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李云逸入京
    楚京,楚帝宮。
    今日是小寒日,也是南楚王朝的大朝會之日,文武百官早早在楚帝宮外等候。上一次大朝會可是一個月之前了,那些大臣們有很多要事要上奏。
    南楚皇帝羋熊,今年五十多歲了。他本身是宗師修為,這個年紀其實正當壯年,如果是一個勤勉的皇帝,那不說三日一次大朝會,半月一次還是有的。
    十多年之前,羋熊還是一個勵精圖治雄才大略的好皇帝。不過十三年前和東齊王朝的大戰(zhàn),南楚大敗而歸。從那次之后,羋熊就開始消沉了,整日沉迷酒色和煉丹之術(shù),疏于朝政,今日如果不是小寒時節(jié),估計這個大朝會都開不了了。
    “大朝會開始,群臣進殿?!?br/>
    一道尖銳的聲音響起,文武百官進入了紫帝宮內(nèi)。這個宮殿的名字是南楚王朝開國皇帝起的,寓意南楚一統(tǒng)天下,南楚皇帝也變成東神州的大帝。
    進入大殿足足等了兩炷香時間,羋熊才姍姍來遲。他頭發(fā)已有過半花白,體態(tài)也略微有些發(fā)胖,面色有些蒼白,雙眼無神,明顯是昨夜又沒休息好。不過好歹在位幾十年了,身為南楚的君王,又是宗師修為,帝王的威儀還是有的。
    “有事早奏,沒事散朝?!?br/>
    大內(nèi)總管羽公公尖銳的聲音響起,群臣們等了一個月了,好不容易見到皇帝,自然要爭先上奏。一些大事需要皇帝定奪,一些官員需要刷刷存在感,表示自己在勤勉做事,還有一些官員純粹就是沒事找事,彈劾對手……
    羋熊一開始還很認真的處理朝政,開了半個時辰后有些煩了,開始甩鍋了,將事情都推給了左丞相,太尉,六部尚書等等。那些彈劾的臣子,他更是聽得煩躁,一句“后議”直接給打發(fā)了。
    一位負責軍情的大臣上奏:“啟奏陛下,今日北方邊界傳來消息,大周王朝那邊似有動靜,有軍隊集結(jié)的傾向。靖國那邊也傳來消息,證實了這一點?!?br/>
    這事讓羋熊皺起了眉頭,他目光投向下發(fā)右上首站著的兩位老者,問道:“鎮(zhèn)南公,定南公,兩位愛卿怎么看?”
    兩位老者都身穿朝服,一位形象比較邋遢,胡子亂糟糟的,頭發(fā)也是隨便梳理了一下,站著的姿態(tài)不像其余群臣那么恭敬,懶洋洋的站著,看起來很是顯眼。此人就是南楚兩大軍神之一,鎮(zhèn)南公司馬躍,南楚太尉。
    另外一人是的武將,雖然年紀看起來很大了,身板停止,面容清瘦矍鑠,花白的頭發(fā)梳理得整整齊齊,一雙眼眸經(jīng)常半瞇著,偶然睜開里面都是銳利的精芒。此事是南楚另外一名軍神,定南公公羊裘,南楚唯一的上將軍。
    司馬躍沒說話,公羊裘等了片刻,走出來躬身道:“陛下,北疆那邊有葉行天坐鎮(zhèn)。葉行天行軍大戰(zhàn)也有十年了,他既然沒有上奏,那表明沒大事。另外楚玉閣應(yīng)該沒發(fā)出警報吧?老臣以為保持關(guān)注即可,無虛太過擔心。大周最近幾年一直和北越敵視,如若招惹我南楚,那就是兩面受敵了。”
    等公羊裘說完,司馬躍懶洋洋走出來,行禮后道:“陛下,老臣附議。”
    兩大軍神都這么說了,羋熊微微放心下來。十三年前東齊那一戰(zhàn),將他銳氣給打沒了,他現(xiàn)在最怕就是和大王朝開戰(zhàn),只想安逸的享受晚年生活。
    接下來又有臣子上奏,羋熊變得更沒精神了,每次聽完甚至聽到一半,就直接打斷了。
    “此事,左丞相拿主意吧。”
    “這等小事也要上達天聽?吏部自己拿主意吧?!?br/>
    “安東軍要全部更換戰(zhàn)馬?這可是很大一筆開支啊。東部戰(zhàn)區(qū)那是鎮(zhèn)南公管轄的,兵部你們和鎮(zhèn)南公商議著辦,盡量節(jié)儉開支,開源節(jié)流,要節(jié)流啊……”
    “又是彈劾?后議!”
    后面的上奏,羋熊基本都是甩鍋,將事情分派下去。他感覺就像是過一趟流程,走一走過場般。再次過了一個時辰,他已哈欠連天了,他其實并沒有那么疲憊,只是發(fā)出一個信號,小事就不要上奏了,否則那就沖撞圣意了。
    “啟稟陛下!”
    兵部一位侍郎上奏道:“最近蔡國和景國連續(xù)大戰(zhàn),生靈涂炭,百姓遭殃,雙方軍隊死傷都超過數(shù)萬,百姓死傷數(shù)十萬。微臣建議王朝應(yīng)該介入,休兵止戈,必要時刻王朝應(yīng)該派兵彈壓。”
    這個兵部侍郎話一說完,整個楚帝宮都安靜了下來,很多大臣面容都肅穆起來,他們都知道今日大朝會的重頭戲來了。
    “蔡國和景國?”
    羋熊精神微微振作了一些,涉及兩個諸侯國,這就不是小事了。他遲疑了一陣,說道:“諸侯國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王朝歷來是不介入的,除非有一些特殊情況。嗯……諸位愛卿怎么看?”
    “陛下說得沒錯,諸侯國之間紛爭,王朝歷來是不介入的,蔡國和景國之間的戰(zhàn)爭也沒違背規(guī)則。所以微臣以為,王朝保持關(guān)注即可,不可介入,更別說出兵彈壓了,否則會引起其余諸侯國的不滿?!?br/>
    “陛下,劉上卿此言差矣!什么叫違背規(guī)則?什么規(guī)則?規(guī)則都是王朝定的,王朝不能違背諸侯國的規(guī)則?那我們是不是要看諸侯國的臉色行事?微臣以為這次就要介入,出兵直接鎮(zhèn)壓,就是要讓各大諸侯國知道,沒事挑起戰(zhàn)爭,那是對王朝的蔑視?!?br/>
    “陛下,出兵之事,萬萬不可啊……”
    “陛下……”
    羋熊萬萬沒想到,他一句“諸位愛卿怎么看”,朝堂突然炸鍋了。無數(shù)朝臣出來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義正言辭,氣勢洶洶,說著說著都吵起來了,看起來似乎動了他家小妾般,憤憤不平。
    爭吵了足足兩炷香時間,羋熊腦袋都要炸了,他大手一揮道:“都閉嘴,定南公,你怎么看?”
    定南公公羊裘站了出來,無比堅定的說道:“出兵彈壓,此事絕對不行。只是兩個三等諸侯國開戰(zhàn)罷了,無需介入,保持關(guān)注即可?!?br/>
    羋熊微微頷首,下面鎮(zhèn)南公司馬躍站出來了:“陛下,出兵的確不可取。不過連番大戰(zhàn),勞民傷財,生靈涂炭,還是調(diào)解一下的好,馬上要年關(guān)了,休兵止戈才是正理?!?br/>
    羋熊一聽感覺也有道理,只是兩大軍神意見有些不同,他微微沉吟了片刻,目光投向左丞相朱圭道:“左丞相有何看法?”
    左丞相朱圭笑瞇瞇的站出來,拱手道:“年關(guān)將至,陛下何不下旨召兩國國主來楚京調(diào)解一番?也是陛下一番美意。按照慣例,年關(guān)之后,各大諸侯國都需要派使者來上供的?!?br/>
    “左丞相言之有理!”
    羋熊擺了擺手道:“那就擬旨吧,傳兩國國主上京,左丞相你們出面調(diào)解一下。不要有事沒事打戰(zhàn),馬上要過年了,還是安穩(wěn)些好?!?br/>
    “陛下!”
    朱圭再次拱手道:“景國前國主李宏圖賓天了,現(xiàn)在新的國主只有五歲,景國的朝政大事是攝政王李云逸執(zhí)掌。傳召的話,老臣以為景國就讓李云逸入楚京吧。”
    “哦,左丞相不說,朕都忘記了,景國新國主好像的確是個幼童啊?!绷d熊醒悟過來,一拍腦門說道:“那就傳旨,讓那個李什么逸入京吧。諸位愛卿,沒什么事上奏了吧?那就退朝吧?!?br/>
    說完羋熊生怕群臣又有事拖住他,直接起身,旁邊的羽公公連忙大喊起來:“退朝,陛下起駕?!?br/>
    群臣都跪了下去,目送羋熊離開。無數(shù)大臣目光閃爍起來,司馬躍和朱圭聯(lián)手,李云逸入楚京已成定居,公羊裘想攔都攔不住了啊。
    不過很多大臣都知道,此事的確沒辦法阻攔。血狼騎兵現(xiàn)已名滿天下,蔡國一戰(zhàn)證實了血狼騎兵的強大。如此強大的武裝力量,南楚王朝不可能不掌控,否則讓其余王朝將李云逸給綁了進去,到時候南楚哭都來不及。
    其實在景城之戰(zhàn)時,李云逸的撼山營神弓營血狼營已受到南楚高層的關(guān)注了。不過只是小規(guī)模的戰(zhàn)斗,而且血狼騎兵和撼山營只是真正意義上戰(zhàn)斗了一場,擊敗了蔡國藍騎,真正的戰(zhàn)力并沒有得到驗證。
    后面朱圭派了一個使者過去,也是主動招攬李云逸的意思??上Ю钤埔莶簧系?,還將秘方賣給了各大諸侯國。朱圭這就不樂意了,只能將李云逸請到楚京來。
    半日之后,兩只飛行兇獸從楚帝宮內(nèi)飛出,直線朝南邊飛去。飛行兇獸體積巨大,遮蔽了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