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民生
    “鄒首座,取地圖來。”
    李云逸一聲招呼,早已在旁邊準(zhǔn)備好的鄒輝立刻上前,一張偌大的地圖直接擺在了宣政殿上,頓時,整個宣政殿仿佛變成了一個軍營,引來陣陣驚呼,沒人想到李云逸會突然來這么一出。
    但是很快,大殿的喧嘩就停止了,根本不需要李云逸控場,一雙雙眼睛直勾勾落在中央的地圖上,被上面各種顏色錯綜復(fù)雜的線條吸引了注意。
    地圖他們認識,正是囊括了整個南楚包括邊境區(qū)域的地圖。
    但上面的線……
    在場不是每個人都是軍旅出身,事實上,能看懂這地圖全貌的人很少。
    但是,李云逸言語在先,再加上這幅地圖上的一片片斑斕……
    人群再次陷入靜默。
    直到。
    一根軍杖從天而降,落在了南楚西方邊境。
    “昨夜,西晉波月公國新晉神將已率三十萬大軍出發(fā),目標(biāo)正是我南楚西境?!?br/>
    “同時,西晉其他公國各有出兵。大致估算,只是昨天一天,西晉調(diào)動兵馬超于百萬之巨,如果本王得到的情報沒錯,現(xiàn)在他們應(yīng)該快要到了?!?br/>
    百萬大軍!
    李云逸一開口就是百萬?
    這是王朝之戰(zhàn)的數(shù)量級了啊!
    不!
    這還不是普通的王朝之戰(zhàn)!要知道,兩年前虎嘯軍和大周在北關(guān)對峙,差點開戰(zhàn),已經(jīng)是王朝之戰(zhàn)的范疇了,不過六七十萬而已……
    現(xiàn)在,開始就是百萬?
    宣政殿一陣低聲喧嘩,有人壓抑不住心底的恐慌。
    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李云逸。
    軍杖一揮,落在地圖另一側(cè)。
    “東齊。”
    “百里淵暫時未動,這是個好消息。但是他麾下的張鳳鳴,已經(jīng)趕來了,親率五十萬大軍,應(yīng)該已經(jīng)到了騰國邊境?!?br/>
    東齊。
    五十萬!
    乍一聽,東齊的軍馬數(shù)量比西晉少了足足一半,似乎是個好消息,但哪怕這宣政殿并非人人出身軍旅,也沒有一人面露慶幸。
    東齊大軍和西晉大軍是一個概念么?
    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好嗎!
    西晉公國,就相當(dāng)于南楚諸侯國,無論是裝備的精良程度還是戰(zhàn)力,都和王朝之師有極大差距……
    當(dāng)然,景國不一樣……
    一想到虎牙軍?人人面露異色。
    虎牙軍是個特例,雖然是諸侯國的軍隊,但是在場無人不信?若是讓南楚王朝之師同虎牙軍一比一得較量,最后勝利的恐怕還是虎牙軍。
    “可惜……”
    虎牙軍的數(shù)量太少了!
    同王朝戰(zhàn)爭動輒百萬級別的調(diào)動來說?區(qū)區(qū)八萬虎牙軍算得了什么?
    更何況,虎牙軍蟄伏南蠻山脈快一年的時間了?還富之前的強橫么?
    杯水車薪。
    無濟于事!
    雜念在眾人心底一閃而逝,目光隨著李云逸揮舞的軍杖來到了北境。
    大周!
    東神州最強大,也是最古老的王朝!
    如今葉向佛身死?大周雖然經(jīng)歷了和北越的多年大戰(zhàn)?它可能不動么?
    當(dāng)然不可能。
    甚至?李云逸在地圖上已經(jīng)標(biāo)記出了,西晉東齊和大周?后者在北關(guān)的顏色最為鮮艷!
    果然。
    “目前所知,大周只有南部軍區(qū)兵馬調(diào)動的情報,七十萬大軍已經(jīng)南下……”
    七十萬!
    在北越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大周還一下子拿出了七十萬兵力……
    闊氣!
    豪橫!
    但是當(dāng)這一情報落入在場眾人的耳中,卻讓他們連連色變,再也無法淡然。其中同樣包括了一旁的楚賢王,臉色更是陰寒。
    本站手機APP:咪咪閱讀
    他是對葉向佛李云逸有意見,但?這也是他羋家的江山?。?br/>
    群狼窺伺!
    葉向佛一死?最大的危機來了!大周東齊西晉全都坐不住了!
    望著眼前色彩斑斕的地圖,眾人赫然有種,自己就像是砧板上的魚肉,已經(jīng)被一群野獸盯上的感覺。
    不!
    是驚濤駭浪中的扁舟,隨時覆滅!
    “嘶!”
    人群中倒抽冷氣的聲音接連響起。
    他們不用懂兵法,也不需要管什么運籌帷幄,只是李云逸羅列出的三大王朝派出的軍馬數(shù)量,就足夠他們心驚膽戰(zhàn)了。
    兩百萬!
    這還只是開始!
    一旦大戰(zhàn)徹底爆發(fā),他們再加注兵力的話……
    南楚,擋得住么?
    擋不??!
    絕對擋不??!
    哪怕有邊城固守也擋不?。?br/>
    差距太大了!
    一方王朝,又怎可能是三大王朝聯(lián)手攻伐的對手?
    “我南楚,要亡了?”
    只是這樣,就已經(jīng)有人面露死灰了,完全沒有注意到,從李云逸把手上軍杖指向西晉的時候,站在他身后的鄒輝的臉色就已經(jīng)變得很是古怪了。中間有好幾次想要插嘴,但最后都忍住了。
    “攝政王爺,我們要守不住了?”
    終于,有人問出這個和在場所有人性命攸關(guān)的問題。無數(shù)眼睛瞬間落在李云逸身上。
    李云逸面色凝重。
    “可守。”
    “但是很難!”
    “實不相瞞,就在凌晨,本王就已經(jīng)向各大戰(zhàn)場發(fā)布王令,為了民生,且戰(zhàn)且退。邊城若是崩潰,就以內(nèi)城為境!”
    且戰(zhàn)且退?
    為了民生?
    在場眾人聞言一驚,臉色終于好轉(zhuǎn)了一些。他們都是內(nèi)閣大臣,論帶兵的能力不如軍旅,但勝在腦子好用,或者說,紙上談兵的功夫強,瞬間就明白了李云逸的打算。
    鏖戰(zhàn)!
    這必然是場事關(guān)南楚國運的鏖戰(zhàn),不是一兩天就能結(jié)束的。
    他們對李云逸這王令的認可是直接展現(xiàn)在臉上的,因此,李云逸直接開口。
    “同樣,這也是本王要求我南楚全境進入一級戰(zhàn)備狀態(tài)的原因?!?br/>
    “從即刻起,我南楚全境當(dāng)遵以下軍令……”
    李云逸要宣布王令了!
    也是第一次面向整個南楚的王令!
    此言一出,這個宣政殿立刻一片安靜,唯有李云逸一人的聲音在大殿傳響。
    “邊境撤離的平民,遵循就近接管選擇,由景國虎牙軍聯(lián)合調(diào)度,各大諸侯國負責(zé)接收。”
    “接收標(biāo)準(zhǔn),前一個月,不得接收少于本國同數(shù)量軍馬!”
    各大諸侯國負責(zé)接受難民?
    此言一出,下面的諸葛劍云菲公主等人大吃一驚,萬萬沒想到,李云逸頒布的第一條王令就是針對他們的!
    并且這數(shù)量……
    也太多了吧!
    一個諸侯國,哪怕是三等諸侯國,也有至少五萬私軍,這個數(shù)量聽起來并不大,但是……
    一個諸侯國一共才多少人?
    數(shù)萬甚至十?dāng)?shù)萬難民加進去,得給他們完成多大的沖擊?
    諸葛劍云菲公主色變,但一時間還能忍得住,一旁的寧武侯鞠王就坐不住了。
    “王爺!”
    “這數(shù)量也太多了吧,我們家小業(yè)小,又能如何安頓,我們……”
    寧武侯臉色漲紅。很顯然,他知道自己昨天得罪李云逸,現(xiàn)在站起來也是冒著極大風(fēng)險和勇氣的。
    但是。
    不得不哭!
    為了自家諸侯國……
    這么多沒家沒業(yè)的難民擠進來,能把他們拖垮的!
    李云逸冷冷望來。
    “寧國不愿意?”
    寧武侯聞言如被雷擊,連連擺手:“王爺誤會了,不是不愿意,而是這人數(shù)……”
    可還沒等他把話說完。
    “可以?!?br/>
    “各大諸侯國也可以不接收任何難民。”
    可以不接收?
    此言一出,寧武侯整個人都是一愣,立刻感覺有些不安。
    這不是李云逸的風(fēng)格!
    他肯定不會這么容易妥協(xié)!
    可還未等他倉皇改口。
    “只要各大諸侯國派出相應(yīng)數(shù)量的軍馬支援邊境,撤后的平民,自由我南楚頂上!”
    大軍換難民?
    寧武侯瞬間臉色大變,一旁鞠王則就像是撿回來了一條命,連忙跪拜在地,似乎瞬間就忘了剛才自己是和寧武侯一起站出來的。
    “謹遵王令!”
    “夜國,謹遵王令!”
    “靖國,接旨!”
    “魯國,愿為我南楚分憂?!?br/>
    諸葛劍云菲公主魯冠侯紛紛走出,有鞠王寧武侯前車之鑒,他們縱然心里有天大的意見,也不敢多說話了。
    不得不應(yīng)!
    大敵臨境,而他們各大諸侯國才是南楚除邊城之外的第一道防線,甚至,許多邊城就在他們的境內(nèi),一旦大戰(zhàn)爆發(fā),如果李云逸真的下令舍棄他們……
    他們,就是下一個騰國!
    甚至,還不如騰國!
    騰國在上一戰(zhàn)用自己的血性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他們呢?
    他們會被李云逸毫不留情的從南楚板塊上剔除!
    “哼!”
    李云逸冷哼一聲,不置與否,繼續(xù)宣布。
    “其他撤離平民,由南楚各城接收,兵部為六部之先,負責(zé)調(diào)配所需軍需……”
    “宣布下去,此番撤離并非背井離鄉(xiāng),凡重新安定,謀求生路者,王朝皆有賞賜,可有半月口糧……”
    “凡能為當(dāng)?shù)刂\取工作且穩(wěn)定者,無論是開山種植,還是其他,都有賞賜,由兵部擬定具體細則……”
    ……
    一條接著一條。
    整個宣政殿一片寂靜,有鞠王寧武侯的前車之鑒,再也沒有人敢多嘴了,聽著李云逸的王令一條條的下達。
    有些是戰(zhàn)時的常規(guī)命令。
    而有些,譬如李云逸對安居流民的獎勵,對他們的安置,也讓眾人眼瞳一亮,哪怕楚賢王也不得不在心里暗嘆,這的確是一個好辦法。
    直到。
    “還有其他問題么?”
    李云逸終于說完,望向一片寂靜的大殿。正當(dāng)眾人連忙搖頭,不敢多說之時,突然。
    “回……回稟王爺,卑職有問題……”
    人群散開,一個發(fā)須劫財?shù)睦项^走了上來,額頭上都是汗,不過并不狼狽,走路依然虎虎生威,顯然是軍旅出身。
    事實上,他得確是。
    李云逸也認識他。
    兵部尚書,張志亮。
    他本是葉向佛麾下一員大將,跟隨葉向佛的時間甚至比鄒輝還要長,后來因為身體抱恙而卸甲歸田,被葉向佛安排在了這個位置上。
    事實證明,葉向佛這個人不止是顧及舊情,看人的眼光也不錯,在兵部尚書這個位置上張志亮迸發(fā)了第二春。
    他也要挑事?
    眾人驚訝,只見張志亮走上前來先是對李云逸躬身一拜,道:“王爺心系天下民生,老臣佩服!”
    “但是……”
    張志亮抬起頭,一臉苦笑。
    “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王爺頒布這么多條王令,幾乎道道都需要海量軍需,以咱們南楚現(xiàn)在的條件……不支持?。 ?br/>
    軍需不夠?
    張志亮此言一出,全場眾人微微色變。
    張志亮出來不是挑事的,但是……
    他這也是給李云逸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