”
    “區(qū)別很大!”鞠子洲說道:“拿你父親來舉例,他現(xiàn)在是秦王,是秦國之主,他要治國掌權,首要的任務應該是維持國內(nèi)局勢的穩(wěn)定,其次才是解決不太重要的紛爭,繼續(xù)轉移矛盾,并且打壓政敵,擴大自身權勢。”
    “而華陽太后呢?她現(xiàn)在是太后,已經(jīng)失去了先王的支持,法理上都沒有了繼續(xù)擴大權勢的依據(jù)。那么她要掌權治國,首要任務則就不是維持國家的整體穩(wěn)定,而是推出問題,轉移矛盾,維護自身已經(jīng)享有的權勢不受侵奪,其次才是擴大權勢和國家穩(wěn)定。”
    轉移矛盾?
    嬴政點了點頭:“明白了,因為身份不同,所以我們的需求,跟他們的需求理所應當是不一樣的,但具體是哪里的不同啊?”
    “我們來仔細審視一下你所遇到的這件事情——這事情本身是一件很常見且很簡單的事情——無非就是熊啟養(yǎng)的士殺死了你所養(yǎng)的民。”
    “按照秦律,殺人的士應當受刑,但是因為這士是熊啟的士,所以他們一般是不需要受刑的,只需要繳納一些罰金。”
    “可問題是,現(xiàn)在情況特殊,士所殺的民是你所庇護的民,那么熊啟就要顧慮你的感受,于是他撤銷掉了對于士的庇護,于是士人死于秦律。”
    “而你的疑惑大約來自于——你的七個民,竟然不敢與熊啟的兩名士相抗,而是引頸就戮,宛如待宰羔羊。”
    “這與你所需要的是不一樣的!”
    “你所需要的,是一群吃飽喝足之后身強體壯、性情堅韌,對你的命令言聽計從的虎狼之兵;但是現(xiàn)實是,你面前的那群人,則是被劫掠甚至殺死都不敢反抗的人!”
    “這是一重落差。”
    “如果你是意志不堅韌、或者思維有偏差的話,那么這一重落差就足以讓你對我們的道理和道路產(chǎn)生懷疑……進而想要放棄我們的理想,轉變?yōu)橐云渌绞竭M行掌權。”鞠子洲笑吟吟地看著嬴政。
    這個霸道、狂妄、敏感且聰明的小孩子,隨著他以他過人的天賦才情將鞠子洲所教授的義理吸收運用,如今應該已經(jīng)變得相當極端。
    他或許會因為心理落差而產(chǎn)生些微的迷惘,可能會主動地向外探尋原因。
    但他絕對不會對自己認為對的事情產(chǎn)生懷疑。
    ——這種極端而絕對的個人性格,正是鞠子洲想要的!
    只要嬴政的性格沒有太大的變化,那么他鞠子洲就可以穩(wěn)穩(wěn)地掌控住嬴政。
    即便,嬴政以后會比他更加聰明。
    嬴政搖了搖頭:“我不曾如此想過!”
    “那么你為什么會需要身強體壯,性情堅韌的虎狼之兵呢?”鞠子洲又問道。
    嬴政下意識回答:“我想要掌控這世上所有的“生產(chǎn)關系”!”
    鞠子洲笑了笑:“這是你想要的,也是你需要虎狼之兵的原因。”
    “而別人呢?”鞠子洲打了個呵欠問道:“別人需要的是什么?”
    “他們……”嬴政遲疑一下。
    他一時,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在他的認知里,那種少數(shù)人統(tǒng)治多數(shù)人的權勢是虛的、那種依托于欺騙的神圣性是假的。
    他下意識就不覺得有人會以此為目標。
    但瞬間,他就醒悟過來了:“他們想要的是權勢!是穩(wěn)固的權勢,以少數(shù)人統(tǒng)治多數(shù)人的權勢!”
    “想要以少數(shù)人統(tǒng)治多數(shù)人,那么需要什么呢?”鞠子洲問道。
    “是讓多數(shù)人不反抗!”嬴政回答。
    “分化、挑撥、引誘、利用、愚弄、恐嚇……手段多了去了,秦國的招數(shù)無非就是從身體狀況、財務狀況、精神狀況等方面對平民進行鉗制而已,鉗制的同時,是以一些微薄的利益來誘使他們在“公戰(zhàn)”之中奮勇廝殺。”鞠子洲喝完水,將杯子放在桌上:“你所看到的現(xiàn)實,就是歷代秦人共同努力鉗制的結果!。”
    鞠子洲笑起來:“想要的東西不一樣,所以需要的東西就不一樣,現(xiàn)實里的努力方向也就應該不一樣。這種不一樣……就是我們與他們的矛盾!”
    矛盾……
    這是這短短的幾句對話之中第三次出現(xiàn)“矛盾”這個詞。
    “那么我們現(xiàn)在應該怎么做?”嬴政問道。
    “稍稍提高一下生產(chǎn)力。”鞠子洲笑了笑:“你父王剛剛請我過去,就是為了讓我解決掉“以工代賑”的后遺癥——他說因為先王急躁,未經(jīng)磋商便把這法子當成政令推行下去,導致現(xiàn)在府庫空虛,想要讓我想想辦法解決掉這個弊端。”
    嬴政聞言,忽然想起很早之前,賑助災民時候鞠子洲所給的竹簡和帛書,心中一動,問道:“師兄你早已經(jīng)料到會有今日了?”
    當初鞠子洲給他那些竹簡和帛書的時候,已經(jīng)明說了那些會是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嬴政心中激蕩,竟有幾分毛骨悚然的感覺。
    早就……料到會有今日?就像他料到大父會侵吞我賑濟災民的功勞一樣?
    “給出這種關乎民生的策略的時候,當然也必須要對于策略施行當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羅列,并且找尋解決方案。做最壞的打算,向最好而努力嘛!”鞠子洲撥了撥手中竹簡:“不過依我看,你父親這么早就想要解決這件事情,并不是因為府庫之中真的因為賑濟而空虛了。”biquge.biz
    嬴政皺了皺眉:“師兄……是什么意思?”
    “秦國搜刮百姓那么厲害,沒道理這么快就沒有糧食了……應該只是今年明年之間對外發(fā)動戰(zhàn)爭的錢糧不夠了而已。”
    嬴政皺了皺眉:“是這樣么?”
    “我已經(jīng)與你父王說了,進行小范圍小規(guī)模的“煉鐵”。”
    “一則,使國人、城旦、隸臣妾都有事可做,不使有人吃白食不干活;再者,也稍微可以對于目前秦國國內(nèi)的技術進行革新實驗,更新咸陽附近的農(nóng)具,提高一些生產(chǎn)力,順帶著,良鐵可以對國中大小貴族售賣,從他們手中弄點錢,補足府庫的“空虛”。”
    嬴政點了點頭,總感覺鞠子洲言語有未盡之意。
    但他倒也不在乎這些細枝末節(jié)了。
    ——這番問話,其實根本就是沒有必要的。
    因為嬴政自己都已經(jīng)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兵民和現(xiàn)實里的兵民有差異的原因。
    他故意又問一次鞠子洲,也并不是因為對于自己的答案沒有信心,而是……他想要在已經(jīng)得到了答案的情況下,仔細觀摩鞠子洲剖析這件事情的過程!
    或者說,偷學!
    與自己的思考過程相互印證,學習更加優(yōu)秀的方法。
    先確定“身份”,再找到“想要的東西”,而后是推知“需求”,確定“矛盾”。
    這樣的方法……
    嬴政眼底閃過得意。
    夜晚,送走鞠子洲,嬴政志得意滿地以這種方法重新對于自己所遇到的事情進行剖析。
    一樁樁、一件件……
    無論是事情,還是人,在此方法面前,都變得如此清晰而透明。
    父親是秦王,他想要的是加強王權和強國,那么他就需要打壓一切臣子的權力,需要弱民。“矛盾”是與其他掌權者的矛盾
    母親如今是王后,她想要的無非就是寵愛、那么她就需要揣測父親的愛好和需求。“矛盾”與父親的其他妃子的矛盾。
    師兄與我同志,他想要的是……
    嬴政拿這套方法去分析鞠子洲時候,臉上笑意漸漸消失。
    云山霧繞,鏡里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