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次西江會
毛力從未得到過銀行主動貸款的許諾。【閱讀網(wǎng)】
最為一名驕傲的企業(yè)主,毛利用自己的智力和血汗賺錢,盡其所能的負擔數(shù)百名工人的薪酬及少的可憐的福利,且在千方百計逃稅失敗后繳納著超過本身利潤的賦稅。
但在人們談起毛力的時候,總是將其與“剝削”和“富人”聯(lián)系在一起,仿佛沒有毛力的存在,工人就可以賺到更多的薪水,仿佛沒有毛力的存在,非企業(yè)主就能成為一個個富人……
毛力抖動著嘴唇,輕聲說道:“我最多只能擔負百分之十二的利率。”
百分之十二是正常貸款利率的兩倍以上了,如果按照六十年前的說法,萬惡的高利貸也是從百分之十起步的。但身為一名二等企業(yè)主,他滿足于高利貸。
高秋被驚訝了,抹了一把臉,笑道:“我說貸款給你,當然是按照正常的利率來,百分之六吧,不高不低,如何?”
他早就得到了陳易的授意,要擴大這些西江會成員的資本金。
“謝謝您。”毛力僅僅遲疑了瞬間,江寧銀行的行長還是頗有點名望的。
“甭客氣。”高秋打著哈哈,將毛力送入電梯,又去迎接別的企業(yè)主。
得到了貸款許諾的人并不多,但無疑增加了競標的激烈程度。
毛力在彩頁的“棉質(zhì)內(nèi)衣”后面標了一個“300”,等了一下,他又在膠底鞋后面寫了50。他在鞋廠同樣開工不足,50萬雙鞋,恐怕真得招人三班倒才行。
他暗下決定,等貸款到后就買下附近的幾個小廠設(shè)備,再增加一倍工人,那今天搶下350萬訂單都能做完,只是這樣一來人力成本和財務(wù)成本都上去了。
“或者買幾套好設(shè)備,聽說德國的機器又好又貴。但平攤到單件里,成本極低。”毛力下意識的用記號筆點著,等發(fā)現(xiàn)的時候,半張彩頁都點成了麻子。
狠狠心,他又加上了近萬件的工裝襯衫。唯我獨法百度貼吧手打。并在棉質(zhì)內(nèi)衣后面標了元”。
標書中的內(nèi)衣總數(shù)有800萬件,是上次的四倍,工期又這么緊張,毛力必須確定有足夠的預付款來購買機器,再去掉三班倒比兩班倒多出來的成本也賺不了幾個錢。
同樣想要擴大的人并不少,例如紅心集團的老總就非常干脆的標出了1.5元和800萬件,其他的各種輕工產(chǎn)品也鮮有放過。不用說,他是準備繼續(xù)用代工的手段賺錢了。代工是正常的經(jīng)營思路,比起毛力的擴大產(chǎn)能的方式,紅心集團的選擇更具有現(xiàn)代性。從好的方面來講,他的代工單將扶持一些小的工廠,形成所謂的產(chǎn)業(yè)集群。
但毛力的吞并方法卻能迅速的壯大本身的生產(chǎn)能力,更適合控制成本提升利潤。
上次18家訂單公司,再加上12家新的公司,組成了第二屆西江會成員。各家老總坐在會議室內(nèi),各有各的心思。
陳易翹腿坐在主位上,掛著聆聽卷軸,評論著個人的心思。因為人多的緣故,并不是很清晰,但仍舊能聽出他們不太愿意說的真心話。
“大家可以遞交標書了。”高秋依舊主持競標儀式。
“正好寫完。”紅心集團的老總放下筆,滿足的用嘴典蒂要是能中標一半可了不得。
眾人三三兩兩的上前遞交標書,同時互相聊起天。
“各位。”陳易見競標完成,起身笑道:“這么大規(guī)模的訂單是江寧最近幾年少有的吧。”
“那是。”
“全靠了陳先生的提攜。”
各家公司老總老大說起漂亮話也是一套一套的。
陳易呵呵一笑,道:“西江會是致力于解決會員企業(yè)各種困境的,現(xiàn)在,各位拿到了訂單,對于原料有什么想法?”
“原料會漲吧!”毛力配合的說。
他的訂單價格很低,因此對價格的敏感性更高。
上次的訂單,各家原料企業(yè)尚未反應(yīng)過來,爭先恐后的把庫存消化,這一次就不那么容易了。
陳易點點頭,道:“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分別參加一個小會,與一些原料商見面。西江會愿意擔保交易,并進行競標。譬如生產(chǎn)棉質(zhì)內(nèi)衣的廠商可以與棉布廠的競標著簽訂合同。
她說的正是二級關(guān)聯(lián)企業(yè)。
天榮集團的老總李天榮咳嗽一聲,道:“我們與原來的供貨商有合約,要是違約的話,比較麻煩。”
“并非是硬性要求,但我積極建議,我已經(jīng)邀請了東南省最大的幾家原料場參與,說不定你們原來的供貨商就在其中。另外……”
陳易眨眨眼睛,道:“第一屆西江會的成員企業(yè)可以單獨邀請一家供貨商,加入到小會中。”
新來的通惠公司老總馬上站起來,:“那我們呢?”
“西江會是排他性組織,在參加幾次,你們也會有特權(quán)。”陳易說的非常明確,以至于其他人都不好意思反對了。銀行的工作人員開始引導不同企業(yè)進入小會議室參加討論。那里等于是另一個標場,所不同的是會員企業(yè)下訂單和掏錢,從而讓錢再次流動起來。
陳易招招手,將方重叫了過來,遞給他一張紙條道:“這里是5萬噸的天然橡膠膠乳,你在各個會議廳中分發(fā)下去,也加入到競標流程中去。”
“價格呢?”
“市場價格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就行。”
這是極大的一筆讓步,在原料市場,除非天災(zāi)**,否則百分之十的降幅就足夠產(chǎn)生二道販子了。
陳易原本可以將它們賽道期貨市場上去,一紙空單就可以將它們賣掉,但出售給西江會明顯更有長遠價值,尤其是較低價格的情況下。
“明白了。”方重見識過太多次陳易的驚人舉動,確認了一下紙條上的信息就出去了。
陳易在走廊上慢慢的踱步。他能聽到不同房間內(nèi)的爭吵和議論,也能察覺到他們的興奮和不滿。
興奮來自于利潤,不滿來自于利潤的降低。
一切均需競爭。
西大陸就像是一個新的出口國家,西江會更像是是面向此國家的出口集團,只要陳易的訂單留足夠利潤,下面的一級級的工廠企業(yè)就只有盈利多少的區(qū)別。
江寧銀行給每家企業(yè)開設(shè)了黃金卷的賬戶,使得他們能夠使用黃金卷做記賬貨幣。同樣的,現(xiàn)金黃金卷用于填補差額。
當天西江會結(jié)束的時候,高秋抑制不住的激動。
如果說黃金卷是陳易發(fā)展的一部分,那對于高秋來說就是全部了。他正如同初戀的少女般,含情脈脈的望著黃金卷的發(fā)行數(shù)字,久久不愿離開。
央——行行長啊!腳翹在紅木辦公桌上,高秋陷入深思和幻想當中。一起陷入幻想的還有江寧棲霞觀的道長李。
自從佛教開光大典之后,普禪寺一躍成為了本地的宗教領(lǐng)袖,在地位上壓得各家都抬不起頭來。雖然就收入而言,棲霞觀有增無減,但他想要的卻是一場同樣盛大的慶典。
陳氏武官終于帶來了好消息,贊助太上老君的“朝圣大典”!
李道長無法形容自己開到傳真的心情。
他躺在椅子上,仰望星空,只覺得自己好像找回來青年時第一次夜宿尼姑庵的忐忑心懷。
圓潤的星星,光潔的禿頭,乍冷還暖的天氣,優(yōu)美的曲線與滿足的快感…整整一個星期,李道長都忍不住笑。
丹爐的童子最怕道長笑了,他們盡可能的藏起來,避免出現(xiàn)在道長面前。
自然有人照顧道長。
宗教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江寧報社和電視臺的記者都將李道長比作是江寧道教的領(lǐng)軍人物。
沒有什么稱呼比這更令道長開心了。
尼姑庵都比不上。
除了媒體和慶典之外,道長唯一需要關(guān)心的就是30名騎士——他不知道這些高大健壯的外國人為什么如此喜歡道教,看在陳易的面子上,李道長每天給斗技騎士上兩個小時的普及課程。
騎士們?nèi)琊囁瓶实募橙≈R。這是真正的關(guān)乎命運的知識。
神的規(guī)則并不非常清晰,但對神了解越深,顯然越容易獲得認同。
騎士們并不要求自己能學貫中西,他們知識想超過同伴而已。
三十個人里,會有三個或者四個人成為尊敬的神術(shù)騎士。每個人都宣誓了,盡管是比普通神廟還要嚴格的誓言,但每個人都宣誓了。
有的人宣誓了兩遍,三遍……試圖被下來后,發(fā)現(xiàn)些秘密。所有人都將魔芋當飯吃,一次次復習著道教的基礎(chǔ)。
李道長從未見過如此刻苦學習的信徒,他甚至有些想要收徒的沖動,當然。也就是那么一瞬間而已。
陳易邀請了家族的人一起參加近距離的慶典,在晉級神術(shù)騎士的瞬間,本源能量的涌動是有好處的。
另一方面,他也希望有點潛移默化,改變思想的機會。
數(shù)十萬面腳踩兩只神的信眾涌入江寧,這一次,所有人都經(jīng)驗十足。
莫少秋卻借此機會,偷運了2000噸的軍火抵達江北港口。不僅如此,他還弄了一艘老舊的千噸級驅(qū)逐艦,并以廢舊鋼鐵的名義入關(guān)。
令陳易發(fā)愁的是,怎么把它運進地鐵站。
(未完待續(xù)。</dd></br>